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馮紫英說得如此坦誠,連曹文詔和賀人龍已經與趙率教、祖氏兄弟等人水火不容的這兩部都重返沈陽,毛文龍也有些震驚。
要把這幾部捏合在一起可不容易,再說馮紫英是督師,但是要對這一幫戰將指手畫腳,要讓他們乖乖聽命,那可不簡單,而且這一仗的後果也是如此嚴重,不容有任何疏忽閃失。
「有大人坐鎮,諸部當奮力效命,敢不死戰?」毛文龍又應了一句這才道:「卑職此番率主力精銳前來,金、複二州衛軍亦是虎賁之師,屆時但憑大人吩咐,絕不讓大人失望。」
馮紫英笑了起來,這家夥情商很高啊,也不知道前世中怎麽就惡了袁崇煥,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慘烈結果?
不過現在袁崇煥還在哪裏?馮紫英遍尋朝中士人,都沒有發現。
這一世見得各類名人多了去,所以馮紫英也對多一個少一個不太在意了,而且他也記得好像袁崇煥科舉入仕時間甚晚,大概是廣東那邊的人,那就再等上幾年,看看對方能不能冒出頭來。
現在的毛文龍也正值壯年,也應該沒有和前世中與袁崇煥交惡時的那種驕橫霸道,這也在情理之中。
「好了,振南,你也是久經戰陣的宿將了,此番我來遼東的目的你也明白,要打贏這一仗,把杜鬆部接應出來,同時堅守住沈陽,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馮紫英步入正題。
「懿路所和汎河所都不太好打,建州女真既然起了圍點打援的心思,肯定在防線上布置十分穩固,若是正麵進攻,隻怕會打成消耗戰,這也是努爾哈赤所想見到的。」言及軍事,毛文龍立即進入了狀態,「卑職來之前就思前想後,這一仗不好打,無論怎麽打隻要你按照努爾哈赤預設路線去打,要破懿路所、汎河所的防線,就入了他的圈套。」
馮紫英欣賞地點點頭:「嗯,你言之有理,但要接應杜鬆部南下,就必須要破懿路所和汎河所的阻礙,你怎麽破?」
「卑職有一個大膽的主意,就看大人敢不敢搏一搏了。」毛文龍笑了起來,有些猙獰的意味。
「哦?」馮紫英也笑了起來,「我在寧夏平叛在永平守城,在陝西平亂,人言我馮紫英天生膽大妄為,暴虎馮河,振南,你可真的是撓到了我心坎兒上了,我平生最不愛做的事情,就是落入俗套,墜入窠臼,最喜之事就是不拘一格別出心裁,你說如何搏?「若是大人同意,振南欲率本部九千人,在撫順關虛晃一槍,出關,走薩爾滸、界凡寨,過渾河,沿著汎河上溯,從撫安堡南邊***去,直入汎河所,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毛文龍也不廢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需要地圖,馮紫英早已經對遼東地界情況爛熟於胸,略一思索,便問道:「你要走關外插過去,那可是女真人地盤了。」
「那又如何,現在建州女真全力以赴在懿路所和汎河所設立防線,又在西麵阻擊我們沿著邊牆的進攻,反倒是東麵,他們覺得拿下了撫安堡、花包衝和三岔兒堡,這邊牆內就穩了,但我不走邊牆內,我走他們的地盤,一句殺過去,再從撫安堡附近重新進來,他們絕對想不到我們敢這麽做,······
毛文龍的話讓馮紫英怦然心動。
沒錯,現在建州女真占盡優勢,懿路所、汎河所兩翼的要隘皆被其控製,邊牆內要走潛入過去,根本不可能,要打過去那隨時可能遭遇來自各方的攔截,隻有走邊牆外。
女真人肯定認為遼東軍不敢走邊牆外,那是他們的地盤,而且邊牆外荒郊野地,道路崎嶇,行走艱難,而且天寒地凍,大雪皚皚,即便是能尋得小路數千人的行進,豈是簡單之事?弄不好就有全軍覆沒之憂。
「振南,你這構想雖好,但是走邊牆外,薩爾滸到界凡寨再往北走汎河一
線,都是野地,你可有把握?」馮紫英問道。
「十成把握肯定是沒有的,如果有,那也什麽別說直接打就是了,但是六七成卑職還是有的,之前卑職便在鴉鶻關當過守備,直麵赫圖阿拉,對邊牆外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建州女真人這大冬天一樣不怎麽出來,雪地裏的滋味換了誰也一樣不好受,所以卑職才打算在撫順關那一帶虛晃一槍之後出關,肯定會很難,但是值得,隻要從撫安堡那裏鑽進去,定能從背後打汎河所一線的建州軍措手不及,如果大人能催著趙總兵和曹大人的主力從正麵猛攻懿路所一線,卑職在後方動搖其防線,而杜大人又能從鐵嶺衛向南突擊,卑職覺得這一戰就值得了!」
毛文龍不敢說這一仗就贏定了。
