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來了雖然蔡文姬一家隱於山中不問世事但是新年的氣息也吹到了這裏。堆滿屋子各處角落的書籍被重新整理過窗紙也都換了新的。
雯夏用上了在大學裏學過的圖書分類辦法將竹簡書冊都按類區分整理好碼放在架子上。這件事情可耗費了雯夏不少的時間那些書上的字都是繁體有些還是小篆讓隻認識簡體字的雯夏很是頭痛。而且那些書冊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竹簡又多又重。好在有微生亦跟著還沒等雯夏動手所有的重活力氣活就都被他搶先做好。
雖然費心又費力雯夏卻樂在其中。有時候正在整理著雯夏就會捧著一卷書細細讀著一看就是半天都忘了手頭要做的事情。開始的時候雯夏遇到不認識的字和詞還有不明其意的句子就會去問蔡文姬或者董祀但是蔡文姬和董祀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時間給雯夏解答遇上雯夏急著想要了解書中意義的時候她便會去打擾一直坐在角落裏讀書的王弼。
“郡主怎麽連這個字都不認識?”王弼總是會眯縫起眼睛打量著雯夏再用那種帶著嘲諷的口氣為雯夏解答。
不過雯夏十幾年的書也不是白讀的總歸都是方塊字掌握了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的異同雯夏讀起書來便輕鬆了許多也不會有那麽多字不認識而需要向人請教。
這第一層屏障跨了過去接下來就是去理解那些簡約到極致的句子中隱藏的複雜意義。隨著雯夏問題的逐漸加深變難王弼也不再常常用那種輕蔑嘲諷的口吻為她解答了。有時候為了一個句子一個詞兩人會在一起嘀咕半天連吃放都忘掉。當然在對這些古文的理解上雯夏是及不上王弼的不過雯夏會用現代人的觀念來理解一番。一會兒說這樣不對一會兒又說那樣不對甚至來指摘王弼地解答是錯誤的。
一旦遇上兩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就免不了一番爭執。兩人各持己見不肯退步連媚兒的勸解都不聽最後往往需要蔡文姬或是董祀來做和事老。
雯夏住了三個月便也讀了三個月。雖然遠遠及不上滿腹詩書的水平卻也有了些進步總可以在蔡文姬董祀等人談論之時偶爾插一兩句話不至於言而無文了。
雯夏因為暫無去處況且那藥丸煉製也需曆時三月方可成功。所以留在蔡文姬這裏同時也派蘇曼和微生亦輪番出去一麵打聽洛陽城中消息一麵找尋落腳之地。而在這三個月裏王弼也不像從前那樣留一段時間便離開。他就像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此常住一般一座小屋多出了幾個人自然有些擁擠不堪。電腦小說站新年過後天氣轉暖雯夏便要微生亦去附近的村寨找了些熟手的工人。又加蓋了三間屋子以應付眼下地情況。建屋的時候雯夏忍不住便動手設計了幾處又要人用竹筒將水從遠處引入屋內讓屋子在清雅的基礎上多了幾分方便舒服。
因為雯夏銀子給的大方又有蘇曼和微生亦日夜監工雖然蔡文姬和董祀都是不喜嘈雜之人。好在也沒鬧了幾日那屋子便建好了。
除了王弼別人都很喜歡雯夏的設計屋子封頂之後也小小慶祝一番。卻隻有王弼不動聲色。依舊在他那個專屬地角落裏讀書寫字外間的一切似乎都與他毫無關係。
三個月相處下來。王弼的孤僻性子雯夏是早就習慣了他會有這樣的反應雯夏倒也並不意外。
雯夏那給張宛講了半截的故事此番又給媚兒原原本本從頭到尾講了一番。講故事講到半截就走人是很不道德地一件事情雯夏此舉一麵也是因為山中無事為了讓媚兒開心一麵也是因為心中對張宛有些愧疚以此稍作彌補。
媚兒雖然個頭長了年歲長了從前那種活潑好動的性子卻一點沒變。仍舊是一樣地喜歡玩鬧凍土消退後春芽萌媚兒更是有了玩耍的地方。於是王弼也沒辦法守著他那個角落繼續讀書媚兒總是覺得拉了雯夏一個一起玩鬧還不夠總要將王弼也一起硬拖出來。
玩鬧過後三個人也不是全無事做。平時幾人吃地穀物雖然可以買來但是吃的蔬菜卻需要自己種植。將前一年留下的蔬菜種子灑入土壤之中過不了幾日便有蔥綠的嫩芽從土中冒出來便需要有人按時澆水除草。
