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卻說820年唐憲宗元和十五年正月,憲宗為宦官陳弘誌等所殺,子李恒即位,是為穆宗。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盧龍、成德二鎮複叛。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魏博鎮叛,河北三鎮又恢複獨立狀態。823年唐穆宗長慶三年,唐蕃會盟碑立。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正月,穆宗去世,子李湛立,是為敬宗。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十月,敬宗為宦官劉克明等所殺,弟李昂立,是為文宗。829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南詔攻占成都,掠男女工匠數萬而去。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文宗與李訓、鄭注等謀殺宦官失敗,宦官大殺朝臣,史稱甘露之變。837年唐文宗開成二年,新羅在唐留學生達二百餘人。838年唐文宗開成三年,日僧圓仁來唐求法。840年唐文宗開成五年,正月文宗去世,弟李炎立,是為唐武宗李炎。回鶻為黠戛斯所滅。回鶻族人,被迫遷徙:其西遷葛邏祿者與鄰近部落建哈剌汗國;西南遷西州、龜茲者,稱西州或高昌回鶻。西遷甘州者稱甘州回鶻,亦有南遷附唐及遷入吐蕃者,844年唐武宗會昌四年,平定澤潞劉稹之叛,史稱會昌伐叛。845年唐武宗會昌五年,武宗下令廢佛,同時罷薩寶府、禁毀祆教、景教、摩尼教祠寺,僧徒並令還俗。史稱會昌廢佛。846年唐武宗會昌六年,三月武宗去世,皇叔李忱立,是為宣宗。李德裕罷相,從此牛黨當權,牛李黨爭結束。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張議潮率沙州人民起義,逐吐蕃守將,自攝州事,遣使上表唐朝廷。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兄議潭入朝,獻沙、瓜等十一州圖籍。宣宗以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去世,子李漼即位,是為懿宗。十二月浙東民裘甫起義占領象山。860年唐懿宗鹹通元年二月,裘甫攻占剡縣,自稱天下都知兵馬使,改元羅平,鑄印曰天平。八月起義失敗,裘甫被殺。863年唐懿宗鹹通四年南詔攻占交趾。868年唐懿宗鹹通九年七月,徐州戍卒龐勳起義於桂州,卷旗北歸。十月龐勳攻占徐州。王階刻印《金剛經》,此為現存所標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869年唐懿宗鹹通十年九月,龐勳戰敗犧牲,起義失敗。873年唐懿宗鹹通十四年七月,懿宗去世,子李儇立,是為僖宗。875年唐僖宗乾符二年年初,王仙芝與尚讓等起義於長垣,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五月,黃巢起義於冤句,以應仙芝。876年唐僖宗乾符三年王仙芝、黃巢分兵作戰。878年唐僖宗乾符五年二月,王仙芝戰死於黃梅,尚讓引餘眾與黃巢匯合,推黃巢為黃王,號“衝天大將軍”。是歲,義軍受阻,遂揮師南下,由浙趨閩。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九月,黃巢攻占廣州。冬,義軍大舉北伐。880年唐僖宗廣明元年十一月義軍克東都。十二月僖宗與宦官田令孜等奔蜀,義軍入長安,黃巢稱帝,號大齊。沙陀李克用兵逼晉陽後為唐軍所敗,與其父李國昌逃入韃靼。881年唐僖宗中和元年唐赦李國昌、李克用罪,用以鎮壓義軍。僖宗至成都,田令孜總領禁軍,遂**朝政。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四月,黃巢放棄長安東撤。李克用任河東節度使,自此據太原。朱溫任宣武節度使,自此據汴州。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六月,黃巢犧牲於狼虎穀,起義失敗。秦宗權稱帝於蔡州,遣軍四出攻略。885年唐僖宗光啟元年僖宗返京。冬,李克用、王重榮攻逼長安,僖宗奔鳳翔。887年唐僖宗光啟三年李茂貞據鳳翔。888年唐僖宗文德元年三月,僖宗去世,弟李曄立,是為昭宗。懶蟲


    從公元820年至888年,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亂世中,陳環作為一個七品芝麻官,也不得安寧,為了躲避戰亂,他先是從臨海縣遷至蒲城,住不了一段時間,戰火又燃到這裏了,陳環無奈,隻得又遷侯官,在侯官住了不久,又隻好遷仙遊(今蒲田烏石)。陳環長子陳淇,字伯通,不願遷移,說地名還不錯,侯官侯官,等侯封官嘛。陳環笑笑,於是陳淇便留在侯官,幸而不久戰火遠去,陳淇便得以在侯官開枝散葉。次子陳洪,字伯大,則遷蒲田;三子陳浩,字伯奇,也遷閩縣;四子陳淵,遷建陽;而五子陳闊呢,說來就話長了。


    這陳闊,字伯宣,名主敬,號真隱先生。伯宣敏而好學,博涉經史。負文史英才,經常對人說:


    “祿位權勢實中之虛;潸修逸樂虛中之實;身在人間,心棲物外,何思何慮也。”


    故而,陳伯宣頗有諸葛亮“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之風,朝廷累征不就。


    不久,扶風人馬總,字會元,因坐事貶泉州,聞伯宣大名,登門拜訪,因兩人誌趣相投,一來二去,關係甚密,馬總愛其奇才,道:“伯宣,桃園三結義,千古美談,我們也來個泉州二結義,如何?”


