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夜陳武帝直至雞叫三聲才上床睡覺,次日寅時,他起床正欲上朝,忽覺腰疼手軟,站立不穩——卻原來昨夜感染風寒,致生疾病。他掙紮著還要去上朝,無奈力不從心,皇後章要兒看出異常,力勸他休息,陳武帝隻得吩咐今天不予上朝,有事且待來日。懶


    聽說陳武帝病了,尚書左仆射王通和兼太宰、中書令謝哲等人忙來探病。


    陳武帝在病榻上掙紮著想起來。


    王通讓他睡下,說:“皇上是累病了的啊。休息幾天就好了。”


    謝哲道:“對啊,清靜一下,別想那些煩心事,就好了啊。”


    陳武帝道:“王通了,朕病了,不能親祭太廟,請你代我去祭告一下吧。”


    “遵命——”


    “謝哲啊,你也替朕禱告太社、祭祀天地一下吧。順便替朕祈禱疾病早日好轉。”


    “是!——”


    經過三天的休養生息和藥餌料理,陳武帝的病情稍稍好轉起來。這天,己故的司空周文育的靈柩運至京師。


    卻說周文育之子周寶安,字安民。十餘歲時,便練習騎馬射箭,以貴公子身份驕縱嬉遊,愛好獵狗駿馬,喜歡馳騁,衣著華麗,飲食豪奢。文育任晉陵太守時,因為征戰討伐無暇到郡任,命寶安代管郡中事務,更是肆意糾集惡少年,高祖為此憂慮。待到文育西征失敗,被王琳拘禁,寶安便改變往日惡習潛心讀書,與正人君子交遊,安撫控禦文育部下士卒,頗有威望和恩惠。任員外散騎侍郎。文育從王琳那裏逃回後,又任貞威將軍、吳興太守。文育被熊曇朗殺害,陳武帝征召寶安還京都。起用為猛烈將軍,帶領文育的舊兵,仍然命令他南征。蟲


    此時,周寶安和周文育的本族兄弟周景曜,遠送周文育的靈柩至京,周文育的妻子兒女合家大小,親朋好友,一齊痛哭,文武百官,皆往憑弔,哭聲震天動地。


    陳武帝聽說此事,也定要前往弔喪。章要兒勸他不要去,陳武帝大發脾氣,非要前去,章要兒隻得罷了。


    看見皇帝親自前來憑弔周文育,眾文武大臣,以及周文育家人和眾親友,連忙跪接。


    陳霸先哽咽道:“愛卿來身,平身。”說著在周文育靈柩跪下,淚如泉湧。


    良久,他起身蹣跚走到周文育的靈體前,揭開罩麵紙,又放聲大哭道:


    陳朝不幸,痛失周郎!戰亂未平,斯可哀傷!憶君戰功,燦爛輝煌。破蔡路養,擒李遷仕,擊王伯醜,朕豈忘記?戰侯子鑒,誅王僧辨,克徐嗣徽,敵軍震憾。蕭勃造反,又動兵刀,汗馬功勞,地厚天高。被縛王琳,幸得出逃。及破孝勱,更擒公颺。可恨曇朗,害吾周郎,今彼仙去,吾向何方?雖曰君臣,情同手足,何期不幸,先朕而卒。河洛未定,哀哉嗚呼!


    陳武帝哭著哭著,竟至暈了過去。


    禦醫急救。陳武帝良久方蘇。


    次日,陳武帝病情稍加好轉,又帶病親自審訊訟案。這天夜裏,火星出現在天空,又有流星其大如鬥,劃破天際。至深夜時份,陳武帝的病情又加重了。


    次日,陳武帝既不能起身,也不能進食,病情更趨嚴重。


    又次日,陳武帝自覺不行了,拉著與他同甘共苦幾十年的糟糠之妻章要兒的手,斷斷續續的說道:


    “要兒啊,朕就要走了,死不瞑目啊。不僅河洛未定,連國內的戰亂也未平,朕不放心啊。咱們的兒子昌兒在北周未還,不能承繼大統,朕的皇位就收臨川王陳蒨來接任吧。他是個幹才,必能繼承朕未能完成的事業,這樣朕也算對得起祖宗了。


    “要兒啊,你跟朕一輩子,也吃了一輩子的苦,朕對不起你啊。朕對你許的願,也就是在太平年月讓你過過好日子,而今沒法兌現了。


    “要兒啊,你叫要兒,朕卻給你把兒子要不回來啊。唯一的兒子昌兒被北周扣留,朕幾次三番,三番幾次去求他們送還,他們偏不送還。朕傷心啊。要兒……”


    章要兒淚如泉湧道:“夫君啊,別說了,要兒知足了啊。你放心,還有我呢!”


