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後,國共雙方短暫性地過了一段“戰略過渡期”,接著,解放戰爭就開始了。為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1945年10月,**中央、中央軍委決定,以太行六分區機關及直屬隊、韋支隊、石支隊、秦向支隊為基本力量,組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任命王近山為縱隊司令員。


    縱隊成立後,在王近山的率領下,首戰蘭封,全殲國民黨守軍3000餘人。一戰揚威,六縱一躍成為主力部隊。接著,王近山率六縱,血戰大揚湖,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師。穿插上官村,活捉國民黨軍第一o四旅正副旅長楊顯明、李克源兩位少將。兵鋒過寧陵、亳州,吃掉了國民黨軍暫編第四縱隊,把縱隊司令張嵐峰屍首移了位。


    時間很快到了1947年3月,胡宗南根據蔣介石的意誌,集中了34個師25萬人向紅色首府延安進攻。劉伯承和鄧小平根據**的意誌,進行豫北大反攻,好讓**中央機關和**在延安與國民黨軍轉圈捉迷藏。


    軍情緊急。豫北大反攻的會議一結束,王近山就火急火燎地催司機把吉普車開的飛快。他想趕快趕到前線去。沒有想到,當成“飛機”開的吉普車,成了脫韁的野馬,一頭撞到了一顆樹上,接著翻入溝底。不幸之萬幸,血肉模糊的王近山,被後麵騎馬趕來的參謀人員送往野戰醫院。


    衛生部長錢信忠替王近山止血包紮後,一檢查,發現是右側大腿粉碎性骨折。


    王近山急切地說:“錢部長,上次你保住了我的左手,這一次你可要保住我的右腿啊!”


    “王司令,按我們現在的條件,你的傷又這麽重,這腿即使保下來,恐怕要留下殘疾!”錢信忠部長如實相告。


    沒有想到,王近山聽了這話,臉色大變,並用被子把頭一蒙,鬧起了小孩子脾氣,開始絕食,不但不吃不喝,而且拒絕打針吃藥。弄得野戰醫院束手無策。這時,韓岫岩趕來了。


    韓岫岩的到來,沒有讓王近山改變不吃不喝的“牛脾氣”。王近山半天才開口對韓岫岩說:“我殘廢了,你知道嗎?我是一個廢人了!不能打仗了!”


    “不不,你沒有,你不可能是個廢人,近山,你這是怎麽啦,你為什麽要自暴自棄呢?你忘記了劉鄧首長給你布置的任務了。”說到這裏,韓岫岩覺得身後有人,便轉過脖子來,一看,慌忙站起來說:“鄧政委,你……”


    鄧小平接過韓岫岩的話:“近山,聽說你在鬧脾氣,不吃藥不打針?!”


    王近山低下了頭。


    “近山,我來了,你不歡迎?”


    王近山憋在心裏的眼淚,像噴泉一樣,奪眶而出:“政委,我,我的腿斷了,不能再去指揮打仗了!”


    善解人意的鄧小平,靜靜地讓愛將王近山痛痛快快地哭了一會,接著,輕輕地拍了拍王近山,微笑著說:“唉!近山同誌,不要想那麽多,安心養傷,好好休息,仗有你打的!現在你變成這樣,傷不能好,還談什麽打仗啊!現在,你的任務是養好傷。隻要傷一好,不管腿斷沒斷,都讓你回前方。怎麽樣?還傷心嗎?”


    王近山破涕為笑:“政委,你可要說話算話!”


    鄧小平也笑著說:“那當然。再說,有什麽能攔住你這個‘王瘋子’不打仗呢?”


    “王瘋子”這個綽號,跟隨了王近山一輩子。上至領袖,下至士兵,都知道這個綽號。那是在紅軍時期,王近山當連長時,一次戰鬥中與敵人肉搏。他抱住一個敵人滾下懸岩,頭上被尖石戳穿了一個洞。在這樣的情形下,王近山居然還能撥出手槍,一槍將敵人打死。連隊指戰員們在王近山的精神和意誌的影響下,打跨了敵人。自此,王近山不僅頭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疤,連洗澡都不能用力搓,而且有了這個伴隨他一生的綽號“王瘋子”。


    鄧小平沒有食言。傷愈後的王近山,盡管頭破、手殘、腳瘸,鄧小平還是讓他帶兵上了前線。然而,上了前線的王近山憋了一肚子的火,六縱連連請戰,劉鄧卻不溫不火,發來的電報就4個字:“好好休息!”


