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敬堯在繼續堅持三天之後,不得已,聚集守關眾將,宣布了撤兵高平的決定。為了延緩鄭梉的北上追擊步伐,整個關城,被莫敬堯下令,焚毀殆盡,所有的房屋街道,拆的拆,挖的挖,沒再有一條街道可以安然行走,沒再有一間房屋是可以放心入住,城裏的水井,悉數用石塊泥土填死,水塘,以及寬闊一些的水池,則是扔滿了各種垃圾,死貓,死狗,不計其數,就連關城北門,也在莫敬堯領著斷後的家丁離開之後,一陣炮火,炸得是七零八碎,還把路給堵了。


    鄭梉接手的,就是這麽一座死城,沒有居民,沒有雞鴨,沒有一個活物的死城,最後沒得辦法,隻能又回到城外的大營裏,再住一晚上,等眾將把繼續北伐的計劃商定之後,直接就從大營出發,也不進城了,因為已經沒有必要了。


    就在這之前,鄭梉又給鄭雙龍續了一功,授鄭雙龍中軍護衛將軍,把鄭雙龍從前軍左部直接調往中軍,負責護衛鄭梉的人身安全。鄭雙龍自然高興且得意的接了差事,領著他那一幫役夫,大搖大擺的在中軍大帳半邊駐營,而後重新換上簇新的衣甲,像模像樣的護衛起中軍大營來。


    接了自家老丈人傳來的軍令,披掛齊整的鄭雙龍帶著扮作軍師的朱思苟,周春華二人,把零零散散的役夫們整理好隊伍,而後各自騎上一匹大馬,尾隨著不斷北上的隊伍,往高平城駛去。


    走在往北的路上。並沒有遭到哪怕是一丁點的阻攔。就連臨近大路的村落裏。也是人去樓空,也因為如此,稻田裏全是沒有來得及收割的稻子,這倒是便宜了鄭雙龍的老丈人了,直接讓大軍一邊走,一邊收割,一邊就打包帶走,也省了到時候沒得足夠的軍糧食用。在朱思苟把這說成是就糧於敵之後,鄭雙龍趕緊的又去鄭梉跟前好好表現了一把,博得了又一個好印象。


    必然的,收糧耽擱了大軍的行進速度,等大軍緩緩趕到高平城下的時候,迎接鄭梉的,是早早撤回來的莫敬堯,和已經差不多整備齊全的高平城。


    事到如今,也不用假惺惺的喊什麽投降不殺之類的話了,兩軍直接開戰。一邊是優哉遊哉趕到的鄭軍,一邊是同仇敵愾。誓於高平城共存亡的莫軍,以及全城的父老百姓;一邊是一架架蟻附在城牆上的雲梯,一邊就是如冰雹般落下的石頭,滾木;一邊是沒能跑到城下就被射倒在地的鄭軍,一邊就是被拉扯,被長矛戳上,被弓箭射中而從城牆上掉下來的莫軍。


    天還是那天,地還是那地,城還是那城,隻是這天地間,多了一方戰火硝煙,多了一方血雨腥風。


    城外,紮下的中軍大營中,一個高高豎起的雲台,鄭雙龍正陪著自家的老丈人,遠遠的看著城下城上的來回攻防。


    “這西洋貨確實是個好東西,隔了這麽遠,都能夠看的清清楚楚,你要不要試一下?”鄭梉把拿在手上的單筒望遠鏡給鄭雙龍遞了過來,這邊鄭雙龍趕緊上前一步,雙手接過。


    鄭雙龍接了望遠鏡,學著老丈人的樣子,把較細的一邊湊在眼睛上,另外一邊指向城牆處的戰場。隨著移動的手臂,眼睛裏看到的情景,也不一樣。


    兩個女牆的中間,一個試圖往下射箭的士兵,突然被一杆長矛從下麵戳了上來,長矛明晃晃的矛尖,從那個士兵的腋下往上,直接紮進了沒有防護的胸腔,一股血水,順著矛杆,先小後大。


    那城上的士兵,因為失去了力氣,手上的弓箭也自手中落下,橫斜著,掉往城下。


    那個在雲梯上的長矛手,因為被刺死的士兵擋在了前麵,幹脆也不把長矛抽出來了,雙手用力,把長矛那頭的士兵直接從女牆裏甩了出來,而後因為重力的關係,直接從長矛上滑落出來,往城下掉了下去。