打仗本來就是冒險活兒,即便他覺得再有把握但是這裏邊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也是覺得馮紫英此番來是以督師身份,而且趙率教和曹文詔、賀人龍這些統兵大將都和其有些淵源,馮紫英能夠指揮得動否則他也不敢提出這一條冒險策略,那真的是把自己置於死地了。
馮紫英思前想後,還是不敢輕易下決定。
這關係到近萬人的生死,毛文龍雖然敢於冒險但是自己卻不能輕率把他們送入險境,自己這一來就遇上直接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勝負關鍵手,讓他都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毛文龍所提議的冒險又的確讓人動心,按照常理打的話,就算是能打破懿路所汎河所,恐怕損失都要以萬計,而杜鬆部也不過一萬多人,這樣計算下來,幾乎相抵,唯一能得的也就是拯救回來了杜鬆部這個名聲。
馮紫英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腦海中關於撫順關到薩爾滸、界凡寨一直到撫安堡這一線的情況不斷翻滾。
平素在地圖上、沙盤上形成的概念現在終於要變成真實的戰爭,薩爾滸之戰他當然是知道的,遼東興衰乃至明亡清興的一個關鍵節點,但馮紫英並不在意這個。
自己的到來已經讓曆史改變許多,而且本來這個世界的曆史也出現了偏差,「可興天下,可亡天下'的布喜婭瑪拉都成為了自己枕畔人,甚至替自己生下兒女了,孫承宗、曹文詔這一類明末戰神都和自己成為同僚下屬了,哪裏還有什麽可以借鑒的?
最終他緩緩轉過身,看著毛文龍道:「照理說兵凶戰危我不該如此孟浪輕率作出決定,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從這裏到鞍山驛還要走幾日,你和我的幕僚再把你的計劃拿出來好好討論計議一番,如果能在到鞍山驛之前說服我,我便允了!」
從三岔河口到鞍山驛兩日行程,吳耀青帶著一幫人和毛文龍的隨軍參謀開始就計劃進行研究推演,一直到馮紫英都要啟程趕往沈陽時,才算是敲定了此番襲擊。
約好了時日,另外也要隨時保持聯絡,毛文龍率領他的精銳主力分道揚鑣東行,繞過了遼東鎮所在的遼陽,而是走威寧營—散羊峪堡—東州堡這一線直奔撫順關。
剩下三個營的金州衛、複州衛軍則跟隨馮紫英趕赴沈陽。
一直到沈陽衛城,趙率教率領劉綎、祖大壽、祖大弼兄弟與曹文詔、賀人龍分列兩邊迎了出來。一看趙率教和曹文詔二人的神色表情,馮紫英就知道這兩人之間的嫌隙已經根深蒂固,便是自己也無可能讓二人握手言和,好在曹文詔現在也就打完這一仗就去登萊任職了,自己也許勞神這件事情了,但在這一戰裏,馮紫英還是有把握讓曹文詔顧全大局的。
沈陽衛城比起遼陽城也不遑多讓,雖然這隻是個衛城所在,但是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重要性。
馮紫英一路進城粗略看了一下沈陽城內的情況,比起南邊的城市再燃毫無可比性,街麵上的人多
是以軍伍出身的人,或者是家眷,當然還有許多都是服務於軍隊的一
些匠人和家眷。
馮紫英心中也暗歎,如果不能讓沈陽、遼陽這些城市具備主動吸引外來人口來聚居的能力,而要完全依靠朝廷為這一區域輸入各種物資來支撐,那麽遼東始終就是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麵,依靠陸路的運輸,巨大的消耗即便是朝廷也有些承受不起。但現在在金州、牛莊兩個港口開埠之後,這種局麵就能迅速得到改善。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還言之過早,先要把眼前這一關過了才能說得上其他。
馮紫英一進大廳,兩邊將領自動分列,趙率教一邊為主,曹文詔這邊為客。
馮紫英也一一和諸將握手打招呼,寒暄了一陣,這才進入居中帥位。
「好了,在座都算是本官的熟人了,我從京師來,為何,大家都清楚,我既然來了,這一戰就隻許勝不許敗,這句話先撂在這裏,若是局麵不利,我會主動請纓坐鎮遼東,將鐵嶺衛奪回來為止,但在座諸位,那就要自請責罰,以事論罪!」
馮紫英之前和藹可親的表情迅速消失,麵沉如水。
要把這幾部捏合在一起可不容易,再說馮紫英是督師,但是要對這一幫戰將指手畫腳,要讓他們乖乖聽命,那可不簡單,而且這一仗的後果也是如此嚴重,不容有任何疏忽閃失。
「有大人坐鎮,諸部當奮力效命,敢不死戰?」毛文龍又應了一句這才道:「卑職此番率主力精銳前來,金、複二州衛軍亦是虎賁之師,屆時但憑大人吩咐,絕不讓大人失望。」
馮紫英笑了起來,這家夥情商很高啊,也不知道前世中怎麽就惡了袁崇煥,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慘烈結果?
