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口
這裏是北齊最大的河流巢河上遊的一個小渡口,此時,兩名裝束尋常的男女出現在渡口前,女的相貌清麗,溫婉可人,男子清新俊逸,儀表堂堂。(.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姐姐!由此處溯流三十裏再南下一段路程便可抵達北齊西南大郡伏羅郡!”男子遙望了一眼朦朧的河對岸緩緩道。
“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先到伏羅郡再作打算了!”女子眉頭微鄒,喃喃道。
二人正是從林琅海手中逃脫的熙承與符靈韻二人,此時距離符靈韻壓製傷勢的那晚已經過去了四天時間,那日,就在符靈韻同熙承解釋世家隱長老意思之時恰好被林琅天派出的兩名手下尋到,好在二人不過玄階修為,熙承迅速斬殺了二人,就在他們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兩名實力達到地階初期的狗腿子也尋覓至此,不得已熙承在擊殺其中一人,使得另一人負重傷後,便領著符靈韻繼續向西逃亡。
途中又經曆了數次危險,好在有驚無險,熙承與符靈韻喬裝一番後,晝伏夜行,於今日抵達西津渡口。
就在二人交談之時,隻見遠方一條精致的小船緩緩靠了過來。
“二位可是要渡河?”船頭,一名年近七旬的老者朝熙承喊道。
“有勞老人家將我們渡到伏羅渡口!”熙承恭敬道。
“伏羅渡口?那可有點麻煩!不過你遇到老頭我算是遇對人了!”老者笑道。
“哦?還請老翁解惑!”熙承疑惑道。
“你自己看看河麵上就知道了!”老翁一捋胸前胡須道。(更新最快最穩定)
熙承疑惑的朝河麵上看去,原先他還沒注意,仔細一看,卻見這巢河水流竟然在以極快的速度流淌著,雖然談不上湍急,但是一般船隻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
熙承又下意識的看了看老漢身下小船,疑惑道:“老翁有辦法送我們過去?”
“哈哈!如今正值秋汛,水流雖然比不上夏汛時湍急,但是要想溯流而上三十裏整個西津渡口怕是也找不出三個人來!”老者自負的笑道。
熙承麵色一喜道:“如此就有勞老翁了!”
“上船!三十裏的逆流路程憑借老夫也要三個時辰的時間!”老翁笑道。
熙承來到符靈韻跟前小心將其攙扶至小舟上。
“二位坐穩了,老夫可要動身了!”老翁朝熙承二人祝福一聲便拿起撐槁緩緩將船身移動起來。
“兩位好像並非我們大齊人士!”老翁似有意無意道。
熙承笑道:“老翁渡船難道還要驗明身份嗎?”
“哈哈!公子勿怪,隻不過最近老出現一些怪人,老夫也就隨口問問!”老翁笑道。
“怪人?”熙承疑惑道。
“不錯,昨日裏我才渡過數名穿著打扮很是怪異之人,而且憑借老夫渡船數十載的閱曆來看,他們根本不是大齊甚至不是成漢、北魏,或者是南朝之人,也不像是邊地的一些部落民族!”老翁語氣間帶著濃濃的疑惑道。
熙承與符靈韻相視一眼,他們也覺得此事蹊蹺無比。
“不過這有來也有往,我還記得大約在七日前,有一名同樣裝束,老頭我卻是看不清他麵容的人帶著一名貌美的姑娘同樣是要求老夫將他們渡往伏羅渡口,這些人一個個都神神秘秘的,老頭我倒是不敢與他們搭訕!”老翁繼續道。
“貌美姑娘?有多美?”熙承仿佛捕捉到了什麽,驚聲問道。
“哈哈!老夫行船數十載什麽樣的人沒見過,想拿日那般貌美的女子確實平生僅見,不過公子的這位夫人也是不差!可是讓我頭我飽了眼福!”渡船老翁朝符靈韻看了一眼,有些為老不尊道。
熙承雖然心中不滿,但是見老者也沒有其他惡意,也就沒有追究,他下意識朝懷中的符靈韻看了看,卻見此時的符靈韻雙頰微紅,白了熙承一眼。
“你說那貌美女子會不會是檀雅妹妹?”隻見符靈韻附在熙承耳畔耳語道。
熙承麵色凝重的點點頭道:“算算日子極有可能是她!”
