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色的鮫綃紗帳子外,午時的太陽發出淡淡的光芒,映著大紅羅帳子燦若紫霞,而躺在黑漆鏍細八步床上的是一對母女一一無憂和蘇夫人,不.現在的她已經不叫蘇夫人了,她是王玉英。無憂這一日睡的香甜,她躺在王玉英的身旁,緊拉著她的手,靜靜地睡去,當王玉英睜開眼的時候,她就看到睡在她身旁的無憂,再看看陌生的環境,她知道她一定已經離開了蘇家,離開了那個她愛了一輩子,也很恨了一輩子的男人。她眼中沒有淚,隻有解脫,原本這次回蘇家就是她給自己,給那個男人最後的一次機會,隻是結局依舊如她想象中的那般慘烈:她失去了肚子裏的孩子,無慮,無悔被關,無憂被打,這些都是她癡心妄想惹的禍。王玉英伸手慢慢的摸上無憂的臉龐,她笑了笑,隻是笑容卻有了幾分感歎:自己的女兒不過也隻是十六歲的年紀,卻已經飽嚐世事艱難,經曆了太多的苦難,她的眉眼之間,太過端莊、犀利、穩沉,一點也不象個隻有十六歲的小姑娘。無憂太過懂事,太過體貼,太過為他們這些人操心,讓她心中有愧呀:若不是自己太過無用,女兒何至於要淪落到現在的這般境地,若不是自己稀裏糊塗答應宮家的婚事,女兒何至於要避走他方,淪落到有家不能回的地步,隻怕蘇啟明為了銀子,要將無憂賣了吧!那個人為了銀子什麽事情不會做?看著越發沉穩的無憂,王玉英心頭難受,若不是這兩年吃盡苦頭,受盡人家冷暖,無憂又怎麽會少年老成,小小的年紀,卻沒有半點孩子氣,反而像個大人一般的要照顧他們,步步艱難,步步小心,時時刻刻擔心他們的安全,凡事忍耐,凡事寬容,凡事包涵,凡事退讓,凡事籌謀……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卻從不想著自己。想到這裏,王玉英的眼裏,難得閃過一絲堅定,不容錯過的堅定不能再這樣了,她要在最後的時刻裏,為無憂做點什麽”不能讓她的無憂再這麽辛苦了。世人都在稱讚小神醫如何的妙手回春,藥到病除,可是她看到的是無憂越來愈瘦弱的身子,越來越疲憊的神情,她的無憂要吃了多少的苦才能達到這樣的境地:無憂的醫術怕是有的人一輩子也趕不上吧!王玉英心裏清楚,她的無憂從來就不是什麽神童,更不是什麽天才,會有今日的成就,那隻有一個原因——無憂吃了別人一輩子都不會吃完的苦,所以才有了別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成就。王玉英再看了看無憂,她睡得那麽香甜,嘴角還掛著一絲略顯稚氣的笑容,就像一個孩子。王玉英的神色恍惚起來,好像就在昨天,不,就在剛才,她還挨著自己的頭,撒嬌著一起睡。


    可一睜開眼,她就會變成一個大人似的,努力為她搭起一座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安樂窩,這就是他的女兒,她的無憂,也隻敢在睡夢裏將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因為她要保護的人太多。她,不能讓她的女兒在這樣下去了,太苦,太累,她要做點什麽,在她還來得及的時候,做點什麽。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王玉英已經不奢望能夠有什麽好結果了。王玉英掙紮著起身,卻又小心的避開無憂,她窸窸窣窣的穿好中衣,外麵守著的紅袖聽到聲音,進了內室:“夫人……”王玉英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用手指了指無憂,紅袖會意的點頭,輕手輕腳的走到王玉英的身前,小聲道:“夫人,你怎麽起身了?”“去,將我那套命婦的朝服拿來。”“夫人……”紅袖暗驚:夫人這是要做什麽,她是要去哪裏?“沒聽見我說的話嗎?還不快去!”王玉英難得語言犀利,此刻雙眸一蹬,倒有了幾分相府千金的派頭。“夫人,您別急,婢子這就去幫您拿來。”紅袖瞧這光景,知道夫人怕是心意已定,不敢惹王玉英動氣,立刻諾諾地拿出那套朝廷的命婦之服。王玉英並不穿上,而是讓紅袖掉著,隻是穿了一套尋常的衣衫,悄悄的帶著紅袖,綠如出門,一張臉既白又沉,看的紅袖,綠如一時間無人敢說一句,不知道她家夫人這是準備做什麽?不過心中都暗暗擔心她家夫人的身體,已經虛弱到連走路都困難了,夫人還強撐著幹什麽去?紅袖,綠如即使心中又千萬的疑問,卻沒人敢問出口,扶著王玉英上了馬車,聽著她吩咐:“去相府!”紅袖,綠如聽了去相府,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下,不過二人還是相互偷偷傳了一個眼神:她家夫人今天的舉動太奇怪了,原本是根本就沒打算再回相府讓相爺和兩位舅爺難堪,為何今天主動去相府,帶著命婦朝服不說,還背著大小姐,這太奇怪了!二人都是王玉英身邊的大丫頭,都是有眼色的人,見著她家夫人心情沉重,也沒打算向她們解惑,所以也靜靜地守在她家夫人,小心的侍候著,無人出聲。到了相府,王玉英的臉色愈加的蒼白,額頭已經出汗,顯然這一路馬車坐過來,十分的吃力,相府的門房自然認得這是相府的三小姐,而且江州城裏今天最大的新聞就是相府三小姐和離的消息:蘇家商賈之家,難登大堂之雅,祖墳冒了青煙才娶到相府的千金,卻還不知道珍惜,寵妾滅妻,嫡庶不分,逼走嫡長女,囚了嫡子嫡女,又縱容小妾謀害正室,惹得相府的大舅爺一怒之下,相府三小姐傷心絕望之下,提出和離,終於擺脫了無情無意的男人。


