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啊!很正常,他們確實有不少子女!”王靜嫣微微一笑。
“此話怎講?”莊君平怔了一下。
“老神仙,他二人已經有十幾個子女了。”
“已經有了?”莊君平更加不解,掐指暗算。
“前年洛陽地震,他二人收養了不少災民孩子。災後,雖然有些父母來領走了孩子,可還剩有十四個孤兒,他們都視若己出,養在家裏。”
“哦!原來如此!”莊君平恍然大悟,“有如此善行,難怪,難怪……”
“那,老神仙,您能看出耿公子的壽數嗎?”王靜嫣小心地問了一句。
“耿公子為人灑脫,又心懷善念,必受上天庇佑,雖不能說壽比南山,但也長命百歲。可是……”
“可是什麽?”王靜嫣追問。
“他命裏三代王侯,女公子也有公侯之相,這又何解呢?這也是老朽參不透之處。”
“三代王侯?我記得大漢有白馬之誓,非同姓不王,否則,天下共討之!難道,他,他真的會謀反?還有,女兒,他女兒怎麽也能有公侯之相?”
“這都是天地玄機,非我等凡夫俗子能參透的,且看吧!”
“哦!老神仙,小女此來,其實還有一事相求。”王靜嫣看看時間不早,準備說正事了。
“姑娘但言無妨。”
“眼見近期天時不利,公主有意請您出山禳除,我也知道您絕無此意,但我有一私情,我想讓朝廷重修柏梁台。能否請您給朝廷上書一封?”王靜嫣小心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沒想到,莊君平聽到“柏梁台”三個字,臉色突然變了,大吃一驚,甚至聲音都有些顫抖!“柏梁台?你要做什麽?你都知道什麽?”
“怎麽了?柏梁台有什麽特別的嗎?不能修嗎?”王靜嫣反倒好奇了,她似乎意識到什麽,仔細盯著莊君平的眼睛。
莊君平遲疑著,也緊緊盯著王靜嫣,目光中滿是不解。許久,輕歎一聲,“未央宮按五行八卦布局,柏梁台位於乾位,地處生門,可謂未央之首,怎能隨便動土?”
莊君平這話有道理,又沒道理。王靜嫣從他的眼神裏已經看出他隱瞞了什麽,這些肯定是托詞!
“老神仙不覺得近些年的天災跟柏梁台有關麽?”王靜嫣冷著聲音逼問。
“嗬嗬,姑娘可知這柏梁台的來曆?”
“元鼎二年,越欲與漢船戰,武帝乃大修昆明池,治樓船,氣勢甚壯,武帝有感,乃作柏梁台。太初元年十一月,大風發其屋,柏梁台毀於大火。傳說,柏梁台氣勢恢宏,可惜隻存在短短十一年。”
王靜嫣前些日子做足了柏梁台的功課,這些她記得滾瓜爛熟。
“嗬嗬!姑娘果然博學!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莊君平對王靜嫣刮目相看了,這姑娘年紀不大,知道的可真不少!
“請老神仙賜教!”
“柏梁台源起家師李少君。”
“李少君?”王靜嫣皺起了眉頭,這個名字好像有些印象,可實在想不起來,既然莊君平說是他“家師”,看樣子也是個道士。
“世人隻知武帝尊儒,卻不知他更加崇道,曾求道於家師,造那柏梁台正是家師的意思。”
“您是說,武帝造柏梁台,其實是為了,為了煉丹?”王靜嫣有些驚奇了。
“正是!家師有長生丹藥秘方,故作高台煉製。此方所需金石、草藥甚多,更需寅年寅月寅日寅時開爐,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得成!”
“啊!要十二年!”王靜嫣驚訝的合不攏嘴了,這簡直有些天方夜譚。漢武帝為了“長生不老”的丹藥,專門修一座柏梁台,而且煉丹還得十二年!
“正是!”莊君平說了半天,似乎有些口渴,停了一下,端起了茶杯。
“後來呢?後來出了差錯了,對麽?”
