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青檀書院的學習規程,早間和下午均有一個半時辰的教學時間,有負責教授經義的教授、助教來分堂進行授課,而晚間則主要是進行策論的學習探討。


    而每月的四、十四、二十四則是例行的品德修養的自我檢視和砥礪,每一位學子都要寫一篇對作為文人士子在自我修養上的感悟,這也是青檀書院與其他書院的一大差別。


    隨著太上皇當政後期,從會試以原來的經義為主策論為輔逐漸開始演變。


    元熙二十六年後,經義和策論在會試中所占比例已經分庭抗禮了,一改前明和大周前期的八股文風格。


    而從元熙三十二年後,也就是元熙三十五年開始策論所占比重更是日益明顯,而且這一改變也延伸到了秋闈鄉試。


    也就是說連原來經義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鄉試也發生了變化,策論也開始占據上風。


    當然鄉試的策論更多的傾向於本省內的社情民意政論作為策論考題,而在會試這一關上則一般是覆蓋全國性的政論作為考題點。


    這種變化也直接影響到了青檀書院的學習。


    尤其是在永隆元年的秋闈和永隆二年的春闈中,新皇更是明確要求內閣在科考中要更加注重策論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士子們的策論文章均要切中時弊。


    新皇也一反太上皇從元熙十四年後就不再閱卷的常例,要對每位考中進士的學子進行閱卷。


    一甲進士皆由皇帝欽點不必說,而二甲進士皇帝要親閱,三甲進士試卷要選閱,而實際上在永隆二年的春闈試卷裏,新皇幾乎是一卷不漏的把所有進士卷逐一看完了的。


    “東鮮,東園如此踴躍,看來倒是我想得差了。”示意對方入座,齊永泰麵色溫潤,目光卻很平靜。


    “乘風兄,此事愚弟也曾想過,這等事情乘風兄既然能放心交與玉鉉、仲倫和紫英他們來負責,且以五日為限拿出文字,我琢磨著乘風兄也是對東園學子的看好,既是如此,我們不妨再多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可以更放手一些,……”


    官應震已經習慣於和齊永泰之間的這種對話交鋒,應該說這其實不算是交鋒,而更像是一種切磋。


    對書院教學活動齊永泰和他肯定有分歧,也肯定有側重,這也很正常。


    在官應震看來,齊永泰重心仍然更放在朝中。


    齊永泰看重西園諸子的目的很簡單,兩年多後的春闈大比,西園這一批學子中有不少英才,按照齊永泰的估計,二十餘人中,也許就能有比較大的突破,考中十人以上的進士也未可知。


    而這批考中的進士最不濟也能有幾人成為庶吉士,日後進入翰林院的可能性很大,而這批人未來很快就能成為朝廷中的中流砥柱,這對於也許明年有可能複起的齊永泰來說最為有用。


    相比之下,像東園諸生後年還需要過秋闈關,即便是考中舉人之後,在大後年的春闈中,能夠直接考中進士的屈指可數,便是有一二人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絕大部分人都還需要磨礪一科兩科,甚至三科四科方能考中進士,其中許多人甚至就無法堅持下去,而隻能以舉人身份出仕。


    著眼點不一樣,那麽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自然就會不一樣。


    不過齊永泰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人,在大前提一致的情形下,他和官應震相處得也還不錯,所以這個問題雖然有分歧,但是並非原則性問題,完全可以達成一致。


    “唔,東鮮既然這般信任他們,也罷,早一些接觸這些內容並且切入深刻一些也對他們不是壞事,也對他們早一些成熟起來有益。”齊永泰點點頭,“明年後年鄉試,愚兄估計朝廷可能會在去年秋闈基礎之上還要更進一步變化,對時政策論這一塊還要更重視,書院這方麵還要有調整才行。”


    “乘風兄的意思是我們書院在課程上還要進行調整?”官應震微微蹙眉。


    經義乃是根本,是基礎,如果經義根基不牢,便是策論也需要在經義的基礎上加以闡釋發揮才行。


    在官應震看來青檀書院已經很重視時政策論這一塊了,每日晚上在時政策論上的探討往往都要持續到子時,可謂認真激烈,有時候連教授、助教們都會被吸引進去爭論得麵紅耳赤。


    這也是最吸引學子們的一堂課,但如果忽略了經義基礎的打牢,導致在鄉試會試中闡釋敘述缺乏經義功底支持,那就有些舍本逐末了。


    “我知道東鮮你的顧慮,但你注意到沒有,這兩三年來,隨著我們書院名氣日大,來我們書院的學子雖然年齡偏小,但是他們大多都是一府一省中的英才,許多自小便熟讀四書五經,甚至也有本省本府名師教導,縣試府試院試中都是名列前茅,這說明什麽?說明他們在經義這一塊的基礎都不差。”


    齊永泰耐心的解釋道:“他們現在很多人欠缺的就是在經義上的更進一步的提煉升華,形成一些屬於自己的理念,然後再用這種觀點理念來對當下時政中的種種來進行分析解讀,這方麵他們是最欠缺的,也需要時間和大量的實例來鍛煉磨礪。”


    “所以乘風兄才會想要利用馮鏗的這一趟山東之行來做一個試點?”官應震頷首。


    其實書院原來也有這方麵的嚐試,但是大多都是從一些朝廷邸報中獲得的消息來加以闡釋,因為距離自身太遠,對其詳細的細節內容卻缺乏有效的了解掌握,所以很多闡釋分析都顯得有些虛浮,達不到最佳效果。


    這一點上青檀書院與通惠書院和崇正書院相比都有差距,因為通惠書院中頗多國子監監生,他們不少人有過曆事經曆,可以提供一些實例來作教學。


    而崇正書院中官宦士紳子弟最多,這些子弟也有很多可以通過父兄經曆的一些事情來作為教學實例,這一點上與國子監監生的曆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這樣一個難得機會,對東園對西園來說都非常有意義,我們書院的學子在這方麵恰恰是最需要的。”齊永泰笑了笑,“不過東鮮你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我們需要因材施教,有些在經義方麵比較弱的,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彌補學習,比如馮紫英,此子在時政方麵的認知尤為出色,但在經義底子上隻能說差強人意,……”


    官應震細細琢磨了一下齊永泰的觀點,覺得可以接受,而且對方也是覺察到了一些朝廷在鄉試會上的變化,所以才會這般建議,這也有利於整個書院。


    “嗯,若是此次教學任務馮鏗表現出色,便可視其入院考試過關吧。”


    “東鮮未免太苛刻了。”齊永泰笑著搖頭,“以我之見,若是能做好這事兒,便是月考季考視為過關也不為過。”


    對於像馮紫英這樣的初來乍到者,喬應甲在信中也提到了此子可能經義功底不足,這書院月考季考都是相當嚴格的,絕不會故意放水,所以馮紫英要過這一關還真不易。


    齊永泰這樣作也是希望多給馮紫英一些時間來彌補短板。


    官應震想了想,也覺得可以,畢竟這樣一項教學任務能做下來,對整個書院學子群體都大有裨益,而馮紫英在其中作用無可替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數風流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數風流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