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教主
“襄兒,怎麽一個人站在門口?”大約一刻鍾後,一個略顯蒼老的渾厚聲音在孟憶襄耳邊響起。
“啊?”孟憶襄回頭道:“大伯,您回來了?”
“恩,襄兒,回屋吧!大伯正好有話和你說。”
孟憶襄的大伯乃是玄都觀現任觀主,道號玉戈,俗家之名叫做孟昭南。這玄都觀曆史悠久,作為茅山宗的分支,在隋朝之前便已是道門的一處風水寶地,人氣極旺,隻是到了唐代中後期,才漸漸開始衰敗下去。
“大伯,有消息了嗎?”回到屋裏後孟憶襄問道。
“恩。”孟昭南坐下後道:“襄兒,上月末,我和潛伏在蜀中的左護法司馬東樓聯係上了,據他所言,前年年尾,田令孜和陳敬暄商議,欲將田令孜義子王建招致成都,共同對抗朝廷。王建當即從命,率麾下精兵千人與從子宗鐬等,均趨鹿頭關。哪知陳敬暄複信參謀李乂之言,不和田令孜商議便私下遣人阻止王建,不準其入關。王建發怒,破關直入,逕達成都。後雖得田令孜從中調停,王建離去,卻自此心生不滿,奪利州為本,並自命為利州刺史,與東川節度使顧彥朗交好。今年二月初,韋昭度和王建以及顧彥朗達成一致,已於日前合兵一處,隻等朝廷批示後便會向成都進發,討伐原西川節度使陳敬暄和田令孜,如果順利的話,四月份便會有所分曉。”
“那可太好了,田令孜和李儇是害死父親的兩大元凶,今田令孜失勢,正好借此機會,將其除去。大伯,令司馬叔叔尋得時機,取那閹人之項上人頭,以祭父親在天之靈。”
孟昭南點點頭道:“這事我已吩咐過東樓,讓其見機行事,隻要韋昭度攻破成都,那田令孜便再無退路,以東樓的武功自可乘亂將其斬殺。襄兒,長安城最近有何動靜?”
孟憶襄道:“數日前,教中弟兄查探到,朝廷已經同意了韋昭度討伐陳敬暄的計劃,並任命王建擔任水平軍節度使,這和大伯得到的消息相吻合,看來朝廷是準備動那田令孜了。至於李儇,隻知道他已經返回了長安,依舊以玩樂為主,從不出宮,還得慢慢等了。”
孟昭南想了想道:“李儇身居宮中,暫且先放一放,等擊殺了田令孜後再徐徐圖之。襄兒,這些事都是急不來的,那李儇畢竟是當今皇帝,自當從長計議。”
“襄兒明白。”
“好了,襄兒,這次的詩詞大賽結束了吧?”
“恩,剛剛結束。”
“怎麽樣?”孟昭南慈祥地笑道:“襄兒對你自己欽點的狀元郎可否滿意?”
孟憶襄大大方方地言道:“大伯,這次的狀元名叫唐無影,此人才華橫溢,寫詩作詞的功力奇高,按照我的判斷,此人的造詣應當超過了已經仙逝的溫大家(溫庭筠)。隻是令襄兒不解的是,長安城何時出了這麽一號人物?”
“竟然超過了溫大家?”孟昭南愣了一下才道:“或許這位唐公子不是長安人氏吧。”
孟憶襄搖搖頭,肯定道:“不,從他的口音中可以聽出,應該是地地道道的長安人。”
“長安的青年才俊中當以韋莊之子韋去枝為首,他有可能會知道一點端倪吧。明日我便去韋府走一趟,打聽下此人的情況。”
“大伯,不用了。”
“為何?”
“韋去枝的弟弟韋去柳這次也參加了詩詞大賽,就連他也一點不知道這唐公子的來曆。”
“那就奇怪了,有如此才華卻無人知曉。。。。。。”孟昭南停了停,突然問道:“襄兒,此人會不會是前來打探我教情報的奸細?”
“奸細?”孟憶襄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道:“如果唐公子是奸細,那應該是史上最具才華的奸細了。”
孟昭南聽罷,也是哈哈大笑道:“襄兒,那你的感覺呢?”
