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隱忍的漢王劉邦


    (1)暫時的分別隻是為了將來更長久的相聚


    劉邦雖然被趕到巴、蜀一代,但項羽心時還是不踏實。


    他把目光停留在劉邦的第一謀臣張良身上。


    劉邦之所以能先他一個月到達關中,就是因為張良為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高級戰述。從而以不戰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勢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鹹陽。


    再加上項羽已聽聞張良是當年用兵用計如神的薑太公的《太公兵法》傳人,心裏更是惶惶不已。


    怎樣除掉張良,成了項羽心頭一塊病。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韓王。


    張良是韓國的人,隻有利用韓王來對他進行施壓了。


    因此,當其它諸侯紛紛上任就職去了,唯有韓王是個例外。


    項羽把韓王留在自己的身邊,表意上好酒好菜招待,並美其名曰:“促膝而談,朝夕與共”,實際上是把他當人質“綁架”起來了。


    項羽“綁架”韓王除了因為張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一路西行向關中進軍時,韓王並沒有象其它諸侯一樣追隨他入關。mianhuatang.info


    說白了就是當時韓王頭腦不開竊,表麵工夫不到位,沒有象其它諸侯一樣討得項羽的歡心。


    雖然事後韓王苦苦解釋說他手下兵力有限,即使追隨也起不了什麽大作用。


    項羽可不管,我要的就是那種氣勢,我要的就是那種氣魄,我要的就是天下諸侯唯我是尊的風光場麵。


    你韓王代表一個大集團,哪怕就隻剩下你一個光杆司令也要來捧場。


    當然,這個原因說大就大說小就小,並不是最關鍵的。項羽“綁架”韓王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張良。


    綁架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被綁的人隻要還能說話,肯定會對綁架者百般求饒。


    韓王當時也不例外:“隻要你能放過我,我什麽條件都答應你。”


    恩,項羽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對韓王說,他不想要他的銀子和rmb,也不想收回已經封給他的王位。


    “你必須召回張良。”項羽說出了他的條件。


    韓王已經沒得選擇了,換句話說,是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他二話不說,馬上給張良寫了一封信,當然,信中他不敢明說自己被項王“綁架”了。而是很深情很委婉的說他想把自己的韓國建設的更繁榮強大,要他馬上回到自己的祖國來,盡一個臣民應盡的力量和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張良本來一直就希望自己的故國韓國能興旺發達起來,此時見韓王召喚自己,哪裏能不答應。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心中的想法,那就是眼下劉邦被趕往交通閉塞的巴蜀地帶,以目前的形勢,隻能委身於那裏韜光養晦,恃機再東山再起。


    而他留在韓國,正好可以知曉外麵的消息,這樣既可以幫韓王做點事,又可以暗中幫助劉邦,可謂一舉兩得。


    身在韓營心在漢。張良當時想,他以後的生活可能就要這樣過了。


    聽說張良要走,劉邦一把眼屎一把淚的直流,那架式比死了老娘還悲傷。


    張良不斷勸慰,說今日的分別隻是為了來日更好的相聚。


    兩人都依依不舍,大有生死情侶被活生生折散之痛徹心扉。


    就這樣,張良送了劉邦一程又一程,直到褒中還沒有停下來之意。


    這讓劉邦很感動,以至於後來他到了漢中,常常這樣感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張良送我情。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當然,張良這麽執著送劉邦,除了難舍心裏的依戀之情,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火燒棧道。


    當張良告訴劉邦他的這個計劃時,劉邦原本陰沉的臉上這才稍稍舒展開來。隨後,他送了一個錦囊給劉邦,叮囑他隻有等到東歸那一天才能打開。


    目送劉邦走遠後,張良叫人放火燒了劉邦身後的棧道。


    燒毀棧道的目的是給項羽看,表示自絕回路,並無東歸之心。


    這和項羽當年北渡黃河的破釜沉舟如出一轍,隻是前者是為了鼓舞士氣,英勇殺敵。後者是為了麻痹敵人,造出一種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架式。


    從事後來看,張良畢竟是張良,他的計謀果然高明,很好的麻痹了項羽,使他的注意力從劉邦身上轉移到其它人身上去了。


    火燒棧道,這給劉邦在蜀中磨刀霍霍操練兵馬準備東山再起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劉邦之所以能奪得天下,張良功不可沒。


    難怪連劉邦後來又這樣感歎:生我者父母,助我者張良也。(暈,劉邦最近老是愛感歎嘛)


    等張良燒光所有的棧道後,才到陽翟去等韓王的歸來。哪知他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韓王的噩訊。


    原來項羽在得知張良送漢王送到褒中去了,以為他不打算回來了。


    按照“綁票”的國際貫例,到了期限還沒達到綁匪的條件就會撕票了。項王一臉怨怒地看著可憐巴巴的韓王,對不住了,韓王同誌,撕票的時候到了。


    從此,張良隻好領著一些韓國的散兵遊勇自力更生,過起了飄浮不定的流浪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雪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雪樓主並收藏漢朝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