    流言以龍卷風的速度席卷了江州城,其中不乏人為操作的可能,可是這一切都是實情不是嗎?所以當蘇夫人臉色慘白,步伐踉蹌的跨進相府大門的時候,門房的眼色充滿了憤恨,他是相府的老人了,對王玉英的感情可不是尋常的深厚,三小姐菩薩心腸,未曾出閣時對他們這些下人很是親厚,卻沒想到落到這樣的下場。於是在第二天,江州城的最新版本是蘇啟明狼心狗肺,忘恩負義,薄情寡義,喜新厭舊,根本是豬狗不如,當然這些話的最終源頭來自於門房。王玉英並不知道在她虛弱不堪的跨進相府大門的時候,已經為蘇啟明的光輝形象又書上了一筆,她隻是惦記著自己所求之事能不能達成,她能不能在最後的日子裏幫無憂做點什麽,讓她那可憐的無憂不要那麽辛苦。王相爺的臥室相爺的身子骨已經大不如以前了,再加上昨夜王大爺帶著無慮,無悔回了相府,無憂帶著王玉英去了別院,王相爺知道了自己女兒的情景,那心情自然更加的沉重,幾乎一夜未曾睡去,用了午膳剛剛睡去,卻被侍候了他一輩子的管家輕輕的叫醒。“老爺,三小姐回來了。”“小三兒回來了?”王相爺的眉頭一蹙,心頭一沉:隻怕小三兒……王相爺不敢向下麵想了,自己女兒什麽性子,他清楚的很,若不是小三兒的身體情況到了實在不能支持的時候,隻怕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這時候進相府的大門,這孩子從小就懂事,處處為了著想,哪裏忍心再讓相府陷入流言蜚語中。若是個任性的孩子,這些年也不會疏於和相府走動,不就是擔心蘇啟明打著相府的旗子,給相府惹來麻煩嗎?相爺和兩位舅爺都知道王玉英的心思,所以這些年倒也依了她,隻是對無憂三姐妹倒也不曾疏了幾分,就是明白的告訴世人,蘇啟明怎樣,他們不管,也懶得管,但是蘇家的大房是他們相府罩著的,所以王玉英倒也沒有受太大的委屈。不過王相爺對自己的這個女兒實在是又氣又愛,更多的是自責,都是他在老妻去了之後關心的少了,所以才養著這樣一個處處包容,處處退讓的性格,說真話,他還真覺得無憂那姐弟三人更像他們相府的人,有情有義,亦有心計。王相爺思索間,王玉英在紅袖,綠如的攙扶下進了相爺的內室。未語淚千行,想到自己年輕時的任性,傷的老夫頗重,卻還要再老夫年邁時為她操心,王玉英就實在說不出話來。王相爺強忍著心頭的難過,瞧了綠如手中的朝服,再看了一眼身子弱的似乎一陣風就要被吹走的女兒,心中似刀絞一般。王相爺把屋子裏服侍的人掃了一眼,道:“有什麽事,好好和父親說,別哭壞了身子!”絕口不提和離之事,原本也不是大多的事,至少在王相爺的眼中比起自己女兒的身子,不值得一提。


    丟了相府的臉麵,算的上什麽,在他的心裏,女兒的身子可比那相府的麵子重要的多,否則當年也不會同意女兒嫁給一個商賈人家,當初會反對,倒不是他看不起商人,而是總覺得那蘇啟明不是女兒的良人,沒想到還真的給他說中了。老管家聽了王相爺的話,一邊給服侍的人遞眼色,一邊帶頭走了出去,紅袖,綠如也機靈地跟著退了出去,偌大的內室隻剩下相爺和王玉英兩人。“小三兒,來,到父親這裏坐坐,讓父親好好的看看你。”王相爺強笑著,目光慈祥的拍了拍自己的床榻。王玉英瞧著王相爺那種小心翼翼,生怕她有個萬一,卻又強忍著不讓她知道他擔心的目光,心裏一暖,生出一種被人捧在手心如珍似寶的感覺來。這麽些年來或許她真的錯了,不該為了顧慮相府的名聲而故意疏遠父親,而現在她知道錯了,隻怕她時日無多了。這樣想來,心中越發的難受,剛剛息了的淚水,又湧了上來,卻不想再惹相爺難受,強忍了下來,度步上前,坐在床幃邊上。幾縷陽光從窗沿照了進來,王相爺鬢角白發如霜,臉上的皺紋縱橫如溝壑。王玉英心中一酸,她突然意識到,她記憶中那個總是高大的身影,幾乎無所不能的父親,現在已經老了,可是她卻還要為了自己的錯,而來為難父親,所以到了嘴邊的話,她說不出來,但無憂怎麽辦?她的無憂怎麽辦……王玉英一顆心被兩股力量撕拉著,她不想為難她的老父,也不能不管她的女兒,蒼白的臉孔,在這兩股力量的撕扯下更加的蒼白,心,沉重的快要停止了跳躍。她該怎麽辦?這疑問就像一把大錘子,一下子把王玉英的強忍的堅定打得粉碎。她心裏酸酸的.輕輕地,什麽也不說的彎下身子,把臉伏在了王相爺的膝頭。