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胡(四十六)
上一章返回本書返回目錄
長劍劃著飄落的雪花,從冉胤手中揚了起來,跟隨在他身邊和身後的親衛們,紛紛也把手中的長劍斜斜的揚起。飛馳的戰馬左右間隔大約為兩步多,以冉胤為,依次增加並騎數。中間的騎兵現在無法對敵,他們的任務是隨時替補上傷亡的錐陣的同僚位置。
“放箭、放箭!”,集結中的羌騎中,終於有一個小頭目下意識的率先拉弓,把箭射了出去。然後轉頭竭力高聲喝叫著。他們最擅長的是騎射而不是對砍,對麵的一隊漢騎已經飛馳到了他們麵前五十步不到的地方,三十多匹戰馬踏響的聲音讓羌騎們感覺到了十分熟悉的死亡氣息,因為他們也曾經用這種馬蹄聲向敵人獰笑過。
小頭目射出的箭還沒到漢騎前就無力的栽向了地上,馬弓的射程和力道比起中原的步弓來,差了好多,在加上小頭目有些慌亂的動作,讓飛出的箭連平日的射程都沒達到。
蓬蓬蓬蓬,有些慌亂的羌騎紛紛舉弓搭箭,來不及瞄準就把箭射了出去,飛起的箭雨從稀稀拉拉的雪花中穿過,撲向了漢騎。僅僅這片刻,冉胤和親衛們的戰馬已經奔到了羌騎三十步前。短箭大半越過了親衛們,和雪花一起落在了地上,隻有少數的箭枝撲入了漢騎內,但除了幾個親衛受了傷外,其餘的箭枝都從戰馬縫隙中訂在了地上。
“那邊也有敵騎!”,一個羌騎尖著聲音,驚恐的用手指著右邊,在他們右邊百步外,一隊漢騎正成錐形加向他們撞來,為的身軀高大,馬鞍上明顯不同於其他漢騎的大弓,讓聞聲回過頭來的小頭目認出了來人:“修、修羅!”,他竭力喝出了心中的恐懼。這個傳聞中的人,小頭目從小帥們那裏不止聽過一次了。
正混亂的羌騎,靜的象死亡一樣的僵直著身體,任憑胯下的戰馬煩躁的不停踏著馬蹄,馬上的羌人卻沒任何聲音和動作。瞬間後,小頭目終於打破了寂靜:“走!走!走!”,一邊死力拉轉著馬頭,一邊揚起馬鞭狠命的向馬臀抽去。小頭目的聲音猶如在平靜的水中投入了一塊石頭,讓其餘的羌騎蘇醒了過來,紛紛尖叫著死力把馬頭向除了右邊外的其他方向拽去。他們沒見過冉強,甚至對冉強的了解還不如小頭目們,但他們之間關於[修羅]的傳聞,比起小頭目和小帥們,更恐怖了很多。
一道寒光從小頭目頭上劃過,沒有頭盔的小頭目皮帽瞬間裂開,從裏麵湧出了紅白相間的液體,沒有任何聲音隨著剛起步的戰馬奔了幾步後,一頭從戰馬上栽了下來。
冉胤連看都沒有看栽倒的小頭目,按照錐形陣,敵兵的傷亡狀態對敵的騎兵並不負責,而是交由隨後的同僚察看,若是敵兵仍在,那就由隨後的同僚再次砍下去。這是為了保證整個衝擊隊形能夠整齊不亂。每個騎兵隻有一次砍殺當麵敵兵的機會,因為除了要保持隊形外,你還得負責下一個當麵的敵兵。冉胤再次揚起了長劍,盯住了前麵一個正拚命用馬鞭抽打戰馬的羌騎。
混亂的逃散讓本來快要集結好的羌騎的隊形,變成了現在逃散的累贅,彼此衝撞、咒罵著,拚命想要越過同僚逃出隊形。驚恐已經讓他們拋去了昔日的袍澤之情,竟然沒有任何羌騎拔出馬刀迎麵對敵,對身邊正紛紛慘叫著從戰馬上摔落的同僚視而不見,甚至連親衛們揚起的長劍出的寒光,他們也沒有任何察看的意圖,隻拚命的拉著馬頭,抽打著馬臀,向他們認為安全的方向逃避。
