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堯俞(1024~1091)北宋官員。舒榒駑襻原名勝二,字欽之,本鄲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徙居孟州濟源(今屬河南)。未及二十歲即舉進士,入仕初由縣官漸至殿中侍、禦史、右司諫,因反對新法被貶,一度削職為民,宋哲宗朝,官拜給事中禦史中丞、吏部尚書兼侍講等。元祐四年至六年,官拜中書侍郎。為官三十載,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司馬光讚之:“清、直、勇三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見焉。”
人物簡介
傅堯俞,父母早亡,由其祖母霍氏撫養成人,秉性聰慧,10歲便能寫文章。慶曆二年(1042年),不到20歲便登第,知新息縣。史載“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仁宗嘉佑末為監察禦史。英宗時,轉殿中侍禦史仍兼侍讀,娶陳省華之女為妻,後遷起居舍人,再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後除侍禦史知雜事。神宗熙寧初,知和州、廬州。神宗三年(1070),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許州、河陽、徐州。兩年之間凡六徙,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立,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元佑四年(1089)為禦史中丞,遷吏部尚書、中書侍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卒之日,太後謂輔臣曰:“堯俞金玉人也,惜不至宰相。”帝輟朝臨墓,諡憲簡。
有《傅獻簡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宋史》卷三四一有傳。人物簡妍介
傅堯俞,父母早亡,由其祖母霍氏撫養成人,秉性聰慧,10歲便能寫文章。慶曆二年(10傅堯俞像[1]42),不到二十歲便登第,知新息縣。史載“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仁宗嘉佑末為監察禦史。英宗時,轉殿中侍禦史仍兼侍讀,娶陳省華之女為妻,後遷起居舍人,再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後除侍禦史知雜事。神宗熙寧初,知和州、廬州。神宗三年(1070),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許州、河陽、徐州。兩年之間凡六徙,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立,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元佑四年(1089)為禦史中丞,遷吏部尚書、中書侍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卒之日,太後謂輔臣曰:“堯俞金玉人也,惜不至宰相。”帝輟朝臨墓,諡憲簡。
有《傅獻簡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宋史》卷三四一有傳祉。
編輯本段
生平軼事
宋仁宗嘉祐末年,傅堯俞任監察禦史,多有建樹,內侍都很怕他。他認為民富才能國強,極力反對聚斂。後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很受英宗趙曙器重。有一次趙曙問他:“朝中官員眾多,誰忠誰奸?”堯俞說;“大忠大奸,固不可移,一般人則要靠皇上教導。”趙曙聽後,認為答得恰中要害,非常得體。
傅堯俞忠正耿直,不阿不諂。有一次,趙曙趁著討論政事時對他說;一卿何不糾舉蔡襄呢?”傅堯俞說:“如果蔡襄有罪,皇上何不自正典刑,要臣下糾舉呢?”趙曙說:“你位處台諫要地,由你糾舉,再付之公議,名義較正。”傅堯俞說:“若付之公議,臣隻見到蔡襄營造山陵有功而不見其罪。臣身為諫官使傅堯俞《蒸燠帖》臣受旨言事,臣不敢遵命。”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後很惱怒,先後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後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於調動的途中,後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裏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禦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麽樣的官職,就要盡什麽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來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麵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誌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司馬光曾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品德,一個人很難兼備。我卻在傅堯俞身上見到了。”邵雍也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溫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相關成語
釋義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出處
《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宋史文載
傅堯俞,字欽之,本鄆州須城人,徙孟州濟源。十歲能為文,及登第,猶未冠。石介每過之,堯俞未嚐不在,介曰:“君少年決科,不以遊戲為娛,何也?”堯俞曰:“性不喜囂雜,非有他爾。”介歎息奇之。嚐監西京稅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謂曰:“子有清識雅度,文約而理盡,卿相才也。”
知新息縣,累遷太常博士。嘉祐末,為監察物史。袞國公主下嫁李瑋,為家監梁懷吉、張承照所間,與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於外,未幾,複還主家,出瑋知衛州。堯俞言:“主恃愛薄其夫,陛下為逐瑋而還隸臣,甚悖禮,為四方笑,後何以誨諸女乎?”
