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到來,馮紫英招呼二人入座。
馮紫英走這段時間裏,順天府衙裏很有點兒群龍無首旳感覺。
原來馮紫英沒來之前,府尹大人在或者不在,似乎都沒有太大影響,大家各自按照各自的路數做事兒。
便是治中梅之燁想要控製局麵,但他身份限製了他,讓他無能為力。
一個治中,身份地位太尷尬了,通判們根本就不會買他的賬,推官也不可能容忍他插手,儒學教授和經曆司、照磨所的官員們也一樣,便是七房的吏員們也不可能對一個治中有太大的畏懼。
準確的說,在一個府衙門裏,府尹(知府)就是天王老子,一言九鼎,說一不二,滅門令尹,破家縣令,這句俗諺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府丞(同知)不但是許多事務的具體操作者,同時也是府尹的副手助手,一樣手握重權。
但再下一位的治中就隻能說專注一項事務,具有一定事權了,但要說影響整個大局,那就談不上了。
馮紫英來了順天府之後,進入狀態很快,而且在覺察到府尹缺位之後,在吳道南的默許下迅速接手了許多本該是府尹的事權,既要權力,也做事情,而且做得很漂亮,否則吳道南也不可能容忍他。
尤其是在對吏房刑房兩房進行人事調整之後迅速對府衙裏最重要的一塊——三班衙門進行了大調整之後,一下子就樹立起了權威,而且整個衙門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三班衙門這幫人在整個府衙裏邊官吏中所占人數是最大的一塊,幾乎占到了七成,他們位卑權重,事務繁雜,當然這個權重主要是對市井百姓而言。
不過馮紫英還是有所保留,像涉及到治中和通判們的其他幾房,他還是保持了克製,沒有太過插手,因為他知道輕重緩急。
但現在情形不一樣了,時局動蕩,連吳道南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全力支持自己,順天府衙需要鐵板一塊,如果誰還要在其中離心離德,那馮紫英就要不客氣了。
但在做一些事情之前,馮紫英仍然需要鞏固基礎,把所有需要考慮的細節都想到,打好基礎,才能做好事情。
馮紫英也在考慮當下順天府的情況,和自己可能要麵對的種種風險和挑戰。
“文正,建興,我去鐵網山這段時間裏,城裏有什麽異動?”馮紫英開門見山,“恐怕你們也大略聽到消息了吧,皇上遇刺,昏迷不醒,而且也有一些野心家圖謀不軌,……”
李文正和李建興二人沒想到馮紫英一來就把話題挑明,都麵麵相覷,頓了一頓,李文正才在李建興的眼神示意下回答道:“大人,這等事情其實在城裏都已經不是秘密了,《今日新聞》雖然沒有明確刊載,但是還是或多或少透露出來了一些信心,比如昨日便有文章出來說朝廷應當考慮早日立儲,以防萬一,這不擺明說現在皇上身體出了問題麽?若非如此,禮部肯定不會允許這種文章出來,《今日新聞》也不會這般放肆,……”
“噢,這麽說來城中士民是早就知曉了?”馮紫英倒也不意外,鐵網山行宮中那麽多人,而永隆帝遇刺時亦有許多人當場目睹,再加上別有用心之人的刻意傳播,吵得沸沸揚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應該是四日前就已經在城中悄悄流傳,前兩日便已經傳遍全城了。”李建興補充道:“宣府軍東進和薊鎮軍在榆河大戰的消息一度也在城中引發了驚駭恐慌,城裏戒嚴也是讓人人心惶惶,大人傳信回來之後,我們便立即將三班衙役都全數派出去了,宋大人親自坐鎮府衙裏,一些光棍剌虎都想要借機生亂,但都被控製下去了。”
作為刑房司吏,李建興進入狀態很快,他也很清楚馮紫英對三班衙役這幫人的看重,這幾百號人對整個京師城裏三教九流的控製力關係到整個京師城治安大局。
馮紫英滿意地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情形,為什麽花大力氣整肅三班衙役,要換成自己的人,最起碼也是自己能控製得住的人,不在於這幫人在外邊有多少不軌行為,而在於這幫人能能在關鍵時刻撒出去發揮作用,達到目的。
“唔,宋憲很配合?”馮紫英沉吟了一下。
宋憲是推官,理論上是府尹在案件審訊訴訟上的權力執行者,也是府丞在治安事務這一塊上的助手,所以他的地位是比較特殊複雜而又尷尬的,一般說來,府尹和府丞關係都不會太好,所以他這個推官既要緊跟府尹步伐,同時又不能與府丞關係過於緊張,否則府丞對於治安事務具有主導權,而刑房更是府丞的主要臂助,沒有刑房這幫人的支持,推官的很多事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之前宋憲態度雖然逐漸傾向於馮紫英,但是卻遠無法和傅試的積極姿態相比,所以馮紫英對此人也是抱著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但聽李建興這麽一說,似乎這宋憲的態度有較大變化啊。
“嗯,卑職把大人的要求傳達給梁鵬、景德民、蕭元芳等人之後,宋大人也聽見了,主動加入進來,進行了補充和落實,要求三班衙役要堅決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有什麽阻力和困難有他來協調,包括蕭元芳他們在南熏坊一帶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有衝突,也是宋大人親自出麵彈壓,……”
“哦?”李建興的話讓馮紫英大為驚訝,“他出麵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懟上了?”
