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劉晟與騏豁軍一起離開涿縣之後,外出曆練的劉備,才跟著好兄弟牽招一起,回到了涿縣樓桑村。
一路上,聽聞了驃騎將軍劉晟帶著騏豁軍來到幽州對抗外胡,牽招興致勃勃,想要一睹劉晟和騏豁軍的風采,加入騏豁軍抵抗外敵,這才匆匆與劉備趕了回來。
隻是,劉備心情卻是有些複雜。
同樣是漢室宗親,劉晟卻能夠備受寵信,還被封為驃騎將軍,統帥騏豁軍,可謂是誌得意滿。
相比較而言,他劉備,本事不低,卻至今沒有任何施展本事的機會。
身為皇室宗親,劉備自小就有大誌向,一直都在找機會傳揚自己的名聲,希望能夠恢複祖上的榮耀。
這些年來,他苦苦經營,雖然不喜學習,還是遠赴廬江等地,拜了當世大儒盧植、鄭玄等人為師,有了師徒名分。
同時,因為兩位師長的關係,劉備又結交同窗的公孫瓚等為友,暗暗積攢勢力。
在回到了涿縣之後,劉備也是孝順奉養母親,表麵上以織席販履為生。
但是,劉備也有另一層考量。
因為大漢的朝堂幾乎被士族把控,想要出仕的話,有很多都是通過舉孝廉開始的。
所以,劉備也想要通過在家奉養母親,博得別人的賞識,混一個孝廉,開始他的仕途。
另外,劉備喜歡結交豪傑,也有人投奔於他,使得他在涿縣這一帶頗有名望。
就連過路的大商蘇雙張世平,每次也會奉上一些好處。
而且,劉備對待他人都很好,連一些下人,他都能夠善待,名聲很不錯。
隻是,劉備終究沒有得到好的機會,一直在樓桑村,默默蟄伏著。
這一次,由於牽招的師父樂隱剛好到了揚州,劉備受好兄弟牽招相邀,共同去揚州拜見樂隱。
此行,劉備也是希望進一步挖掘人脈,好好為將來打基礎。
等到事情了了,幽州戰事已起,聽聞騏豁軍將會前往幽州,牽招這才拉著劉備趕了回來。
身為大漢子民,心中自是有傲氣,不會允許外胡在幽州肆虐的。
因此,牽招與劉備是希望能夠加入騏豁軍,跟著劉晟一起抗擊外胡。
對於劉備而言,他原本也希望,能夠在劉晟手下,得到一個立功的機會。
不過,當他知道,他一直看重的張飛,居然被劉晟給趁機拉攏走的時候,一直喜怒不形於色的他,差點暴走。
同時,那種悵然若失的低落感,讓一向冷心冷情的他,實在是有些不能適應。
煩躁地起身走來走去,劉備將事情又捋了捋。
如今讓他有這樣心緒的,隻能是張飛那件事情了。
隻是,劉備也猜不透,為何一個屠夫張飛,會讓他這般情緒波動?
是否還有其他什麽事情,是他所忽略的?
那種極其重要的東西在不經意間錯失的感覺是那麽明顯,劉備想要忽略都很難。
可惜,劉備很是清楚,以劉晟的本事,遠不是他如今能夠抗衡的。
張飛既然加入了騏豁軍,想來是沒有可能再為自己效力了。
而且,他也沒有劉晟那樣的勢力條件,可以讓張飛心動。
想來想去,劉備懊惱地差點抽自己耳光。
若是他早一點招攬張飛,以他在涿縣的名望,是不是足以讓張飛認可呢?
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
張飛武藝了得,劉備早就有心拉攏。
隻是,張飛現在還年輕,他也一直沒有什麽好機會,所以才等著。
當然,張飛的家產,也是他心動的原因之一。
沒想到的是,他出門一趟,再回來的時候,不但張飛跟了劉晟,就連張飛的家產,也都變賣帶走了。
如此一來,他打了多年的算盤是完全泡湯了。
越想越懊惱,越想越氣怒,這下子,劉備更是對於搶走他人財的劉晟,產生了一絲不服和恨意。
就連一開始打算投靠劉晟,以騏豁軍為踏板建功立業的打算,劉備也都厭惡起來。
抬頭間,望著院中那棵亭亭如車蓋的大桑樹,劉備忽然又冷靜了下來。
既然在小時候,好些算命的就已經預言,他將來會貴不可言,那麽,他何必去羨慕一個大權在握的藩王世子呢?