這些東西雯夏是第一次動手做雖然在現代的時候她種過花但那是在花盆裏和這種感覺完全不一樣。當然微生亦和蘇曼是堅決不同意雯夏這樣做的雯夏一動手隻要他們看到了就會跟在雯夏身後搶著將要做的活兒都做完雯夏最多也隻能做做最輕鬆的事情。
雯夏對於洛陽城中動向地探查也從未停下來過。真是怪了過了這麽久居然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蘇曼還化了妝找宮中的婢女下人打聽過都隻得到消息說貴妃身體不好除此之外便再沒有一點消息。
郭太後是如何做的居然能將一個大活人的消失隱藏地如此之好?這是雯夏想破頭也想不出的。不過眼下這般倒是對她有利起碼她可以安安靜靜地生活用不著擔心有人尋過來。
雯夏和王弼整日裏總在一起不可能除了讀書地時候在別的時間都互不搭理。漸漸地兩人之間談論地話題從書冊中慢慢拓展到了別的事情上季節天氣水流風向飛鳥遊魚都進入了雯夏王弼還有媚兒的話題中。
雖然雯夏對於這些東西的了解程度也僅僅局限於常識並沒有深入可這些常識也是經過了多少年人類智慧的積累而形成的。古人輕理而重文對於自然事物的追本溯源和解釋自然是遠遠不及雯夏所知於是雯夏就可以在這些事情上一展身手大肆進行科普教育。
當然大多數時候王弼都把雯夏說的話當作她信口雌黃說她大話連篇。尤其是雯夏說地球是圓的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時候王弼更是連連搖頭說雯夏是“一派胡言”。
整個人類世界了解到這個問題也是在曆經幾百年的爭執之後雯夏自然是不指望自己能當先驅將這種理念的源地從歐洲搬到中國還讓其提前好幾百年。不過雯夏也有反駁王弼的辦法“周易不是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萬物麽?這個太極它不就是圓的麽?再說神話裏不是說天地初始的時候就像雞蛋一樣麽?這雞蛋不也是圓的。所以嘛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圓的。像這種爭論已經是每天都有。有時候雯夏找不出可以解釋的理論就會真的胡攪蠻纏甚至是自己編一套半通不通的道理出來。
雯夏用上了在大學裏學過的圖書分類辦法將竹簡書冊都按類區分整理好碼放在架子上。這件事情可耗費了雯夏不少的時間那些書上的字都是繁體有些還是小篆讓隻認識簡體字的雯夏很是頭痛。而且那些書冊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竹簡又多又重。好在有微生亦跟著還沒等雯夏動手所有的重活力氣活就都被他搶先做好。
雖然費心又費力雯夏卻樂在其中。有時候正在整理著雯夏就會捧著一卷書細細讀著一看就是半天都忘了手頭要做的事情。開始的時候雯夏遇到不認識的字和詞還有不明其意的句子就會去問蔡文姬或者董祀但是蔡文姬和董祀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時間給雯夏解答遇上雯夏急著想要了解書中意義的時候她便會去打擾一直坐在角落裏讀書的王弼。
“郡主怎麽連這個字都不認識?”王弼總是會眯縫起眼睛打量著雯夏再用那種帶著嘲諷的口氣為雯夏解答。
不過雯夏十幾年的書也不是白讀的總歸都是方塊字掌握了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的異同雯夏讀起書來便輕鬆了許多也不會有那麽多字不認識而需要向人請教。
這第一層屏障跨了過去接下來就是去理解那些簡約到極致的句子中隱藏的複雜意義。隨著雯夏問題的逐漸加深變難王弼也不再常常用那種輕蔑嘲諷的口吻為她解答了。有時候為了一個句子一個詞兩人會在一起嘀咕半天連吃放都忘掉。當然在對這些古文的理解上雯夏是及不上王弼的不過雯夏會用現代人的觀念來理解一番。一會兒說這樣不對一會兒又說那樣不對甚至來指摘王弼地解答是錯誤的。
一旦遇上兩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就免不了一番爭執。兩人各持己見不肯退步連媚兒的勸解都不聽最後往往需要蔡文姬或是董祀來做和事老。