宋憲這廝居然肯在這種事情上出頭,南城兵馬司的人可不是善茬兒,他這個推官未必壓得住那些人,但是不管怎麽說,人家敢出頭露麵杠上,那就說明此人看清楚了方向,明確了態度,如果是這樣,那此人倒是可用。
三班衙役這幫人對付市井小民光棍剌虎倒是沒問題,和巡捕營的人也能叫叫板,但是和兵馬司的人杠上了,就站不到上風了,人家背後是巡城察院,是都察院,可不會怵順天府衙。
馮紫英來順天府之後,大力整頓三班捕快,當然也要給他們打氣壯膽助威,讓他們放手做事。
但這京師城裏藏龍臥虎,不說其他,但是這治安事務這一塊,宛平、大興二縣縣衙不說,那都是一家人,但是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卻是最大的對手,理論上這城裏都有權管,責權交叉,涉及到諸多利益,當然不可能一致,自然矛盾衝突就不斷。
北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關係最好,因為韓奇和鄭貴妃的緣故,所以一直保持著比較默契的關係,中城兵馬司和西城兵馬司關係也不錯,但東城兵馬司和南城兵馬司就一般了。
“嗯,有人違反宵禁,被我們拿住,南城兵馬司的人來搶人,所以兩邊械鬥起來,我們這邊傷了三個,他們便也有兩個吃了虧,所以兩邊都不相讓,南城兵馬司一位副指揮使要強壓我們一頭帶人走,你也知道三班捕快這幫人底氣不足,畢竟人家那邊都是官,也幸虧宋大人及時趕到,所以兩邊鬥嘴半天,宋大人說人可以帶走,但得留下條子,那邊無奈,隻能出了條子,……”
說到這裏,李建興都是頗為得意,“什麽時候咱們也能壓著兵馬司了,宋大人據理力爭,一條一款拿出來,逼得對方退讓,……”
李文正卻搖搖頭,笑了起來:“建興,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可知當時宋大人後來和那位副指揮使私下怎麽說的,說若是折了順天府衙的麵子,馮大人回來是肯定不依的,定要去找都察院論個道理,反正右都禦史喬大人就是馮大人的座師,所以那指揮使才慫了,……”
馮紫英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宋憲倒是挺會狐假虎威,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說明宋憲已經意識到了一些事情,並開始改變態度了。
如果能把宋憲成功地納入自己體係,那自己在順天府衙裏邊的影響力就能得到很大提高。
蓋因這宋憲在府衙裏邊的威信很高,無論是刑房還是其他幾房的吏員們對其評價都不錯,為人處世也很謹慎低調,正因為如此,自己來順天府之後,此人雖然表現出了親近姿態,但是卻遲遲不肯徹底倒向自己,從這一點看,馮紫英倒是覺得此人更值得深交。
不過此事倒是放在後邊,像宋憲這樣的人就算是要用,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好的。
“既然你們都知道當下的情形,俗話說得好,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當下朝廷正麵臨諸多棘手的事情,不過那是朝中諸公操心的事兒,輪不到咱們去過問,咱們作為朝廷眼皮子下邊的衙門,怎麽把自己事情做好,別給朝廷添亂才是正經。”馮紫英正色道:“先前府尹大人專門召見了我,他因為去了鐵網山半個月勞頓不堪,身體不佳,恐怕沒有太多精力來過問府裏事務,所以委托我來全權處理,但要處理好這些事務,我就需要府衙裏所有人的協助,因此我有些問題,要征求你們的意見和看法,……”
馮紫英走這段時間裏,順天府衙裏很有點兒群龍無首旳感覺。
原來馮紫英沒來之前,府尹大人在或者不在,似乎都沒有太大影響,大家各自按照各自的路數做事兒。
便是治中梅之燁想要控製局麵,但他身份限製了他,讓他無能為力。
一個治中,身份地位太尷尬了,通判們根本就不會買他的賬,推官也不可能容忍他插手,儒學教授和經曆司、照磨所的官員們也一樣,便是七房的吏員們也不可能對一個治中有太大的畏懼。
準確的說,在一個府衙門裏,府尹(知府)就是天王老子,一言九鼎,說一不二,滅門令尹,破家縣令,這句俗諺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府丞(同知)不但是許多事務的具體操作者,同時也是府尹的副手助手,一樣手握重權。
但再下一位的治中就隻能說專注一項事務,具有一定事權了,但要說影響整個大局,那就談不上了。
