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了一陣女兒,眼見得女兒又沉沉睡下去了,馮紫英這才小心翼翼地讓乳母將女兒抱了去,自家歪著身子靠在了炕榻另一端,把身子縮在了一邊兒。
見丈夫這般模樣,蜷縮在自己腳邊上,沈宜修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好歹也是一家之主了,卻怎地沒個坐相?外邊下人進來看著想什麽話?”
“嗨,沒事兒,都是一家人,哪來那麽多規矩,這屋裏沒得允許,除了雲裳之外,還能有誰進來?”
馮紫英不在意的一隻胳膊壓在炕幾上,一隻手摩挲著下頜,還有三日就是成親之日,似乎自己的情緒就沒有先前那麽多期盼和急切了呢?或許是因為之前和沈宜修的成親已經走了這樣一道程序,現在再來一回,已經沒有了那種新鮮感?
可是人卻不一樣了啊,馮紫英琢磨著,總覺得好像缺了點兒什麽,但是又說不出來。
感覺就像是上緊了發條的一台機器驟然間放鬆下來,有些不適應了。
“相公今日是怎麽了,感覺您總有點兒心神不寧心不在焉的樣,是不是身體不適?”沈宜修也覺察到了丈夫的異樣,然後笑了笑,“不是太興奮太激動吧?”
馮紫英知道妻子是開玩笑,搖了搖頭:“也說不出來,總而言之就是覺得全身上下乏得緊,空空落落的,說話做事兒都覺得沒精神,……”
這話倒是把沈宜修和晴雯都嚇了一跳,“相公,要不去請一個郎中來看看?”
“我沒啥事兒,就是精神有些不濟,張師年前就要來,還有幾日就會到,哪裏用得著?到時候問一問張師。”馮紫英擺擺手。
“是不是贖人的事兒讓相公太操心了?”沈宜修若有深意地問道。
馮紫英笑了笑,“這等事情,不過是朝廷有心,蒙古人有意,我在其中牽牽線罷了,隻是需要遮人耳目,朝廷不能明麵上參與,也就隻有我來背這層皮了,所以我也一樣,隨手扔給外邊人做,既能說得過去,也不會授人以柄,大家心照不宣,否則,你以為這麽好做麽?”
沈宜修也是官宦出身,隱約知曉其中必定有些奧妙,隻是不太明白罷了,前期丈夫不願意說,現在基本上塵埃落定,丈夫才會這般挑明,她也恍然大悟:“相公是說,朝廷也是支持用這樣鬼祟的方式來?”
“不這樣做,哪又如何做?”馮紫英嘴角掛著淡淡地譏諷之意,“上百萬兩銀子的贖金,朝廷既不願意也拿不出來,但是若是態度過於堅決讓蒙古人起了殺心,那這麽多武勳家族豈不是要炸營造反?所以也就隻能這麽含含糊糊地拖著,逼著這些武勳家族自個兒想辦法,這邊還讓我要和蒙古人交涉,把明麵上的一件事情淡化下來變成一種私下的交易,……”
馮紫英都很難評價朝廷的這種方式究竟是好是壞,的確前期朝廷通過了各種手段把京營潰敗之事造得沸沸揚揚,取得了道德高點,同時又把士卒贖回,可以說看起來算把這樁事情十分完美的化解了,把鍋也全數甩到了武勳家族身上。
但是這也一樣有後遺症,京營中仍然有大量武勳子弟,而且不僅僅是京營,即便是四衛營、勇士營和巡捕營,乃至於龍禁尉中武勳子弟也不少,朝廷的這種手法固然可以丟鍋,但是其對整個武勳群體的傷害和刺激,甚至可以說激發起來的敵意也是難以彌補的。
武勳家族的影響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尤其是在軍中,同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馮紫英現在還不能判斷永隆帝和內閣的這種手段最後會帶來什麽,但是他相信後續肯定會有一些問題會冒出來,隻是現在還看不準。
馮紫英也能理解,由於元熙帝對武勳的優遇,加上義忠親王曾經當過二十年的太子,可以說,整個武勳一直是堅定不移的擁護元熙帝和義忠親王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的確千絲萬縷根深蒂固,永隆帝登基之後隻能采取隱忍和暗中削減的辦法,這還要靠文官群體的配合支持才能做到。
如果說沒有義忠親王或者元熙帝在,哪怕是他們兩人隻有一個人在,那麽永隆帝都能有條不紊的做到削枝剔葉,逐漸剔除那些與父皇和義忠親王關係密切或者不可靠的武勳,進而將這個群體逐漸納入自己手中,但是元熙帝和義忠親王同時存在就讓他無法如願實現這個意圖了,而且還會隨著時間推移讓風險更大,所以他就隻能借助這樣一個機會來暴力破局。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相公,京中武勳家族何止數百?便是頗有頭臉的武勳怕也有數十上百吧?他們子弟科不僅僅隻是集中於京營,除了九邊因為戰事頻繁而逐漸淡出,便是在內地和沿海以及江南等地的衛所,武勳子弟依然是占據主導地位啊。”沈宜修有些擔心地道:“高祖皇帝起家於江南,帶了一大批顯赫武勳貴族進京,但是江南仍然是武勳雲集之地,便是妾身的老家蘇州,武勳家族起碼也有一二十家,要說相公的家族也是源於蘇州吧?”