甚至於,劉備還不甘地揣度著,若是劉晟繼續功高震主,是不是就會被陛下猜忌,惹來滅門之禍呢?
一想到這裏,劉備才算是艱難地緩了口氣。
想到小時候和群童嬉鬧的場麵,劉備眼光深沉了起來。
若是真如那些算命的所言,相信,屬於他劉備的機緣,將會很快到來的。
不一會,再次來到這裏的牽招,準備與劉備一起啟程時,劉備已經開始恢複平靜,依然是一副淡淡的表情,看不透他的喜怒。
隻是,內心的那種失落感,卻是久久揮之不去,讓劉備有些恐慌。
於是,劉備不等牽招開口,就直接先行提出,他們應該直接去往右北平,相助公孫瓚對抗鮮卑人。
對於刎頸之交牽招,劉備是不想有欺瞞的。
可是,他的那份心思,現在不能夠說出來,否則就是禍事,他隻能繼續隱藏著。
連最為信任的牽招,u看書 ww.uknshu 他也不敢透露。
因此,他隻能借由公孫瓚為說法,讓牽招與他一起去右北平,而不是去騏豁軍。
否則,在那裏碰到張飛的話,他也不知道,他能否繼續維持他的淡定形象。
知道劉備和公孫瓚是同窗好友,牽招思忖了一下,也是同意了下來。
雖然對於沒能在劉晟帳下效力感到遺憾,但是他跟劉備是極好的兄弟,自是要為劉備著想的。
再說了,騏豁軍帳下猛將不少,他們去了,沒準還幫不上忙。
到了右北平相助公孫瓚,他們同樣可以對抗外胡。
若是劉晟有派軍前去支援的話,他們也能夠見識騏豁軍的精銳強悍,亦是無憾。
因此,牽招沒有多想,與劉備一起,辭別了劉母,往右北平趕去。
看著好兄弟這般信任自己,劉備內心還是有一些愧疚的。
隻是,他現在還沒有完全穩定心緒,實在是沒有做好跟劉晟見麵的打算,更別提還要在劉晟帳下效力了。
因此,他也隻能默默對牽招說聲抱歉,拋開了其他的思緒,包括那份莫名的失落感,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
此次,劉備隻希望,他和牽招能夠有所作為,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順利得以出仕吧。
:。:
一路上,聽聞了驃騎將軍劉晟帶著騏豁軍來到幽州對抗外胡,牽招興致勃勃,想要一睹劉晟和騏豁軍的風采,加入騏豁軍抵抗外敵,這才匆匆與劉備趕了回來。
隻是,劉備心情卻是有些複雜。
同樣是漢室宗親,劉晟卻能夠備受寵信,還被封為驃騎將軍,統帥騏豁軍,可謂是誌得意滿。
相比較而言,他劉備,本事不低,卻至今沒有任何施展本事的機會。
身為皇室宗親,劉備自小就有大誌向,一直都在找機會傳揚自己的名聲,希望能夠恢複祖上的榮耀。
這些年來,他苦苦經營,雖然不喜學習,還是遠赴廬江等地,拜了當世大儒盧植、鄭玄等人為師,有了師徒名分。
同時,因為兩位師長的關係,劉備又結交同窗的公孫瓚等為友,暗暗積攢勢力。
在回到了涿縣之後,劉備也是孝順奉養母親,表麵上以織席販履為生。
但是,劉備也有另一層考量。
因為大漢的朝堂幾乎被士族把控,想要出仕的話,有很多都是通過舉孝廉開始的。
所以,劉備也想要通過在家奉養母親,博得別人的賞識,混一個孝廉,開始他的仕途。
另外,劉備喜歡結交豪傑,也有人投奔於他,使得他在涿縣這一帶頗有名望。
就連過路的大商蘇雙張世平,每次也會奉上一些好處。
而且,劉備對待他人都很好,連一些下人,他都能夠善待,名聲很不錯。
隻是,劉備終究沒有得到好的機會,一直在樓桑村,默默蟄伏著。
這一次,由於牽招的師父樂隱剛好到了揚州,劉備受好兄弟牽招相邀,共同去揚州拜見樂隱。
此行,劉備也是希望進一步挖掘人脈,好好為將來打基礎。
等到事情了了,幽州戰事已起,聽聞騏豁軍將會前往幽州,牽招這才拉著劉備趕了回來。
身為大漢子民,心中自是有傲氣,不會允許外胡在幽州肆虐的。
因此,牽招與劉備是希望能夠加入騏豁軍,跟著劉晟一起抗擊外胡。
對於劉備而言,他原本也希望,能夠在劉晟手下,得到一個立功的機會。
不過,當他知道,他一直看重的張飛,居然被劉晟給趁機拉攏走的時候,一直喜怒不形於色的他,差點暴走。
同時,那種悵然若失的低落感,讓一向冷心冷情的他,實在是有些不能適應。
煩躁地起身走來走去,劉備將事情又捋了捋。
如今讓他有這樣心緒的,隻能是張飛那件事情了。
隻是,劉備也猜不透,為何一個屠夫張飛,會讓他這般情緒波動?