“父親,我想抗了貴妃娘娘的懿旨。”話音剛落,王玉英就明顯的感覺到王相爺的身子一僵。王玉英心中一歎,她終究選擇了做一個自私的母親,她終是要為難了父親,可是她真的不願意這樣,不願意無憂再走上她的老路,一輩子會落得心傷絕望的下場,她到了今天再也不會認為宮傲天會是無憂的那個良人,她也終於體會到王相爺當年反對她嫁給蘇啟明的心了,所以她選擇了為難父親,而不是棄了自己的女兒。她甚至慶幸到了今天,她還能有個父親給她依靠,讓她最後還可以做一個任性的女兒,一個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不用隱藏自己的心意的女兒,她把王相爺當成自己的心靈港灣,自己的家所在。“父親,你就幫著女兒最後任性一次吧!”她不敢去看王相爺的眼睛,她知道她的父親此刻是多麽的震驚,她緊貼著的膝頭繃得那麽緊,可是她沒有一絲遲疑,聲音低低的,卻異常的堅定,因而她的話說的非常的認真:“父親,不管會付出多大的代價,女兒都不能讓無憂再去走女兒的老路,那宮傲天不會是無憂的良人。”


    “小三兒……”王相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的不敢胃信。王玉英抬起頭,目光堅定的看著他:“女兒想的很清楚,父親,女兒要進宮求太後了。”王玉英的神色篤定,沒有一絲回避:“母親當年與太後娘娘的關係甚好,或許太後娘娘會看在母親的麵子上,成全了女兒的一片慈母心……父親,女兒又讓你為難了!”王相爺望著眼前坦城而淡定的女兒,感到極陌生。這是她那個懦弱膽小的女兒嗎?或許這才是她的真麵目,這麽些年來的隱忍不發,隻是因為還沒有碰觸到她的底線,而她的底線就是她的孩子,此刻的小三兒就像一隻護犢子的獸,豎起尖銳的防甲,守護著她的孩子。王相爺臉上的表情複雜,似嗔似怒,似喜似驚,最後都化為一聲長歎,道:“小三兒,你終於像是王家出去的孩子了!”王玉英雙眼一紅,卻噙著笑意:“父親,女兒也終於體會當年父親的心了。”這些年,在相爺,在相府,在無憂的庇護下,她比起很多失寵的女人來說,算是過的不錯,不過這次她不想再躲在他們的羽翼下麵了,為了無憂,她該是站出來的時候了,雖然她不夠聰明,不夠堅強,但是她要在生命最後的時候,為她的無憂做點什麽,她欠這個孩子的太多了,她不能在此刻再成為孩子們的負擔了。“我寧願你永遠都還是父親抱在手上的小三兒!”王相爺歎息:“讓你大嫂和你一起去見太後吧!”王相爺的眼淚竟然有淚,似是不忍再看王玉英一眼,神情說不出的疲憊。王玉英含淚點頭,應了下來,知道老相爺這是在為她籌謀,大嫂李氏深的太後歡心,即使這一去有個什麽,也可以幫襯一二。王玉英報備過王相爺之後,又聽得王相爺甚為讚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下,又擔心無憂尋來,不讓她行事,所以急火火的告退,尋了李氏進了皇宮。無憂一覺醒來,瞧不見李氏,又不見紅袖,綠如,心下就慌了起來,再叫了王玉英房裏的小丫頭,才知道三人出去,問了門房才知道去了相府。無憂心下大驚,以母親的性格怎麽可能在這時候去相府,給相府的臉上抹黑,急急地尋到相府,卻又聽說和李氏進宮去了。聽得進宮二字,隻覺得天昏地暗,如落進了冰窟窿似的,臉色煞,”全身發顫,一時間幾乎站立不穩:母親,這是去尋刀子呀!無憂也顧不得進相府,隻得讓車夫趕著馬車去追王玉英和李氏,斷不能讓母親進宮,隻怕母親這一去是真的不能回了:王玉英此舉是在打天家的臉麵,即使太後允了,怕是也要先挨一頓板子,否則天家的臉麵可怎麽過,這過場必然是要走的,可是以她現在的身體,不說是挨板子,就是不挨板子能不能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無憂心急如焚,緊趕慢趕,到了皇宮的門口,卻遠遠地見的王玉英和李氏已經進了巍峨的宮門,無憂身子一軟,隻覺得眼前一黑,差點就摔在地上,還好雲黛眼明手快扶住了她。“小姐,你可要撐住呀!若是您也倒了,夫人那裏誰去幫襯?”雲黛的聲音如穿透烏雲的陽光,照亮無憂的心:是呀,若是她也倒了,誰去解母親之圍?外公那裏指望不上,不是外公不願意,而是根本不能站出來說話,昨日和離,已經落下把柄,怕是朝堂之上已經有人虎視眈眈,要參外公和大舅舅仗勢欺人,逼得蘇老爺和離,若是現在再站出來,這事就落實了,落實了原也是不怕,但是母親的和離書怕是要廢了,外公和大舅舅斷不會願意前功盡棄。隻是母親的身子骨已經快到了油盡燈枯之時,如何受得了那板子,外公和大舅舅怕是不知,所以才任由母親行事,這是如何是好?母親萬萬是不能挨那頓板子的。相府此刻斷是不能再拖下水了,眼下所有的一切也隻能靠自己了,可是她一弱質女子,可如何進得這皇宮,如何救得母親?又如何替母親挨了那頓板子?