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華夏四十六年四月十一日,帝國在秣陵舉行了對“四一一”大地震周年國家公祭,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通過電視的直播,整個帝國的人民都是感同身受。


    在輿論的引導下,帝國的人心凝結在一起,從此華夏有了民族的凝聚力。與會的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易昭在回顧這段救災過程時,心中頗有感觸。他撰寫了一篇文章——《政府(朝廷)論》,在《金陵通訊》上連載。


    文章中這位教授感慨,他說如果這次災害發生在華夏帝國建國以前,死亡的人數會更加的龐大。許多部落可能會亡族滅種,成為曆史上的一片塵埃。正是有了朝廷(政府)有力領導,才讓我們能夠從災難中走出來,重建家園。


    這位易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政府這個概念。他在文章中提出:過去,很多人都崇尚所謂的絕對自由,這是多麽的滑稽和可笑。文章中,易教授探究在人人自由平等的自然狀態中,我們為什麽還要建立起政府?政府是否妨礙了人們的自由?並順帶談談建立政府的目的究竟何在?


    易教授指出,在蠻荒原始時代,人生來都是自由、平等和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誌,決定自己的行動、處理自己的財產,而毋需聽命於任何人;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財產。


    否則他將遭到群體的攻擊;沒有人享有高於別人的地位或對於別人享有管轄權,誰也不是誰的奴隸,人們在自然法的指導下生活。什麽是自然法呢?通俗的說就是每個人憑自然賦予我們的本性就能察覺到的法則。


    自然告訴我們,火是熱的,切勿伸手去摸;石頭是硬的,不要拿頭去碰;土壤沒法當飯吃,否則會肚子疼。


    在群體生活中,我們也會明白一些普世的自然法則,例如其他人跟我一樣都是人,如果我不尊重他人的平等與自由,侵犯了別人的利益,那麽我自己也要遭受報複,跟著遭殃。


    正因受自然法則的約束,人們才有可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出現最早的社會。自然狀態下,人類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獨立的。


    如不經本人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都不能將人置於這種狀態之外,使他受製於另一個人的政治權力。人的自然自由意味著不受任何上級權力的約束,隻以自然法作為準繩。


    而當人類建立起政府之後,每一個人都要受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以及政府實施的規章製度所約束。人們要遵守社會的準則,服從政府的調度。


    試問,如果一個社會中的人都不服從於法律,隻承認自己憑本性所察覺到的那個自然法,這將會造成什麽樣的混亂和糾紛呢?


    文章中他打了個比方:如果麵對一個竊賊,我自以為擁有處罰竊賊的權利,這是自然法賦予我的;而竊賊也自以為在遭受處罰時,他也享有保護自己不受過度懲罰的權利,這也是自然法賦予他的。


    當兩種權利衝突在一起時,哪一種權利都得不到保障,最後隻能用暴力來決定勝負了。而如果我們把這兩種權利都轉讓給一個公正的第三方,即政府時,那麽哪一種權利都將得到保障。


    我們通過把權力委托給政府部門,讓它來懲罰竊賊,保護了我們的財產;竊賊則甘願接受符合罪行的懲罰,也保護了自己的人身安全。


    文章提出,我們加入社會確實會受到限製,但這種限製相比於自然狀態來說並不差。就好比一個十字路口,如果人人都要求優先通過的權利和自由,那將是擁堵不堪,誰也過不去。


    而如果用紅綠燈來做限製,那麽我們雖然失去了那種抽象的“自由通過”,卻使權利得到了真正的實現,這是人民把權力委托給政府的目的。


    因此,保障人民的權利得到充分實現乃是政府的天職之所在。易教授認為,人們聯合成為國家和置身於政府之下絕不是為了什麽虛無縹緲的大國夢想和稱霸世界,而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獲取公眾福利。


    政府隻是人民權力的委托機構,它的權力絕不能擴張到超出公眾福利所需要的範圍之外,它必須保障每位國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采用既定的、全國人民周知的、經常有效的法律來進行治理,而不是以臨時的命令來實行統治;政府應公正無私的處理糾紛,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


    建立政府的目的簡單的說,“隻是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眾福利。”


    這篇文章的問世,引發了朝野的積極討論。尤其是這次抗震救災組織有力,老百姓逐漸有了國家的概念,對朝廷行使政府職能也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這一場災難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是,這些從蠻荒中走出來自由浪漫的原始人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朝廷在管理著大家的同時,實際上也是最大程度的維護大家的利益。