是否還有其他什麽事情,是他所忽略的?
那種極其重要的東西在不經意間錯失的感覺是那麽明顯,劉備想要忽略都很難。
可惜,劉備很是清楚,以劉晟的本事,遠不是他如今能夠抗衡的。
張飛既然加入了騏豁軍,想來是沒有可能再為自己效力了。
而且,他也沒有劉晟那樣的勢力條件,可以讓張飛心動。
想來想去,劉備懊惱地差點抽自己耳光。
若是他早一點招攬張飛,以他在涿縣的名望,是不是足以讓張飛認可呢?
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
張飛武藝了得,劉備早就有心拉攏。
隻是,張飛現在還年輕,他也一直沒有什麽好機會,所以才等著。
當然,張飛的家產,也是他心動的原因之一。
沒想到的是,他出門一趟,再回來的時候,不但張飛跟了劉晟,就連張飛的家產,也都變賣帶走了。
如此一來,他打了多年的算盤是完全泡湯了。
越想越懊惱,越想越氣怒,這下子,劉備更是對於搶走他人財的劉晟,產生了一絲不服和恨意。
就連一開始打算投靠劉晟,以騏豁軍為踏板建功立業的打算,劉備也都厭惡起來。
抬頭間,望著院中那棵亭亭如車蓋的大桑樹,劉備忽然又冷靜了下來。
既然在小時候,好些算命的就已經預言,他將來會貴不可言,那麽,他何必去羨慕一個大權在握的藩王世子呢?
甚至於,劉備還不甘地揣度著,若是劉晟繼續功高震主,是不是就會被陛下猜忌,惹來滅門之禍呢?
一想到這裏,劉備才算是艱難地緩了口氣。
想到小時候和群童嬉鬧的場麵,劉備眼光深沉了起來。
若是真如那些算命的所言,相信,屬於他劉備的機緣,將會很快到來的。
不一會,再次來到這裏的牽招,準備與劉備一起啟程時,劉備已經開始恢複平靜,依然是一副淡淡的表情,看不透他的喜怒。
隻是,內心的那種失落感,卻是久久揮之不去,讓劉備有些恐慌。
於是,劉備不等牽招開口,就直接先行提出,他們應該直接去往右北平,相助公孫瓚對抗鮮卑人。
對於刎頸之交牽招,劉備是不想有欺瞞的。
可是,他的那份心思,現在不能夠說出來,否則就是禍事,他隻能繼續隱藏著。
連最為信任的牽招,u看書 ww.uknshu 他也不敢透露。
因此,他隻能借由公孫瓚為說法,讓牽招與他一起去右北平,而不是去騏豁軍。
否則,在那裏碰到張飛的話,他也不知道,他能否繼續維持他的淡定形象。
知道劉備和公孫瓚是同窗好友,牽招思忖了一下,也是同意了下來。
雖然對於沒能在劉晟帳下效力感到遺憾,但是他跟劉備是極好的兄弟,自是要為劉備著想的。
再說了,騏豁軍帳下猛將不少,他們去了,沒準還幫不上忙。
到了右北平相助公孫瓚,他們同樣可以對抗外胡。
若是劉晟有派軍前去支援的話,他們也能夠見識騏豁軍的精銳強悍,亦是無憾。
因此,牽招沒有多想,與劉備一起,辭別了劉母,往右北平趕去。
看著好兄弟這般信任自己,劉備內心還是有一些愧疚的。
隻是,他現在還沒有完全穩定心緒,實在是沒有做好跟劉晟見麵的打算,更別提還要在劉晟帳下效力了。
因此,他也隻能默默對牽招說聲抱歉,拋開了其他的思緒,包括那份莫名的失落感,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
此次,劉備隻希望,他和牽招能夠有所作為,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順利得以出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