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冷的目光在座下逡巡,端坐上方的黃龍袍男子似乎在壓抑著內心的怒氣,案桌下麵散落著幾份奏折朱批,在一旁的近侍都是目不斜視,麵無表情,似乎對眼前這一切熟視無睹。
“盧嵩,你說,此事內裏究竟為何引發如此大亂?”好一陣後,似乎才把怒氣慢慢按捺下來,身體微微側著,一隻胳膊按在旁邊的靠枕上,聲音也放慢了不少。
“陛下,此事張瑾等已經有回稟。”身著微微躬身,“臣以為冰凍三次非一日之寒,此次臨清民變名為稅監設立引發商民不滿導致民變,進而被白蓮教匪裹挾利用,最終導致大禍,但以張瑾等密查所獲,山東各地聞香教、東大乘教、無為教和羅教等以各種名頭傳教行事的白蓮餘孽層出不窮,魯南和魯西皆有蔓延之勢,……”
端坐上方的自然就是當今天子張慎。
微微凸起的顴骨讓他的臉頰顯得有些瘦長,略微白皙的麵部加上略顯深凹的眼眶,使得整個麵部在養心殿內明滅不定的光焰下看上去有些陰鬱深邃。
“運河水道當下乃是山東貫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除漕運外,日常溝通南北直隸和山東、江南的各類民生物事盡皆通過這條水道南下北上,臨清乃是必經要隘,……”
盧嵩話語中沒有多少感情色彩,雖然他也知道常宏是陛下安排去臨清設立稅監收稅的,但是真正為陛下收回的稅金和常宏本人及其他手下一黨人所獲相比,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民間非議盡皆歸於常宏,但是在士林乃至朝中的指責卻紛紛指向了陛下,這恐怕才是陛下最為惱怒的。
可問題是不考這些渠道辦法收羅一些銀錢回來,難道全都依靠納捐來填補越來越大的窟窿?
隻怕那些科道言官會更是攻訐如潮了。
九邊要餉催得越發緊急,戶部尚書一職遲遲無人接任,就是沒有誰能解決得了眼下的難題。
麵無表情,永隆帝張慎的目光卻是有些飄忽。
缺銀子,哪裏都缺銀子,但是這內外上下都需要銀子,尤其是九邊的軍餉更像是一根絞索般勒得他喘不過氣來。
這半年來,各地稅監陸陸續續替他弄回來七八十萬兩銀子回來,但是這點兒一直和九邊的軍餉所需相比,如杯水車薪,丟進去便沒有半點聲響。
可戶部這邊下邊各省的曆欠和皇室宗親的借款卻是遲遲收不上來,個中原因他自然也明白,問題是他這個當皇帝的卻是無能為力。
而且即便是能夠收回來,但在麵臨著九邊日益增長的軍餉需要,還有各處日益增多水旱蝗災帶來的各種饑荒,稍不留意就會釀成大禍,而像山東這種在張慎看來本該是最不該發生此類民變和叛亂的地方,卻恰恰發生了。
正因為如此才讓他有一種無力感。
上午就在早朝上已經與幾位閣臣就臨清民變叛亂一事作了一個商議,但是卻沒有能夠得到閣臣們的認可。
裁撤稅監是這些文官一致的意見,都察院的各類彈劾奏折已經如雨一般的遞上來,口口聲聲要拿常宏示問,便是他一力表示這是自己親自安排前往山東的,但是那幫人依然不肯罷休,這種感覺讓張慎覺得很疲憊,卻又無能為力。
裁撤稅監說來容易,自己一句話的事情,但是所需的軍餉從何處來?沒有這稅監所得,如何填補?