    伯宣道好。


    於是兩人焚香燃燭,上告天地神明,結為異姓兄弟。


    數年後,馬總遷任虔州剌史,伯宣依依送別。兩人書信來往年餘後,伯宣因想念老友,遂赴虔州。


    馬總設宴款待。兩人言來語去,談起地方風景,馬總道:“廬山風景極佳,為兄久欲遊之,奈何未得其便,今風和日麗,春暖花開,賢弟可願相伴一遊?”


    伯宣大喜道:“廬山者,仙境也,記得李白有詩雲‘日照仙廬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弟一直心向往之。能得一遊,幸哉至也。”


    於是馬總打點行裝,兩人同遊廬山。


    到得廬山,伯宣見一山飛峙,斜落俯視萬裏長江,正瀕側影千頃闊湖,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廬阜彭蠡浸其左,九江注其右,豫章(南昌)都其南,潯陽托其北,山高水澄,秀甲他郡,且土地富饒,名動天下。“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不覺大悅,流連忘返。


    馬總、伯宣在廬山上流連二日,馬總別去,陳伯宣則結茅廬於廬山聖治峰下的龍潭窩,娶洪氏,繼娶魏氏、李氏,漁樵耕讀,戲妻弄子,隱居起來。


    後來,伯宣誦讀《史記》,見年代久遠,悔澀難懂,更有不少生僻字,異體字,一般人讀了都半懂不懂的,於是萌發了注釋史記的念頭。


    將此意與好友馬總一說,馬總也極力讚成,認為此是一件造福後人的大好事。


    得到好友鼓勵,陳伯宣便全身心注釋起《史記》來。


    非止一日,全本《史記》注釋完成,刊行於世,人皆盛讚,名聞朝廷,皇帝大喜,遂賜著作郎。


    自此從訪學者日眾。但是此時,天下大亂,乾符四年(877)年三月,黃巢率軍攻陷沂州。賊軍首領柳彥璋則率軍剽掠江西地區。不久,黃巢與尚讓合兵據守查牙山。六月,賊軍柳彥璋部襲擊並攻陷江州,擒獲唐江州刺史陶祥,於是讓陶祥向朝廷上表,柳彥璋自己也附上一份乞降狀子一同呈上。唐僖宗上詔敕任命柳彥璋為右監門將軍,並命令柳彥璋將部眾解散後奔赴京師做官;又下詔任命左武衛將軍劉秉仁為江州刺史。柳彥璋接到詔敕後不肯答應,率領戰船百餘艘在湓江投立水寨,仍然和以前一樣剽掠州縣。


    自此廬山便兵寇紛擾,整日價殺人放火,不得安寧,為避戰亂,陳伯宣隻得隨眾遷至九江府德化縣甘泉鄉齊集裏。此地座落在風景秀美的廬山腳下,清波碧浪的鄱陽湖畔,鳳凰山展翅欲飛,東北倚廬山,西眺株嶺,地勢開闊,陽光明媚,的確是個好地方。


    遷居此處後,伯宣便在茅廬之左,親自修砌水井,井口一米以下的全用青磚砌成。為安全起見,伯宣還在井前築起井蓋和井口。井口護井石是用花崗岩鑿成,外直徑95厘米,內徑35厘米,厚8厘米。護井石蓋中有一圓洞,便於汲水。井水冬暖夏涼,從不枯涸,甘甜無比。


    築好水井,伯宣又在井前方開挖一口水塘,放了許多魚苗,植上荷藕,炎炎夏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塘中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伯宣每每信步至此,莫不心曠神怡。


    這天,齊集裏草長鳶飛,花紅柳綠,春光大好,陳伯宣喜生一子。三朝之日,眾友齊來祝賀,陳伯宣喜之不勝,為其命名曰:陳崇。


    命罷名,招待畢眾戚友,伯宣踱出門外,見齊集裏山峰聳翠,日暖春濃,不覺詩興大發,口占一詩曰:


    株峰九十九尖峰,行到德安不見蹤。


    有人居住此處地,王侯將相與三公。


    小陳崇聽得伯宣吟詩,咧嘴笑了。


    陳伯宣在此風水吉地居住,家業漸興,而他的父母及四兄弟,則因戰亂,四處流離,伯宣聞知,便親自請來父母來株嶺,並去信請兄弟們遷居株嶺,以避兵禍。


    四兄弟得書,陸續遷來甘泉鄉,一家子幾十人在株嶺開荒種地,修樓建舍,聚族同居,崇德尚義,名聞遠近。呈現一派興旺氣象。因此,此地便得名齊集裏。


    詩曰:


    德化株峰好地方,弟兄相聚喜洋洋。


    輾轉於斯避戰亂,安家置業永吉昌。


    此時,黃巢手下大將柳彥璋在皖南歙邑篁墩兵敗,退守浮梁景德鎮,即而轉攻九江。不日攻克,大肆屠殺,九江城周圍幾十裏難免其難。黃巢兵順著驛道追殺官兵,前麵不遠處便是陳伯宣居住的株嶺齊集裏。


    正是:


    時逢亂世刀兵起,眨眼便臨齊集裏。


    未知柳彥璋兵臨齊集裏燒殺否,請聽下回分解。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義門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純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純綱並收藏義門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