母親是命婦,大舅母是命婦,而她卻什麽都不是,又未曾奉召,怎麽進去,就是進去,她又怎麽救得母親?即使她解了南苑鎮的鼠疫,可是母親所求,怕也是難得隨心。無憂又急又惱,恨自己藏著掖著,讓母親坐下這等糊塗之事,若是將七皇子所言,向母親坦誠,怕也就沒有今日之事。無憂隻覺得五內具焚,卻無法可想,就如同在熱鍋上的螞蟻,眼睜睜地看著母親的身影消失在眼前。風中似乎傳來王玉英淡淡的聲音:“無憂,你就成全母親這一回吧!”一個字,一個音,如天邊的滾雷,轟隆隆地炸過她的耳邊。“母親,母親…”無憂大叫也顧不得什麽,可是任憑她怎麽叫,卻也喚不回王玉英的身影。無憂不由打了一個寒顫,身子有些軟地靠在了一旁的馬車上,就那樣傻傻地看著,明知道什麽都看不見,卻還是看著:難道這一世,母親還是要因她而亡?難道,她要再次經曆上一世的失母之痛?全心沉靜在悲傷絕望中的無憂,自然沒有注意到她的悲傷絕望神色完全落入到七皇子的眼中。七皇子策馬而來,卻未曾想會遇見不一樣的無憂,他印象中的無憂絕不是這般的模樣,絕望,悲傷,渾身上下洋溢著無法掩飾的痛,他見過她的剛強,她的無畏,卻未曾見過這般軟弱的被風一吹就要倒下的無憂。他發現自己的心裏不知怎麽的就柔了半分,一雙目就那樣定在了無憂身上,怎麽也無法轉開,就那樣定在那個懶懶地依在門框上的纖瘦的身影。


    月白色的綢緞,湖色的對襟,還有如雲般散落在她腳邊的月華裙裾,在巍巍宮門前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是那樣的明亮光鮮,讓她纖巧的胸,盈盈一握的腰都一覽無遺地暴露在他的眼前……他突然間覺眼睛刺痛,無法睜開。他上前一步:“蘇小姐”你怎麽會在這裏?”而且還是一番痛不欲生的樣子。寂靜中,無憂抬頭,看著七皇子俊朗如刀刻般的臉龐,大喜過望:“殿下,救命!”想也沒想,就跪了下去,磕頭:“殿下,救救無憂的母親。”七皇子臉色一變:“這是何事?”什麽樣的事情要鬧到皇宮裏來,難道是為了貴妃懿旨的事情?昨夜進宮與父皇談論南苑鎮鼠疫之事,他有意將無憂之事,隱晦的說了幾句,就被皇帝訓斥了一番,想來是不願意他的愛妃落了麵子。七皇子的呼吸漸漸地變得粗重,聲音中有著莫名的苦澀:“可是為了貴妃懿旨所來?”無憂點頭,也不敢瞞他,苦笑:“殿下,無憂的母親和大舅母進宮求太後恩典了。”巴掌大的小臉蒼白如紙,烏黑的眸子閃爍著無助的光芒:“怕是太後有心給了恩典,母親的身子也容不下!”“你母親的身子骨很差?”七皇子表情嚴肅。“母親剛剛小產,而且身中劇毒,怕是禁不起了!”無憂悵然:“若是因為無憂而累了母親,怕是無憂一輩子難以安心了。”七皇子聽得無憂這般說話”心中一動”望著無憂的目光變得晦澀。半響,才低低地道:“如果本宮帶你入宮,你可想好怎麽做了?”無憂一怔。七皇子已經再次徐徐地開口:“如果太後問話,你可想好了怎麽說?”無憂滿臉震驚,目光中漸漸露出了然,然後全身開始止不住地顫抖起來:“怕是……會……連累……殿下……私自……帶人……入宮……怕是……大罪……”七皇子靜靜地立在宮門前,冷峻的表情,眉宇間流露著無所畏懼的篤定。“不過是尋得女神醫為皇後調養身子,已經得到皇後的恩準,哪裏私自帶進宮了?”無憂磕了一個頭:“無憂定不辱命。”“那就隨本宮進宮吧!”七皇子的步伐大步流星,顯得異常焦急。“殿下!”無憂心裏有些慌,加快步伐,趕上,抬手想拉他的衣袖,卻又縮了回來。“你沒事吧!”七皇子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語氣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沒事!”無憂的心思皆在王玉英的身上,哪裏還有空去注意這些,她壓低了聲音:“會不會給皇後娘娘添麻煩?”皇後和宮貴妃已經勢成水火,若是今日之事讓皇後娘娘落下話柄在宮貴妃身上,無憂也是難安。


    七皇子微怔,已有些明白,心中一暖,到了這樣的時刻,還能分出心來擔憂別人,還真是個心軟的。他展眉,輕聲地道:“母後掌管後宮,讓個把人進宮還不是什麽大事?”無憂沉默半響,道:“那就好!”無憂不想矯情,也沒時間矯情,怕是耽擱久了,母親還真的要命喪皇宮。無憂跟在七皇子的身後,進了皇宮,雖說是第一次進皇宮,但是她哪有心思生出些許的好奇,高一腳,矮一腳,等到了皇後的明輝宮,心神還有些許的慌亂。七皇子留了無憂一人在門外候著,待到皇後宣召時,她的一顆惶惶不安的心已經漸漸平息下來:越慌就會越亂,越亂就會越出錯,母親那裏還等著她去救,她不能慌了手腳。無憂跪在皇後的麵前,不敢抬頭,都說皇後賢良淑德,可是能穩坐皇後位置的女人,又怎麽會沒有幾分手段,少看,少問,才是生存之道。“抬起頭來,給哀家看看!”