冉胤在**營待了半年多,對騎兵的戰術十分了解,他並沒有帶著騎隊直接撞入羌騎隊形中,而是斜斜的插向了羌騎的左邊——那是羌騎們正紛紛掉轉馬頭的方向。高飛馳的戰馬讓親衛們占據了優勢,還沒有加起來的左邊羌騎,在親衛們手中的長劍揚起落下中,和血線、雪花一起紛紛向地上摔去。這讓羌騎們更加的混亂和彼此衝撞,他們不得不選擇把馬頭拉向前後兩個方向。
冉強的騎隊奔到時,這些羌騎已經徹底崩潰,隻在原地留下了一片屍體和不知所措的戰馬,雖然還有零散的一些羌騎,但卻拋下了手中的兵器用羌語竭力叫喊著什麽。
戰鬥在稀稀拉拉的雪花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慢慢的停了下來,四下追殺的羌騎的親衛們也,逐漸從遠處押著投降的羌騎和戰馬趕了回來。本來逃散的漢卒,也表現的十分英勇,下手比親衛們更狠,在帶隊的軍司馬組織下,結成的圓陣對落單的羌騎毫不手軟,即便有些羌騎已經扔掉了手中的馬弓和馬刀,跳下戰馬試圖向他們投降,也依舊被他們用長矛捅死,在接連死了五六個試圖投降的羌騎後,其餘想要投降的羌騎,再也不敢靠近他們。
在親衛們清點戰果時,冉強開始審訊起羌騎小帥安納查起來,這很重要,連試圖想要前來參拜的護糧隊軍司馬,也被阻攔在了一邊。冉強必須馬上弄明白這些羌騎為什麽會突然劫掠糧車的問題,近在咫尺的羌人,牽扯到的問題太嚴重了。
小帥安納查沒有任何對抗,冉強問一他答十,連他從別人那裏聽到的級別更高的將領們的聊天的話,也講了出來。安納查並不是個懦夫,當然也不怕死,對於曾經在苦寒的關西生活了很久的羌人來說,都被磨練的十分堅強。不過,安納查還是沒有控製住恐懼,傳聞實在太可怕了,甚至於他還聽聞過麵前這個人,不但勇力絕人,而且還喜歡折磨胡人。
上一章返回本書返回目錄
長劍劃著飄落的雪花,從冉胤手中揚了起來,跟隨在他身邊和身後的親衛們,紛紛也把手中的長劍斜斜的揚起。飛馳的戰馬左右間隔大約為兩步多,以冉胤為,依次增加並騎數。中間的騎兵現在無法對敵,他們的任務是隨時替補上傷亡的錐陣的同僚位置。
“放箭、放箭!”,集結中的羌騎中,終於有一個小頭目下意識的率先拉弓,把箭射了出去。然後轉頭竭力高聲喝叫著。他們最擅長的是騎射而不是對砍,對麵的一隊漢騎已經飛馳到了他們麵前五十步不到的地方,三十多匹戰馬踏響的聲音讓羌騎們感覺到了十分熟悉的死亡氣息,因為他們也曾經用這種馬蹄聲向敵人獰笑過。
小頭目射出的箭還沒到漢騎前就無力的栽向了地上,馬弓的射程和力道比起中原的步弓來,差了好多,在加上小頭目有些慌亂的動作,讓飛出的箭連平日的射程都沒達到。
蓬蓬蓬蓬,有些慌亂的羌騎紛紛舉弓搭箭,來不及瞄準就把箭射了出去,飛起的箭雨從稀稀拉拉的雪花中穿過,撲向了漢騎。僅僅這片刻,冉胤和親衛們的戰馬已經奔到了羌騎三十步前。短箭大半越過了親衛們,和雪花一起落在了地上,隻有少數的箭枝撲入了漢騎內,但除了幾個親衛受了傷外,其餘的箭枝都從戰馬縫隙中訂在了地上。
“那邊也有敵騎!”,一個羌騎尖著聲音,驚恐的用手指著右邊,在他們右邊百步外,一隊漢騎正成錐形加向他們撞來,為的身軀高大,馬鞍上明顯不同於其他漢騎的大弓,讓聞聲回過頭來的小頭目認出了來人:“修、修羅!”,他竭力喝出了心中的恐懼。這個傳聞中的人,小頭目從小帥們那裏不止聽過一次了。