不過現在袁崇煥還在哪裏?馮紫英遍尋朝中士人,都沒有發現。
這一世見得各類名人多了去,所以馮紫英也對多一個少一個不太在意了,而且他也記得好像袁崇煥科舉入仕時間甚晚,大概是廣東那邊的人,那就再等上幾年,看看對方能不能冒出頭來。
現在的毛文龍也正值壯年,也應該沒有和前世中與袁崇煥交惡時的那種驕橫霸道,這也在情理之中。
「好了,振南,你也是久經戰陣的宿將了,此番我來遼東的目的你也明白,要打贏這一仗,把杜鬆部接應出來,同時堅守住沈陽,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馮紫英步入正題。
「懿路所和汎河所都不太好打,建州女真既然起了圍點打援的心思,肯定在防線上布置十分穩固,若是正麵進攻,隻怕會打成消耗戰,這也是努爾哈赤所想見到的。」言及軍事,毛文龍立即進入了狀態,「卑職來之前就思前想後,這一仗不好打,無論怎麽打隻要你按照努爾哈赤預設路線去打,要破懿路所、汎河所的防線,就入了他的圈套。」
馮紫英欣賞地點點頭:「嗯,你言之有理,但要接應杜鬆部南下,就必須要破懿路所和汎河所的阻礙,你怎麽破?」
「卑職有一個大膽的主意,就看大人敢不敢搏一搏了。」毛文龍笑了起來,有些猙獰的意味。
「哦?」馮紫英也笑了起來,「我在寧夏平叛在永平守城,在陝西平亂,人言我馮紫英天生膽大妄為,暴虎馮河,振南,你可真的是撓到了我心坎兒上了,我平生最不愛做的事情,就是落入俗套,墜入窠臼,最喜之事就是不拘一格別出心裁,你說如何搏?「若是大人同意,振南欲率本部九千人,在撫順關虛晃一槍,出關,走薩爾滸、界凡寨,過渾河,沿著汎河上溯,從撫安堡南邊***去,直入汎河所,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毛文龍也不廢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需要地圖,馮紫英早已經對遼東地界情況爛熟於胸,略一思索,便問道:「你要走關外插過去,那可是女真人地盤了。」
「那又如何,現在建州女真全力以赴在懿路所和汎河所設立防線,又在西麵阻擊我們沿著邊牆的進攻,反倒是東麵,他們覺得拿下了撫安堡、花包衝和三岔兒堡,這邊牆內就穩了,但我不走邊牆內,我走他們的地盤,一句殺過去,再從撫安堡附近重新進來,他們絕對想不到我們敢這麽做,······
毛文龍的話讓馮紫英怦然心動。
沒錯,現在建州女真占盡優勢,懿路所、汎河所兩翼的要隘皆被其控製,邊牆內要走潛入過去,根本不可能,要打過去那隨時可能遭遇來自各方的攔截,隻有走邊牆外。
女真人肯定認為遼東軍不敢走邊牆外,那是他們的地盤,而且邊牆外荒郊野地,道路崎嶇,行走艱難,而且天寒地凍,大雪皚皚,即便是能尋得小路數千人的行進,豈是簡單之事?弄不好就有全軍覆沒之憂。
「振南,你這構想雖好,但是走邊牆外,薩爾滸到界凡寨再往北走汎河一
線,都是野地,你可有把握?」馮紫英問道。
「十成把握肯定是沒有的,如果有,那也什麽別說直接打就是了,但是六七成卑職還是有的,之前卑職便在鴉鶻關當過守備,直麵赫圖阿拉,對邊牆外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建州女真人這大冬天一樣不怎麽出來,雪地裏的滋味換了誰也一樣不好受,所以卑職才打算在撫順關那一帶虛晃一槍之後出關,肯定會很難,但是值得,隻要從撫安堡那裏鑽進去,定能從背後打汎河所一線的建州軍措手不及,如果大人能催著趙總兵和曹大人的主力從正麵猛攻懿路所一線,卑職在後方動搖其防線,而杜大人又能從鐵嶺衛向南突擊,卑職覺得這一戰就值得了!」
毛文龍不敢說這一仗就贏定了。
打仗本來就是冒險活兒,即便他覺得再有把握但是這裏邊不可預測因素太多,也是覺得馮紫英此番來是以督師身份,而且趙率教和曹文詔、賀人龍這些統兵大將都和其有些淵源,馮紫英能夠指揮得動否則他也不敢提出這一條冒險策略,那真的是把自己置於死地了。
馮紫英思前想後,還是不敢輕易下決定。
