默默的潛行的騎兵隊伍到底還是引起了仆散安貞的關注。在邳州方向傳來的戰報,有一隻人數不到5000人的騎兵隊伍已經渡過了沐水、向邳州的方向前進。並且有證據顯示這一次宋軍絕對是主力迎戰,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趁邳州人手不足的時候攻占邳州。
對於仆散安貞來說。這真的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已經將整個山東西路的軍隊全部糾集在自己的身邊,目的就是要一口氣吃掉穀永寧所部。但是沒有想到。打虎不成反被虎咬。如今邳州城內不過士卒2000人,徐州也不到萬人,這樣如何才能抵擋著住宋軍的瘋狂反擊呢?再說了回胡軍和揚厲軍一向來是海州的精銳部隊,如今兩支軍隊都是完好的歸於宋庭想用少數的部隊就吃掉宋軍也是種空想。
但是空談對空談,他還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山東雖說是一個大平原,但是中部的泰山山脈盤亙在中央,切斷了南北的聯係。而徐州和邳州、海州都在泰山以南的大平原上。那裏水網密布,如果不是天氣寒冷的話,不要說的跑馬,就是人行走在這裏也嫌麻煩。可是如今的形式就是這樣,宋軍趁著嚴寒冒著風雪主動來進攻邳州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尋找機會將直接威脅到徐州的安全。他開始有點後悔為什麽不在徐州多投放些兵力,以至於現在這樣的首尾不相顧。雖然說把紅襖軍打散了但是自己的徐州城也受到了威脅可是得不償失的。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身的決定:回師救徐州。雖然裴隆禮一直苦苦的勸他要先消滅了紅襖軍再回師南下。可是現實的問題讓他優柔寡斷起來。最終親請戰勝了國家的利益,也讓仆散安貞永遠的失去了成為曆史名將的機會。
仆散安貞的大軍終於開撥走了。
“他們走了嗎?”
“是的。都走了。”
“哎終於走了。我們也可以出來了。”
兩個紅襖軍戰士的對話。當仆散安貞的部隊進入廣陵的時候,大多數紅襖軍起義者都紛紛的躲起來逃避官府的抓捕。可是當金國的軍隊退了之後他們又慢慢的冒了出來,又死灰複燃了。
楊安兒原來是身負重傷,在廣陵無法逃出,還好鎮上的開飯攤的宋福宋喜兄弟救了他,並且把他安排在了自家的地窖裏躲過了這一遭。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騷亂中,小飯攤被一場大火給燒了,而且宋喜也在這場大火中喪生了。這樣的結果是讓宋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楊安兒為了表示救命之恩也就拉攏過來加入了他的紅襖軍中來。在仆散安貞的軍隊退了之後,楊安兒也開始收攏殘兵了。
在廣陵鎮外的山地裏,2000多起義兵在那邊聚會。
“楊頭,我們現在往哪裏去啊?”宋福問道。這個時候宋福做了楊安兒手下的一個副官。算是一個親衛兵而已。
“我看我們去萊州吧,那邊有我的老部將在那裏,也許能夠東山再起的。”楊安兒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主張說出來。現在看來隻有往萊州方向發展是最好的了。
“大哥說的對,萊州附近還有葉適的三千宋軍。隻要我們依靠這個大山應該是能站的住腳的。這次廣陵之敗是因為對方實力太強了,而我們也沒有很好的應對方法。可是萊州就不一樣了,那裏可以憑借險固的地形來放手一搏的。”楊妙真總是這樣的慷慨激昂,對於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樂觀。
“真妹。現在我們的實力還不足以打萊州,我們還是要穩妥一點,往泰山的方向去。”
“好了,不要說了,我決定了往萊州出發。”楊安兒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紅襖軍也離開了曾經占領又得爾複失的廣陵。
山東的北邊突然之間也變的安靜了。
戰火也燃燒到了南部。
這時的穀永寧還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在進行。一路上還是遇到了多次的阻擊,但是在騎兵部隊的衝擊下那些阻擊部隊早都潰不成軍的一路敗退下去。很容易的就到了邳州城下。
穀永寧知道前麵的這個城就是邳州了。三國時期的下邳就是這裏。不知道這個時候還有沒有白門樓,那座張子房曾經去過的下邳橋還在嗎?真的很想看看這個曆史上豐富多才的城市。可惜的是現在物是人非。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下邳城了。
“中原行幾日,今日才見山。問山在何處?雲在徐邳間。邳州山,徐州水——古來劉季號英雄,樊崇至今已千歲。”
穀永寧獨自在沂水邊獨自言語。那首詞是文天祥被壓赴大都的時候路經此地所寫的。此時的穀永寧不難想象當時的景象——山河仍在,英雄卻已千年。複國的壯誌在哪裏?
