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出我輩,
一入青銅歲月催。”
林易東在這青銅仙殿,不知覺便有三個多月了。
一本大街上買的《易筋經速成版》,林易東已然開竅有成。
隱隱之中,總有種若有似無的感覺。
可惜三人全都不在身邊,不然就能知道原因了。
話又說回來,按照那三人所說,世界間時間流速不同。
他們此次進來有三天的時間,而對應這方世界則是三年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本來確實是準備和林易東一起修行的。
但終究,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而選擇了各走一邊。
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們三個如何了。
林易東看了眼遠處,黃牆黑瓦。
那裏是少林所在,林易東準備拜入寺中。
當然,他可不是為了青燈古佛,而是為了武功。
為此,林易東還散去了體內微弱的內力。
而在金葉子的幫助下,林易東最終成功進入了少林。
跟在黃衣僧人的身後,林易東越過了一個個灰衣僧和黃衣僧。
因為此前為了修煉《易筋經速成版》經常入定,所以此刻林易東心中沒有什麽紛紛擾擾的思緒。
這一路上,黃衣僧人越過幾處院落,並最終推開了一處大殿之門。
伴隨著“吱呀”一聲,門就被這僧人推開了。
林易東向內望去,發現裏麵是幾十個十五歲以下的孩童。
最小的,估計隻有八九歲的樣子。
他們盤坐在蒲團之上,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上首的僧人處。
那僧人寬麵大耳,像極了林易東心目中的唐長老。
而且其人同樣身著黃衣,一臉嚴肅的手握戒尺。
“南無阿彌陀佛,玄藏師弟,所來何事?”
這寬麵大耳的僧人,竟然是這個看大門的僧人的師兄?
這師兄弟之間的差距,直不可以道裏計啊。
玄藏低宣佛號之後,來到那僧人身邊。
兩人竊竊私語一陣之後,玄藏給了那僧人什麽東西。
而後,那僧人看了林易東一眼,不見笑容的說道:
“那就依次而來。”
林易東略一思索,便看向了身邊一個空著的蒲團。
在玄藏和他師兄的注視下,林易東手腳麻利的盤坐了上去。
此時的林易東,也早已經知道了那僧人的名字。
這僧人是玄藏師兄,也是玄字輩的,法號玄難。
玄藏離開後,玄難便手握戒尺看向左手第一個男童:
“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
“俺爹叫我方阿七,因為我家中排行老七。”
那男童大概十許歲的樣子,約莫是十歲出頭,
“俺家裏生的孩子多,可吃的卻少。”
這孩子倒也是唇紅齒白,模樣俊俏,完全不像是吃不飽飯的人,
“俺爹見少林收徒,便讓俺拜入少林。”
這孩子表情木訥,說的話卻像是死記硬背,
“從此遁入空門,與世無爭。”
玄難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而後臉色肅穆的說道:
“從今往後,你便是我少林子弟。
我賜你法號真慧,希望你來日聰明智慧。”
“方阿七就是真慧,真慧就是真慧。”
方阿七低聲誦念著,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腦袋有點問題。
但林易東有種感覺,對方這個樣子像是裝出來的。
玄難歎了口氣,選了聲佛號。
而後,看向了方阿七下首那個男童。
這男童相對方阿七較年長一些,不過也就十三四歲的樣子。
比之林易東,自然還是算小的。
“俗家姓名為何?
為何入我少林?”
這十三四歲的男童顯然心中有著自己的想法,此刻的表情略微顯得有些緊張。
不過即使如此,也依然還是強裝流暢的回答了起來:
“回稟大師,弟子姓劉,名治。
因家人慕佛法,崇武道,故將我送入少林。
希望我可以明悟佛法,得少林真傳。”
玄難微微點頭,而後伸出戒尺拍了這孩子肩膀三下。
“還算坦誠。”
玄難淡然地說道,
“若你隻言慕佛法,我便不會收你入我少林。
今日起,你法號真德,望你今後德寬仁厚。”
“謝玄難師叔。”
按照少林這一代“心空無玄真,清淨智慧深”,真德在還沒有真正拜師前,已經可以稱呼玄難師叔了。
之前的真慧,也是如此。
不過其人“木訥”,隻一心歡喜於自己有了法號。
而眼前的真德,十三四歲的孩子,自然也是會點小聰明的。
故而,這聲師叔,喊出來也是非常自然。
當然,玄難並不會因此而看重他。
雖然這些孩子都是經過挑選之後,才會來到這裏的。
但是,也不過是過了最低根骨那一關。
而今後的修為到底會如何,還要看個人造化和際遇。
正所謂: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就算根骨奇絕之人,也會有半道衰亡之時。
縱使是根骨奇差之人,也可能登臨武道之巔。
故而,對於此時的這些孩子,玄難都是一視同仁的。
不過,林易東自然是不在其中的。
而在看到玄難這般模樣之後,真德內心自然也是有所明悟。
果然,這位“救苦救難”玄難師叔正如傳聞之中一般。u看書.uuknshu.om
是一個為人極其方正,完全不能靠阿諛奉承打動的人。
隻是,為何那個人能夠坐下?