馮紫英來了順天府之後,進入狀態很快,而且在覺察到府尹缺位之後,在吳道南的默許下迅速接手了許多本該是府尹的事權,既要權力,也做事情,而且做得很漂亮,否則吳道南也不可能容忍他。
尤其是在對吏房刑房兩房進行人事調整之後迅速對府衙裏最重要的一塊——三班衙門進行了大調整之後,一下子就樹立起了權威,而且整個衙門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三班衙門這幫人在整個府衙裏邊官吏中所占人數是最大的一塊,幾乎占到了七成,他們位卑權重,事務繁雜,當然這個權重主要是對市井百姓而言。
不過馮紫英還是有所保留,像涉及到治中和通判們的其他幾房,他還是保持了克製,沒有太過插手,因為他知道輕重緩急。
但現在情形不一樣了,時局動蕩,連吳道南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全力支持自己,順天府衙需要鐵板一塊,如果誰還要在其中離心離德,那馮紫英就要不客氣了。
但在做一些事情之前,馮紫英仍然需要鞏固基礎,把所有需要考慮的細節都想到,打好基礎,才能做好事情。
馮紫英也在考慮當下順天府的情況,和自己可能要麵對的種種風險和挑戰。
“文正,建興,我去鐵網山這段時間裏,城裏有什麽異動?”馮紫英開門見山,“恐怕你們也大略聽到消息了吧,皇上遇刺,昏迷不醒,而且也有一些野心家圖謀不軌,……”
李文正和李建興二人沒想到馮紫英一來就把話題挑明,都麵麵相覷,頓了一頓,李文正才在李建興的眼神示意下回答道:“大人,這等事情其實在城裏都已經不是秘密了,《今日新聞》雖然沒有明確刊載,但是還是或多或少透露出來了一些信心,比如昨日便有文章出來說朝廷應當考慮早日立儲,以防萬一,這不擺明說現在皇上身體出了問題麽?若非如此,禮部肯定不會允許這種文章出來,《今日新聞》也不會這般放肆,……”
“噢,這麽說來城中士民是早就知曉了?”馮紫英倒也不意外,鐵網山行宮中那麽多人,而永隆帝遇刺時亦有許多人當場目睹,再加上別有用心之人的刻意傳播,吵得沸沸揚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應該是四日前就已經在城中悄悄流傳,前兩日便已經傳遍全城了。”李建興補充道:“宣府軍東進和薊鎮軍在榆河大戰的消息一度也在城中引發了驚駭恐慌,城裏戒嚴也是讓人人心惶惶,大人傳信回來之後,我們便立即將三班衙役都全數派出去了,宋大人親自坐鎮府衙裏,一些光棍剌虎都想要借機生亂,但都被控製下去了。”
作為刑房司吏,李建興進入狀態很快,他也很清楚馮紫英對三班衙役這幫人的看重,這幾百號人對整個京師城裏三教九流的控製力關係到整個京師城治安大局。
馮紫英滿意地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情形,為什麽花大力氣整肅三班衙役,要換成自己的人,最起碼也是自己能控製得住的人,不在於這幫人在外邊有多少不軌行為,而在於這幫人能能在關鍵時刻撒出去發揮作用,達到目的。
“唔,宋憲很配合?”馮紫英沉吟了一下。
宋憲是推官,理論上是府尹在案件審訊訴訟上的權力執行者,也是府丞在治安事務這一塊上的助手,所以他的地位是比較特殊複雜而又尷尬的,一般說來,府尹和府丞關係都不會太好,所以他這個推官既要緊跟府尹步伐,同時又不能與府丞關係過於緊張,否則府丞對於治安事務具有主導權,而刑房更是府丞的主要臂助,沒有刑房這幫人的支持,推官的很多事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之前宋憲態度雖然逐漸傾向於馮紫英,但是卻遠無法和傅試的積極姿態相比,所以馮紫英對此人也是抱著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但聽李建興這麽一說,似乎這宋憲的態度有較大變化啊。
“嗯,卑職把大人的要求傳達給梁鵬、景德民、蕭元芳等人之後,宋大人也聽見了,主動加入進來,進行了補充和落實,要求三班衙役要堅決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有什麽阻力和困難有他來協調,包括蕭元芳他們在南熏坊一帶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有衝突,也是宋大人親自出麵彈壓,……”
“哦?”李建興的話讓馮紫英大為驚訝,“他出麵和南城兵馬司的人懟上了?”