正在思索間,王強帶著最新的地圖找到了穀永寧那:“將軍。前麵的就是沂水了。在北麵的那座山是葛嶧山。邳州就在麵前。不過。”看他神情嚴峻,估計有什麽不好的消息。
“但說無妨”穀永寧自在的說,他其實早就感覺到了。
“是。這邳州四麵環水易守難攻,我軍大多是戰馬不適合攻城”王強老實的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穀永寧微微一笑。
“我有說過要打邳州嗎?”
“可是?”
“馬上組織部隊,我們要渡黃河!”
“什麽,大人你說要渡黃河?”王強有點不可思議。這樣的舉動絕對是要超過他的想象的。這在古代要想渡河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此時的黃河已經改道向南,河水更加的洶湧,雖說現在是黃河淩汛期間,但就是這樣對於渡過黃河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穀永寧當然能夠理解王強的反應。其實他也是剛剛想到要南渡黃河的。在沒有來邳州之前,他所掌握的資料不過是邳州的大概的地理位置而已。可是到了此地他是決心要放棄攻打邳州的念頭了。原因很簡單,一是邳州易守難攻,二是北麵的武水。沂水、加水、艾水將邳州的地界切割成塊非常不利於行軍作戰,而渡過黃河之後是一片寬闊的平原,再說了越往南離宋境越近,更有利於得到支援,在沒有大後方的遊擊作戰最重要的因素就要要有支援。沒有援助的話那就是是一支找死的部隊。
王強自然沒有想的那麽遠。隻要是將軍的命令也隻有是執行而已。於是在稍微的休整之後,全體將士就準備要南渡黃河了。
這一次都不知道是生還是死。
黃河的那一邊是三州的交界地帶,是藏龍窩虎的地界。
對於仆散安貞來說。這真的不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已經將整個山東西路的軍隊全部糾集在自己的身邊,目的就是要一口氣吃掉穀永寧所部。但是沒有想到。打虎不成反被虎咬。如今邳州城內不過士卒2000人,徐州也不到萬人,這樣如何才能抵擋著住宋軍的瘋狂反擊呢?再說了回胡軍和揚厲軍一向來是海州的精銳部隊,如今兩支軍隊都是完好的歸於宋庭想用少數的部隊就吃掉宋軍也是種空想。
但是空談對空談,他還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山東雖說是一個大平原,但是中部的泰山山脈盤亙在中央,切斷了南北的聯係。而徐州和邳州、海州都在泰山以南的大平原上。那裏水網密布,如果不是天氣寒冷的話,不要說的跑馬,就是人行走在這裏也嫌麻煩。可是如今的形式就是這樣,宋軍趁著嚴寒冒著風雪主動來進攻邳州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尋找機會將直接威脅到徐州的安全。他開始有點後悔為什麽不在徐州多投放些兵力,以至於現在這樣的首尾不相顧。雖然說把紅襖軍打散了但是自己的徐州城也受到了威脅可是得不償失的。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身的決定:回師救徐州。雖然裴隆禮一直苦苦的勸他要先消滅了紅襖軍再回師南下。可是現實的問題讓他優柔寡斷起來。最終親請戰勝了國家的利益,也讓仆散安貞永遠的失去了成為曆史名將的機會。
仆散安貞的大軍終於開撥走了。
“他們走了嗎?”