雖然是杯水車薪,但是好歹也能應應急,否則去年冬日裏韃靼騎兵說不定就要已經寇邊而入了。
但若是不撤稅監,如山東這等事情再次發生,隻怕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想到這裏張慎也不由得為之後怕,如果不是漕軍果斷出擊。一舉擊潰了尚未完全整合好的教匪亂軍,稍有遷延,隻怕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運河兩岸盡皆是北地的精華膏腴之地,一旦被毀,那就不是一兩年能緩過氣來的,而且這種戰爭引發的災民外逃,擾亂周邊,說不定就還會被那些教匪趁機坐大作亂,其後果更是不可想象。
“盧嵩,這山東民事便是這等不堪了麽?”張慎的目光越發陰柔,語氣卻聽出多少傾向。
“回陛下,若是以臣之見,山東算得上是北地情形不錯了,北直隸和陝西近兩年恐怕情況還要糟糕一些。”
作為龍禁尉指揮同知,盧嵩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潛邸故人,陛下私臣,所以他說話自然不會向一般文官武將那麽多彎彎繞,縱使有些難聽,他也不會忌諱,因為他知道陛下要聽的就是這些雲遮霧罩背後真實的一麵。
陛下禦極之後幾乎沒有對朝中諸臣作什麽變動,便是閣臣中已經有些老邁不堪之人提出致仕,這本該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但是陛下為了以示恩寵和對太上皇舊臣的優遇有加,均下旨予以挽留,唯獨在這龍禁尉指揮同知一職上專門提拔了自己,足以說明很多。
現在的龍禁尉指揮使因病已經在家臥床半年,龍禁尉日常事務實際上已經是自己在執掌,若是自己都還在陛下想要知道的消息上遮遮掩掩,隻怕就真的無人能給陛下分憂了。
“哦?”雖然聽著心煩不悅,但是張慎卻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麵對的。
從盧嵩這裏都得不到真實的情況,那自己對整個大周就要失控了。
大周這幫文官除了結黨營私爭權奪利之外,便隻會不斷的提出麻煩和問題,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拿出了辦法,總會有人從其他方麵來提出質疑和攻訐,最後又陷入了無盡的爭吵當中去。
張慎還真有些懷念前明廷杖製度,大周雖然沒有廢除廷杖製度,但是終其父皇四十二年天下,從未動用廷杖,若是自己一登基便要開啟廷杖,隻怕士林民間對自己的攻訐還會更加猛烈,這也是他不能接受也不敢承受的。
“陝西這兩年水旱交織,尤其是旱蝗不斷,民間頗苦,流民日多,……”見皇帝不想再聽,盧嵩心中也暗歎。
怕是皇上也早就知曉這些,但擺在麵前最緊迫的卻還不是陝西,還是這山東民亂帶來的衝擊,連北地精華腹地都變成了這樣,怎能不讓人不寒而栗?
“山東情況尚好,運河沿岸商賈發達,戶部鈔關收入穩定,……”盧嵩也隻能撿些能讓皇上心情勉強好一些的話題來,“此次征討叛亂,漕運總督李大人和巡按禦史喬大人與漕運總兵官通力協作,全無往日扯皮推諉之事,一日之內便下臨清,亂匪一擊而潰,可謂皇上洪福,……”
“盧嵩,這李三才和喬應甲此次為何這般合契?”張慎揉著太陽穴緩緩問道。
製約成法乃是大周立國以來的規製,文武相製,內閣六部與都察院科道言官相製,總督和各省與巡按禦史相製,這都是規製成例,就是為了防止一家獨大,甚至在朝中文臣中各家爭執其實也是一種異論相攪的規製。
隻不過有得就有失,原來未曾坐上這個位置上,張慎還覺得朝中這等相互製約相互攻訐的局麵很好,父皇在其中駕馭局麵遊刃有餘,但是當自己坐上這個位置,才明白駕馭沒那麽簡單,異論相攪一樣需要付出代價。
“盧嵩,你說,此事內裏究竟為何引發如此大亂?”好一陣後,似乎才把怒氣慢慢按捺下來,身體微微側著,一隻胳膊按在旁邊的靠枕上,聲音也放慢了不少。
“陛下,此事張瑾等已經有回稟。”身著微微躬身,“臣以為冰凍三次非一日之寒,此次臨清民變名為稅監設立引發商民不滿導致民變,進而被白蓮教匪裹挾利用,最終導致大禍,但以張瑾等密查所獲,山東各地聞香教、東大乘教、無為教和羅教等以各種名頭傳教行事的白蓮餘孽層出不窮,魯南和魯西皆有蔓延之勢,……”
端坐上方的自然就是當今天子張慎。
微微凸起的顴骨讓他的臉頰顯得有些瘦長,略微白皙的麵部加上略顯深凹的眼眶,使得整個麵部在養心殿內明滅不定的光焰下看上去有些陰鬱深邃。
“運河水道當下乃是山東貫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除漕運外,日常溝通南北直隸和山東、江南的各類民生物事盡皆通過這條水道南下北上,臨清乃是必經要隘,……”
盧嵩話語中沒有多少感情色彩,雖然他也知道常宏是陛下安排去臨清設立稅監收稅的,但是真正為陛下收回的稅金和常宏本人及其他手下一黨人所獲相比,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民間非議盡皆歸於常宏,但是在士林乃至朝中的指責卻紛紛指向了陛下,這恐怕才是陛下最為惱怒的。
可問題是不考這些渠道辦法收羅一些銀錢回來,難道全都依靠納捐來填補越來越大的窟窿?
