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在眾多的影視劇中,盧颺見過各種錦衣衛的形象,當然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身飛魚服和繡春刀。
不過這二人卻是一身夜行衣,沒有飛魚服,也沒有繡春刀。
兩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高的瘦,矮的胖,一人握了一把腰刀,另一人則拎著一條齊眉棍。
兩人雖然穿的不倫不類,不過那腰牌上卻寫的清楚,一個錦衣衛北鎮撫司小旗,一個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
影視劇中,盧颺見過那種錦衣衛的腰牌,不過此時見到的兩塊腰牌,卻與印象中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笨重,長約半尺,寬約兩寸,跟盧颺的手掌差不多大。
而且更令盧颺疑惑的是,那個持百戶腰牌的高瘦男子竟然比持小旗腰牌的矮胖男子年輕的多,但在行動之間,那百戶卻似乎是聽命於小旗的。
不過,既然確定這兩人是錦衣衛了,而且看這兩人也沒有傷害自己的意思,盧颺便也就放棄抵抗了,隻是不知道這兩個錦衣衛為何半夜三更的來這邊塞山村訪自己作何。
兩人見盧颺放棄了抵抗,便也輕鬆了下來,那個矮胖子開始翻看盧颺看的那本《賣油郎獨占花魁》,另一人則對盧颺的那把改造了的魯密銃很感興趣。
那個年輕百戶應是用過這種魯密銃,看他熟練的擺弄槍機便應是行家裏手。
“這是你造得?”
盧颺當然矢口否認,《大明律》中明文規定私藏火銃,一件便杖八十,要是自己造的話,那更是罪加一等了。
那年輕百戶聞言笑了笑,隨後便開始故意裝腔作勢。
“私藏火銃,你可知罪?”
盧颺當然說不知,並解釋說,這不是火銃,明朝沒有這樣的火銃,這隻是一把防身用的手槍。
隨後盧颺又詭辯,《大明律》中的《私賣軍器》篇和《私藏應禁軍器》篇所說的軍器是現役軍器,而明軍中自然沒有裝備這樣的軍器,所以他這不算私藏軍器。
這次不光那個年輕百戶,連帶著那個中年小旗都笑出了聲。
“你還懂《大明律》?”
這次換那小旗問了。
“嗯,剛讀的。”
盧颺隨後從書桌上將那《大明律》抽了出來。
“剛看的,還沒看完,編的很不錯。”
《大明律》是從洪武元年開始編纂,由李善長、劉基主持立法,至洪武七年而成,同年頒布實施。
為了便於百姓和司法官員理解,同年又製定了《律令直解》,算是《大明律》的司法解釋,並頒布實施。
《大明律》成之後,洪武二十二年和洪武三十年又進行了兩次修訂,同時又廢除了其他榜文和禁例,並規定決獄以此為準,算是確定了《大明律》為明朝基本法的地位。
朱元璋死後,因其“嚴禁嗣君變亂成法”的規定,《大明律》便再無修訂,不過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弘治年間又製定了《問刑條例》,作為《大明律》的補充。
從此,明朝便形成了法律和條例並行的司法製度,從中也能看到一些現代司法製度的影子。
其後,嘉靖朝和萬曆朝均對《問刑條例》進行了修訂,至盧颺所在的這個年代,《大明律》和《問刑條例》已經非常成熟了。
但律法是一回事,執行又是一回事,在封建時代,朕即法律的大環境下,律法便隻能用來約束百姓了,而且是普通百姓。
而且此刻一個非常現實例子就擺在盧颺麵前。
《大明律》規定:凡夜無故入人家內者,杖八十,主家登時殺死者,勿論。
不過這錦衣衛肯定是不受《大明律》管轄的了,所以在聽了盧颺說這《大明律》不錯的時候,兩人便笑的有些猥瑣。
不過兩人很快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待將屋裏東西都搜羅一遍,覺得沒什麽危險,也就說明了來意。
原來是問那十四顆韃子人頭的事。