馮紫英訝然,他沒想到沈宜修也能想得這麽遠,挑了挑眉,“宛君想說什麽?”
“妾身愚見,這等時候實際上是不宜過於逼迫武勳群體的,妾身以為朝廷為了這一百多萬兩銀子而將整個武勳群體置於一種受羞辱和出賣的境地,必有後患。”沈宜修猶豫了一下才道:“道理相公肯定明白。”
馮紫英心中一凜,“宛君,馮家也是武勳一員,……”
“不,相公,你和公公都不應該算進去了,妾身感覺得到其實相公基本上是以文臣自居,而公公則是遠戍邊地,基本上沒有參與到這些事務中來,可京中武勳們遭遇此難,他們會怎麽想?”
雖然不認為武勳能在這個時候有什麽興風作浪的本事,但馮紫英還是問道:“宛君是擔心京中會有什麽異變?”
“京中恐怕不會,前期妾身看那《今日新聞》幾乎每期都有評價三屯營一戰的,寫的很詳細清楚,武勳也好,京中士民也好,京營的低劣表現印象都深入人心,很難得到士人民眾的支持理解。”沈宜修搖頭,“但是《今日新聞》卻隻能限於京畿,主要還是京城,但是京師武勳祖籍大多是來自南直隸和浙江,其中尤以金陵、蘇州、揚州、杭州、廬州、安慶等地為多,像賈史王薛不就是金陵世家麽?四王八公十二侯中的牛家、柳家、陳家就是來自揚州,四王都是來自蘇州,像和相公交好的韓家來自杭州,……”
馮紫英大吃一驚,這些武勳望族的祖籍他當然是清楚的,作為武勳中的一員,他很清楚張士誠起家於泰州,但真正站穩腳跟還是在蘇州,後來張士誠雖然被朱元璋擊敗,但是張氏後裔基本上就藏身於蘇州,所以所以最終大周北伐與前明爭奪天下,還是倚仗的蘇州、揚州、金陵、杭州等南直和浙江的鄉黨們,而有從龍之功的武勳也大多是來自這些地區,包括那個時候還是微末的馮家也是如此。
但這些情形沈宜修也知道就讓他頗為好奇了,雖然沈家也是蘇州望族,但是沈家卻是一直是士林中人,和武勳家族是格格不入的,這四王八公十二侯的來曆,沈宜修也了解得如此之深,不能不讓馮紫英有些意外。
“宛君,可是嶽丈有信給你?”馮紫英略作思索問道。
“君庸去了一趟山東看望父親母親,父親也讓他帶了一封信回來給我,也提及了蘇州那邊老家情況,……”沈宜修臉上露出一抹憂色,“老家那邊給父親去信稱江南今年一直動蕩不安,除了倭寇襲擾外,流言紛起,據說朝廷有意增加南直和浙江賦稅,另外也要對海貿特許金提價,市舶司那邊據說也要分南北不同稅率,據說山東這邊市舶司海稅稅率比江南要低三分之二,遼東那邊如果開埠甚至要市舶司免稅,不知可有此事?”
馮紫英大驚,雖然他到永平府之後就沒有過多過問開海事務,但是他也知道官應震他們的確在研究南北海稅稅率的差異化,這也是朝中北地士人的強烈要求,很有可能會如此實施,但是特許金和增稅這卻從未聽聞了,這肯定會引發江南的強烈不滿。
隻是這等消息為何如此之快就在江南流傳開來?
馮紫英一時間沒有回答沈宜修的問題,他心中有些隱隱不安,這段時間他一直有些心神不寧,包括從京中回永平之後,就有些感覺,但是始終沒有能找到問題究竟在哪裏,現在才有些反應過來,那就是江南似乎太平靜了一些。
這有點兒像山雨欲來的那種沉悶壓抑的模樣,讓人覺得憋悶,但是遊目四顧,似乎又沒有什麽其他意外,但卻總讓人心裏不安。
見丈夫這般模樣,蜷縮在自己腳邊上,沈宜修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好歹也是一家之主了,卻怎地沒個坐相?外邊下人進來看著想什麽話?”