    ……


    回到太倉繼續隱居的闞石夫婦倆也看到了這篇文章,夫妻倆大吃一驚。他們沒有想到,文明開化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人類的思想就達到了如此的境界。


    這些年,在華夏的學術界,華夏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同時在人文科學方麵,不但誕生了《物種起源》,《進化論》,現在還出現了社會科學《政府論》。


    夫妻倆很是感慨,如今的華夏。這是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從大楚國開始了,華夏就進入了產業革命,整整七十年的時間,科學技術高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帝國現代科學的基礎學科,幾乎都是在近幾十年奠定的基礎。


    比如,在物理學方麵,輪墩的萬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運用於機械裝置,從而計算出地球的質量。


    金陵大學物理係發現了氣體的體積與溫度的關係,揭示了氣體的物理性質;光的性質也被發現,天才的物理學家蔣勇在實驗室裏成功地測定了光速;黎巧的學生發現了能量守恒定律;分子和原子也相繼被發現。


    在化學方麵,發現了相當多的元素。華夏三十六年,金陵大學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在周期表上列出了六十種元素。


    在生物學方麵,發現了細胞及細胞分裂現象;知道了生物的產生是雄性生殖細胞和雌性生殖細胞的結合;並且,遺傳學說也開始建立。


    扈文還繞世界一周進行考察,發現了生物的進化現象。此外,細菌、病毒、牛痘等也相繼被人們認識。南京醫學院還發現了免疫。人們還發現了電、磁等等。


    幾乎所有的學科,在這七十年間都有了新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科學,又急切地需要數學。


    數學在這七十年間又是怎樣的呢?這門學科在這七十年得到了高速的發展。電氣技術的革命導致了電力應用和電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而,由微積分學奠定基礎的應用數學分支迅速發展。


    代數方麵,由於求解五次方程而推進了代數的研究,產生了“群論”、“域論”、“環論”、“束論”等抽象代數學。


    在幾何學方麵,華夏天才的數學家陳潤創立了陳潤幾何學。采用公理和定理進行理論研究的純數學,也在這七十年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一切都欣欣向榮。科學殿堂裏的奇珍異寶輝煌燦爛,耀人眼目。人們感慨不已,百年以後,人們把華夏帝國最初的七十年,稱作一個科學的時代。


    當然人們是不會知道,推動這一切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兩個膽大包天的穿越者。在兩個穿越者的推動下,自然科學擺脫了原始崇拜的束縛,得到飛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尤其是以力學運動三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完整力學理論體係,把地球上的物體運動規律和天體運動規律概括在一個統一的理論之中。


    實現了以力學為中心的物理科學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與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發展狀況相適應,卻形成了形而上學的機械自然觀。


    形而上學自然觀以實驗科學材料為基礎,基本上克服了原始時代自然觀中的直觀性、思辨性、猜測性的缺陷,而力圖用比較乘數的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這無疑是一個進步。


    帝國進入華夏三十年以來,隨著國民的整體文化程度提升,u看書 .uukanshu 自然科學從經驗領域進入理論領域,自然科學本身的辯證性質和機械自然觀的形而上學性質的矛盾逐漸激化。


    自然科學的一係列重大成就,在機械自然觀的壁壘上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缺口,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華夏三十年以來自然科學的巨大進展表明;過去被看作是孤立的、割裂的自然現象,被證明是統一的物質運動的不同形式。


    它們不僅在空間上展示出多樣性,而且在時間上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曆史。


    隨著科學的進步,熱心科學的人數迅速增加,華夏建國30年後,科學家已經成為一種社會職業,科學共同體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在朝廷的協調和組織下,科學共同體形成的標誌,便是學會和學院在各大院校紛紛成立,會員常常聚會,討論新問題並推進新學術。


    華夏三十年後,科學有了長足的進展,科學以其令人心悅誠服的成果、獨一無二的價值和功能,吸引了為數眾多的人踏上科學之路。


    從此以後,科學研究呈現出職業化和結構化的特征。這是華夏科學向現代科學轉變的肇始,也是科學研究傳統和主體轉換的標誌。如果現在還有哪個穿越者來到這個時代,絕對不敢想象這是身處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即使是那位幕後把倆人掠到這個蠻荒時代的外星人,恐怕也無法想象有如此大的改變。


    這個世界,它將走向何方?這個名叫華夏的民族,真的能實現大同世界,建設一個地球村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在原始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山活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山活著並收藏活在原始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