皇後的聲音很溫和,無憂卻渾身一顫,心頭一跳,卻還是乖乖兒的聽話,抬起頭來,也瞧見眼前的這位天下最尊貴的女人:白皙如玉的臉龐,一雙長眉斜飛入鬢,細細的丹鳳眼清亮逼人,今日穿著的該是尋常的衣衫,卻也華麗端莊,絲毫不損皇家的臉麵,穿一件暗綠底四合如意窠纏枝窄袖夾衣,蔥綠十二幅繡蘭花的馬麵襴裙,烏黑的頭發梳成個牡丹髻,戴著玉石花頭箍,插著銜珠鳳釵,耳朵上墜著嵌貓眼石的絞絲燈籠耳墜,打扮得雍容華貴,光彩照人,絲毫看不出衰老之態。而此刻皇後亦在心中暗讚無憂的好模樣,巴掌大一張雪白瓜子臉,柳葉般的雙眉,清亮如水的杏眼,挺直的鼻梁,都讓人覺得這女孩子一定很聰慧,她靜靜地跪在那裏,有種嫻靜淑雅之感,渾身都透出春天的氣息,讓人想要忍不住靠近,就連她這個看見宮裏各色美人的人,都覺得舒服,心生憐惜,也難怪她這個不愛美人的皇兒會對她另眼相看。皇後將七皇子之說在細細思量一番,心頭有了主意:“蘇小姐醫術高明,能解了南苑鎮的鼠疫,本宮甚是喜歡,為本宮調養身子,本宮也甚是放心,不過太後近日總說是胃口不好,還是先瞧瞧太後,再來為本宮調養身子吧!”無憂心頭一喜,知道皇後這是要幫她,無憂原本隻是想七皇子會帶她去太後那裏,卻不想七皇子竟然搬出皇後這座靠山”,來若是皇後願意為她開口,就是太後也會給皇後三分麵子。無憂心情歡喜,又對皇後磕了一個頭:“民女謝謝皇後的恩典。”“本宮哪有什麽恩典?這可是七殿下的恩典。”皇後瞧著無憂的模樣,又生了幾分喜歡,孝順的孩子,天下做父母的人看了都喜歡,皇後也不例外。


    無憂不說了,隻是又對著七皇子磕頭,嘴裏不停地謝著七皇子的恩典。皇後不說話,隻是抿唇微笑,倒是七皇子看不過去:“源以為是個伶俐的,卻原來也是個糊塗的!”嘴裏雖然這般說,但是嘴角倒是彎了起來,露出一份微笑,麵上還有一份可疑的潮紅:真是個實心眼的,也不想想母後這話的深意。無憂此時一心惦記著太後那裏的母親,哪裏有心思猜測這皇後和七皇子話裏的深意,隻是跪著,聽了七皇子所言,抬頭看了他一眼,原本是想問問,她哪裏糊塗了,卻又想到這是在皇後的明輝宮,不過她還是有些詫異七皇子臉上的潮紅:怎麽臉這般的紅,不會是生病了吧?無憂不敢多事,又低下頭去,心裏想著等一下救下母親,再幫七皇子把把脈,怎麽著人家這次也幫了大門。七皇子被無憂那一眼看的渾身發麻,她的眼睛似天上的星辰,可以照進人的心裏,暖洋洋的,好似春天的陽光,而她剛剛似乎啟唇想要說什麽,卻又咽下去了,七皇子心中一陣恍惚,她的唇真是漂亮,象個小小的花朵兒,揚起完美的弧度微微地翹著,好似春天的明媚,粉嘟嘟,嬌豔豔,嫩生生,明晃晃,讓人恨不得啃上一口才好……念頭剛從心頭閃過,他的心裏突然間好像有什麽東西給湧了上來,他想要壓製卻怎麽也壓製不了,隻好任那東西四處流徜,帶動著渾身血液熱了起來。整個人就變得熱呼呼的,軟綿綿的,癢絲絲的,亂糟糟的,讓人覺得很舒服,更覺得抓耳撓腮的不知道怎麽辦的難受……這種感覺他從來沒有過,頓時有點不知所措的側過臉去,不敢再看無憂一眼,輕輕地咳嗽一聲,好像這樣就可以將那怪異的感受咳了出去,心裏卻道:我這是中了什麽魔了……皇後顯然是瞧出自己兒子的傻樣,心頭暗自打算了起來:蘇無憂雖是個商賈之女,卻也是相府的嬌客,雖說王氏和離了,但是血脈相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而且看起來聰慧可人,很得自己的眼,又在民間頗具賢名,若是皇兒納了她進房,也算是美事一樁。皇後這般想著,對王玉英的事情也就上心了起來,帶著無憂和七皇子去了太後的慈寧宮,果然,瞧著一個太監,領著兩個宮人此刻正將王玉英按下,準備打板子。王玉英的表情很淡定,瞧著無憂,眼皮一跳,卻什麽都沒有說的轉開眼睛,似乎根本就不識得無憂。瞧著那宮人手邊的板子,若是落在母親的身上該是多麽的疼?無憂一時慌了神,不由自主的將眼神投向了七皇子,但盼他能想出點辦法救下王玉英。她微斜著臉龐,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長長的睫毛不時給雪白的皮膚上投下層淡淡的陰影,烏黑的眸子星星般的明亮,盛滿了哀求,說不出的楚楚可憐,看得七皇子心中一滯,嘴角翕翕,半晌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無憂見他沉默不語,以為他不想幫忙,咬咬牙,準備自己站出去。這時,聽得皇後,軟軟的開口道:“王公公,你這是做什麽?”“回皇後娘娘的話,是太後賞相府三小姐的恩典。”無憂聽了這太監細細尖尖的話,差點忍不住大聲的吼出來:打了人,還叫恩典?若是母親真有個三長兩短,是不是她還要謝謝太後娘娘的恩典?無憂隻覺得口中喝著一口苦茶,澀澀的,苦的她喉嚨發癢,雙眼發紅。“王公公當差辦事也有此年頭了吧!”七皇子摸了摸午指上的翠玉扳指,慵懶的開口,聲音如天鵝絨般的舒適。“回七殿下的話.奴才們伺候太後娘娘已經十多年了。”王公公仔細看了看七皇子沒什麽表情的臉,心裏不知道這位主子想要做什麽。