正混亂的羌騎,靜的象死亡一樣的僵直著身體,任憑胯下的戰馬煩躁的不停踏著馬蹄,馬上的羌人卻沒任何聲音和動作。瞬間後,小頭目終於打破了寂靜:“走!走!走!”,一邊死力拉轉著馬頭,一邊揚起馬鞭狠命的向馬臀抽去。小頭目的聲音猶如在平靜的水中投入了一塊石頭,讓其餘的羌騎蘇醒了過來,紛紛尖叫著死力把馬頭向除了右邊外的其他方向拽去。他們沒見過冉強,甚至對冉強的了解還不如小頭目們,但他們之間關於[修羅]的傳聞,比起小頭目和小帥們,更恐怖了很多。
一道寒光從小頭目頭上劃過,沒有頭盔的小頭目皮帽瞬間裂開,從裏麵湧出了紅白相間的液體,沒有任何聲音隨著剛起步的戰馬奔了幾步後,一頭從戰馬上栽了下來。
冉胤連看都沒有看栽倒的小頭目,按照錐形陣,敵兵的傷亡狀態對敵的騎兵並不負責,而是交由隨後的同僚察看,若是敵兵仍在,那就由隨後的同僚再次砍下去。這是為了保證整個衝擊隊形能夠整齊不亂。每個騎兵隻有一次砍殺當麵敵兵的機會,因為除了要保持隊形外,你還得負責下一個當麵的敵兵。冉胤再次揚起了長劍,盯住了前麵一個正拚命用馬鞭抽打戰馬的羌騎。
混亂的逃散讓本來快要集結好的羌騎的隊形,變成了現在逃散的累贅,彼此衝撞、咒罵著,拚命想要越過同僚逃出隊形。驚恐已經讓他們拋去了昔日的袍澤之情,竟然沒有任何羌騎拔出馬刀迎麵對敵,對身邊正紛紛慘叫著從戰馬上摔落的同僚視而不見,甚至連親衛們揚起的長劍出的寒光,他們也沒有任何察看的意圖,隻拚命的拉著馬頭,抽打著馬臀,向他們認為安全的方向逃避。
冉胤在**營待了半年多,對騎兵的戰術十分了解,他並沒有帶著騎隊直接撞入羌騎隊形中,而是斜斜的插向了羌騎的左邊——那是羌騎們正紛紛掉轉馬頭的方向。高飛馳的戰馬讓親衛們占據了優勢,還沒有加起來的左邊羌騎,在親衛們手中的長劍揚起落下中,和血線、雪花一起紛紛向地上摔去。這讓羌騎們更加的混亂和彼此衝撞,他們不得不選擇把馬頭拉向前後兩個方向。
冉強的騎隊奔到時,這些羌騎已經徹底崩潰,隻在原地留下了一片屍體和不知所措的戰馬,雖然還有零散的一些羌騎,但卻拋下了手中的兵器用羌語竭力叫喊著什麽。
戰鬥在稀稀拉拉的雪花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慢慢的停了下來,四下追殺的羌騎的親衛們也,逐漸從遠處押著投降的羌騎和戰馬趕了回來。本來逃散的漢卒,也表現的十分英勇,下手比親衛們更狠,在帶隊的軍司馬組織下,結成的圓陣對落單的羌騎毫不手軟,即便有些羌騎已經扔掉了手中的馬弓和馬刀,跳下戰馬試圖向他們投降,也依舊被他們用長矛捅死,在接連死了五六個試圖投降的羌騎後,其餘想要投降的羌騎,再也不敢靠近他們。
在親衛們清點戰果時,冉強開始審訊起羌騎小帥安納查起來,這很重要,連試圖想要前來參拜的護糧隊軍司馬,也被阻攔在了一邊。冉強必須馬上弄明白這些羌騎為什麽會突然劫掠糧車的問題,近在咫尺的羌人,牽扯到的問題太嚴重了。
小帥安納查沒有任何對抗,冉強問一他答十,連他從別人那裏聽到的級別更高的將領們的聊天的話,也講了出來。安納查並不是個懦夫,當然也不怕死,對於曾經在苦寒的關西生活了很久的羌人來說,都被磨練的十分堅強。不過,安納查還是沒有控製住恐懼,傳聞實在太可怕了,甚至於他還聽聞過麵前這個人,不但勇力絕人,而且還喜歡折磨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