這關係到近萬人的生死,毛文龍雖然敢於冒險但是自己卻不能輕率把他們送入險境,自己這一來就遇上直接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勝負關鍵手,讓他都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毛文龍所提議的冒險又的確讓人動心,按照常理打的話,就算是能打破懿路所汎河所,恐怕損失都要以萬計,而杜鬆部也不過一萬多人,這樣計算下來,幾乎相抵,唯一能得的也就是拯救回來了杜鬆部這個名聲。
馮紫英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腦海中關於撫順關到薩爾滸、界凡寨一直到撫安堡這一線的情況不斷翻滾。
平素在地圖上、沙盤上形成的概念現在終於要變成真實的戰爭,薩爾滸之戰他當然是知道的,遼東興衰乃至明亡清興的一個關鍵節點,但馮紫英並不在意這個。
自己的到來已經讓曆史改變許多,而且本來這個世界的曆史也出現了偏差,「可興天下,可亡天下'的布喜婭瑪拉都成為了自己枕畔人,甚至替自己生下兒女了,孫承宗、曹文詔這一類明末戰神都和自己成為同僚下屬了,哪裏還有什麽可以借鑒的?
最終他緩緩轉過身,看著毛文龍道:「照理說兵凶戰危我不該如此孟浪輕率作出決定,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從這裏到鞍山驛還要走幾日,你和我的幕僚再把你的計劃拿出來好好討論計議一番,如果能在到鞍山驛之前說服我,我便允了!」
從三岔河口到鞍山驛兩日行程,吳耀青帶著一幫人和毛文龍的隨軍參謀開始就計劃進行研究推演,一直到馮紫英都要啟程趕往沈陽時,才算是敲定了此番襲擊。
約好了時日,另外也要隨時保持聯絡,毛文龍率領他的精銳主力分道揚鑣東行,繞過了遼東鎮所在的遼陽,而是走威寧營—散羊峪堡—東州堡這一線直奔撫順關。
剩下三個營的金州衛、複州衛軍則跟隨馮紫英趕赴沈陽。
一直到沈陽衛城,趙率教率領劉綎、祖大壽、祖大弼兄弟與曹文詔、賀人龍分列兩邊迎了出來。一看趙率教和曹文詔二人的神色表情,馮紫英就知道這兩人之間的嫌隙已經根深蒂固,便是自己也無可能讓二人握手言和,好在曹文詔現在也就打完這一仗就去登萊任職了,自己也許勞神這件事情了,但在這一戰裏,馮紫英還是有把握讓曹文詔顧全大局的。
沈陽衛城比起遼陽城也不遑多讓,雖然這隻是個衛城所在,但是由於其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重要性。
馮紫英一路進城粗略看了一下沈陽城內的情況,比起南邊的城市再燃毫無可比性,街麵上的人多
是以軍伍出身的人,或者是家眷,當然還有許多都是服務於軍隊的一
些匠人和家眷。
馮紫英心中也暗歎,如果不能讓沈陽、遼陽這些城市具備主動吸引外來人口來聚居的能力,而要完全依靠朝廷為這一區域輸入各種物資來支撐,那麽遼東始終就是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麵,依靠陸路的運輸,巨大的消耗即便是朝廷也有些承受不起。但現在在金州、牛莊兩個港口開埠之後,這種局麵就能迅速得到改善。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還言之過早,先要把眼前這一關過了才能說得上其他。
馮紫英一進大廳,兩邊將領自動分列,趙率教一邊為主,曹文詔這邊為客。
馮紫英也一一和諸將握手打招呼,寒暄了一陣,這才進入居中帥位。
「好了,在座都算是本官的熟人了,我從京師來,為何,大家都清楚,我既然來了,這一戰就隻許勝不許敗,這句話先撂在這裏,若是局麵不利,我會主動請纓坐鎮遼東,將鐵嶺衛奪回來為止,但在座諸位,那就要自請責罰,以事論罪!」
馮紫英之前和藹可親的表情迅速消失,麵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