“嗨,沒事兒,都是一家人,哪來那麽多規矩,這屋裏沒得允許,除了雲裳之外,還能有誰進來?”
馮紫英不在意的一隻胳膊壓在炕幾上,一隻手摩挲著下頜,還有三日就是成親之日,似乎自己的情緒就沒有先前那麽多期盼和急切了呢?或許是因為之前和沈宜修的成親已經走了這樣一道程序,現在再來一回,已經沒有了那種新鮮感?
可是人卻不一樣了啊,馮紫英琢磨著,總覺得好像缺了點兒什麽,但是又說不出來。
感覺就像是上緊了發條的一台機器驟然間放鬆下來,有些不適應了。
“相公今日是怎麽了,感覺您總有點兒心神不寧心不在焉的樣,是不是身體不適?”沈宜修也覺察到了丈夫的異樣,然後笑了笑,“不是太興奮太激動吧?”
馮紫英知道妻子是開玩笑,搖了搖頭:“也說不出來,總而言之就是覺得全身上下乏得緊,空空落落的,說話做事兒都覺得沒精神,……”
這話倒是把沈宜修和晴雯都嚇了一跳,“相公,要不去請一個郎中來看看?”
“我沒啥事兒,就是精神有些不濟,張師年前就要來,還有幾日就會到,哪裏用得著?到時候問一問張師。”馮紫英擺擺手。
“是不是贖人的事兒讓相公太操心了?”沈宜修若有深意地問道。
馮紫英笑了笑,“這等事情,不過是朝廷有心,蒙古人有意,我在其中牽牽線罷了,隻是需要遮人耳目,朝廷不能明麵上參與,也就隻有我來背這層皮了,所以我也一樣,隨手扔給外邊人做,既能說得過去,也不會授人以柄,大家心照不宣,否則,你以為這麽好做麽?”
沈宜修也是官宦出身,隱約知曉其中必定有些奧妙,隻是不太明白罷了,前期丈夫不願意說,現在基本上塵埃落定,丈夫才會這般挑明,她也恍然大悟:“相公是說,朝廷也是支持用這樣鬼祟的方式來?”
“不這樣做,哪又如何做?”馮紫英嘴角掛著淡淡地譏諷之意,“上百萬兩銀子的贖金,朝廷既不願意也拿不出來,但是若是態度過於堅決讓蒙古人起了殺心,那這麽多武勳家族豈不是要炸營造反?所以也就隻能這麽含含糊糊地拖著,逼著這些武勳家族自個兒想辦法,這邊還讓我要和蒙古人交涉,把明麵上的一件事情淡化下來變成一種私下的交易,……”
馮紫英都很難評價朝廷的這種方式究竟是好是壞,的確前期朝廷通過了各種手段把京營潰敗之事造得沸沸揚揚,取得了道德高點,同時又把士卒贖回,可以說看起來算把這樁事情十分完美的化解了,把鍋也全數甩到了武勳家族身上。
但是這也一樣有後遺症,京營中仍然有大量武勳子弟,而且不僅僅是京營,即便是四衛營、勇士營和巡捕營,乃至於龍禁尉中武勳子弟也不少,朝廷的這種手法固然可以丟鍋,但是其對整個武勳群體的傷害和刺激,甚至可以說激發起來的敵意也是難以彌補的。
武勳家族的影響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尤其是在軍中,同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馮紫英現在還不能判斷永隆帝和內閣的這種手段最後會帶來什麽,但是他相信後續肯定會有一些問題會冒出來,隻是現在還看不準。
馮紫英也能理解,由於元熙帝對武勳的優遇,加上義忠親王曾經當過二十年的太子,可以說,整個武勳一直是堅定不移的擁護元熙帝和義忠親王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的確千絲萬縷根深蒂固,永隆帝登基之後隻能采取隱忍和暗中削減的辦法,這還要靠文官群體的配合支持才能做到。
如果說沒有義忠親王或者元熙帝在,哪怕是他們兩人隻有一個人在,那麽永隆帝都能有條不紊的做到削枝剔葉,逐漸剔除那些與父皇和義忠親王關係密切或者不可靠的武勳,進而將這個群體逐漸納入自己手中,但是元熙帝和義忠親王同時存在就讓他無法如願實現這個意圖了,而且還會隨著時間推移讓風險更大,所以他就隻能借助這樣一個機會來暴力破局。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相公,京中武勳家族何止數百?便是頗有頭臉的武勳怕也有數十上百吧?他們子弟科不僅僅隻是集中於京營,除了九邊因為戰事頻繁而逐漸淡出,便是在內地和沿海以及江南等地的衛所,武勳子弟依然是占據主導地位啊。”沈宜修有些擔心地道:“高祖皇帝起家於江南,帶了一大批顯赫武勳貴族進京,但是江南仍然是武勳雲集之地,便是妾身的老家蘇州,武勳家族起碼也有一二十家,要說相公的家族也是源於蘇州吧?”