    這也就是一下下的事情而已,就在雲梯上的長矛手分神看著那個下落的屍首的時候,女牆那裏重新有站過來一個士兵,看著女牆外那個離著不遠的脖子,手上的長矛一刺一收,血水往上,屍體往下。


    如今的城下,不僅有往上攻城的士兵,還有因為攻城失敗掉下來的屍體,有城下扔下來的巨石,滾木,有城上砍落下來的雲梯殘骸,有各種斷矛斷箭。當鄭雙龍把望遠鏡隨著掉落的士兵往下移動的時候,先是看到士兵的屍體一個停頓,而後以一個不可思議的姿勢向兩邊彎曲,接著,就看到士兵的一根骨頭,從衣甲下麵穿透出來,再接著,一個往城上落下的石頭,徑直就砸在了那個士兵的屍體上麵,一時間,白的,紅的,四濺開來。


    沒有征兆,鄭雙龍一下子扔了手上的望遠鏡,一手捂胸,一手捂肚,可是心底的那一股惡心勁,那裏是能夠捂得住的,嘴上不受控製的努力張著,一股股酸水,把本就不大的雲台,吐了一地。


    不一樣啊!這是把一條老命都差不多吐出來的鄭雙龍,最最深刻的想法,不管是當初日本株式會社的凶殺現場,還是後來北上諒山,震殺那些拒不交糧的山民,還是後來半路截殺莫敬宇,都不一樣,鄭雙龍自討也是一個戰場老手,都是做將軍的人了,不想看到如今的場麵,還是丟了一個大臉。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戰爭吧!之前的種種,和這個比起來,也就是小打小鬧而已。


    其實,這卻是鄭雙龍理解的錯了,當初江野滅殺日本株式會社,因為年歲小,力氣不夠,隻能采用取巧的辦法,要是當時江野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壯碩漢子,手上使的是一根丈八長的哨棒,那不定那些日本人得死的怎麽一個慘法!鄭雙龍也不用這時候了。當時就能夠吐上三天三夜。看見肉都惡心。震殺山民。那時候哪裏殺了好多人?也就是放了放火槍,讓山民知道絕對力量麵前,一切還是乖乖聽話的好。至於後來的事情,鄭雙龍都被分到後勤去了,哪裏能夠真切的去好好體會,最多也就是提拎著兩個人頭,來回跑了兩趟而已。


    看著給自己屢立奇功的好女婿,鄭梉把自己的手絹遞了過來。示意鄭雙龍先擦一擦嘴角,“你這樣可是不行,都已經是做將軍的人了,要是讓一幫手下看到,你還有什麽威勢可說,趕緊的,回去洗洗,等黎將軍攻勢結束之後,由你接著下一波攻城,可別給本王丟臉!”


    在攻城開始之前。黎椿搶到了正麵主攻的任務,阮啟則是領了五千軍馬。圍堵西門,在攻破高平之後,阮啟還負責向西一線戰事,最主要的就是高平西北邊的重鎮,保樂。而阮名世則是負責東線,在圍住東門之後,由手下大將阮名樹領著少量兵力,出東溪,下七溪,一路攻殺,直到諒山地界,阮名世這一線,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堵住莫家有可能去往鎮南關請來的大明軍隊,務必要在鄭梉攻破高平之前,阻擋大明軍隊的幹預。其實,這倒是鄭梉小心了,鎮南關守將正因為自家兒子在莫家地盤上憑空消失,要找莫家的麻煩呢!哪還有閑情去管高平的求救,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至於北門,則是鄭梉的親兒子鄭梣親自負責,手下是將近五千之數的騎兵,主要任務就是預防莫家棄城逃跑。也是因為這樣,繼續護著中軍的鄭雙龍,在黎椿那邊沒有見功的情況下,很是榮幸的接了攻城這一個偉大的任務。


    鄭雙龍自是不敢拒絕,但又不知道怎麽辦?也不再腆著臉站在雲台上了,給鄭梉行了一禮,趕緊的從雲台上下來,找朱思苟他們商量對策去了。


    高平戰火連天,升龍鼓聲初聞。


    在宣光鎮武公悳宣布清君側,誅國賊一夜又一天之後,升龍城清都王府,一眾上朝不去皇宮的朝臣,正位列兩班,麵向未來的清都王鄭柞。鄭柞並沒有坐在往昔鄭梉坐過的位置上,而是在半邊放了一把椅子,鄭柞就坐在這張椅子上。


    堂下,一個風塵仆仆的傳信兵,雙膝跪倒,雙手杵在地上,頭深深的低著。


    鄭柞把手上的信件遞給一邊躬身站著的太監,“大家都看看吧!宣光鎮反了!”