盧颺這才心中稍定,但又不知道他們之前有沒有問過宋雲霄,而那宋雲霄又是怎麽對他們說的,若是兩下對照不同,自己會不會害了老宋。
不過事到關頭,盧颺還是選擇相信老宋的人品,老宋一個知州,應該不會貪墨這十四顆人頭的功勞。
話再說回來,若是老宋貪了,那這錦衣衛便不會再找自己了。
猶豫一刹那的功夫,盧颺當下便決定還是實話實說了。
兩人一左一右在書桌前坐了,小旗負責問,那個年輕百戶則執筆負責記錄,這讓盧颺越來越覺得這個百戶應該來頭不小,應是哪個公侯伯爵家的公子,承蔭的百戶。
雖然這種問話方式,讓盧颺覺得自己似是犯人一般,但形勢比人強,碰上了錦衣衛,這樣的問話方式應該也算是優待了。
盧颺沒有任何隱瞞,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將殺了十四個韃子的事情經過說了,待說道用蘑菇給那十二個韃子下毒的時候,兩人明顯對視了一眼,那個年輕百戶似是點了一下頭。
盧颺將兩人的反應看在心裏,這兩人當是掌握了一定的證據才來找自己了解真實情況的,心中便也了然了。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待盧颺講完,看兩人的神態倒也是滿意,等盧颺在那口供上畫押之後,兩人便準備離開了。
“你很不錯,一個人便殺了十四個韃子,比那些酒囊飯袋強,可惜我爹不讓我去邊塞,要不我也能殺幾個韃子。”
那個年輕百戶臨走時,有些欽佩的對盧颺說,看表情,不似作偽。
不過欽佩歸欽佩,那個年輕百戶依舊順手便把將盧颺的火銃給牽走了。
“這個太危險,容易誤傷人,我便先替你保管了。”
盧颺心裏一句MMP,嘴上卻也不好說什麽,隻能想著過幾日去延慶賣馬的時候,順便再買一杆。
不過在兩人出門的時候,盧颺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敢問兄台,你爹是誰?”
那個年輕百戶明顯一愣,隨後看了看那個中年小旗,見對方沒有反對,便也回首拱了拱手。
“家父姓駱,諱思恭。”
不過這二人卻是一身夜行衣,沒有飛魚服,也沒有繡春刀。
兩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高的瘦,矮的胖,一人握了一把腰刀,另一人則拎著一條齊眉棍。
兩人雖然穿的不倫不類,不過那腰牌上卻寫的清楚,一個錦衣衛北鎮撫司小旗,一個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
影視劇中,盧颺見過那種錦衣衛的腰牌,不過此時見到的兩塊腰牌,卻與印象中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笨重,長約半尺,寬約兩寸,跟盧颺的手掌差不多大。
而且更令盧颺疑惑的是,那個持百戶腰牌的高瘦男子竟然比持小旗腰牌的矮胖男子年輕的多,但在行動之間,那百戶卻似乎是聽命於小旗的。
不過,既然確定這兩人是錦衣衛了,而且看這兩人也沒有傷害自己的意思,盧颺便也就放棄抵抗了,隻是不知道這兩個錦衣衛為何半夜三更的來這邊塞山村訪自己作何。
兩人見盧颺放棄了抵抗,便也輕鬆了下來,那個矮胖子開始翻看盧颺看的那本《賣油郎獨占花魁》,另一人則對盧颺的那把改造了的魯密銃很感興趣。
那個年輕百戶應是用過這種魯密銃,看他熟練的擺弄槍機便應是行家裏手。
“這是你造得?”
盧颺當然矢口否認,《大明律》中明文規定私藏火銃,一件便杖八十,要是自己造的話,那更是罪加一等了。
那年輕百戶聞言笑了笑,隨後便開始故意裝腔作勢。
“私藏火銃,你可知罪?”
盧颺當然說不知,並解釋說,這不是火銃,明朝沒有這樣的火銃,這隻是一把防身用的手槍。
隨後盧颺又詭辯,《大明律》中的《私賣軍器》篇和《私藏應禁軍器》篇所說的軍器是現役軍器,而明軍中自然沒有裝備這樣的軍器,所以他這不算私藏軍器。
這次不光那個年輕百戶,連帶著那個中年小旗都笑出了聲。
“你還懂《大明律》?”