“嗯!等到了伏羅郡我們再作打算!”符靈韻點了點頭道。
接下來老翁也是停止了絮叨,仔細的劃撐著自己的小船。
“二位坐穩了,要過激流了!”隻聽老問一聲提醒,熙承下意識朝身邊望去,隻見此處的河水異常湍急,並且形成一個個不大不小的漩渦,耳畔不斷傳來陣陣空漩之聲。
由於船體較小,熙承下意識摟緊符靈韻,感受著符靈韻身上傳出的淡淡體香,熙承心中不禁心猿意馬起來。
“撲哧!”突然船體一陣顫動,熙承隻覺自己屁股放肆脫離了傳聲,當即回過神來,忙回頭看去,卻見身後一個巨大的漩渦正在吞噬著船周邊的水流,若是人一個不小心掉下去的話定然會被其瞬間吞噬。
“當心點!”符靈韻輕啐了一口,她顯然看到了熙承的窘態,不禁捏了捏熙承的腰間。
“哈哈!二位不必驚慌,老夫在這條河上來往了大半生,這巢河上什麽地方有暗礁,什麽地方有渦旋我都像熟悉自己的手指頭一樣熟悉他們!”老翁笑道。
“老翁真是好技藝!”熙承也不禁感歎道。
接下來,老者又帶著熙承與符靈韻避過多個暗礁,踏過數個巨大的渦旋,好在一路下來都是有驚無險。
臨近黃昏十分,熙承隱隱看到了一個巨大碼頭進入了自己的視線。
“那裏便是伏羅渡口嗎?”熙承指著所見碼頭問道。“不錯,伏羅郡是我們大齊麵積最大的州郡,曾經乃是伏羅族所有,先帝三次親征都未征服,直到當今陛下即位後方才歸服齊國,改為伏羅郡,出了伏羅郡繼續向西百十餘裏便是號稱死亡之澤的北荒之澤了!”老者卻是充當起了導遊,為熙承講述著。“北荒之澤嗎?”熙承饒有興致的念叨著,《地理誌》中雖然對這北荒之澤有所描述,但是除了介紹了北荒之澤凶險古怪,毒蟲猛獸繁多之外卻是沒有更多的介紹,編纂《地理誌》的終歸是普通人,所以這部曆代沿用的地理國誌也最多隻能記載到到北荒之澤的邊緣地帶,百姓們也隻知道北荒之澤是一處凶地,故而出了伏羅郡方圓百裏地都是人跡罕至之地。
這裏是北齊最大的河流巢河上遊的一個小渡口,此時,兩名裝束尋常的男女出現在渡口前,女的相貌清麗,溫婉可人,男子清新俊逸,儀表堂堂。(.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姐姐!由此處溯流三十裏再南下一段路程便可抵達北齊西南大郡伏羅郡!”男子遙望了一眼朦朧的河對岸緩緩道。
“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先到伏羅郡再作打算了!”女子眉頭微鄒,喃喃道。
二人正是從林琅海手中逃脫的熙承與符靈韻二人,此時距離符靈韻壓製傷勢的那晚已經過去了四天時間,那日,就在符靈韻同熙承解釋世家隱長老意思之時恰好被林琅天派出的兩名手下尋到,好在二人不過玄階修為,熙承迅速斬殺了二人,就在他們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兩名實力達到地階初期的狗腿子也尋覓至此,不得已熙承在擊殺其中一人,使得另一人負重傷後,便領著符靈韻繼續向西逃亡。
途中又經曆了數次危險,好在有驚無險,熙承與符靈韻喬裝一番後,晝伏夜行,於今日抵達西津渡口。
就在二人交談之時,隻見遠方一條精致的小船緩緩靠了過來。
“二位可是要渡河?”船頭,一名年近七旬的老者朝熙承喊道。
“有勞老人家將我們渡到伏羅渡口!”熙承恭敬道。
“伏羅渡口?那可有點麻煩!不過你遇到老頭我算是遇對人了!”老者笑道。
“哦?還請老翁解惑!”熙承疑惑道。
“你自己看看河麵上就知道了!”老翁一捋胸前胡須道。(更新最快最穩定)
熙承疑惑的朝河麵上看去,原先他還沒注意,仔細一看,卻見這巢河水流竟然在以極快的速度流淌著,雖然談不上湍急,但是一般船隻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
熙承又下意識的看了看老漢身下小船,疑惑道:“老翁有辦法送我們過去?”
“哈哈!如今正值秋汛,水流雖然比不上夏汛時湍急,但是要想溯流而上三十裏整個西津渡口怕是也找不出三個人來!”老者自負的笑道。
熙承麵色一喜道:“如此就有勞老翁了!”