“家師在柏梁台煉丹十一載,眼見功成,武帝還特意改元太初。可惜,天不遂願,一場大風居然毀了丹室,繼而引發大火,十一載苦修竟毀於一旦!家師一慟之下,駕鶴西來。朝廷一些宵小就此生事,武帝迫不得已下詔廢柏梁台。”
王靜嫣大致明白了,李少君到底有多“神”,她不知道。但很有可能也是一個“江湖騙子”,打著“長生不老”的旗號,忽悠著漢武帝為自己修台,又拿出“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的荒誕說法,估計騙了不少錢財。到最後關頭,眼見要敗漏,隻好借機火燒柏梁台。
而且,道士煉丹一定不乏硝石、硫磺之類的易燃物,李少君“一不小心”造出火藥,也不是不可能。很有可能,柏梁台大火就是火藥爆炸!
出了這麽大事,武帝估計也明白了真相,瞞不住群臣,隻好忍氣吞聲,自食苦果。
“怪不得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人提這件事。”王靜嫣感覺今天還是收獲不小。
“所以說,老朽好奇,u看書 .uukansh 姑娘為何對這柏梁台有興趣。”莊君平說完了,開始“考問”王靜嫣。
“這個,這個,老神仙,您不是說了,這柏梁台是未央之首。公主好像也聽過類似的議論,猜想這些年的天時不利,或許就是因為柏梁台。而且,而且,前兩年,聽說又有天火降臨柏梁台,故此,想來求問老神仙。”王靜嫣慌亂中胡編了個理由。
“柏梁台又遭天火?何時?”王靜嫣沒想到,自己胡編的理由竟然又讓莊君平“緊張”起來。
“我並非親眼所見,也是道聽途說。不過我去過柏梁台,發現那裏似乎整修過。”
“整修過?姑娘真的到過那裏?如何整修的?”
“也沒什麽。好像也就重新平整了地基,有塊石碑似乎移動了位置。”
“石碑?什麽樣的石碑?”莊君平明顯感興趣了。
“四尺見方,一丈高低的樣子,可惜年月久遠,已看不清字跡。”
“可是碑首有青龍,基座為玄武?”
“對!正是!老神仙知道那座碑?”王靜嫣眼睛也亮了,她沒想到,莊君平竟然知道柏梁台那通石碑!
看樣子,這石碑有來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此話怎講?”莊君平怔了一下。
“老神仙,他二人已經有十幾個子女了。”
“已經有了?”莊君平更加不解,掐指暗算。
“前年洛陽地震,他二人收養了不少災民孩子。災後,雖然有些父母來領走了孩子,可還剩有十四個孤兒,他們都視若己出,養在家裏。”
“哦!原來如此!”莊君平恍然大悟,“有如此善行,難怪,難怪……”
“那,老神仙,您能看出耿公子的壽數嗎?”王靜嫣小心地問了一句。
“耿公子為人灑脫,又心懷善念,必受上天庇佑,雖不能說壽比南山,但也長命百歲。可是……”
“可是什麽?”王靜嫣追問。
“他命裏三代王侯,女公子也有公侯之相,這又何解呢?這也是老朽參不透之處。”
“三代王侯?我記得大漢有白馬之誓,非同姓不王,否則,天下共討之!難道,他,他真的會謀反?還有,女兒,他女兒怎麽也能有公侯之相?”
“這都是天地玄機,非我等凡夫俗子能參透的,且看吧!”
“哦!老神仙,小女此來,其實還有一事相求。”王靜嫣看看時間不早,準備說正事了。
“姑娘但言無妨。”
“眼見近期天時不利,公主有意請您出山禳除,我也知道您絕無此意,但我有一私情,我想讓朝廷重修柏梁台。能否請您給朝廷上書一封?”王靜嫣小心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沒想到,莊君平聽到“柏梁台”三個字,臉色突然變了,大吃一驚,甚至聲音都有些顫抖!“柏梁台?你要做什麽?你都知道什麽?”
“怎麽了?柏梁台有什麽特別的嗎?不能修嗎?”王靜嫣反倒好奇了,她似乎意識到什麽,仔細盯著莊君平的眼睛。
莊君平遲疑著,也緊緊盯著王靜嫣,目光中滿是不解。許久,輕歎一聲,“未央宮按五行八卦布局,柏梁台位於乾位,地處生門,可謂未央之首,怎能隨便動土?”