隻怕那些科道言官會更是攻訐如潮了。
九邊要餉催得越發緊急,戶部尚書一職遲遲無人接任,就是沒有誰能解決得了眼下的難題。
麵無表情,永隆帝張慎的目光卻是有些飄忽。
缺銀子,哪裏都缺銀子,但是這內外上下都需要銀子,尤其是九邊的軍餉更像是一根絞索般勒得他喘不過氣來。
這半年來,各地稅監陸陸續續替他弄回來七八十萬兩銀子回來,但是這點兒一直和九邊的軍餉所需相比,如杯水車薪,丟進去便沒有半點聲響。
可戶部這邊下邊各省的曆欠和皇室宗親的借款卻是遲遲收不上來,個中原因他自然也明白,問題是他這個當皇帝的卻是無能為力。
而且即便是能夠收回來,但在麵臨著九邊日益增長的軍餉需要,還有各處日益增多水旱蝗災帶來的各種饑荒,稍不留意就會釀成大禍,而像山東這種在張慎看來本該是最不該發生此類民變和叛亂的地方,卻恰恰發生了。
正因為如此才讓他有一種無力感。
上午就在早朝上已經與幾位閣臣就臨清民變叛亂一事作了一個商議,但是卻沒有能夠得到閣臣們的認可。
裁撤稅監是這些文官一致的意見,都察院的各類彈劾奏折已經如雨一般的遞上來,口口聲聲要拿常宏示問,便是他一力表示這是自己親自安排前往山東的,但是那幫人依然不肯罷休,這種感覺讓張慎覺得很疲憊,卻又無能為力。
裁撤稅監說來容易,自己一句話的事情,但是所需的軍餉從何處來?沒有這稅監所得,如何填補?
雖然是杯水車薪,但是好歹也能應應急,否則去年冬日裏韃靼騎兵說不定就要已經寇邊而入了。
但若是不撤稅監,如山東這等事情再次發生,隻怕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想到這裏張慎也不由得為之後怕,如果不是漕軍果斷出擊。一舉擊潰了尚未完全整合好的教匪亂軍,稍有遷延,隻怕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運河兩岸盡皆是北地的精華膏腴之地,一旦被毀,那就不是一兩年能緩過氣來的,而且這種戰爭引發的災民外逃,擾亂周邊,說不定就還會被那些教匪趁機坐大作亂,其後果更是不可想象。
“盧嵩,這山東民事便是這等不堪了麽?”張慎的目光越發陰柔,語氣卻聽出多少傾向。
“回陛下,若是以臣之見,山東算得上是北地情形不錯了,北直隸和陝西近兩年恐怕情況還要糟糕一些。”
作為龍禁尉指揮同知,盧嵩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潛邸故人,陛下私臣,所以他說話自然不會向一般文官武將那麽多彎彎繞,縱使有些難聽,他也不會忌諱,因為他知道陛下要聽的就是這些雲遮霧罩背後真實的一麵。
陛下禦極之後幾乎沒有對朝中諸臣作什麽變動,便是閣臣中已經有些老邁不堪之人提出致仕,這本該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但是陛下為了以示恩寵和對太上皇舊臣的優遇有加,均下旨予以挽留,唯獨在這龍禁尉指揮同知一職上專門提拔了自己,足以說明很多。
現在的龍禁尉指揮使因病已經在家臥床半年,龍禁尉日常事務實際上已經是自己在執掌,若是自己都還在陛下想要知道的消息上遮遮掩掩,隻怕就真的無人能給陛下分憂了。
“哦?”雖然聽著心煩不悅,但是張慎卻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麵對的。
從盧嵩這裏都得不到真實的情況,那自己對整個大周就要失控了。
大周這幫文官除了結黨營私爭權奪利之外,便隻會不斷的提出麻煩和問題,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拿出了辦法,總會有人從其他方麵來提出質疑和攻訐,最後又陷入了無盡的爭吵當中去。
張慎還真有些懷念前明廷杖製度,大周雖然沒有廢除廷杖製度,但是終其父皇四十二年天下,從未動用廷杖,若是自己一登基便要開啟廷杖,隻怕士林民間對自己的攻訐還會更加猛烈,這也是他不能接受也不敢承受的。
“陝西這兩年水旱交織,尤其是旱蝗不斷,民間頗苦,流民日多,……”見皇帝不想再聽,盧嵩心中也暗歎。
怕是皇上也早就知曉這些,但擺在麵前最緊迫的卻還不是陝西,還是這山東民亂帶來的衝擊,連北地精華腹地都變成了這樣,怎能不讓人不寒而栗?
“山東情況尚好,運河沿岸商賈發達,戶部鈔關收入穩定,……”盧嵩也隻能撿些能讓皇上心情勉強好一些的話題來,“此次征討叛亂,漕運總督李大人和巡按禦史喬大人與漕運總兵官通力協作,全無往日扯皮推諉之事,一日之內便下臨清,亂匪一擊而潰,可謂皇上洪福,……”
“盧嵩,這李三才和喬應甲此次為何這般合契?”張慎揉著太陽穴緩緩問道。
製約成法乃是大周立國以來的規製,文武相製,內閣六部與都察院科道言官相製,總督和各省與巡按禦史相製,這都是規製成例,就是為了防止一家獨大,甚至在朝中文臣中各家爭執其實也是一種異論相攪的規製。
隻不過有得就有失,原來未曾坐上這個位置上,張慎還覺得朝中這等相互製約相互攻訐的局麵很好,父皇在其中駕馭局麵遊刃有餘,但是當自己坐上這個位置,才明白駕馭沒那麽簡單,異論相攪一樣需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