想到這裏,真德的小腦袋瓜子,就不免有些不夠用了。
說到底,他在現在這個年齡,也隻是有著小聰明,而無大智慧。
對於玄難的詢問,林易東最初是完全抱著看熱鬧的休閑心態。
直到他忽然想起來,自己並非此界中人,這來曆該怎麽說呢?
難不成,要來上一句“既入少林,前塵已忘”?
若真是這麽說的話,對方怕不是會用“機心太重”順勢將自己趕出少林。
自己此行前來少林,可都是為了學到真本領。
若就是這麽灰頭土臉的走了,那以後該怎麽和那三個人說?
往後餘生,想起這件事情時,又該怎一個糗字了得。
不行,必須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
正當林易東這麽想的時候,玄難走到了他上首處。
這是一個十許歲的男童,年紀應該和之前的真慧差不多。
而當玄難問出“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後,這孩子竟是脫口而出:
“既入少林,前塵已忘。”
林易東心中一驚,隻覺整個人如遭雷劈。
這下完犢子了,自己猶豫不定的理由被人用掉了!
玄難仔細地看著那個孩子,手中戒尺輕輕搖晃兩下,而後一連三下打在這孩子腦袋上:
“機心太重,機心太重,機心太重~!
法號真定,望你以後心無旁騖,淡定自若。”
在冷哼一聲後,玄難看向了林易東。
“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
一入青銅歲月催。”
林易東在這青銅仙殿,不知覺便有三個多月了。
一本大街上買的《易筋經速成版》,林易東已然開竅有成。
隱隱之中,總有種若有似無的感覺。
可惜三人全都不在身邊,不然就能知道原因了。
話又說回來,按照那三人所說,世界間時間流速不同。
他們此次進來有三天的時間,而對應這方世界則是三年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本來確實是準備和林易東一起修行的。
但終究,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而選擇了各走一邊。
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們三個如何了。
林易東看了眼遠處,黃牆黑瓦。
那裏是少林所在,林易東準備拜入寺中。
當然,他可不是為了青燈古佛,而是為了武功。
為此,林易東還散去了體內微弱的內力。
而在金葉子的幫助下,林易東最終成功進入了少林。
跟在黃衣僧人的身後,林易東越過了一個個灰衣僧和黃衣僧。
因為此前為了修煉《易筋經速成版》經常入定,所以此刻林易東心中沒有什麽紛紛擾擾的思緒。
這一路上,黃衣僧人越過幾處院落,並最終推開了一處大殿之門。
伴隨著“吱呀”一聲,門就被這僧人推開了。
林易東向內望去,發現裏麵是幾十個十五歲以下的孩童。
最小的,估計隻有八九歲的樣子。
他們盤坐在蒲團之上,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上首的僧人處。
那僧人寬麵大耳,像極了林易東心目中的唐長老。
而且其人同樣身著黃衣,一臉嚴肅的手握戒尺。
“南無阿彌陀佛,玄藏師弟,所來何事?”
這寬麵大耳的僧人,竟然是這個看大門的僧人的師兄?