    第二天早晨,陳霸先口不能言,又過了一個時辰,一代英主在旋璣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時年僅五十七歲。


    陳霸先去世後,天搖地動,大雨傾盆,滿朝文武,黎民百姓,無不痛哭流涕。


    陳武帝駕崩後,群臣必須要象樣的葬具,打算取走殿中佛像前寶幔珍珠玉珩佩,作為送葬造車輿之用。當眾人齊集動手時,忽然雲氣圍繞,大雨滂沱,雷電震擊,百工奔走,又見火列空中,布焰衝天,重雲殿與其殿佛像一齊上騰,煙火相映,飄然向東海而逝。全城的人都仰首上望,一直到看不見為止。一個月後,有人從東州來,他說:“那一天曾看見重雲殿乘空入海。”後來望海者,還時常看到元魏時,洛陽永寧寺的寶塔,天震而飛東去……


    臨葬時,陳蒨主宣讀祭文道:


    “偉大的帝王逝世了,身為人子似乎天旋地轉,看到什麽都覺得充滿悲傷。仰望日月星辰而標示他的豐功偉績,俯視九地而心膽俱碎,痛哭保留原樣的幾案將要撤去,悲慟出殯前祭奠所用的鬱鬯酒隻是虛斟,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傾覆而白日西下,天空虛涵以致浮雲陰沉,哀悼他的辭賦說:


    悠悠的媯水、鬱鬱的姚墟,那是帝王的根係,在唐堯之後稱作虞舜。武帝作為舜帝之後,手握上天的符命,彩雲繚繞,吉祥的星辰集結於北鬥天樞,剛剛發跡之時,就像漢高祖劉邦斬白蛇一樣,組織軍隊,平定廣東、越南,船艦直達海渚。他於危難之中攘臂而起,席卷天下。王室受到了毀滅的災厄,於是他聯合諸侯,負鐵宣誓,號令眾人,共謀大事。像黃帝挫敗蚩尤一樣終於打敗了敵人。匡扶江山於危殆之下,功高四海,於是承托總攬百官,受命於天子。自來的幸運,並非自己所能左右。翠龜背上負字、紅雀銜著天書、歌頌充適華夏,禮樂又好象回到了舜帝時代。肩負重任就位,登上祭壇接受天命。從此陰陽調和,五星相合,門前呈現唱歌的麒足,室中顯出吟誦的騶虞(傳說中的異獸),太卜安排吉日,祭天準備一應事物,方才呈現和樂升平。天降玉液甘露,地現金色靈芝。吉祥的征兆還沒有報答他,神靈賜福徒然是欺騙。他沒有像秦穆公幸運遇到了扁鵲那樣的良醫,日月失去駕禦,京城戒嚴。大喪升天,宮車清晨出來,從廣闊的內室移出遺體,陳設皇帝車輦儀仗於殿庭,撤除照著功勞事跡的無數燈燭,失去光明燦爛的太陽,歸於茫茫長夜,下葬墳墓從此長久關閉。巫師們筮告,容成(黃帝大臣)齋戒,看見儀仗衛隊覺得他猶如在世,想到五彩羽毛編成的車蓋下的鐸鈴就悲戚莫名。離開了原來的路向東回頭望去,看到橋山,慢慢地走。黃帝升天大臣攀龍欲隨之而去時的地方還在,你的魂到了沛地又要到哪裏去。靈旗低垂著,帷幕中空空無物。長長的鬆樹中隱沒著銅雀台,平陵在深密的鬆柏之中。拍著哀傷的音調,點火通夕達旦。霜降了,晚上變得很冷,結成了寒冰,連壟土上的草都白了。銘刻下你的功德於青史,把你的福祉雕到鍾山石上。祭天儀式在清廟舉行,祖宗皇考請享吾羹嚐,我要繼承你的誌向,廣播功績德行於天下,讓你的精魂蘊含。”


    這年秋八月甲午日,群臣奉上諡號為武皇帝。廟號高祖,丙申,隆重安葬在萬安陵。


    陳霸先逝世後,中國曆代先賢對陳霸先的曆史地位和功績都給予了充分肯定。下列人物曾對陳霸先的生平作過深入研究,其評價是極其權威的。


    魏徵:唐朝宰相魏徵曾是《隋書》、《周書》、《北齊書》、《梁書》、《陳書》五部史書的總監修官,不僅熟悉陳朝曆史,而且具備政治家、史學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徵分析並讚揚了陳霸先為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而奮鬥的一生,認為陳霸先效命舊王朝,立下豐功偉績,功勳不下曹操、劉裕;三分天下,能夠“決機百勝”,雄豪無愧劉備、孫權(高祖拔起壟畝,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奮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漢鼎祚,宋武之反晉乘輿,懋績鴻勳,無以尚也。決機百勝,成此三分,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權、備矣)。