馮紫英訝然,他沒想到沈宜修也能想得這麽遠,挑了挑眉,“宛君想說什麽?”
“妾身愚見,這等時候實際上是不宜過於逼迫武勳群體的,妾身以為朝廷為了這一百多萬兩銀子而將整個武勳群體置於一種受羞辱和出賣的境地,必有後患。”沈宜修猶豫了一下才道:“道理相公肯定明白。”
馮紫英心中一凜,“宛君,馮家也是武勳一員,……”
“不,相公,你和公公都不應該算進去了,妾身感覺得到其實相公基本上是以文臣自居,而公公則是遠戍邊地,基本上沒有參與到這些事務中來,可京中武勳們遭遇此難,他們會怎麽想?”
雖然不認為武勳能在這個時候有什麽興風作浪的本事,但馮紫英還是問道:“宛君是擔心京中會有什麽異變?”
“京中恐怕不會,前期妾身看那《今日新聞》幾乎每期都有評價三屯營一戰的,寫的很詳細清楚,武勳也好,京中士民也好,京營的低劣表現印象都深入人心,很難得到士人民眾的支持理解。”沈宜修搖頭,“但是《今日新聞》卻隻能限於京畿,主要還是京城,但是京師武勳祖籍大多是來自南直隸和浙江,其中尤以金陵、蘇州、揚州、杭州、廬州、安慶等地為多,像賈史王薛不就是金陵世家麽?四王八公十二侯中的牛家、柳家、陳家就是來自揚州,四王都是來自蘇州,像和相公交好的韓家來自杭州,……”
馮紫英大吃一驚,這些武勳望族的祖籍他當然是清楚的,作為武勳中的一員,他很清楚張士誠起家於泰州,但真正站穩腳跟還是在蘇州,後來張士誠雖然被朱元璋擊敗,但是張氏後裔基本上就藏身於蘇州,所以所以最終大周北伐與前明爭奪天下,還是倚仗的蘇州、揚州、金陵、杭州等南直和浙江的鄉黨們,而有從龍之功的武勳也大多是來自這些地區,包括那個時候還是微末的馮家也是如此。
但這些情形沈宜修也知道就讓他頗為好奇了,雖然沈家也是蘇州望族,但是沈家卻是一直是士林中人,和武勳家族是格格不入的,這四王八公十二侯的來曆,沈宜修也了解得如此之深,不能不讓馮紫英有些意外。
“宛君,可是嶽丈有信給你?”馮紫英略作思索問道。
“君庸去了一趟山東看望父親母親,父親也讓他帶了一封信回來給我,也提及了蘇州那邊老家情況,……”沈宜修臉上露出一抹憂色,“老家那邊給父親去信稱江南今年一直動蕩不安,除了倭寇襲擾外,流言紛起,據說朝廷有意增加南直和浙江賦稅,另外也要對海貿特許金提價,市舶司那邊據說也要分南北不同稅率,據說山東這邊市舶司海稅稅率比江南要低三分之二,遼東那邊如果開埠甚至要市舶司免稅,不知可有此事?”
馮紫英大驚,雖然他到永平府之後就沒有過多過問開海事務,但是他也知道官應震他們的確在研究南北海稅稅率的差異化,這也是朝中北地士人的強烈要求,很有可能會如此實施,但是特許金和增稅這卻從未聽聞了,這肯定會引發江南的強烈不滿。
隻是這等消息為何如此之快就在江南流傳開來?
馮紫英一時間沒有回答沈宜修的問題,他心中有些隱隱不安,這段時間他一直有些心神不寧,包括從京中回永平之後,就有些感覺,但是始終沒有能找到問題究竟在哪裏,現在才有些反應過來,那就是江南似乎太平靜了一些。
這有點兒像山雨欲來的那種沉悶壓抑的模樣,讓人覺得憋悶,但是遊目四顧,似乎又沒有什麽其他意外,但卻總讓人心裏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