皇城邏卒吳清誣奏富民殺人,鞠治無狀,有司須清辨,內侍主者不遣。堯俞言:“陛下惜清,恐不複聞外事矣。臣以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賞罰焉,則事之上聞者皆實,乃所以廣視聽也。縱而不問,則讒者肆行,民無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內侍李允恭、朱晦屈法任其子,趙繼寵越次管當天章閣,蔡世寧掌內藏,而以珠私示內人。堯俞以為嬖寵恩幸過失,當防之於漸,悉劾之。
時乏國用,言利者爭獻富國計。堯俞奏曰:“今度支歲用不足,誠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儉刻,身先天下,無奪農時,勿害商旅,如是可矣。不然,徒欲紛更,為之無益,聚斂者用,則天下殆矣。”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堯俞請建宗室之賢,以慰天下望。及英宗為皇子,有司闕供饋,仁宗未知。堯俞言:“陛下既以宗社之重建皇嗣,宜以家人禮,使皇子朝夕侍膳左右,以通慈孝之誠。今禮遇有闕,非所以隆親親、重國本也。”於是詔有司供具甚厚。
英宗即位,轉殿中侍禦史,遷起居舍人。皇太後與英宗同聽政,英宗有疾,既平,堯俞上書皇太後,請還政。久之,聞內侍任守忠有讒間語,堯俞諫皇太後曰:“外間物論紛惑,兩宮之情未通。臣謂天下之可信者,無大於以天下與人,亦無大於受天下以公,況皇帝以明睿之資,貫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誅竄讒人,則慈孝之聲並隆矣。”於是皇太後還政,逐守忠。堯俞言於英宗曰:“皇太後給事左右之人,宜頗錄其勤勞,少加恩惠,上慰母後,下安反側。且守忠已去,其餘不問可也。”
遷右司諫、同知諫院。英宗眷遇堯俞,嚐雪中賜對,堯俞自東廡升,英宗傾身東向以待,每奏事退,多目送之。嚐問曰:“多士盈庭,孰忠孰邪?”堯俞曰:“大忠大佞,固不可移;中人之性,係上所化。”英宗納其言。
時英宗初躬庶政,猶謙讓任大臣,堯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為然而行之可也;審其非矣,從而徇之,則人主之柄安在?願君臣之際,是是非非,毋相麵從。總覽眾議,無所適莫,則威柄歸陛下矣。”嚐因論事,英宗曰:“卿何不言蔡襄?”對曰:“若襄有罪,何不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曰:“欲使台諫言,以公議出之。”對曰:“若付之公議,臣但見襄辦山陵事有功,不見其罪。臣身為諫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陝西言,近邊熟戶頗逃失。詔以內侍李若愚等為陝西四路鈐轄,專使招納,歲一入奏事。堯俞言:“此安撫、經略使職也。且若愚等,陛下不信其言,則如不用;言必見從,則邊帥之權,移於四人矣。”尋罷之。
大臣建言濮安懿王宜稱皇考,堯俞曰:“此於人情禮文,皆大謬戾。”與侍禦史呂誨同上十餘疏,其言極功。主議者知洶々不可遏,遂易“考”稱“親”。堯俞又言:“‘親’,非父母而何?亦不可也。夫恩義存亡一也,先帝既以陛下為子,當是時,設濮王尚無恙,陛下得以父名之乎?”又因水災言:“簡宗廟,則水不潤下。今以濮王為皇考,於仁宗之廟,簡孰甚焉。”
俄命堯俞與趙瞻使契丹,比還,呂誨、呂大防、範純仁皆以諫濮議罷,複除堯俞侍禦史知雜事。堯俞拜疏必求罷去,英宗麵留之。堯俞言:“誨等已逐,臣義不當止。”因再拜辭,英宗愕然,曰:“是果不可留也。”遂出知和州。通判楊洙乘間問曰:“公以直言斥居此,何為未嚐言及禦史時事?”堯俞曰:“前日言職也,豈得已哉?今日為郡守,當宣朝廷美意,而反呫呫追言前日之闕政,與誹謗何異?”