這師兄弟之間的差距,直不可以道裏計啊。
玄藏低宣佛號之後,來到那僧人身邊。
兩人竊竊私語一陣之後,玄藏給了那僧人什麽東西。
而後,那僧人看了林易東一眼,不見笑容的說道:
“那就依次而來。”
林易東略一思索,便看向了身邊一個空著的蒲團。
在玄藏和他師兄的注視下,林易東手腳麻利的盤坐了上去。
此時的林易東,也早已經知道了那僧人的名字。
這僧人是玄藏師兄,也是玄字輩的,法號玄難。
玄藏離開後,玄難便手握戒尺看向左手第一個男童:
“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
“俺爹叫我方阿七,因為我家中排行老七。”
那男童大概十許歲的樣子,約莫是十歲出頭,
“俺家裏生的孩子多,可吃的卻少。”
這孩子倒也是唇紅齒白,模樣俊俏,完全不像是吃不飽飯的人,
“俺爹見少林收徒,便讓俺拜入少林。”
這孩子表情木訥,說的話卻像是死記硬背,
“從此遁入空門,與世無爭。”
玄難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而後臉色肅穆的說道:
“從今往後,你便是我少林子弟。
我賜你法號真慧,希望你來日聰明智慧。”
“方阿七就是真慧,真慧就是真慧。”
方阿七低聲誦念著,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腦袋有點問題。
但林易東有種感覺,對方這個樣子像是裝出來的。
玄難歎了口氣,選了聲佛號。
而後,看向了方阿七下首那個男童。
這男童相對方阿七較年長一些,不過也就十三四歲的樣子。
比之林易東,自然還是算小的。
“俗家姓名為何?
為何入我少林?”
這十三四歲的男童顯然心中有著自己的想法,此刻的表情略微顯得有些緊張。
不過即使如此,也依然還是強裝流暢的回答了起來:
“回稟大師,弟子姓劉,名治。
因家人慕佛法,崇武道,故將我送入少林。
希望我可以明悟佛法,得少林真傳。”
玄難微微點頭,而後伸出戒尺拍了這孩子肩膀三下。
“還算坦誠。”
玄難淡然地說道,
“若你隻言慕佛法,我便不會收你入我少林。
今日起,你法號真德,望你今後德寬仁厚。”
“謝玄難師叔。”
按照少林這一代“心空無玄真,清淨智慧深”,真德在還沒有真正拜師前,已經可以稱呼玄難師叔了。
之前的真慧,也是如此。
不過其人“木訥”,隻一心歡喜於自己有了法號。
而眼前的真德,十三四歲的孩子,自然也是會點小聰明的。
故而,這聲師叔,喊出來也是非常自然。
當然,玄難並不會因此而看重他。
雖然這些孩子都是經過挑選之後,才會來到這裏的。
但是,也不過是過了最低根骨那一關。
而今後的修為到底會如何,還要看個人造化和際遇。
正所謂: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就算根骨奇絕之人,也會有半道衰亡之時。
縱使是根骨奇差之人,也可能登臨武道之巔。
故而,對於此時的這些孩子,玄難都是一視同仁的。
不過,林易東自然是不在其中的。
而在看到玄難這般模樣之後,真德內心自然也是有所明悟。
果然,這位“救苦救難”玄難師叔正如傳聞之中一般。u看書.uuknshu.om
是一個為人極其方正,完全不能靠阿諛奉承打動的人。
隻是,為何那個人能夠坐下?
想到這裏,真德的小腦袋瓜子,就不免有些不夠用了。
說到底,他在現在這個年齡,也隻是有著小聰明,而無大智慧。
對於玄難的詢問,林易東最初是完全抱著看熱鬧的休閑心態。
直到他忽然想起來,自己並非此界中人,這來曆該怎麽說呢?
難不成,要來上一句“既入少林,前塵已忘”?
若真是這麽說的話,對方怕不是會用“機心太重”順勢將自己趕出少林。
自己此行前來少林,可都是為了學到真本領。
若就是這麽灰頭土臉的走了,那以後該怎麽和那三個人說?
往後餘生,想起這件事情時,又該怎一個糗字了得。
不行,必須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
正當林易東這麽想的時候,玄難走到了他上首處。
這是一個十許歲的男童,年紀應該和之前的真慧差不多。
而當玄難問出“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後,這孩子竟是脫口而出:
“既入少林,前塵已忘。”
林易東心中一驚,隻覺整個人如遭雷劈。
這下完犢子了,自己猶豫不定的理由被人用掉了!
玄難仔細地看著那個孩子,手中戒尺輕輕搖晃兩下,而後一連三下打在這孩子腦袋上:
“機心太重,機心太重,機心太重~!
法號真定,望你以後心無旁騖,淡定自若。”
在冷哼一聲後,玄難看向了林易東。
“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