    “好好休息”4個字,讓王近山和他的部隊一直“休息”到1948年7月初。這時,解放戰爭的仗打得炙手可熱,蔣介石已無力顧及中原,正集中兵力與華東野戰軍在豫東激戰。這樣一來,中原野戰軍在平漢一線可以“釣大魚”,中野司令員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一合計,讓王近山的六縱“伸伸拳腳”,遠距離襲擊襄陽。史稱“襄樊戰役”。


    襄陽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周朝城垣就已成規模,到了公元1639年,明太祖在此修築了東、西、南三麵舊城。襄陽城依山傍水,地勢異常險要。北麵與樊城隔漢水相對,城南群山聳立,山勢陡險,為其天然屏障,易守難攻。襄樊古戰場演繹的“話劇”也很多,張獻忠和李自成攻戰過襄樊,而孫堅隻奪得樊城,在乘勝攻打襄陽時卻戰死在峴山,連屍體都被劉表擄去;關羽盡管奪取了襄陽,又在樊城水淹七軍,留下威震華夏的千古佳話,但後來還是功虧一簣,沒拿下樊城,反丟了自己的老家荊州。


    這些曆史戰例,王近山不但知道,而且深知戰襄陽的“兵法”:欲取襄陽,必先奪南山,山存則城存,山失則城失。


    7月2日,王近山受領了任務後,立即將手下的“三劍客”――十六旅旅長尤太忠、十七旅旅長李德生、十八旅旅長肖永銀――下達攻城命令。王近山的攻城部署遵循古訓:先奪南山,後再破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


    經過短暫準備,7月6日,部隊開始向襄陽城南的虎頭山、十字山、峴山、萬山、大山頭、雙背梁子、鐵冒山和鳳凰山發起攻擊。然而,國民黨軍憑險阻擊,氣焰囂張,讓攻山部隊連戰兩天兩夜,毫無戰果,還傷亡不小。


    王近山眉頭緊鎖:駐襄陽城內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康澤會不會按古語“依山固守,耗其兵力,爭取時間,等待援兵”呢?如是這樣,應該打破“自古打襄陽,先奪山後取城”的常規,采取撇山攻城,猛虎掏心戰術啊!


    於是,王近山向劉伯承和鄧小平報告了自己的想法和戰術構想:“敵人的防守重點在南門,西門防守較弱,我們避實擊虛,從西門直搗康澤老巢,南山的火力、碉堡先擱置起來,用小部隊看著就行了,在我們攻城的時候,它不敢脫離工事下山來攻我們,在山上的火力又夠不到我們,康澤隻有看戲的份了”。


    劉鄧接到王近山的“撇山打城,主攻西門”的作戰方案後,立即回電:“完全同意作戰方案,睢杞已告大捷,白崇禧主力被鉗製在周家口一線;對南陽王淩雲,已派第二縱隊前往監視和阻擊。10天內援兵保證到不了襄陽,後顧之憂可完全解除,望按計劃加緊攻擊。”


    王近山接到回電後,立即召開作戰會議,把調整後的作戰計劃如盤托出:“主力部隊放棄對虎頭山、十字山、峴山等大山的攻擊,隻奪取這些大山腳下的琵琶山、真武山兩座小山和西門外的鐵佛寺。這三處是從西麵攻城的三道關,所以,我們要‘刀劈三關’,奪取一條通道,然後從西門突破,活捉康澤。要知道,康澤是國民黨的中央常委,特務頭子,從他那裏得到的情報、密碼格外有價值。康澤司令部的資料,一張紙片也不能漏掉!”


    王近山在布置任務時,似有勝券在握。確實,棋高一著滿盤皆活嘛!六縱在王近山的指揮下,於7月15日發起了攻城的“掏心”戰術,一舉成功。次日中午,生俘康澤。至此,襄樊戰役宣告結束。7月23日,中原軍區授予“刀劈三關”的六縱十七旅四十九團“襄陽特功團”榮譽稱號,授予首先突破西門城垣的十七旅四十七團一營“襄陽登城第一營”榮譽稱號。


    襄樊戰役是王近山傷愈後的第一仗。接著,他率領六縱參加了淮海、渡江、進軍大西南等戰役。仗越打越勇,謀略一次比一次高,戰果一次比一次豐。


    1949年2月,全軍統一編製序列。六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王近山任軍長兼政治委員。王近山成了十二軍的首任軍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首任軍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青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青鬆並收藏首任軍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