“是的。都走了。”
“哎終於走了。我們也可以出來了。”
兩個紅襖軍戰士的對話。當仆散安貞的部隊進入廣陵的時候,大多數紅襖軍起義者都紛紛的躲起來逃避官府的抓捕。可是當金國的軍隊退了之後他們又慢慢的冒了出來,又死灰複燃了。
楊安兒原來是身負重傷,在廣陵無法逃出,還好鎮上的開飯攤的宋福宋喜兄弟救了他,並且把他安排在了自家的地窖裏躲過了這一遭。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騷亂中,小飯攤被一場大火給燒了,而且宋喜也在這場大火中喪生了。這樣的結果是讓宋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楊安兒為了表示救命之恩也就拉攏過來加入了他的紅襖軍中來。在仆散安貞的軍隊退了之後,楊安兒也開始收攏殘兵了。
在廣陵鎮外的山地裏,2000多起義兵在那邊聚會。
“楊頭,我們現在往哪裏去啊?”宋福問道。這個時候宋福做了楊安兒手下的一個副官。算是一個親衛兵而已。
“我看我們去萊州吧,那邊有我的老部將在那裏,也許能夠東山再起的。”楊安兒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主張說出來。現在看來隻有往萊州方向發展是最好的了。
“大哥說的對,萊州附近還有葉適的三千宋軍。隻要我們依靠這個大山應該是能站的住腳的。這次廣陵之敗是因為對方實力太強了,而我們也沒有很好的應對方法。可是萊州就不一樣了,那裏可以憑借險固的地形來放手一搏的。”楊妙真總是這樣的慷慨激昂,對於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樂觀。
“真妹。現在我們的實力還不足以打萊州,我們還是要穩妥一點,往泰山的方向去。”
“好了,不要說了,我決定了往萊州出發。”楊安兒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紅襖軍也離開了曾經占領又得爾複失的廣陵。
山東的北邊突然之間也變的安靜了。
戰火也燃燒到了南部。
這時的穀永寧還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在進行。一路上還是遇到了多次的阻擊,但是在騎兵部隊的衝擊下那些阻擊部隊早都潰不成軍的一路敗退下去。很容易的就到了邳州城下。
穀永寧知道前麵的這個城就是邳州了。三國時期的下邳就是這裏。不知道這個時候還有沒有白門樓,那座張子房曾經去過的下邳橋還在嗎?真的很想看看這個曆史上豐富多才的城市。可惜的是現在物是人非。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下邳城了。
“中原行幾日,今日才見山。問山在何處?雲在徐邳間。邳州山,徐州水——古來劉季號英雄,樊崇至今已千歲。”
穀永寧獨自在沂水邊獨自言語。那首詞是文天祥被壓赴大都的時候路經此地所寫的。此時的穀永寧不難想象當時的景象——山河仍在,英雄卻已千年。複國的壯誌在哪裏?
正在思索間,王強帶著最新的地圖找到了穀永寧那:“將軍。前麵的就是沂水了。在北麵的那座山是葛嶧山。邳州就在麵前。不過。”看他神情嚴峻,估計有什麽不好的消息。
“但說無妨”穀永寧自在的說,他其實早就感覺到了。
“是。這邳州四麵環水易守難攻,我軍大多是戰馬不適合攻城”王強老實的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穀永寧微微一笑。
“我有說過要打邳州嗎?”
“可是?”
“馬上組織部隊,我們要渡黃河!”
“什麽,大人你說要渡黃河?”王強有點不可思議。這樣的舉動絕對是要超過他的想象的。這在古代要想渡河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此時的黃河已經改道向南,河水更加的洶湧,雖說現在是黃河淩汛期間,但就是這樣對於渡過黃河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穀永寧當然能夠理解王強的反應。其實他也是剛剛想到要南渡黃河的。在沒有來邳州之前,他所掌握的資料不過是邳州的大概的地理位置而已。可是到了此地他是決心要放棄攻打邳州的念頭了。原因很簡單,一是邳州易守難攻,二是北麵的武水。沂水、加水、艾水將邳州的地界切割成塊非常不利於行軍作戰,而渡過黃河之後是一片寬闊的平原,再說了越往南離宋境越近,更有利於得到支援,在沒有大後方的遊擊作戰最重要的因素就要要有支援。沒有援助的話那就是是一支找死的部隊。
王強自然沒有想的那麽遠。隻要是將軍的命令也隻有是執行而已。於是在稍微的休整之後,全體將士就準備要南渡黃河了。
這一次都不知道是生還是死。
黃河的那一邊是三州的交界地帶,是藏龍窩虎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