王公公心裏雖然不知道七皇子想要幹什麽.但卻非常的明白一件事:今日這相府和離的三小姐怕是打不得了,七皇子和皇後都很得太後的眼緣,他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來,而且還帶著一個小姐過來,瞧那小姐的模樣和這相府三小姐幾分相似,怕是極有淵源。“那皇奶奶的話,你可是聽清楚了?”七皇子的聲音低沉,卻讓王公公的臉色難看了起來:這話擺明了是為相府三小姐出頭,可是太後明明是說杖刑二十下,他怎麽會聽不清楚,可是又不能得罪這七皇子,七皇子可是有可能登上皇位的皇子,他一個奴才可得罪不起。“王公公,哀家可聽說太後和已故的相府老夫人感情親厚,該不會無緣無故的杖刑老夫人捧在手心裏的嬌女,還是等哀家進去問問清楚,你再行刑吧!可不要是聽錯了,誤了太後的事。”皇後的聲音依舊是軟軟的,不帶絲毫火氣,一副全心全意為王公公思慮的樣子。“皇後說的極是。”王公公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子,笑嘻嘻的想道:還好,還好,隻是要他等等,並沒有直接要他放人,否則還真的不好辦。皇後也不多說,隻是讓宮人稟告的太後。無憂跟在後頭,不說話,等著宮人將她們領進了慈寧宮,她瞧著大舅母正一臉晦澀的跪在地上,母親的朝服正被一個宮人捧著。皇後瞧這情景,先是一愣,然後笑了起來,“這不是王大將軍的夫人嗎?今兒怎麽了?”皇後是明知故問,想要找個理由開口,而李氏也是明白了,在瞧見無憂跟在皇後的身後,就知道這皇後是無憂搬來的救兵,雖然不清楚無憂的怎麽搭上皇後的,但是她對無憂的才智還是很相信的。於是,李氏瞧了一眼太後的表情,似乎沒什麽不悅,於是道:“還不是臣妾那苦命的妹妹,所托非人,嫁了一個無情無義的男人不說,還糊塗的鬧到太後的跟前,要為自個兒的女兒退婚,那可是貴妃娘娘的懿旨,相爺和臣妾的相公根本勸不住,她就跟吃了豬油蒙了心似的,非要進宮,相爺怕她衝撞了太後,讓臣妾跟著,誰知道還真的惹了太後不快,臣妾心裏慚愧,都是臣妾教妹無方。”


    其實李氏也知道,這太後還是心疼自家妹子的,隻是這過場還是要走的,否則豈不要被天下人笑話。“母後也知道王家三小姐的事情了?”皇後的聲音依舊軟軟的,就如同一團棉花一般,讓人提不起絲毫的火氣。“怎麽皇後也聽說了?”太後的臉上平靜就像一碗水,一絲波瀾也沒有。“今兒謙兒回宮,知道兒臣最近身子骨不適,特請來了解了南苑鎮鼠疫的女神醫為兒臣診治,兒臣見這女神醫如此年輕,一時興起,才追問了幾句,誰知道她竟然是相府三小姐的女兒,細細問了幾句,才知道她就是貴妃妹妹賜婚的蘇家嫡長女。”皇後這幾句話說得大有學問,既交代了來龍去脈,又不會惹人嫌,根本就沒提無憂逃婚之事,又點出貴妃賜婚,還不忘點出無憂和相府的關係。貴妃賜婚?這原本也沒什麽,可是太後不知道呀,這就有趣了,而且還將相府三小姐的女兒賜給自家的侄子為妻,這之間的深意,太後自然不會不知。皇後還在軟綿綿的說道:“兒臣知道母後這幾日胃口欠佳,特地領了女神醫來為母後瞧上一番,卻趕巧兒遇見這事。母後,既然當事人都在這裏了,不如聽聽她怎麽說?”“臣妾聽皇上說過,那半壁山的戰事,似乎也有這丫頭的功勞,臣妾還真對著蘇家的丫頭好奇,母後,您看呢?”“也罷!今日也是無趣,就聽聽這丫頭怎麽說吧!”太後的聲音很平淡,可就是這平淡的語氣,卻讓無憂汗水都掠了出來。她穩了穩心神,開始細細敘說往日種種,她的神情控製的很好,沒有過於的激動,也沒有絲毫的添油加醋,更沒有一句半句譴責蘇老爺寵妾滅妻,嫡庶不分,也沒有怨恨宮家公子的無情,更沒有怨恨自家妹妹的無恥,一直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說著,就像一個看客,很忠實的將事情交代的清楚,這過程沒有提一句自家的委屈,卻都讓眾人感受她的委屈,心裏酸酸地不是滋味。“民女求太後恩典,讓民女替母親受了板子。”無憂說著話就要哭出來:“太後娘娘有所不知,民女的母親身受那毒果紫衫所害,身子已經壞了,怕是受不了板子,太後娘娘仁慈,就成全民女的一片孝心。”無憂重重的磕頭,三兩下就將那頭磕出血來,也讓昨日那受了蘇老爺花瓶所砸的傷口裂了開來,一時間血湧了出來,有些嚇人。“蘇小姐,你這是怎麽了?”七皇子目光一閃,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那傷口好生奇怪?”一句話倒是讓太後,皇後的注意力轉移到無憂的那傷口上,那傷口原本在頭皮裏,不是太明顯,若不細看還真的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現下細細一看,倒是嚇人的很。


