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韓朝在外麵多麽風光。


    甚至他的風流事跡,韓家壩人也是知情。


    總是上新聞,韓家壩雖然比不得外麵的世界精彩。


    可是最起碼年輕人都還是玩手機的。


    整個炎國也就出了這麽一個韓朝。


    而且還是韓家壩的根,韓家壩人對韓朝自然都會關注。


    韓家壩現在在整個小樹鎮發展都算先進的。


    這裏麵韓朝的貢獻不小。


    韓家壩人對於這點從不否認。


    可是韓朝雖然有了孩子。


    但是他整兒八經在韓家壩拜堂成親的妻子還真沒有。


    韓家壩的規矩,男人結婚,在老家辦結婚酒席,在韓家祠堂,對著祖宗牌位拜天地、拜祖宗、那才是正兒八經。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外麵直接領了證,也不搞這套了。


    可是不管怎麽說,韓朝到底是沒有結婚。


    這讓過來整理孝單的道士也有些為難了。


    韓朝有兩個孩子,大家是知道的。


    可是這兩個孩子上不上孝單這也是一個問題。


    韓家壩的規矩,老人去世,需要請道士在祠堂做法超度亡靈。


    孝單就是老人腳下的孝子賢孫。


    按照道理來說,潘菊就一個兒子,還有幾個女兒,這孝單也不複雜。


    可是韓朝個人比較複雜。


    而且韓朝又是大名人大財主,又不能強用規矩。


    夏玥和柳青依已經帶著孩子在路上了。


    江西她們因為有身孕的緣故,不宜過來。


    郝金花已經提前跟他們倆說明了情況,韓家壩的規矩,孕婦是不用披麻戴孝的。


    因為孕婦是兩條性命,怕老人承受不住。


    所以江雪她們也隻好留在虞城。


    關於孝單的事情,韓家壩的幾個老人找韓朝問了問意見。


    韓朝的意見很簡單,孩子是他韓朝的,那就是韓家壩的根。


    至於姓什麽不重要。


    難道就因為他和夏玥的兒子姓夏,就可以不上孝單麽?


    韓朝的話很簡單,不是自己有意要破壞規矩。


    但是有些規矩,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應該改一改。


    最後幾個老人,也是沒再言語。


    很多年輕人都表示讚同韓朝的話語,其實這些事哪裏還需要那麽老傳統。


    所以最後這件事,大家隻好妥協。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這是韓朝的話語。


    雖然韓朝在家鄉呆的時間不長,規矩懂得也不多。


    但是韓朝的名聲在外,很多事情,大家也必須要給麵子。


    關於孝單這件事,最後定了下來,那就是韓朝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韓久華家的院子很大,可以容納很多人。


    韓家壩這會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他家院子裏坐著喝茶,等著安排事情。


    按照韓家壩的規矩,會有人上街去買菜,會有人去祠堂搭建靈堂布置,會有人去山上堪輿墓地。


    而這個時候,白事家的主人是不需要忙活這些的,他們隻需要為老人守孝即可。


    比如跪在老人的床前,燒紙,然後給前來悼念的親戚朋友還禮。


    比如老人被裝棺送入祠堂超度的時候,需要一直在棺木麵前跪著。


    總之這是一個一直跪著的事情。


    當然主要還是孝子要一直跪著,其他人會稍微好一點。


    假如孝子年邁了或身體不適,那麽孝孫可以代替父親去跪著。


    當天晚上,柳青依和夏玥也是帶著孩子來到了韓家壩。


    柳青依這是第二次來韓家壩,上一次來的時候,她像是一個被人觀摩的仙女。


    那時候韓朝家還是老房子。


    如今的韓家壩,不光韓朝家的房子氣派,周邊也是有一些不錯的房子。


    時光是個好東西。


    夏玥沒有那麽多感慨,和狗男人好了也不少時間了,這是她第一次來他長大的地方。


    就是這麽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生出了這麽樣的男人麽?


    至於兩個小家夥,這是他們第一次以韓家的子嗣進入韓家壩人的眼中。


    兩個小家夥從來沒有看到這麽多人,也是稍微有些怯生。


    不過當他看見爸爸戴著白布在頭上,而且臉上有些莊重的時候,也是突然不那麽皮了。


    郝金華給夏玥和柳青依也是一人給了一塊白布,然後悶在頭上。


    雖然沒有結婚證,但是她們難道就不是她兒媳婦了?


    再說了,她們戴上這些,韓家壩人誰敢說閑話了?


    兩個小家夥是潘菊的曾孫輩,按照韓家壩的規矩,那就需要戴上紅色的布。


    因為從古自今,單反能夠四世同堂,其實這白事,又叫白喜了。


    能夠四世同堂,那也就意味著老人是長壽的了。


    既然是長壽,那麽過世,也就沒有什麽太大的悲傷可言。


    所以曾孫輩戴孝是紅色的布頭做為帽子。


    兩個小家夥,本來就繼承了父母親的優良基因,從小又教育得好,養得好。


    在人群中,和其他小孩比起來,那還真是特別出眾。


    韓家壩人也是私下聊天開玩笑說這韓家壩的龍脈之氣全部被韓久華一家給吸走了。


    韓久華因為之前一直在伺候母親,所以休息也少。


    最近他也確實累了。


    所以韓朝回來之後,基本上很多事情都是韓朝在代替。


    盡管韓久華說不需要,但是韓朝還是直接代替下來了。


    如今他們父子的關係,基本上是韓朝說了算。


    韓朝能夠做到這一點。


    韓家壩人也是暗自豎大拇指。


    白事基本上孝子都是苦差事,下跪多不說,而且折騰特別多。


    農村裏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替父親幹這些。


    但是韓朝別看他是個大老板,但是到了韓家壩,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後生。


    做起事來,還真是半點不含糊。


    雖然說在孝單一事上,他確實有些霸道,非要改規矩,但是橫豎事他自家事情,uu看書 ww.uukashu.co 也不能太過強求。


    一夜過去,韓朝直接熬了一個通宵。


    第二日韓家壩的豪車越來越多,無他。


    得知韓朝的奶奶過世,韓朝的很多生意往來上的朋友,都會借著這個機會,來悼念一番。


    韓朝一來沒辦個結婚酒,二來孩子出世也沒辦過什麽滿月酒,但是別人的一些事情,他可沒少出份子錢。


    炎國講究一個禮尚往來,這次韓朝奶奶過世,大家可不得把這個人情給還了。


    再說了,他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鍾靈毓秀之地生出了這麽個人才!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韓朝如今的身份擺在那裏,不管多遠,很多大佬都會親自過來。


    因為這樣才能顯得自己有誠意。


    所謂窮在鬧事無人問,富在深山人不斷,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想吃軟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家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家大公子並收藏我真不想吃軟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