神宗即位,徙知廬州。熙寧三年,至京師。王安石素與之善,方行新法,謂之曰:“舉朝紛紛,俟尹來久矣,將以待製、諫院處君。”堯俞曰:“新法世以為不便,誠如是,當極論之。平生未嚐好欺,敢以為告。”安石慍之,但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仗,俄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陛辭,言:“仁廟一室,與藝祖、太宗並為百代不遷之主。”
徙許州、河陽、徐州,再歲六移官,困於道路,知不為時所容,請提舉崇福宮。先是,徐人告有談天文休咎者,堯俞以事未白,不受辭。談者後伏誅,堯俞坐不即捕,削官職。稍起,監黎陽縣倉草場,郡掾行縣,堯俞從眾出迎盡禮。守為遣他吏代主出納,堯俞不可,曰:“居其官安得曠其職。”雖寒暑,必日至庾中治事,凡十年。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奏言:“人才有能有不能,如使臣補闕拾遺以輔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舉直措枉以正大臣,臣雖不才,敢不盡力。若使窺人陰私,抉人細故,則非臣所能,亦非臣之誌也。”禦史張舜民以言事罷,詔堯俞更舉禦史,堯俞封還詔書,請留舜民。不聽,即以堯俞為吏部侍郎,堯俞不可,遂以龍圖閣待製知陳州。未幾,複為吏部侍郎、禦史中丞。
前宰相蔡確坐詩誹謗,貶新州,宰執、侍從以下,罷者七八人,禦史府為之一空。堯俞曰:“確之黨,其尤者固宜逐,其餘可以一切置之。”且言:“以陛下盛德,而乃於此不能平?願聽之如蚊虻之過耳,無使有纖微之忤,以奸太和之氣。事至,以無心應之,聖人所以養至誠而禦遐福也。”
水官李偉議大河可從孫村導之還故道。堯俞言:“河事雖不可隃度,然比遣使按之,皆言非便。而偉又繆悠不肯任責,豈可以遽興大役。”朝廷遂置偉議。進吏部尚書兼侍讀。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與太皇太後哭臨之,太皇太後語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終始不變,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獻簡。紹聖中,以元祐黨人,奪贈諡,著名黨籍。後黨錮解,下詔褒贈,錄其子。
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論事君前,略無回隱,退與人言,不複有矜異色。初,自諫官補郡,眾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從,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諫官有言責也,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錢,堯俞至,為償之,未足而去。後守移文堯俞使償入之,考實非堯俞所用,卒不辯。司馬光嚐謂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之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見焉。”雍曰:“欽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溫,是為難爾。”從孫察,見《忠義傳》。
寵辱不驚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後很惱怒,先後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後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於調動的途中。
北宋神宗時期,傅堯俞在朝中與王安石不睦,外放為官,後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裏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禦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麽樣的官職,就要盡什麽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來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麵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誌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司馬光曾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品德,一個人很難兼備。我卻在傅堯俞身上見到了。”邵雍也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溫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人物簡介
傅堯俞,父母早亡,由其祖母霍氏撫養成人,秉性聰慧,10歲便能寫文章。慶曆二年(1042年),不到20歲便登第,知新息縣。史載“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仁宗嘉佑末為監察禦史。英宗時,轉殿中侍禦史仍兼侍讀,娶陳省華之女為妻,後遷起居舍人,再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後除侍禦史知雜事。神宗熙寧初,知和州、廬州。神宗三年(1070),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許州、河陽、徐州。兩年之間凡六徙,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立,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元佑四年(1089)為禦史中丞,遷吏部尚書、中書侍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卒之日,太後謂輔臣曰:“堯俞金玉人也,惜不至宰相。”帝輟朝臨墓,諡憲簡。
有《傅獻簡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宋史》卷三四一有傳。人物簡妍介