孟憶襄略微回憶了一下和海無影相處的短暫時光,一本正經道:“大伯,此人之言談並無可疑之處,以他的舉止、學識及擁有五名下人來看,當是某世家子弟。我從其雙目中看出,這唐公子眼神清漣,並非險惡小人。大伯,唐公子近日會將他所寫的標點符號斷句法交給我,到時我們再仔細探探情況。”
“恩,襄兒的閱人術得自老教主所傳,大伯自是放心。隻是此人要想做我家襄兒的夫婿,自當好生調查一番。”
“大伯,說啥啊?”孟憶襄終究還是臉紅道。
“襄兒。雖然你是我教現任教主,可畢竟還是個小丫頭,遲早都得嫁人的。你自幼心氣極高,尋常男子很難入你法眼,是以大伯在離開之時堅持要舉行這次詩詞大賽,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找到心儀之人,老教主在仙逝前曾經說過,今年,你將會得遇有緣之人,這位貴人也是我教興旺發達之關鍵,唉!當年若非老教主堅持,大伯我是無論如何不會同意讓你加入玄靈教的。”
“相識即緣,但願日後還能相見。”在孟憶襄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唐無影的身影,暗道:“這就是老教主所說的有緣之人?”
孟憶襄心裏一陣蕩漾,定了定神道:“大伯,其實加入本教也沒有什麽不好,至少報仇之事簡單了許多,否則的話,就憑我自己和大伯兩人,不是更加困難嗎?”
“這的確是好處之一,但江湖險惡,人心不古,現在又處於亂世之際,讓你一個女子挑起玄靈教這副重擔,大伯這心裏啊總覺得對不起你父親。”
孟憶襄道:“大伯,正因為是亂世,才要團結在一起,否則這兵荒馬亂的,我一個人在老家,你會更不放心的。”
“這倒也是。”孟昭南愛憐地看著孟憶襄道:“老教主精通閱人術,盡管當初我們都不知道他老人家為何堅持要你這個不通武藝的小丫頭接任教主之位,但想必有其道理,希望能如老教主所言,讓襄兒早日遇到命裏貴人。”
“襄兒,怎麽一個人站在門口?”大約一刻鍾後,一個略顯蒼老的渾厚聲音在孟憶襄耳邊響起。
“啊?”孟憶襄回頭道:“大伯,您回來了?”
“恩,襄兒,回屋吧!大伯正好有話和你說。”
孟憶襄的大伯乃是玄都觀現任觀主,道號玉戈,俗家之名叫做孟昭南。這玄都觀曆史悠久,作為茅山宗的分支,在隋朝之前便已是道門的一處風水寶地,人氣極旺,隻是到了唐代中後期,才漸漸開始衰敗下去。
“大伯,有消息了嗎?”回到屋裏後孟憶襄問道。
“恩。”孟昭南坐下後道:“襄兒,上月末,我和潛伏在蜀中的左護法司馬東樓聯係上了,據他所言,前年年尾,田令孜和陳敬暄商議,欲將田令孜義子王建招致成都,共同對抗朝廷。王建當即從命,率麾下精兵千人與從子宗鐬等,均趨鹿頭關。哪知陳敬暄複信參謀李乂之言,不和田令孜商議便私下遣人阻止王建,不準其入關。王建發怒,破關直入,逕達成都。後雖得田令孜從中調停,王建離去,卻自此心生不滿,奪利州為本,並自命為利州刺史,與東川節度使顧彥朗交好。今年二月初,韋昭度和王建以及顧彥朗達成一致,已於日前合兵一處,隻等朝廷批示後便會向成都進發,討伐原西川節度使陳敬暄和田令孜,如果順利的話,四月份便會有所分曉。”
“那可太好了,田令孜和李儇是害死父親的兩大元凶,今田令孜失勢,正好借此機會,將其除去。大伯,令司馬叔叔尋得時機,取那閹人之項上人頭,以祭父親在天之靈。”
孟昭南點點頭道:“這事我已吩咐過東樓,讓其見機行事,隻要韋昭度攻破成都,那田令孜便再無退路,以東樓的武功自可乘亂將其斬殺。襄兒,長安城最近有何動靜?”
