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由於機事不密,張角被迫提前發動起義,一時間七州二十八郡同時響應,黃巾軍瞬間席卷了大漢朝半壁江山。


    然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浩浩蕩蕩的黃巾軍不過一年便被漢王朝鎮壓下去,作為領軍人物的張角三兄弟也都死於非命。但如此龐大的起義,其帶來的影響也是極其巨大的,絕非短時間內依靠軍事鎮壓能夠解決。


    尤其是漢王朝已經走到了末期,官僚腐敗,豪強逞凶,生民困苦,那一抹黃巾便是他們在這吃人的社會中所看到的唯一亮色。


    自中平元年後,大漢各地民眾紛紛揭竿而起,而其中大多數人便是以黃巾為名。他們有的是當年的黃巾餘部,有的是仰慕張角,還有的人卻是看到了黃巾軍於民眾中莫大的影響力,故而自稱黃巾。


    但他們的行事作風、目標等等都與當年的黃巾大相徑庭,更多的是形如匪寇一般,隻曉得劫掠民財,便如黑山、白波。


    但青州黃巾卻是大不相同,這一支黃巾軍極其類似當年的張角黃巾,他們散亂無章,山頭林立,沒有共同的首領,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官府的統治。


    在青州,黃巾的勢力極其膨脹,官府相對於黃巾而言是處於一種弱勢地位的存在。青州黃巾動輒劫掠州郡、殺戮官吏,用黃巾,信奉太平道,行事作風上頗為類似當年的黃巾軍,屬於大漢朝的心腹之患。


    尤其是近幾年,對於漢朝的官僚們來說,如果被派到青州任職,那基本等於派你去送死。


    便如同那位孔融孔文舉,因為惡了何太後,而被派到青州北海郡劇縣擔任縣令,便是指著青州黃巾將孔融幹掉。


    “北海山高路遠,等我們趕到,孔北海恐怕已經……為何孔太守不向其他郡縣求援?”


    聽到趙雲這般疑問,李澈也抽了抽嘴角,孔融也不是非要向遠遠的劉備求救,而是青州黃巾實在太過強勢,兩路同出,一路兵壓渤海,一路兵壓泰山,同時還鼓動了徐州黃巾起事,讓徐州刺史陶謙應接不暇。


    這般情況下,孔融也隻能向冀州求救了。


    “青州黃巾傾巢而出,試圖擴張地盤,那麽留在北海的賊寇應當不多,孔文舉不至於連大半個月都撐不住吧?”


    李澈也有些無奈,冀州離北海太遠了,足足八九百裏,即便李澈和趙雲帶著幾千精銳先行,但也需要至少十天以上。加上孔融的信使在路上所費時日,一來一回便是大半個月,也隻能祈禱孔融能夠加把勁多撐些時日。


    趙雲點點頭,歎道:“孔北海聲名滿天下,想來也不是無能之輩,賊寇不過烏合之眾,想來不至於如此迅速的破城。”


    李澈眨眨眼,竟不知此時是否該笑出聲。孔融的確聲名滿天下,一是因為他家累世高門,孔子之後;其二,更多的是從德行和經學上稱讚他。


    至於說軍事水平,孔北海在曆史上可是被青州黃巾打敗過好幾次,偏偏他還有一顆剿賊安民的心。黃巾賊張饒等二十萬眾從冀州還,時為北海相的孔文舉竟然“逆擊之”,被張饒大敗,隻能收斂散兵保住劇縣南部的朱虛縣。


    其後賊勢又起,孔融又犯了渾,“率眾出屯都昌”,結果在都昌縣被黃巾賊首管亥給圍了,若非東萊太史慈為報他照料母親的恩情冒死進城又冒死突圍向劉備求救,孔融恐怕真就栽在都昌縣了。


    然而如今還是初平元年,太史慈恐怕還在遼東避難,孔文舉卻能派人出來求援,想來是新任國相,力不從心,所以早早就放棄幻想進行求援。


    這般看來,或許如今北海的形勢還沒有那麽糟糕。


    ……


    此時北海的情形確實不太糟糕,而孔融之所以躺平了選擇求援,卻不是惜己之命,而是劇縣裏有位大人物。


    北海郡高密人鄭玄鄭康成,天下一等一的大儒,兼修今古學派並融會貫通的經學巨擘,於經學一道上,當世無出其右者。而孔融素來最敬佩的便是這些潛心著學,不沾官場的學者,是以不想讓他受到一點傷害,為求穩妥,才緊急派人向冀、徐二州求援。


    上個月,雒陽朝廷征拜鄭玄為九卿之首的太常,鄭玄不想應召,便借故百般拖延,孔融素來仰慕鄭玄,自然不願逼迫,更是將鄭玄請到了劇縣保護起來,卻不料劇縣遭劫,鄭玄也被困在了城中。


    而孔融對於鄭玄可謂是尊崇無比,每天早晚都要前去請安拜會,執弟子禮,倒是把鄭玄弄得頗有些不好意思,是以也從來不擺架子,很是親和的與孔融討論經學要義,看書 ww.uukanshu 論天下大勢。


    “孔相君,先生已等候多時了,請入內堂便是。”


    鄭玄的弟子們對這位北海相已經非常了解了,也習慣了他每天來和鄭玄談經論道,是以看到孔融,也隻是很平常的打了聲招呼,渾然不似見到一位兩千石高官的模樣。


    孔融也不端架子,微笑著點了點頭,笑道:“今日事務有些繁忙,倒是來的晚了些,先生可有怪罪?”


    那弟子笑道:“相君說的哪裏話,先生素來與我們說,希望相君以政務為重。畢竟相君入仕為官,還是居其位謀其政為好。又豈會怪罪相君?”


    “唉,融又何嚐願為這官吏?隻是生民困苦,又豈能棄之不顧?若能舍掉這一身枷鎖,每日與先生談經論道,豈不遠勝如今?”


    孔融一臉唏噓,搖著頭徑直往內堂而去,留下鄭玄的弟子們麵麵相覷。他們可沒有鄭玄那麽高的覺悟,師從於他,更多的是求進身之階,而孔融這兩千石的國相,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生的追求了。


    聽到孔融這般自嘲,若非素知其為人,恐怕這些經學弟子會忍不住拿手中的書卷砸過去。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及司徒盧植秉政,知融賢名,尋拜北海相。


    會朝廷征拜北海高密人鄭玄為太常,玄避而不應,融素敬玄,乃為之掩,藏於縣內。青州黃巾起,賊眾數十萬寇略青、冀、兗、徐,融不能禦,乃遣使求救於冀、徐,巨鹿太守李澈乃將兵救之。


    ——《後漢書·孔融列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長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斷天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斷天啟並收藏季漢長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