    “蘇無憂,這是怎麽回事?”太後輕輕把花泡吹開:“女兒家的身上怎麽有這樣的傷口?”無憂卻隻是磕頭,不肯說話。太後身邊的嬤嬤急了,又開口替太後問了一遍,無憂卻還是不肯開口,隻是雙眼已經微微發紅。皇後也湊熱鬧問了一次,卻隻讓無憂的頭磕的更響了,眼眶中的淚珠而已經似滴未滴,更說不出的可人。倒是李氏看著心疼,說了一句:“子不言父過。”她的聲音很輕,細如蠅蚋,卻鑽進每一個人的心裏,太後看向無憂的聲音就多了一份憐惜,而皇後更覺得這樣一個知禮書,懂進退的人兒若是進了七皇子的房,也該是一件幸事。“你心中可有怨?”太後看向無憂的目光多了一絲意味不明。“回太後娘娘的話,民女不敢欺騙太後娘娘,民女心中有怨,也有恨,隻是想到他是民女的父親,這份怨恨就淡了許多,天下無不是父母,民女的父親雖然有錯,可是民女何嚐沒有錯,隻是時過境遷,有些心結形成了一時半刻也不能立時解去,民女也隻好慢慢地努力了。”若說無怨無恨,自己都不相信,何況是太後這樣的人物。無憂抬頭哀求的看著太後:“隻是宮家的親事,民女實在不想應承下來,倒不是民女心高,而是民女的妹妹與那宮家公子兩情相悅,心心相印,而且還生下了麟兒,民女何苦再去攪合這天賜良緣,民女的妹妹自小聰明伶俐,不像民女這般愚鈍,也深得貴妃娘娘的喜愛,宮家已經奉貴妃娘娘的旨意抬為貴妾,若不是民女擋著,怕已經是宮家的正室,這一切都是民女的錯,民女怎麽能再進宮家,給妹妹添堵,所以民女懇請太後為民女做主,不要讓民女再入宮家,到時若是禍起蕭牆,讓蘇家的小姐弟怎麽安生?民女又怎忍心自家妹子會為了妻位而變得麵目全非,倒不如成全了妹妹的一番真情。”無憂認為自己把握不小,可是話說完她後背的汗水還是浸透了小衣:如果猜錯了太後現在的心思,她便隻有死路一條。太後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想必這中間不知道有多少血淚,更見識過不少妄想上位的女子的狠毒,而她也曾聽聞太後的堂妹可曾與太後一起侍候過先帝,而且頗得聖寵,想必與太後之間也不會是多愉快。她這般所求,應該能打動太後一份,隻要有這一份,她就可以替了母親挨板子了:今日她所求不多,隻要能不讓王玉英挨板子就好,至於宮家的親事,她倒不那麽放在心上了——人命最重要不是嗎?何況這個人還是自己的母親。太後輕歎一聲:“倒是個實心眼的。”聽到這話,無憂知道自家押對寶了,太後娘娘果然不喜歡妻妾相爭,更不喜歡姐妹爭寵。


    口氣已有些鬆動。無憂心中一喜,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便默不作聲抬起頭來,她現在的樣子很淒慘的:頭上的傷還在流血,額頭也在溢著血。“求太後恩典。”無憂實心實意的求著:“母親本是無辜,卻一直受民女所累,今日民女求太後恩典,讓民女替了母親這一回吧!”她臉色蒼白的透明,一雙大大的杏眼此刻水汽氤姍地望著太後,尤顯可憐。“父母養育之恩大如天。”太後好似不耐煩的擺手:“哀家就成全了你。”“謝太後恩典。”無憂彎腰感激涕零的磕了頭,拜謝太後的大恩大德,就被宮人帶了出去。臨去時眼睛的目光掠過皇後和七皇子,二人的麵色如常,心中一歎:她到底將人心想的太好。李氏想要求情,卻又想到臨來時相爺的吩咐:一定要有人挨板子。她雖然想不透,不過相爺一輩子周旋朝堂,這樣做,自然有他的用意,所以李氏隻是看著無憂被帶走,而不說話。小心的抬頭,李氏瞧著太後少了幾分寒意的臉,叩頭:“太後,臣妾求太後準了三妹妹所奏,無憂這孩子自小體貼,從不曾違背父母,孝順備至,心中即使不喜姐妹同侍一夫,也不曾提出來,可是那妹妹先進了宮家門,還生下了宮家的長子,無憂日後進門該如何自處。所以臣妾的三妹妹才來求太後的恩典,都知道太後菩薩心腸。太後娘娘,臣妾就怕無憂進了宮家,會一時想不開,她可是曾被逼得離開江州城過,一個女兒家孤身在外流浪,有家不能回,吃盡苦頭,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變成女神醫,這其中該是吃了多少的苦。”“太後,臣妾未曾有所出,一直當無憂是臣妾的孩子,所以臣妾求太後發發慈悲,準了三妹妹的所奏,就算是成全了三妹妹的心願。”李氏語音已經帶來哭音:“三妹妹怕是時日無多了。”太後瞧著李氏的神情不似作假,再想想王玉英那紙片兒的身子和慘淡到無血色的臉龐,歎了一口氣道:“可憐天下父母心,罷了,罷了,傳哀家的懿旨。”“蘇家女蘇無憂救南苑鎮百姓數萬,大功,本因嘉獎,其辭,隻是憐其母身子贏弱,奏請斷了宮家婚事,安心侍候其母,孝心感天,哀家準了。”李氏心喜,再一次叩頭,麵向下額頭放在雙手上:“謝謝太後恩典!”嘴邊的笑意一閃而過。半響之後無憂已經被打過板子,疼得咬牙才能挪進大殿中,這還是下手留情麵的,無憂現在不覺得難過,隻是慶幸這板子不用打在王玉英的身上,進來後,就聽到這樣的好消息,她一下子便跪倒在地上:“民女謝太後娘娘恩典,謝太後娘娘恩典!”