孟憶襄道:“數日前,教中弟兄查探到,朝廷已經同意了韋昭度討伐陳敬暄的計劃,並任命王建擔任水平軍節度使,這和大伯得到的消息相吻合,看來朝廷是準備動那田令孜了。至於李儇,隻知道他已經返回了長安,依舊以玩樂為主,從不出宮,還得慢慢等了。”
孟昭南想了想道:“李儇身居宮中,暫且先放一放,等擊殺了田令孜後再徐徐圖之。襄兒,這些事都是急不來的,那李儇畢竟是當今皇帝,自當從長計議。”
“襄兒明白。”
“好了,襄兒,這次的詩詞大賽結束了吧?”
“恩,剛剛結束。”
“怎麽樣?”孟昭南慈祥地笑道:“襄兒對你自己欽點的狀元郎可否滿意?”
孟憶襄大大方方地言道:“大伯,這次的狀元名叫唐無影,此人才華橫溢,寫詩作詞的功力奇高,按照我的判斷,此人的造詣應當超過了已經仙逝的溫大家(溫庭筠)。隻是令襄兒不解的是,長安城何時出了這麽一號人物?”
“竟然超過了溫大家?”孟昭南愣了一下才道:“或許這位唐公子不是長安人氏吧。”
孟憶襄搖搖頭,肯定道:“不,從他的口音中可以聽出,應該是地地道道的長安人。”
“長安的青年才俊中當以韋莊之子韋去枝為首,他有可能會知道一點端倪吧。明日我便去韋府走一趟,打聽下此人的情況。”
“大伯,不用了。”
“為何?”
“韋去枝的弟弟韋去柳這次也參加了詩詞大賽,就連他也一點不知道這唐公子的來曆。”
“那就奇怪了,有如此才華卻無人知曉。。。。。。”孟昭南停了停,突然問道:“襄兒,此人會不會是前來打探我教情報的奸細?”
“奸細?”孟憶襄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道:“如果唐公子是奸細,那應該是史上最具才華的奸細了。”
孟昭南聽罷,也是哈哈大笑道:“襄兒,那你的感覺呢?”
孟憶襄略微回憶了一下和海無影相處的短暫時光,一本正經道:“大伯,此人之言談並無可疑之處,以他的舉止、學識及擁有五名下人來看,當是某世家子弟。我從其雙目中看出,這唐公子眼神清漣,並非險惡小人。大伯,唐公子近日會將他所寫的標點符號斷句法交給我,到時我們再仔細探探情況。”
“恩,襄兒的閱人術得自老教主所傳,大伯自是放心。隻是此人要想做我家襄兒的夫婿,自當好生調查一番。”
“大伯,說啥啊?”孟憶襄終究還是臉紅道。
“襄兒。雖然你是我教現任教主,可畢竟還是個小丫頭,遲早都得嫁人的。你自幼心氣極高,尋常男子很難入你法眼,是以大伯在離開之時堅持要舉行這次詩詞大賽,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找到心儀之人,老教主在仙逝前曾經說過,今年,你將會得遇有緣之人,這位貴人也是我教興旺發達之關鍵,唉!當年若非老教主堅持,大伯我是無論如何不會同意讓你加入玄靈教的。”
“相識即緣,但願日後還能相見。”在孟憶襄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唐無影的身影,暗道:“這就是老教主所說的有緣之人?”
孟憶襄心裏一陣蕩漾,定了定神道:“大伯,其實加入本教也沒有什麽不好,至少報仇之事簡單了許多,否則的話,就憑我自己和大伯兩人,不是更加困難嗎?”
“這的確是好處之一,但江湖險惡,人心不古,現在又處於亂世之際,讓你一個女子挑起玄靈教這副重擔,大伯這心裏啊總覺得對不起你父親。”
孟憶襄道:“大伯,正因為是亂世,才要團結在一起,否則這兵荒馬亂的,我一個人在老家,你會更不放心的。”
“這倒也是。”孟昭南愛憐地看著孟憶襄道:“老教主精通閱人術,盡管當初我們都不知道他老人家為何堅持要你這個不通武藝的小丫頭接任教主之位,但想必有其道理,希望能如老教主所言,讓襄兒早日遇到命裏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