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彰化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沒有路可以走了,所幸的是通往台北的道路並沒有完全被封死所以經過商議之後他們就決定沿路往台北走。一路上看見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大樹。雖然穀永寧也是生活在台風多發的溫州,也經常能夠看到被刮倒的大樹,但像這種腰一般粗的樹都能攔腰折斷並且倒下的是一大排,而且河水暴漲使得沿河的道路也是不怎麽好走的。他們花了比來時還要多兩倍的時間才辛苦的回到了城中。


    “大人,您終於回來啦。真是嚇死他們了,你們沒有事就是台灣的福氣了”曹豳見到穀永寧之後說了一堆的屁話。


    “我不好好的嗎?有許俊在死不了”穀永寧笑著回答,穀永寧撣了撣身上的塵土“這還是要先洗洗才能出來見人了。曹豳,你先去召集各位主政官來這裏開會。”


    “是。”


    等穀永寧梳洗完畢之後,來到了前廳發現各漕、憲、倉司的主事都已經在前廳等候了。穀永寧見都來的差不多了就準備開會。


    “這次我召集大家來開這個會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經過了這次的颶風的影響之後台灣路的損失大約有多少。誰能告訴我?”


    “起稟安撫使大人,本次颶風來習台灣損失重大,特別是北台灣地區的損失更為重大”說話的就是陶羨,他現在是穀永寧台灣路的漕司轉運使。雖然官職不大但是管的是全台灣的財稅和人事的更迭


    “淡水和基隆兩地多遭海水倒灌淹沒良田數十頃,淡水鎮的碼頭也被衝毀;凱達格蘭族的田地衝毀的更多,如果沒有有效的補助的話可能生活有困難。”


    “那倉司的提舉有什麽要匯報的嗎?”雖然陶羨講的是事實,但穀永寧更想聽的是更加具體的數字。


    “回大人,倉司正在做精確是統計,但根據現有的情報顯示台灣的大多水利工程都有待翻修。經過這次的颶風之後,十之有三的堤岸有泉湧和崩塌的事故發生”李進報告


    “這個可是一件大事啊,你要好好留意等統計好了之後再呈報上來。水利是農業的基礎,做不好的話,那你試問。”


    “提舉市舶司在嗎?現在台北城內的實際生活如何?還有就是物價是否高企?”


    “台北現在看來還算是情況良好,早些時候曹知州已經通知糧倉開倉賑災,並且抓捕了一些想在災後囤積糧食的不法商人,通過這些努力保證了物價沒有快速的上升,但是一旦屯糧告罄之後還是會猛漲的”黃濤如實的回答。


    “那他們現在的糧食有多少?在商家的糧食又有多少?”穀永寧關切的問。


    在古代開倉放糧就是一種最直觀的救濟作用。官家的糧食儲備就代表了這個城市的救援能力的多寡。再加上他們現在是在海島上,一旦沒有了足夠的糧食這是會造成很大的麻煩的。再說了穀永寧原本就已經和各部族講好了一旦遇上天災是會幫助他們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還真的會失信於人的。在沒有得到確實的答案之前穀永寧還有點緊張。


    “大人不需要擔心”曹豳真不愧是穀永寧的定心丸,一旦穀永寧有麻煩的時候他總能有化解的辦法“台北城內現在的居民不到萬人,倉儲的糧食足夠他們吃上半年的。還有前幾個月從福建路調集的軍糧現在還屯放在淡水和基隆,如果要救急的話還是能抽調部分來解困的。”


    聽了曹豳的話穀永寧的心就塌實了。但是先前提到了淡水的遭遇穀永寧就關心起穀永寧的戰艦來了“餘瀟,台灣水軍沒有什麽大礙吧?”


    “水軍主力早已經分批到澎湖和高雄港避風了,隻是因為風太大了他們的幾艘大型的戰艦居然被吹沉了。”


    “怎麽可能?是哪幾艘?”穀永寧大驚,這些船怎麽這麽不結實。


    “是他們繳獲的四車車船和8艘二車車船。”餘瀟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都是屬下辦事不力,請大人責罰。”


    “這怎麽能怪你呢”穀永寧歎了口氣。


    想後世的蒙古人東征日本國都是因為颶風的原因而失敗,失敗的原因現代人歸咎是當時東征的船隻使用的是南宋朝的戰船,這些戰船也是存在著豆腐渣工程。現在看來是這些純木製結構的戰船也許存在著結構上的問題,這可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一旦沒有解決好就有可能造成日後北上的全軍覆沒的啊。這可要好好研究。


    於是穀永寧對餘瀟說“你馬上組織人手對所有的戰船做一次整體的檢查在確保船隻安全的情況下才能讓船下海,不然以後出了事故為你是問。”


    “是大人,我一定檢查每一艘船,保證安全。”


    “好,大家也辛苦了,不過現在颶風剛剛過去,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現在大家要做的就是集中人力物力加強對已經損壞的堤岸、道路的翻修工作和對於災民的安置和恢複生產的工作。他們現在不光光是靠打海賊了他們要懂得如何去學習治理他們身下的這片土地的。希望大家都能夠以此為目標繼續努力。”


    得到了這樣的答案穀永寧卻還是挺滿意的。首先是這些部下都能夠去了解這次災難的一些細節,表明了他們是想將這個地方給搞好的;第二他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去解決這裏麵的問題了。穀永寧突然間想起了嚴新跟他所提的那個設計城門的那個工匠了,或許他能給自己提出一些更加另人匪夷所思的想法的。於是穀永寧修書一封給遠在高雄的嚴新,要他將那個工匠帶到穀永寧這裏來。


    接下來的工作穀永寧是和大家一樣參加了災後重建工作:他們的堤岸和水壩都已經是多年沒有修補了,穀永寧將阿美族的士兵全部抽調上岸組織起來做河工的工作;被水淹的土地因為沙堿很重不適合生長農作物,穀永寧有組織有經驗的農夫開始對莊稼地進行搶救,期待明年會有一個好的收成;船隻的大修工作也在進行。


    通過這次的修補穀永寧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船當中有些船不適合在海上航行,河船吃淺水的,它的舵,舵葉是比較寬,海船就不一樣,海船舵杆很長,舵葉不是寬而是長,長就是到深水裏麵去。河船的形製為:圓短船形、平底,首尾稍狹,中部寬,甲板上建有屋棚。船舷用木板交錯釘成。整個船體遍布排釘。桅、篷、舵、櫓、錨、帆、篙以及索具等行船設備一應齊備。舵為能升降的平衡舵,桅座呈人字形,根據需要可以放倒或豎起。海船則不然,海船用十二道隔板分為十三個水密艙。上部扁闊,兩舷下削的尖底船一改沙船的平底形製,首尖尾方,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底尖上闊,呈“v”形,並有貫通首尾的龍骨,吃水深,穩定性好,並且容易轉舵改變航向,便於在狹窄或多礁石等水域較為複雜的航道中航行。尖首尖底還利於破浪,受到的阻力小,航速快,並可抵禦風浪的衝擊,尤其在開頂風船時,更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但不足之處是不適於較淺的水域。台灣境內是小溪流域隻能使用河船(淡水河除外),而外海要用海船行使,所以各有不同各取所需在船隻的分配上麵就要作到“內外有別”了。


    正當他們的救災工作展開的時候,聽說台北府外來一個怪客,手裏拿著穀永寧的親筆書信說要見自己。穀永寧正感到納悶呢,但此人有穀永寧的親筆書信自然大有來頭,穀永寧最後還是要下人把這個怪人請進了府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浮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至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至珍並收藏南宋浮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