這次換那小旗問了。
“嗯,剛讀的。”
盧颺隨後從書桌上將那《大明律》抽了出來。
“剛看的,還沒看完,編的很不錯。”
《大明律》是從洪武元年開始編纂,由李善長、劉基主持立法,至洪武七年而成,同年頒布實施。
為了便於百姓和司法官員理解,同年又製定了《律令直解》,算是《大明律》的司法解釋,並頒布實施。
《大明律》成之後,洪武二十二年和洪武三十年又進行了兩次修訂,同時又廢除了其他榜文和禁例,並規定決獄以此為準,算是確定了《大明律》為明朝基本法的地位。
朱元璋死後,因其“嚴禁嗣君變亂成法”的規定,《大明律》便再無修訂,不過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弘治年間又製定了《問刑條例》,作為《大明律》的補充。
從此,明朝便形成了法律和條例並行的司法製度,從中也能看到一些現代司法製度的影子。
其後,嘉靖朝和萬曆朝均對《問刑條例》進行了修訂,至盧颺所在的這個年代,《大明律》和《問刑條例》已經非常成熟了。
但律法是一回事,執行又是一回事,在封建時代,朕即法律的大環境下,律法便隻能用來約束百姓了,而且是普通百姓。
而且此刻一個非常現實例子就擺在盧颺麵前。
《大明律》規定:凡夜無故入人家內者,杖八十,主家登時殺死者,勿論。
不過這錦衣衛肯定是不受《大明律》管轄的了,所以在聽了盧颺說這《大明律》不錯的時候,兩人便笑的有些猥瑣。
不過兩人很快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待將屋裏東西都搜羅一遍,覺得沒什麽危險,也就說明了來意。
原來是問那十四顆韃子人頭的事。
盧颺這才心中稍定,但又不知道他們之前有沒有問過宋雲霄,而那宋雲霄又是怎麽對他們說的,若是兩下對照不同,自己會不會害了老宋。
不過事到關頭,盧颺還是選擇相信老宋的人品,老宋一個知州,應該不會貪墨這十四顆人頭的功勞。
話再說回來,若是老宋貪了,那這錦衣衛便不會再找自己了。
猶豫一刹那的功夫,盧颺當下便決定還是實話實說了。
兩人一左一右在書桌前坐了,小旗負責問,那個年輕百戶則執筆負責記錄,這讓盧颺越來越覺得這個百戶應該來頭不小,應是哪個公侯伯爵家的公子,承蔭的百戶。
雖然這種問話方式,讓盧颺覺得自己似是犯人一般,但形勢比人強,碰上了錦衣衛,這樣的問話方式應該也算是優待了。
盧颺沒有任何隱瞞,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將殺了十四個韃子的事情經過說了,待說道用蘑菇給那十二個韃子下毒的時候,兩人明顯對視了一眼,那個年輕百戶似是點了一下頭。
盧颺將兩人的反應看在心裏,這兩人當是掌握了一定的證據才來找自己了解真實情況的,心中便也了然了。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待盧颺講完,看兩人的神態倒也是滿意,等盧颺在那口供上畫押之後,兩人便準備離開了。
“你很不錯,一個人便殺了十四個韃子,比那些酒囊飯袋強,可惜我爹不讓我去邊塞,要不我也能殺幾個韃子。”
那個年輕百戶臨走時,有些欽佩的對盧颺說,看表情,不似作偽。
不過欽佩歸欽佩,那個年輕百戶依舊順手便把將盧颺的火銃給牽走了。
“這個太危險,容易誤傷人,我便先替你保管了。”
盧颺心裏一句MMP,嘴上卻也不好說什麽,隻能想著過幾日去延慶賣馬的時候,順便再買一杆。
不過在兩人出門的時候,盧颺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敢問兄台,你爹是誰?”
那個年輕百戶明顯一愣,隨後看了看那個中年小旗,見對方沒有反對,便也回首拱了拱手。
“家父姓駱,諱思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