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之後雯夏講故事的工作倒是繼續了下來。人總不能一天到晚隻工作不娛樂長時間工作心情不好工作效率也不會高。


    雯夏不是剝削人民血肉的地主她不會逼著那些人一刻不停地抄錄反倒是立下規定每過一個時辰便讓他們放鬆放鬆休息一炷香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作為監工的雯夏便會將她記著的那些故事整理整理分段講出。


    這樣一來不僅已經收攏來的人沒有一個撂挑子不幹的反倒是又招引來不少附近的人趁著忙完了農活便都湊來隻等著雯夏那沒過一個時辰就繼續一段兒的小故事。


    雯夏對於那些字跡清楚漂亮度又快的就會在約定的工錢之外另包紅包。


    這樣的確是收攏人心的好手段但是卻造成了另外一樁雯夏沒有料到的後果。


    在王弼的書稿已經全部抄寫結束後來聽故事的人非但不見少反倒是更多了不僅有住在附近的人們連一些洛陽城中那些有閑的人也來她這裏。而那些抄書的書生也不肯就這般離去有些厚臉皮的便纏著雯夏要繼續抄寫。


    正在雯夏不知道怎麽打他們的時候山濤卻找到雯夏說他有一位朋友有份書稿正想要找人抄錄便來請雯夏幫忙。既然是山濤來求而且又用不著雯夏出什麽力氣現成的人。雯夏便應了下來。可沒想到這完了一樁又是一樁來來回回反倒是排起隊來及至雯夏感覺到勢頭不對她這兒已經快成了一家準出版社。


    人有事情忙的時候。就會忘記自己地悲傷如果沒有這些事情雯夏也許就會一日日沉溺在她給自己挖掘的墳墓裏走不出來。可是當這些事情一件件做起來的時候接受過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教育大學裏學習過管理學的雯夏終於找到了自己能一展所長實現自己價值地機會。


    來的人多了雯夏的小作坊也越來越正規起來。負責抄寫的人。負責裝訂的切割紙張的。雯夏深知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流水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雯夏有現買來的紙張質量並不統一有時好有時壞有時厚有時薄於是便找了一家產品質量穩定地讓那一家單單給自己造紙。


    因屋後有一眼泉修屋子的時候將泉水引出來修了水道。便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於是雯夏便取名取水閣。


    雯夏也知道品牌的效力於是她開始有意識地在那些書冊的封麵留下取水閣的獨特標記。取水閣的名字寫在書的封麵封底上漸漸的。這個名字就更加有名了些。士人才子皆以取水閣所出書籍為上品。


    與此同時雯夏也在小心翼翼地為王弼的書找尋最合適地閱讀者她選中了人便會派人將那書送去一份。不過她自己露麵的次數卻少了對外也隻自稱取水閣主從不道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很多人都隻知此名卻不知此人。前來要求抄錄文章之人大都以為取水閣主是個深居簡出的男子。


    世人盛傳取水閣閣主隻與山濤阮籍嵇康等人親近些有些人便想要通過這條渠道看看那傳說中地人究竟是如何模樣可惜無一成功。神秘反倒是更會勾起人們的好奇心。對於這位從不露麵的閣主。圍繞著他的猜測不知有多少。


    有人懷疑他就是山濤阮籍或是嵇康等人其中之一也有人認為他是來頭不小的人物。不便露麵。


    而取水閣閣主親自贈與的書冊雖然得之著寥寥卻是精辟之極的論斷。因為得到這書冊的人都是當世才子一時間人人都以得到這份書冊為榮若得一份就好似證明了自己地身份一般。


    雯夏深知東西少了才是珍寶的道理若是滿世界不管男女老幼地把這書送出去反倒是讓人覺得得來的容易又如何肯好好保管?所以雖然她手中裝訂成冊的書是不少了送出去的時候卻是加倍謹慎有時候就算有人求到了門口來若是人品學識不佳者她也不見的會送於其一份。


    從原版這裏得不到有那想看地人便通過各種各樣地渠道求得那些有書的人自己抄錄一份來細細研讀。


    當然這也全歸功於王弼地文章寫得好評做得好雯夏隻不過是推波助瀾罷了。


    書冊上自有王弼的名字得了書冊讀後大加讚賞佩服的人便會猜測這取水閣閣主和王弼是什麽關係再加上王弼已死的消息洛陽城中並無多少人知曉便有人推測那取水閣的閣主便是王弼。


    王弼從前也不喜熱鬧後來才被何晏舉薦為眾人所知所以若說閣主是王弼相信的人倒是越來越多了隻當他不願旁人知道是自己將自己的著作送人所以才避不見人。


    各種各樣的傳言雯夏都聽說過見怪不怪也便一笑置之。反正時間長了這些流言自然也會被人忘記重要的是她的目的達到了這樣就很好。


    生活中如果沒有煩心的事情就再美好不過了。可是人世間終究是難找一種完美無暇的生活的就像雯夏現在這樣如果沒有嵇康她就會少很多煩心事了。


    若即若離的關係隱約曖昧卻從不挑明的話語實在讓人捉摸不透又心煩不已。


    雯夏承認聽聽嵇康的琴的確是一種享受而且要讓傲氣如嵇康之人彈琴除非他心甘情願不然就算皇帝也難勉強他。可是雯夏得到了這麽一個讓人羨慕之極的機會卻是煩惱多於享受。


    耳朵雖然被帶倒了仙樂之境心卻失去了平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竹林第八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楣並收藏竹林第八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