    姚察:陳朝吏部尚書姚察在陳亡被俘,到隋朝後,為隋文帝撰寫陳朝曆史,仍認為陳霸先“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與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一樣同屬偉人(高祖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漢高、魏武之亞矣)。


    姚思廉:唐朝散騎常侍姚思廉曾主編了《梁書》、《陳書》兩部史書,他在全麵肯定了陳霸先優良品德後,用“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評價(高祖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靜難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寬政,愛育為本。有須調發軍儲,皆出於事不可息。加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紹泰,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歌鍾女樂,不列於前。及乎踐阼,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李延壽:唐朝大史學家李延壽(《南史》與《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愛”、“恒崇寬簡”、“彌厲恭儉”來稱讚陳霸先一生(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愛。及居阿衡,恒崇寬簡。雅尚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為虛費。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彩,飾無金翠,聲樂不列於前。踐阼之後,彌厲恭儉。故隆功茂德,光於江左雲)。


    司馬光: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編有《資治通鑒》一書)用“臨戎製勝,英謀獨運”、“為政務崇寬簡”、“性儉素”分別概括了陳霸先治軍、從政、為人的鮮明個性(上臨戎製勝,英謀獨運,而為政務崇寬簡,非軍旅急務,不輕調發。性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肴核充事而已;後宮無金翠之飾,不設女樂)。


    歸有光: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充分肯定陳霸先抵禦落後勢力的軍事掠奪,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的曆史功績,用“江左諸帝,號為最賢”來歌頌陳霸先(恭儉勤勞,誌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赫然陳祖,大業光燦。寂寞沛鄉,吾茲感歎)。


    陳霸先雖屬篡位之君,但相比趙匡胤,他有平侯景之功;相比曹魏、司馬西晉,他無處心積慮之陰險;相比於蕭衍,他非以下犯上冒然興兵奪位。而且,假使王僧辨成功,奉北齊之傀儡蕭淵明為主,江南說不定就淪於北齊暴主之手,當時北齊上下“大鮮卑主義”歧視嚴重,很可能把江南人民拽入萬劫不複的痛苦深淵。從保存漢族文明這一角度講,陳高祖居功至偉。


    後人有賦頌曰:


    恭儉勤勞,誌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赫然陳祖,偉業光燦。南陳高祖,諡號武帝;名曰霸先,字謂興國。家史淵源,上溯東漢;世居穎川,帝脈興焉。高祖成年,明達果斷,時所推服;誌趣廣泛,涉獵史籍,《遁甲》《兵法》初仕蕭梁,平定喉景之亂;三下廣陵,力圖國之一統。赫赫戰功,任相國,封陳王;赤膽忠心,保建康,佐敬帝。扶立少帝,禪代秤帝,乃建陳朝;誌度弘遠,懷抱豁達,英明神武。為帝三載,功豐績偉;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文治武功,江南穩定;宵衣旰食,千古一帝。三皇憑沙伐而定天下,五帝依禮樂而有封疆。縱覽武帝一世,武功征戰定亂。建康保衛之戰,赤膽忠心保梁;平王僧辯之亂,力圖國之一統;平定蕭勃之戰,東南夷民教化;智平王琳之戰,威名揚於江南。武帝踐位,治國有度。用仁義以治天下,行禮樂以變海內,公賞罰以定幹戈,倡恭儉以樹帝範。昔日漢祖,拔起壟畝,雄粲之姿;今之陳祖,禪代建國,英奇隻略。魏王延漢鼎祚,國乃三分;宋武反晉乘輿,邦之分裂。梁武奪權秤帝,卻居伽藍之內;陳武禪代建國,方鑄鼎峙之雄。決機百盛,諸葛豈及奇謀;臨戎製盛,先主難盛雄豪。


    頌曰: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智慮無雙。征伐四克,靜難夷凶。英略大度,魏武安槳。雄武英略,性行仁義。恒崇寬簡,雅尚儉素。隆功茂德,光於江左;赫然陳祖,偉業煌煌!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麵,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沒有陳霸先,中國南方勢必分崩離析,中華民族將受到更大的摧殘。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所以,**也曾經要求人們讀讀《陳書》,了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曆。陳霸先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一代開國皇帝,還在於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陳霸先為中國曆史上的明君之一。號稱為“六朝英主”。通史專家呂思勉曰:“從來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帝之正者。”


    正是:


    民族除壓迫,中華免滅種。


    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正。


    陳武帝去世時,遺詔立侄兒陳蒨為帝。未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義門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純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純綱並收藏義門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