    “世子殿下,如今武氏已反,這朝中是不是該有人出去了!”說話的人姓鄭,單名一個嶽字,是一個不受重用,但又心比天高的武將,這人最倒黴的就是在鄭梉剛坐上鄭主不久,正在和南邊的阮家幹仗呢!有阮家的間諜給鄭梉傳信息,說鄭嶽和鄭嘉造反了,害得鄭梉放下了大好的戰事局麵,著急著回來要剿滅鄭嶽,可回來一看,這哥們根本就沒造反,鄭梉在白白擔心一場的同時,也就記恨上了鄭嶽,鄭梉當了好十幾年的鄭主,一直都沒給過鄭嶽好臉色,就是如今鄭梉北伐,也沒有帶上他。心有怨氣,加上朝中剛好站著一個姓武的,從宣光鎮過來的武將,鄭嶽也就有了這麽一說。


    經鄭嶽的提醒,大家猜反應過來,是了!眼前這個武將可是宣光鎮武家的人,不會吧咱們接下來要討論的事情給宣光鎮傳回去吧?想到了這一點,本來想說話的眾位大臣,一個個的沉寂了下來。


    “世子殿下,臣下告退!”那武將倒也幹脆,見著朝上的大臣都不信任自己,給鄭柞行了一禮,就要往外走去。


    隻是他想走,可鄭嶽卻不想讓他走,“大膽,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是你想走就能走的麽?世子殿下,如今武公悳既然已經造反,咱們要做的,就是把與宣光鎮有聯係的人全部抓起來,避免這些人與宣光鎮互通消息,走漏我王都的虛實。依臣下看,這人就是武公悳派過來的間諜,必須抓起來,嚴刑拷打...”


    鄭嶽話說道一半,卻被鄭柞給打斷了,“要是依著將軍的意思,是不是本世子的側妃也要抓起來,有可能,她就是間諜呢!嗯?”


    “臣下不敢!隻是如今這王都之中,確實有許多交好宣光鎮的......”鄭嶽的話再一次被打斷,臉色憋了通紅,恨恨的看著地麵。


    “行了!武將軍暫且退下,”前半句是對鄭嶽說的,後半句卻是對站在門口的武山石說的。


    “如今最為緊要的,是要弄清楚宣光鎮的虛實,你等在宣光鎮,比起朝中諸位臣工,有更清楚的認識,你且說說!”鄭柞也知道,如今自己這邊對宣光鎮是一無所知,要知道具體的情況,也隻能靠堂下跪著的傳信兵了!


    那傳信兵跪了半天,此時得了鄭柞的詢問,趕緊抬起頭來,把自己和同伴們得到的消息,不管巨細,通通告訴了滿朝臣工。


    起兵一萬,輔兵三千,水軍五千,戰船一百五十,這是軍力;北上,戰兵七千,輔兵三千,截擊升龍北伐大軍,南下,戰兵一千,占義安,東進,水軍兩千,戰船八十,攻太原,留有戰兵兩千,水軍三千,戰船七十,護衛大河,這是戰略;還有其他的諸如後勤保障,民夫征發等等,傳信兵也把大體的數目情況通報了一遍。


    傳信兵這邊一路說,另一邊的大臣就在拿出來的地圖上標記上去,等傳信兵說完,一張戰略態勢圖也就畫出來了。接著就是滿朝臣工一起商量,你這邊一個建議,我這邊認為該這樣防守,他那邊又說要那樣進攻,一下子,整個大殿就喧鬧起來。


    和清都王府的喧鬧不同,在宣光鎮,也是一個大殿,卻要清冷了許多。已經宣誓起兵的武公悳,已經默認了起兵事實的一眾文武,還有名義上起兵的理由之一,莫家的代表,莫敖,江野。


    “既然事已至此,本王也容不得你們反對,都好好的跟著本王清君側,誅國賊,等事成之日,少不了你們的從龍之功,要是誰敢把今日商量之事,泄露出去半句,本王不介意,再殺鄭賊之前,先用他的人頭,磨磨刀子。”武公悳一通狠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夏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二十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二十七並收藏新夏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