    疼極的她並不是沒有淚水,她卻硬是沒有讓淚水流出來,皇宮是不相信眼淚的,此刻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更是沒有的淚水。太後聽到她說話時的顫音:“你可後悔?”無憂抬頭,一張小臉白中泛著不正常的紅暈,那是被責打疼痛所致,但是她的眼中沒有絲毫的後悔:“民女不悔!”“倒是個心性堅韌的孩子。”太後說完後沒有再理會無憂。無憂低下頭時悄悄看了一眼七皇子,恰好七皇子亦在看他,她身子一僵,之後兩個都若無其事的避開,隻是無憂覺得身子一下子涼起來了,寒氣從四麵八方湧進身子,透心的涼。無憂不再出聲,低眉順眼,雖然身子上疼痛難忍,但是想到那捆綁自己的婚約終於取消了,今天的這一頓板子,她值了。事情已經落幕,無憂受了責打,自然也不好為太後診治,於是皇後娘娘打發她和李氏,王玉英一起出宮,無憂很痛,每走一步都會讓她疼得滿頭是汗,但是隻要想到從此她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不用進宮家的大門,她就不覺得疼了。眼看著快到宮門時,卻迎麵遇見三皇子,他瞧了她一眼,走上前來,彎下腰來,一雙眼睛黑如無月無星的夜幕,聲音輕的如同吹過耳畔的冷風,冰冷:“你倒是好手段。”無憂伏在地上不抬頭不說話,她是不敢說話,因為她再次肯定皇家出來的人,沒有一個是她可以招惹的,不管是剛剛幫了她的七皇子,還是現在的三皇子,或是今早答應她荒謬條件的二皇子,絕對都是不能招惹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太過聰明了,聰明的都有些妖異了。她剛剛才挨了板子,退了婚,這三皇子就出現了,這人不簡單!七皇而子看似幫了她,在她麵前落了好,不過同樣也打擊了宮貴妃不是嗎?若是真的隻是為了幫她,絕不會讓她受這些板子:不為她出言,怕是不想惱了太後吧!無憂此刻隻想帶著李氏和王玉英離去,這皇宮她是一刻也不想待了。“你說,本宮要是求了父皇將你許配本宮做個側妃,父皇會不會答應?”這話太危險了。“民女無才無德,哪能伺候殿下,求殿下莫要消遣無憂。”無憂的眼淚浮上來,這次,她真要哭了:這還要不要人活了,這些人是真的不想讓她活了。三皇子的眼裏閃過一絲什麽,但他隻是笑著低語:“消遣?本宮怎麽消遣你,向來不都是你這個聰明人消遣別人的份嗎?”語氣裏寒意滾滾。想到邊城那夜,她用了障眼法出了城門,引他狂追不說,還分別在四個門都備了馬車,即使他後來察覺有誤,調轉馬頭回到城裏,卻還是無法可想:四門皆有馬車,他怎麽追?


    而今天她隻用一頓板子就換了貴妃的懿旨,解了宮家的婚約,這手段連他都不得不佩服,將人心算計的分毫不差,兩年不見,手段還真的見長了。不過想到擁有這手段的人現在投入到七皇子的庇護之下,他的心情還真的好不起來:這般玲瓏的人兒,還真是個稀罕物,留在身邊還真是大有用處。三皇子越想越覺得自己,到了一個好主意:納蘇無憂為側妃!無憂聽了三皇子那慵懶到幾近無聲的話,她的心已經飛快的跳起來,幾乎都要跳起來把三皇子暴打一頓:他竟然也想納了她。無憂的頭有點痛,她都不知道她怎麽忽然間成了香饃饃了,怎麽人人都爭著要了。無憂即使很想很想暴揍三皇子一頓,但是她還沒有那份膽子去揍皇子,所以她隻要將自己的身子彎的更低,幾乎貼近地麵。現在不用任何人說,不用任何人提點,無憂也知道自己惹惱了三皇子;他是真的這麽想,真的想要納她進房。而且理由同樣的匪夷所思:應該是她當日的安排傷了他的麵子,今日的退婚傷了貴妃的麵子。所有的理由都是這般的可笑,現在無憂卻笑不出來。因為她還真的不知道若是三皇子求得皇上賜婚,她是不是還有膽子去抗旨,而她一再想了想,她還真的不敢了。此時,三皇子的聲音再度傳進耳朵裏:“等本宮的好消息吧!”他的語氣很輕快,很輕快,似乎還帶著點喜悅。無憂的頭更痛了”但不管有多痛,無憂都沒有精力理會,無憂也不想理會,因為她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讓這個瘋子打消這個可怕的念頭。但是顯然她的想法沒有三皇子的步伐快,等到她再抬起頭的時候,三皇子已經踏著輕快的步伐走了。走了?無憂的眼前昏花了起來,又氣又痛又怕,眼前竟然一黑,整個人竟然失去了知覺,暈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無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粟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粟紅塵並收藏嫡女無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