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師與景略都是天下奇才,孤能得三師、景略所助,乃是上天降幅也。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胤兒,還不見過先生?”,冉強一時高興,轉向了旁邊一直默默不語坐著的冉胤。


    冉胤已經從交談的話裏知道了麵前這個人,就是父王特地派人千裏迢迢去尋找的人。為此不惜建立了一個什麽探馬司,他哪一點比得上嶽山大哥?粗俗無禮,穿的象個落魄之徒,隻是偶爾才有點正經罷了。但父王的話他不敢不聽,不得不從坐席上站起,作了一禮:“胤見過先生。”


    王猛不再大大咧咧,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起身還禮:“多謝公子。”,接著轉向冉強拱手正色道:“剛猛一時無禮,試探大王禮賢下士之心,請大王勿罪。”


    冉強笑道:“不妨,景略本是奇才,如此謹慎也是情理之中。”,大多異才能士行事,都不同於常人,象嶽山那樣的彬彬君子正經的,真是少之又少。見王猛重新坐了下來,才接著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孤聽聞景略一直隱居在華陰,孤曾差多人前去尋訪,卻不知景略如何會在棗強?”


    王猛又扯了扯外衣,臉上笑的很有意思:“大王處定四州之時,屠戮羯胡,猛雖遠在華陰,但曾聽說過。(.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不瞞大王說,當時猛對大王此舉十分不解,那時鄴城四周皆敵,諸胡環伺。正該是收取人心的時候,大王卻用此猛烈手段,隻會讓諸胡驚懼而合縱。好在大王有嶽三師為助,用離間之法,使石氏相互猜忌,難以和心為患。安撫民眾、息兵養民。嶽三師真是奇才。”,王猛臉上的感歎之色毫無虛偽之意。


    聽到王猛誇獎嶽山,旁邊的冉胤高興起來,忍不住插話道:“嶽山大哥確是奇才,胤佩服的緊。”


    王猛嗬嗬笑著:“公子說的不錯,猛也是佩服的緊。鄴城前些日子傳出流言,說大王欲和桓荊州聯兵向西,攻打關中,猛就猜大王必定已經決心掃蕩河北,一舉而定冀、幽。開始猛一直不解,大王為何會在隆冬不便用兵之際,出兵攻打石趙,直到猛聽人言傳清河羌人姚襄親自入鄴城拜見大王,這才醒悟想必羌人已經投*大王了。”


    冉強見王猛舉著茶盞喝水潤口,接話道:“果然沒有瞞過先生雙目。(.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莫非姚戈仲已死?”,王猛放下了茶盞,一臉的猜測。


    冉強點點頭:“正是,姚戈仲染病日久,確已經在不久前病死。”,若說以前他對王猛隻是因為曆史上的名聲而看重的話,現在已經從慕名,變成了敬服,幾句話下來,王猛的思慮敏捷已經表現出來了。


    王猛道:“原來如此。猛居華陰,所學雖非大才,但也想尋明主輔佐,所以立即動身趕往鄴城。不料大王已經分兵兩路北征,一路如疾風掃落葉,所過城池紛紛望風而降。猛知大王必定圍襄國而不攻,所以趕來棗強等候大王。”


    冉強心裏不禁苦笑起來,他聽的出來,這王猛一開始還真看不上自己。若非自己穩住了四州,並且所作所為不同於常規,想必王猛還依舊躲在華陰逍遙自在,等候著值得他輔佐的人出現呢。“景略何以知道孤會圍襄國而不攻,親自到棗強呢?”,他已經猜的出王猛大概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意圖。


    “以三師和大王這兩年的謀略,怎麽會做趕羊之舉呢。斬草不除根,來年春又生。是以猛料定大王必定經清河拔占棗強後,從襄國北攻下常山,斷了襄國退路,那時襄國石祗不過是甕中之鱉罷了。石祗之輩,見利而忘憂,一定不會放棄襄國深宮富貴出逃北方,何況北方石琨比大王更想要他的人頭。”


    冉強不由得笑起來:“景略說的極是,孤這樣做,並非什麽奇謀,天下謀略之士大多都會如此進兵。不知景略覺得孤接下來該如何做才好?”,事實上他和內閣的幾個人也曾猜測過,迂回包抄這種手段,能看的出來的人,天下不會很少。不過他和嶽山相信,計謀雖簡單,但因勢而為,石氏兄弟卻不見得願意改變。所謂計無優劣,有效為妙。


    王猛似乎覺得戴著頭巾不舒服,把頭上的布巾抓了下來,這才道:“如今大王已經攻下棗強,正該派軍順勢分兵一麵進占常山,一麵分略中山各地。如此,冀州就在掌握之中了。”


    冉強點點頭:“景略說的是,孤已經派王泰領軍向曲陽而去,本書轉載文學隻要攻下了曲陽,常山就在眼前了。”


    王猛笑道:“幽州石琨想必一定不願意放棄這麽好的機會,唯一可濾的慕容鮮卑,在此隆冬時機,並不適何騎兵南下。所以……”,他忽然有些狡猾的笑了笑:“大王不如派人請石琨派兵相助攻打襄國,國無二主,以羯人的作為,想必一定十分樂意。”


    冉強馬上明白了王猛的意思,他沒想到王猛手筆這麽大:“先生的意思是關門打狗,一鼓作氣?”


    “嗬嗬,正如大王所想。隻要大王派舌辯之士前往幽州,對石琨曉以國無二主,並許以兩家分居冀州的好處,石琨隻怕難以經的住如此誘惑。隻要幽州之兵進了冀州,大王取了襄國之後,幽州這枝甕中人馬,想滅之就滅之,想用之就用之。那時順勢進占幽州,空虛之下,石琨除了束手就擒還能有什麽作為呢?”


    冉強看著王猛,感歎了一句:“先生此計,果然厲害。”,他又問道:“若是幽州有謀略之人,勸阻石琨該當如何?”


    “嗬嗬,既然羌人已經歸附大王,隻須讓姚襄和大王一起上表即刻。重利之下,即便有智略之士勸阻,石琨也必定不會聽從。大王若是不棄,猛願為大王做舌辯之人,前往幽州一趟。”


    ;;。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拔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男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男丁並收藏拔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