“上船!三十裏的逆流路程憑借老夫也要三個時辰的時間!”老翁笑道。
熙承來到符靈韻跟前小心將其攙扶至小舟上。
“二位坐穩了,老夫可要動身了!”老翁朝熙承二人祝福一聲便拿起撐槁緩緩將船身移動起來。
“兩位好像並非我們大齊人士!”老翁似有意無意道。
熙承笑道:“老翁渡船難道還要驗明身份嗎?”
“哈哈!公子勿怪,隻不過最近老出現一些怪人,老夫也就隨口問問!”老翁笑道。
“怪人?”熙承疑惑道。
“不錯,昨日裏我才渡過數名穿著打扮很是怪異之人,而且憑借老夫渡船數十載的閱曆來看,他們根本不是大齊甚至不是成漢、北魏,或者是南朝之人,也不像是邊地的一些部落民族!”老翁語氣間帶著濃濃的疑惑道。
熙承與符靈韻相視一眼,他們也覺得此事蹊蹺無比。
“不過這有來也有往,我還記得大約在七日前,有一名同樣裝束,老頭我卻是看不清他麵容的人帶著一名貌美的姑娘同樣是要求老夫將他們渡往伏羅渡口,這些人一個個都神神秘秘的,老頭我倒是不敢與他們搭訕!”老翁繼續道。
“貌美姑娘?有多美?”熙承仿佛捕捉到了什麽,驚聲問道。
“哈哈!老夫行船數十載什麽樣的人沒見過,想拿日那般貌美的女子確實平生僅見,不過公子的這位夫人也是不差!可是讓我頭我飽了眼福!”渡船老翁朝符靈韻看了一眼,有些為老不尊道。
熙承雖然心中不滿,但是見老者也沒有其他惡意,也就沒有追究,他下意識朝懷中的符靈韻看了看,卻見此時的符靈韻雙頰微紅,白了熙承一眼。
“你說那貌美女子會不會是檀雅妹妹?”隻見符靈韻附在熙承耳畔耳語道。
熙承麵色凝重的點點頭道:“算算日子極有可能是她!”
“嗯!等到了伏羅郡我們再作打算!”符靈韻點了點頭道。
接下來老翁也是停止了絮叨,仔細的劃撐著自己的小船。
“二位坐穩了,要過激流了!”隻聽老問一聲提醒,熙承下意識朝身邊望去,隻見此處的河水異常湍急,並且形成一個個不大不小的漩渦,耳畔不斷傳來陣陣空漩之聲。
由於船體較小,熙承下意識摟緊符靈韻,感受著符靈韻身上傳出的淡淡體香,熙承心中不禁心猿意馬起來。
“撲哧!”突然船體一陣顫動,熙承隻覺自己屁股放肆脫離了傳聲,當即回過神來,忙回頭看去,卻見身後一個巨大的漩渦正在吞噬著船周邊的水流,若是人一個不小心掉下去的話定然會被其瞬間吞噬。
“當心點!”符靈韻輕啐了一口,她顯然看到了熙承的窘態,不禁捏了捏熙承的腰間。
“哈哈!二位不必驚慌,老夫在這條河上來往了大半生,這巢河上什麽地方有暗礁,什麽地方有渦旋我都像熟悉自己的手指頭一樣熟悉他們!”老翁笑道。
“老翁真是好技藝!”熙承也不禁感歎道。
接下來,老者又帶著熙承與符靈韻避過多個暗礁,踏過數個巨大的渦旋,好在一路下來都是有驚無險。
臨近黃昏十分,熙承隱隱看到了一個巨大碼頭進入了自己的視線。
“那裏便是伏羅渡口嗎?”熙承指著所見碼頭問道。“不錯,伏羅郡是我們大齊麵積最大的州郡,曾經乃是伏羅族所有,先帝三次親征都未征服,直到當今陛下即位後方才歸服齊國,改為伏羅郡,出了伏羅郡繼續向西百十餘裏便是號稱死亡之澤的北荒之澤了!”老者卻是充當起了導遊,為熙承講述著。“北荒之澤嗎?”熙承饒有興致的念叨著,《地理誌》中雖然對這北荒之澤有所描述,但是除了介紹了北荒之澤凶險古怪,毒蟲猛獸繁多之外卻是沒有更多的介紹,編纂《地理誌》的終歸是普通人,所以這部曆代沿用的地理國誌也最多隻能記載到到北荒之澤的邊緣地帶,百姓們也隻知道北荒之澤是一處凶地,故而出了伏羅郡方圓百裏地都是人跡罕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