傅堯俞,父母早亡,由其祖母霍氏撫養成人,秉性聰慧,10歲便能寫文章。慶曆二年(10傅堯俞像[1]42),不到二十歲便登第,知新息縣。史載“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仁宗嘉佑末為監察禦史。英宗時,轉殿中侍禦史仍兼侍讀,娶陳省華之女為妻,後遷起居舍人,再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後除侍禦史知雜事。神宗熙寧初,知和州、廬州。神宗三年(1070),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許州、河陽、徐州。兩年之間凡六徙,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立,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元佑四年(1089)為禦史中丞,遷吏部尚書、中書侍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卒之日,太後謂輔臣曰:“堯俞金玉人也,惜不至宰相。”帝輟朝臨墓,諡憲簡。
有《傅獻簡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宋史》卷三四一有傳祉。
編輯本段
生平軼事
宋仁宗嘉祐末年,傅堯俞任監察禦史,多有建樹,內侍都很怕他。他認為民富才能國強,極力反對聚斂。後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很受英宗趙曙器重。有一次趙曙問他:“朝中官員眾多,誰忠誰奸?”堯俞說;“大忠大奸,固不可移,一般人則要靠皇上教導。”趙曙聽後,認為答得恰中要害,非常得體。
傅堯俞忠正耿直,不阿不諂。有一次,趙曙趁著討論政事時對他說;一卿何不糾舉蔡襄呢?”傅堯俞說:“如果蔡襄有罪,皇上何不自正典刑,要臣下糾舉呢?”趙曙說:“你位處台諫要地,由你糾舉,再付之公議,名義較正。”傅堯俞說:“若付之公議,臣隻見到蔡襄營造山陵有功而不見其罪。臣身為諫官使傅堯俞《蒸燠帖》臣受旨言事,臣不敢遵命。”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後很惱怒,先後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後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於調動的途中,後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裏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禦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麽樣的官職,就要盡什麽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來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麵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誌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司馬光曾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品德,一個人很難兼備。我卻在傅堯俞身上見到了。”邵雍也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溫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相關成語
釋義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出處
《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宋史文載
傅堯俞,字欽之,本鄆州須城人,徙孟州濟源。十歲能為文,及登第,猶未冠。石介每過之,堯俞未嚐不在,介曰:“君少年決科,不以遊戲為娛,何也?”堯俞曰:“性不喜囂雜,非有他爾。”介歎息奇之。嚐監西京稅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謂曰:“子有清識雅度,文約而理盡,卿相才也。”
知新息縣,累遷太常博士。嘉祐末,為監察物史。袞國公主下嫁李瑋,為家監梁懷吉、張承照所間,與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於外,未幾,複還主家,出瑋知衛州。堯俞言:“主恃愛薄其夫,陛下為逐瑋而還隸臣,甚悖禮,為四方笑,後何以誨諸女乎?”
皇城邏卒吳清誣奏富民殺人,鞠治無狀,有司須清辨,內侍主者不遣。堯俞言:“陛下惜清,恐不複聞外事矣。臣以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賞罰焉,則事之上聞者皆實,乃所以廣視聽也。縱而不問,則讒者肆行,民無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內侍李允恭、朱晦屈法任其子,趙繼寵越次管當天章閣,蔡世寧掌內藏,而以珠私示內人。堯俞以為嬖寵恩幸過失,當防之於漸,悉劾之。
時乏國用,言利者爭獻富國計。堯俞奏曰:“今度支歲用不足,誠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儉刻,身先天下,無奪農時,勿害商旅,如是可矣。不然,徒欲紛更,為之無益,聚斂者用,則天下殆矣。”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堯俞請建宗室之賢,以慰天下望。及英宗為皇子,有司闕供饋,仁宗未知。堯俞言:“陛下既以宗社之重建皇嗣,宜以家人禮,使皇子朝夕侍膳左右,以通慈孝之誠。今禮遇有闕,非所以隆親親、重國本也。”於是詔有司供具甚厚。
英宗即位,轉殿中侍禦史,遷起居舍人。皇太後與英宗同聽政,英宗有疾,既平,堯俞上書皇太後,請還政。久之,聞內侍任守忠有讒間語,堯俞諫皇太後曰:“外間物論紛惑,兩宮之情未通。臣謂天下之可信者,無大於以天下與人,亦無大於受天下以公,況皇帝以明睿之資,貫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誅竄讒人,則慈孝之聲並隆矣。”於是皇太後還政,逐守忠。堯俞言於英宗曰:“皇太後給事左右之人,宜頗錄其勤勞,少加恩惠,上慰母後,下安反側。且守忠已去,其餘不問可也。”
遷右司諫、同知諫院。英宗眷遇堯俞,嚐雪中賜對,堯俞自東廡升,英宗傾身東向以待,每奏事退,多目送之。嚐問曰:“多士盈庭,孰忠孰邪?”堯俞曰:“大忠大佞,固不可移;中人之性,係上所化。”英宗納其言。