莊君平這話有道理,又沒道理。王靜嫣從他的眼神裏已經看出他隱瞞了什麽,這些肯定是托詞!
“老神仙不覺得近些年的天災跟柏梁台有關麽?”王靜嫣冷著聲音逼問。
“嗬嗬,姑娘可知這柏梁台的來曆?”
“元鼎二年,越欲與漢船戰,武帝乃大修昆明池,治樓船,氣勢甚壯,武帝有感,乃作柏梁台。太初元年十一月,大風發其屋,柏梁台毀於大火。傳說,柏梁台氣勢恢宏,可惜隻存在短短十一年。”
王靜嫣前些日子做足了柏梁台的功課,這些她記得滾瓜爛熟。
“嗬嗬!姑娘果然博學!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莊君平對王靜嫣刮目相看了,這姑娘年紀不大,知道的可真不少!
“請老神仙賜教!”
“柏梁台源起家師李少君。”
“李少君?”王靜嫣皺起了眉頭,這個名字好像有些印象,可實在想不起來,既然莊君平說是他“家師”,看樣子也是個道士。
“世人隻知武帝尊儒,卻不知他更加崇道,曾求道於家師,造那柏梁台正是家師的意思。”
“您是說,武帝造柏梁台,其實是為了,為了煉丹?”王靜嫣有些驚奇了。
“正是!家師有長生丹藥秘方,故作高台煉製。此方所需金石、草藥甚多,更需寅年寅月寅日寅時開爐,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得成!”
“啊!要十二年!”王靜嫣驚訝的合不攏嘴了,這簡直有些天方夜譚。漢武帝為了“長生不老”的丹藥,專門修一座柏梁台,而且煉丹還得十二年!
“正是!”莊君平說了半天,似乎有些口渴,停了一下,端起了茶杯。
“後來呢?後來出了差錯了,對麽?”
“家師在柏梁台煉丹十一載,眼見功成,武帝還特意改元太初。可惜,天不遂願,一場大風居然毀了丹室,繼而引發大火,十一載苦修竟毀於一旦!家師一慟之下,駕鶴西來。朝廷一些宵小就此生事,武帝迫不得已下詔廢柏梁台。”
王靜嫣大致明白了,李少君到底有多“神”,她不知道。但很有可能也是一個“江湖騙子”,打著“長生不老”的旗號,忽悠著漢武帝為自己修台,又拿出“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的荒誕說法,估計騙了不少錢財。到最後關頭,眼見要敗漏,隻好借機火燒柏梁台。
而且,道士煉丹一定不乏硝石、硫磺之類的易燃物,李少君“一不小心”造出火藥,也不是不可能。很有可能,柏梁台大火就是火藥爆炸!
出了這麽大事,武帝估計也明白了真相,瞞不住群臣,隻好忍氣吞聲,自食苦果。
“怪不得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人提這件事。”王靜嫣感覺今天還是收獲不小。
“所以說,老朽好奇,u看書 .uukansh 姑娘為何對這柏梁台有興趣。”莊君平說完了,開始“考問”王靜嫣。
“這個,這個,老神仙,您不是說了,這柏梁台是未央之首。公主好像也聽過類似的議論,猜想這些年的天時不利,或許就是因為柏梁台。而且,而且,前兩年,聽說又有天火降臨柏梁台,故此,想來求問老神仙。”王靜嫣慌亂中胡編了個理由。
“柏梁台又遭天火?何時?”王靜嫣沒想到,自己胡編的理由竟然又讓莊君平“緊張”起來。
“我並非親眼所見,也是道聽途說。不過我去過柏梁台,發現那裏似乎整修過。”
“整修過?姑娘真的到過那裏?如何整修的?”
“也沒什麽。好像也就重新平整了地基,有塊石碑似乎移動了位置。”
“石碑?什麽樣的石碑?”莊君平明顯感興趣了。
“四尺見方,一丈高低的樣子,可惜年月久遠,已看不清字跡。”
“可是碑首有青龍,基座為玄武?”
“對!正是!老神仙知道那座碑?”王靜嫣眼睛也亮了,她沒想到,莊君平竟然知道柏梁台那通石碑!
看樣子,這石碑有來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