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劉晟回了渤海國,劉晟一早就將嶽父蔡邕請到了渤海。


    蔡邕也因為渤海的安穩環境,最終選擇留在渤海,住進了渤海王府。


    因此。並沒有出現蔡邕被董卓邀請出仕,一月三遷的事情。


    而有此待遇的,成了鄭玄。


    眼見鄭玄步了蔡邕原先的軌跡,劉晟心中對這個泰鬥有些愧疚,心想著到時候還是救一救的好。


    而且,鄭玄的幾個弟子,包括孫乾國淵,都是因為鄭玄的推薦,才來到渤海的。


    他們可是幫了劉晟不少忙,將渤海的內政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此,雖然還不知道鄭玄會不會如同蔡邕一般,為董卓哭泣祭拜而獲罪賜死,但是劉晟還是提前安排了人手,護住鄭玄的安全,不能讓這一代大師遭遇不測。


    這一胎,蔡琰生產很順利。


    孩子平安出生,劉晟為他取名劉玶,為平平安安的意思。


    雖然已經有了幾個孩子了,但是劉晟對於蔡琰的生產依然緊張。


    在孩子平安出生後,劉晟每天都陪著蔡琰,不去理會任何其他的事情。


    劉晟對於蔡琰的關愛疼惜之情,蔡邕看在眼裏,很是滿意。


    夫妻兩個如此恩愛,這讓蔡邕老懷欣慰了,從此是再也不用為他唯一的女兒操心了。


    說到萬年公主,當初劉晟將她從混亂的宮中帶走之後,萬年已經在南皮渤海王府這裏住了下來。


    雖然與皇叔劉晟接觸不多,但是自小就與皇兄劉辨關係很好,時常聽皇兄提到皇叔,以及對皇叔的信任欽佩之情。所以,小小的萬年公主也對劉晟很是信任。


    當時在宮中那麽血腥混亂的環境中,萬年從未見過這樣的局麵,可是嚇壞了,完全不知所措。


    身邊的內侍就在自己的眼前被殺,宮女們四散逃跑,更是讓萬年傻愣住了,不知道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更不知道要怎麽辦。


    後來,兩個宮女將她拉走的時候,萬年也不知道為什麽,就任憑著她們避開了各處的混亂,將自己給帶出了皇宮,並且一路送到了渤海。


    這時,萬年才知道,是皇叔劉晟救了自己。


    加上萬年對皇叔劉晟的信任,萬年終於不再害怕,留在了渤海王府中。


    而這段時間,看著皇叔皇嬸恩愛的生活,看著兩個弟弟妹妹可愛懂事的樣子,萬年發現,原來除了皇宮中那樣雖然奢侈卻沒有歸屬感的生活,這渤海王府這裏的,才是真正的家,溫暖的家。


    這些,讓萬年更加貪戀這樣的溫暖,喜歡上了渤海這裏簡單的生活。


    現在的萬年,雖然還是有侍女在,但是已經開始與其他人一樣,不再是養尊處優十指不沾陽春水,而是開始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隻是,萬年掛心的,還是她的皇兄劉辨。


    自小在宮中長大,萬年並不是一個單純懵懂的小姑娘,早就學會了揣度人心,察言觀色。


    她當然知道劉協與劉辨之間的矛盾仇恨,更是擔心善良的皇兄會遭到算計。


    好在,自從來到渤海後,劉晟曾經說過,劉辨是因為擔心自己母後才回皇宮的,而且已經安排了人手保護劉辨的安全,不會讓劉辨出事的。


    所以,萬年也放心了下來。這段時間的相處,雖然接觸不多,但是看著所有人對皇叔的信任崇拜,萬年也知道,皇叔的實力很強,絕對可以護住皇兄劉辨的。


    劉晟在遼東那裏陪著蔡琰甜甜蜜蜜,但是洛陽這邊,卻是一片混亂。


    因為接駕有功,又有洛陽最大的軍事力量,董卓到了洛陽之後,很快就掌控了整個朝堂和洛陽的權勢,愈發跋扈囂張起來。


    不過,因為之前被劉晟威脅過,董卓做事收斂了不少,沒有做出什麽太出格的事情來。


    至於為他的屬下加封,謀取利益的權勢爭鬥這些,劉晟倒是覺得無所謂。


    劉辨本是因為母後才回了洛陽的,母後的死對他打擊很大,讓本就無心皇位的他,沒有及時遏製住董卓,直接被董卓架空,成了一個傀儡皇帝。


    而這其中,劉協起的作用最大。


    等到劉辨在唐姬的幫助安慰下振作,反應過來自己的責任之時,已經晚了,他已經完全失去了權力,對整個朝局的變化無能為力。


    不過,劉辨能夠振作起來,倒是讓劉晟很欣喜,對於劉辨能夠知道自己的職責而想要承擔責任的做法很欣賞。


    因此,也堅定了劉晟將來要趁著諸侯會盟討董的時機,將劉辨和唐姬接出洛陽,給他一個安穩的生活。


    劉辨與唐姬之間的感情很好,倒是一對不離不棄的恩愛夫妻。


    當然,劉辨登基之後,朝堂到現在依然混亂,各方勢力不停角逐,誰會在這個時候將女兒送進宮中,給一個前途未卜的皇帝當妃子?


    不過,這倒也合劉辨的心意,他本來就不想有那麽多的妃子,有唐姬一個人,劉辨就足夠了。


    可惜的是,西涼軍進駐洛陽,劉瑁率眾離開,紀靈不為所用,韓當四人不得回去,蹇碩和史阿兩人,壓製不住董卓,反倒是愈發危險。


    對於董卓在洛陽獨大,世家們是完全不服的。


    看著出身邊寒地區的董卓粗魯無比的作為,以及大肆侵占世家的權益,這些世家大臣們,恨不得直接將董卓給丟出洛陽城。


    隻是,現在洛陽城裏邊,就董卓的軍方勢力最大,他們不敢當麵對付董卓。


    同時,大臣們不甘心被董卓占了最大的便宜,轉而采取了當初對付何進那一套,對董卓使用捧殺的策略。uu看書 .ukanshu.


    又看到了董卓掌控洛陽和朝政之後得到的權力,世家們也是眼紅了,都在想著讓自己家後輩也到外地割據一方,伺機打回洛陽掌權的事情。


    並且,不少都已經有所行動。


    大漢的各地諸侯割據形勢愈發嚴峻起來。


    而其中,劉晟是渤海王,總攬渤海的所有權力


    同時,黃忠在遼東,也是掌控住了權勢。


    這些,世家大臣們是羨慕又嫉妒的,但卻沒有人敢質疑劉晟的地位。


    畢竟,劉晟既是漢室宗親,又是赫赫威名的大將軍,手掌騏豁軍,誰人敢惹。


    再說了除了渤海國,遼東苦寒之地,又有烏桓鮮卑扶餘等外族虎視眈眈,他們也看不上眼。


    因此,隻要劉晟不與他們作對,不回洛陽,他們自是不想去招惹劉晟的。


    當然了,盡管知道不太現實,但他們還是暗暗巴望著,劉晟就守著渤海過活,不要再出來了。


    現在盡管董卓得勢,但董卓這人可比劉晟容易對付得多,他們得抓緊時間謀取自己家族的利益。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稀爛的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稀爛的伢並收藏漢末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