時英宗初躬庶政,猶謙讓任大臣,堯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為然而行之可也;審其非矣,從而徇之,則人主之柄安在?願君臣之際,是是非非,毋相麵從。總覽眾議,無所適莫,則威柄歸陛下矣。”嚐因論事,英宗曰:“卿何不言蔡襄?”對曰:“若襄有罪,何不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曰:“欲使台諫言,以公議出之。”對曰:“若付之公議,臣但見襄辦山陵事有功,不見其罪。臣身為諫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陝西言,近邊熟戶頗逃失。詔以內侍李若愚等為陝西四路鈐轄,專使招納,歲一入奏事。堯俞言:“此安撫、經略使職也。且若愚等,陛下不信其言,則如不用;言必見從,則邊帥之權,移於四人矣。”尋罷之。
大臣建言濮安懿王宜稱皇考,堯俞曰:“此於人情禮文,皆大謬戾。”與侍禦史呂誨同上十餘疏,其言極功。主議者知洶々不可遏,遂易“考”稱“親”。堯俞又言:“‘親’,非父母而何?亦不可也。夫恩義存亡一也,先帝既以陛下為子,當是時,設濮王尚無恙,陛下得以父名之乎?”又因水災言:“簡宗廟,則水不潤下。今以濮王為皇考,於仁宗之廟,簡孰甚焉。”
俄命堯俞與趙瞻使契丹,比還,呂誨、呂大防、範純仁皆以諫濮議罷,複除堯俞侍禦史知雜事。堯俞拜疏必求罷去,英宗麵留之。堯俞言:“誨等已逐,臣義不當止。”因再拜辭,英宗愕然,曰:“是果不可留也。”遂出知和州。通判楊洙乘間問曰:“公以直言斥居此,何為未嚐言及禦史時事?”堯俞曰:“前日言職也,豈得已哉?今日為郡守,當宣朝廷美意,而反呫呫追言前日之闕政,與誹謗何異?”
神宗即位,徙知廬州。熙寧三年,至京師。王安石素與之善,方行新法,謂之曰:“舉朝紛紛,俟尹來久矣,將以待製、諫院處君。”堯俞曰:“新法世以為不便,誠如是,當極論之。平生未嚐好欺,敢以為告。”安石慍之,但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仗,俄出為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陛辭,言:“仁廟一室,與藝祖、太宗並為百代不遷之主。”
徙許州、河陽、徐州,再歲六移官,困於道路,知不為時所容,請提舉崇福宮。先是,徐人告有談天文休咎者,堯俞以事未白,不受辭。談者後伏誅,堯俞坐不即捕,削官職。稍起,監黎陽縣倉草場,郡掾行縣,堯俞從眾出迎盡禮。守為遣他吏代主出納,堯俞不可,曰:“居其官安得曠其職。”雖寒暑,必日至庾中治事,凡十年。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為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奏言:“人才有能有不能,如使臣補闕拾遺以輔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舉直措枉以正大臣,臣雖不才,敢不盡力。若使窺人陰私,抉人細故,則非臣所能,亦非臣之誌也。”禦史張舜民以言事罷,詔堯俞更舉禦史,堯俞封還詔書,請留舜民。不聽,即以堯俞為吏部侍郎,堯俞不可,遂以龍圖閣待製知陳州。未幾,複為吏部侍郎、禦史中丞。
前宰相蔡確坐詩誹謗,貶新州,宰執、侍從以下,罷者七八人,禦史府為之一空。堯俞曰:“確之黨,其尤者固宜逐,其餘可以一切置之。”且言:“以陛下盛德,而乃於此不能平?願聽之如蚊虻之過耳,無使有纖微之忤,以奸太和之氣。事至,以無心應之,聖人所以養至誠而禦遐福也。”
水官李偉議大河可從孫村導之還故道。堯俞言:“河事雖不可隃度,然比遣使按之,皆言非便。而偉又繆悠不肯任責,豈可以遽興大役。”朝廷遂置偉議。進吏部尚書兼侍讀。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與太皇太後哭臨之,太皇太後語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終始不變,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獻簡。紹聖中,以元祐黨人,奪贈諡,著名黨籍。後黨錮解,下詔褒贈,錄其子。
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論事君前,略無回隱,退與人言,不複有矜異色。初,自諫官補郡,眾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從,堯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諫官有言責也,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錢,堯俞至,為償之,未足而去。後守移文堯俞使償入之,考實非堯俞所用,卒不辯。司馬光嚐謂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之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見焉。”雍曰:“欽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溫,是為難爾。”從孫察,見《忠義傳》。
寵辱不驚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後很惱怒,先後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後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於調動的途中。
北宋神宗時期,傅堯俞在朝中與王安石不睦,外放為官,後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裏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禦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麽樣的官職,就要盡什麽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來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禦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麵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誌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司馬光曾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品德,一個人很難兼備。我卻在傅堯俞身上見到了。”邵雍也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溫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