宋憲這廝居然肯在這種事情上出頭,南城兵馬司的人可不是善茬兒,他這個推官未必壓得住那些人,但是不管怎麽說,人家敢出頭露麵杠上,那就說明此人看清楚了方向,明確了態度,如果是這樣,那此人倒是可用。
三班衙役這幫人對付市井小民光棍剌虎倒是沒問題,和巡捕營的人也能叫叫板,但是和兵馬司的人杠上了,就站不到上風了,人家背後是巡城察院,是都察院,可不會怵順天府衙。
馮紫英來順天府之後,大力整頓三班捕快,當然也要給他們打氣壯膽助威,讓他們放手做事。
但這京師城裏藏龍臥虎,不說其他,但是這治安事務這一塊,宛平、大興二縣縣衙不說,那都是一家人,但是五城兵馬司和巡捕營卻是最大的對手,理論上這城裏都有權管,責權交叉,涉及到諸多利益,當然不可能一致,自然矛盾衝突就不斷。
北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關係最好,因為韓奇和鄭貴妃的緣故,所以一直保持著比較默契的關係,中城兵馬司和西城兵馬司關係也不錯,但東城兵馬司和南城兵馬司就一般了。
“嗯,有人違反宵禁,被我們拿住,南城兵馬司的人來搶人,所以兩邊械鬥起來,我們這邊傷了三個,他們便也有兩個吃了虧,所以兩邊都不相讓,南城兵馬司一位副指揮使要強壓我們一頭帶人走,你也知道三班捕快這幫人底氣不足,畢竟人家那邊都是官,也幸虧宋大人及時趕到,所以兩邊鬥嘴半天,宋大人說人可以帶走,但得留下條子,那邊無奈,隻能出了條子,……”
說到這裏,李建興都是頗為得意,“什麽時候咱們也能壓著兵馬司了,宋大人據理力爭,一條一款拿出來,逼得對方退讓,……”
李文正卻搖搖頭,笑了起來:“建興,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可知當時宋大人後來和那位副指揮使私下怎麽說的,說若是折了順天府衙的麵子,馮大人回來是肯定不依的,定要去找都察院論個道理,反正右都禦史喬大人就是馮大人的座師,所以那指揮使才慫了,……”
馮紫英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宋憲倒是挺會狐假虎威,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說明宋憲已經意識到了一些事情,並開始改變態度了。
如果能把宋憲成功地納入自己體係,那自己在順天府衙裏邊的影響力就能得到很大提高。
蓋因這宋憲在府衙裏邊的威信很高,無論是刑房還是其他幾房的吏員們對其評價都不錯,為人處世也很謹慎低調,正因為如此,自己來順天府之後,此人雖然表現出了親近姿態,但是卻遲遲不肯徹底倒向自己,從這一點看,馮紫英倒是覺得此人更值得深交。
不過此事倒是放在後邊,像宋憲這樣的人就算是要用,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好的。
“既然你們都知道當下的情形,俗話說得好,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當下朝廷正麵臨諸多棘手的事情,不過那是朝中諸公操心的事兒,輪不到咱們去過問,咱們作為朝廷眼皮子下邊的衙門,怎麽把自己事情做好,別給朝廷添亂才是正經。”馮紫英正色道:“先前府尹大人專門召見了我,他因為去了鐵網山半個月勞頓不堪,身體不佳,恐怕沒有太多精力來過問府裏事務,所以委托我來全權處理,但要處理好這些事務,我就需要府衙裏所有人的協助,因此我有些問題,要征求你們的意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