雯夏住了三個月便也讀了三個月。雖然遠遠及不上滿腹詩書的水平卻也有了些進步總可以在蔡文姬董祀等人談論之時偶爾插一兩句話不至於言而無文了。
雯夏因為暫無去處況且那藥丸煉製也需曆時三月方可成功。所以留在蔡文姬這裏同時也派蘇曼和微生亦輪番出去一麵打聽洛陽城中消息一麵找尋落腳之地。而在這三個月裏王弼也不像從前那樣留一段時間便離開。他就像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此常住一般一座小屋多出了幾個人自然有些擁擠不堪。電腦小說站新年過後天氣轉暖雯夏便要微生亦去附近的村寨找了些熟手的工人。又加蓋了三間屋子以應付眼下地情況。建屋的時候雯夏忍不住便動手設計了幾處又要人用竹筒將水從遠處引入屋內讓屋子在清雅的基礎上多了幾分方便舒服。
因為雯夏銀子給的大方又有蘇曼和微生亦日夜監工雖然蔡文姬和董祀都是不喜嘈雜之人。好在也沒鬧了幾日那屋子便建好了。
除了王弼別人都很喜歡雯夏的設計屋子封頂之後也小小慶祝一番。卻隻有王弼不動聲色。依舊在他那個專屬地角落裏讀書寫字外間的一切似乎都與他毫無關係。
三個月相處下來。王弼的孤僻性子雯夏是早就習慣了他會有這樣的反應雯夏倒也並不意外。
雯夏那給張宛講了半截的故事此番又給媚兒原原本本從頭到尾講了一番。講故事講到半截就走人是很不道德地一件事情雯夏此舉一麵也是因為山中無事為了讓媚兒開心一麵也是因為心中對張宛有些愧疚以此稍作彌補。
媚兒雖然個頭長了年歲長了從前那種活潑好動的性子卻一點沒變。仍舊是一樣地喜歡玩鬧凍土消退後春芽萌媚兒更是有了玩耍的地方。於是王弼也沒辦法守著他那個角落繼續讀書媚兒總是覺得拉了雯夏一個一起玩鬧還不夠總要將王弼也一起硬拖出來。
玩鬧過後三個人也不是全無事做。平時幾人吃地穀物雖然可以買來但是吃的蔬菜卻需要自己種植。將前一年留下的蔬菜種子灑入土壤之中過不了幾日便有蔥綠的嫩芽從土中冒出來便需要有人按時澆水除草。
這些東西雯夏是第一次動手做雖然在現代的時候她種過花但那是在花盆裏和這種感覺完全不一樣。當然微生亦和蘇曼是堅決不同意雯夏這樣做的雯夏一動手隻要他們看到了就會跟在雯夏身後搶著將要做的活兒都做完雯夏最多也隻能做做最輕鬆的事情。
雯夏對於洛陽城中動向地探查也從未停下來過。真是怪了過了這麽久居然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蘇曼還化了妝找宮中的婢女下人打聽過都隻得到消息說貴妃身體不好除此之外便再沒有一點消息。
郭太後是如何做的居然能將一個大活人的消失隱藏地如此之好?這是雯夏想破頭也想不出的。不過眼下這般倒是對她有利起碼她可以安安靜靜地生活用不著擔心有人尋過來。
雯夏和王弼整日裏總在一起不可能除了讀書地時候在別的時間都互不搭理。漸漸地兩人之間談論地話題從書冊中慢慢拓展到了別的事情上季節天氣水流風向飛鳥遊魚都進入了雯夏王弼還有媚兒的話題中。
雖然雯夏對於這些東西的了解程度也僅僅局限於常識並沒有深入可這些常識也是經過了多少年人類智慧的積累而形成的。古人輕理而重文對於自然事物的追本溯源和解釋自然是遠遠不及雯夏所知於是雯夏就可以在這些事情上一展身手大肆進行科普教育。
當然大多數時候王弼都把雯夏說的話當作她信口雌黃說她大話連篇。尤其是雯夏說地球是圓的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時候王弼更是連連搖頭說雯夏是“一派胡言”。
整個人類世界了解到這個問題也是在曆經幾百年的爭執之後雯夏自然是不指望自己能當先驅將這種理念的源地從歐洲搬到中國還讓其提前好幾百年。不過雯夏也有反駁王弼的辦法“周易不是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萬物麽?這個太極它不就是圓的麽?再說神話裏不是說天地初始的時候就像雞蛋一樣麽?這雞蛋不也是圓的。所以嘛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圓的。像這種爭論已經是每天都有。有時候雯夏找不出可以解釋的理論就會真的胡攪蠻纏甚至是自己編一套半通不通的道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