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九龍推雲,乃是百年一遇的令月吉日,九熙、涼寧、奉清聯合昭告天下:罷黷武,求同和,歸四海,立新朝,同尊蕭氏逢譽為帝,同去三國王號。


    自此九州一統,四海歸一,天下一家。


    同日,新帝蕭逢譽宣昭,新朝以“熙和”為號,取“祥盛和睦”之意;改元“天闕”,大赦天下;尊祖父華夏王蕭欒為太上皇,同享九州帝儀;定都金州風都,以寧州恒京為南都,實行“南北雙都”之治。


    立兩王,各司三州,原“通和王”段天役改立為“寧王”,司青州、寧州、閔州,以閔州念川城為都府;原“感業王”連覺改立為“清王”,司永州、仰州、應州,以仰州清安城為都府,兩王各享食邑十萬戶,兵力五萬。


    九州之上中心三州,,金州、演州、蟾州為帝都直屬管轄;九州各設“知州”一職,掌各州內務,歸天子號令;調動各州兵力,需藩王與知州共同簽章首肯;軍權、賦稅、刑罰集權中央,各州僅執行決議,無權定責。


    此外,追授段竟瑉為“誠將王”,追授連瀛為“信義王”,九州皆避天闕皇帝諱,凡名中“逢”字改為“玢”:“譽”字改為“瑜”:“天”字改為“惕”:“闕”字改為“玨”。


    自此,九州正式結束了四國割據時代,在分崩三百年後再次一統,進入了由蕭氏所創立的“熙和王朝”時代……


    ……


    天闕元年,六月底,我回到如今已成為新朝南都的恒京,與“五輔臣”一起著手將整個段氏遷移至新的都府,與此同時,胤侯在未知會於我的情況下,擅自與頂了漪水身份的段璀瓔一道,以“寧王”段天役之名發布澄令,告知天下,言問津即是胤侯之女、暄西郡主、涼寧廢後段綾卿。


    此令一出,九州嘩然,尤其曾經歸屬應國地界的蟾、應兩州更是眾議洶洶,議論紛紛,然如今的兩州已不足為慮。


    這便是蕭逢譽與蕭欒的高明之處,,將從前應國所轄的兩州拆分開來,一歸寧王連覺,一歸帝都直轄。


    因著段氏與舊應地界的矛盾甚深,此次蕭逢譽恰好趁機將蟾州收歸己有,而將應州劃撥給了同遭段氏兵戈的清王連氏,如此,應州定會與清王一道同仇敵愾、上下一心,而段氏在把舊應這燙手山芋扔出去的同時,也在實際上弱化了自身的權威,兩州子民更會因脫離段氏的統治而歡欣鼓舞。


    此事當真是皆大歡喜,連氏隻需對應州稍稍施些恩惠,便會教應州子民對他感激涕零;段氏舍了蟾、應兩州,那些曾經國破家亡之人便不會再與段氏針鋒相對;蕭逢譽平白得了蟾州,而蟾州恰好東鄰清王都府所在的仰州,西接寧王都府所在的閔州,他隻需稍加留心,便能將兩王動作盡數掌控。


    最為重要的是,蟾州、應州世代毗鄰共處至少已有千年曆史,從古至今,兩州一體,百姓同心,如今將兩州分開管轄,無疑是給了那些妄圖複楚的舊地子民最為強有力的一擊,使兩州再也無法攜手,難成氣候。


    這一局,不可謂不妙。


    ……


    自我是段綾卿的事實公開之後,從前的奉清臣民、如今的仰州百姓便在清王連覺的帶領下,率先向新帝蕭逢譽請陳,道是我以“言問津”之名行走四國,力促九州和平統一,功在當代不讓須眉,特請新帝昭告天下,以表功勞。


    七月初,寧王積極響應清王請陳,胤侯段赴頤代年幼的寧王親筆上表,請奏新帝冊封段綾卿為“暄西公主”,風都留本,此後一直無話。


    轉眼已是天闕元年八月中旬,寧王、清王聯合請封我為公主的消息已傳得沸沸揚揚,可風都一直無任何回應,便在此時,九州之上又傳出了關於我的新流言,道是我在化名“言問津”遊曆九州期間,已與時任九熙王太孫的天闕皇帝蕭逢譽兩情相悅,互訂終身,好事者甚至挖出了從前蕭欒曾代蕭逢譽求婚於我的舊事,以此證明流言的真實性。


    這些流言紛紛擾擾,足足傳了一個月,終於,天闕元年,九月初八,蕭逢譽頒下旨意,冊封我為“德劭公主”,以此表立我為九州統一、新朝初立所立下的功勞。


    初聞“德劭”二字,我已心知必為蕭逢譽親定,古語有言“功高德劭”,隻不過這“德劭公主”之名於我實在過譽而沉重。


    便在九州皆為段綾卿的重新出現而滋味莫辨之時,九月初九,蕭逢譽又追加了一道旨意,,熙和王朝蕭氏子孫世代以寧州段氏女子為後,不得違立,而他,便順勢就著這道旨意,以蕭氏祖傳的絕世名劍“龍吟劍”及珍寶無數為聘,以曾經的九熙七軍都統、如今的新朝兵部尚書魏青山為婚使,直抵閔州念川城下聘,昭告天下立我為後。


    這個消息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胤侯都未曾料到立後的旨意會這樣快,遑論是我,而更加出乎我意料的是,婚使魏青山所帶來的無價聘禮之中,赫然還有“龍吟劍”,須知這是當今四大名劍之首,亦是蕭氏祖傳千年的寶劍。


    這已足夠證明蕭逢譽的誠意,段氏宗親自然也不再顧及我是廢後,竟然破天荒地達成共識,欣然受聘,經過禮部測算,天闕二年,二月初三乃是黃道吉日,宜嫁娶,而這一日,也正是我二十七歲生辰……


    ……


    閔州的氣候比起寧州要更為濕暖一些,不知段氏祖先當初為何會選擇寧州恒京作為都城,如今看來倒是閔州更加適宜長久居住,轉眼已是天闕元年臘月,九州皆在準備著新朝初立的第一個新年,唯有閔州在為我的婚事忙得不亦樂乎。


    婚使魏青山已於十日前抵達閔州,返程便在不日之內,看來這個新年我注定是要在路上度過了,閔州念川到金州風都,即便快馬亦需一月路程,而立後的大典,便在二月初,細算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啟程去風都的前一晚,段璀瓔將我領到了放置我嫁妝的庫房,向我展示那些珍藏已久的奇珍異寶,此時我才發現在我的嫁妝之中,竟有青鸞、火鳳兩柄段氏祖傳的名劍。


    “青鸞、火鳳原就成雙,當作嫁妝寓意再好不過!”段璀瓔笑盈盈道:“自此一別,不知何日再見,明日過後,你我便是君臣了!”


    我從錦盒中取出青鸞、火鳳兩柄名劍,不知為何偏偏想起了段竟琮曾經贈劍於我的舊事,還有段竟瑉夜訪雲陽山的情景。


    世事如棋,局局難料,兜兜轉轉,這兩柄劍終是又回到了我的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棲何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嬿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嬿媺並收藏鳳棲何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