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今日回京,唯有王司徒一人前來,倒是用心了。如今弘農王占據皇宮,而弘農大軍奔長安而來,百官皆以為某將失勢乎?”董卓此時身穿戰甲,坐於堂內,為王允賜坐,寒暄了起來。


    隻是這寒暄,似乎充滿了試探之意。


    “太師為國殫精竭慮,不辭辛苦,百官皆以太師為首,怎敢有二心?況弘農王頑守宮中,太師不日可破,且太師屯兵長安內外,弘農軍又怎是對手?


    太師嚴重了。


    太師若有驅使,老臣願效犬馬之勞。”王允自然仍是一副親善董卓的做派,為董卓分析此時局勢,表明他對於董卓的忠心。


    董卓對於王允的話還是很受用的,這些名士對於他的恭維還是能讓他沾沾自喜,這也是他為什麽會重用王允、蔡邕等人的原因。


    他看著王允,對他言道“還真有一事非王司徒不可,不知王司徒是否願替本相入宮勸陛下與弘農王放棄抵抗?刺殺一事本相早先並不知,一切皆是誤會。


    若陛下與弘農王願放下兵戈,本太師願化幹戈為玉帛,盡釋前嫌,放弘農王回弘農。


    王司徒可願往?”


    王允看著董卓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心中暗自皺了皺眉頭,這隻是董卓利用他去宮中做說客,擾亂劉協與劉辯的心境與部署。


    而兩人是否放下兵戈,並不是那麽重要。


    若劉協、劉辯兩人同意罷兵,那麽劉辯必死無疑,劉協雖不會死,必然沒了自由,便如早先劉辯被廢時,在永安宮中一般。


    若兩人不同意罷兵,西涼軍殺進皇宮,亦是同樣的結果。董卓還有一個“曾派司徒進宮勸解無果”的理由。


    這是董卓的第三個策略。


    王允雖然知道董卓用意,但他還是一臉笑意,殷切地言道“老臣願往,定然竭盡全力勸解陛下與弘農王。”


    董卓對於王允的回答非常滿意,正要打發王允早些去,卻聽其言道“太師,老臣方才來府上時,曾見到呂將軍。呂將軍臉色似乎不好,太師可是曾訓斥於呂將軍?”


    董卓擺擺手,不屑地言道“隻是小小訓斥一番罷了。”


    王允卻道“此番情勢,皆由張、李兩位將軍而起,呂將軍事先並不知情,反應不及,才致此。呂將軍曾一人與弘農數將戰鬥,坐下赤兔馬亦受傷,可謂天下無二,盡心竭力。


    太師與呂將軍情同父子,如此豈不是傷了情分,恐讓呂將軍有其他想法。”


    往後的話,王允並未再言,還有著很大的想象空間。


    若呂布有其他想法,是什麽想法?有了其他想法,又會如何?


    會不會像丁原一樣?


    董卓心中又記起在洛陽時,曾經做過的那個夢,脖子上不禁有些發涼。


    他趕忙對王允言道“若非王司徒之言,吾與奉先父子將生嫌隙也。”


    爾後,他便迫不及待地讓李肅去講呂布喚回來。


    王允見董卓似乎已經清楚了他的話中之意,便起身告辭,言道“太師,老臣這就去宮中見陛下與弘農王,勸宮中罷兵。”


    言罷,王允便離了太師府,董卓擔心他被街巷中的軍士下獄,便差人護送。


    但他並未直接到宮中,而是先回了府中,換上一身朝服,而後才乘馬車入宮。


    王允到達宮門處時,空中滿是木材燃燒後的煙灰,以及濃重的燒炭味,有些刺鼻。


    此時雖然大火已經熄滅,宮門卻是仍然熱的不能靠近,便是那一塊快石頭,貿然踩上去,鞋沒了不說,腳底板定然也會傳來一股燒焦的味道。


    故而董旻無法立即攻擊,王允也無法入宮,宮中的劉辯等人倒是落得清閑。


    然而正在劉辯放鬆警惕休息時,突然一把刀向他的後背襲來,但他卻是沒有移動,因為來寧的刀也到了,一刀將那人的攻勢隔開,爾後一腳踹出,將那人送到了董橫刀下。


    那人正是這幾日投到宮中,協助他守宮門的一員。


    早在這些人馬投來時,董橫便私下裏對他提出其中是否會有西涼軍人馬混在其中,他則讓董橫、來寧兩人不要聲張,時刻警惕悄然接近他的人。


    不能冤枉一個忠心之人,亦不能放過一個欲渾水摸魚刺殺他的人。


    這是劉辯的原話。


    出了這一檔子事後,宮內的守軍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緊張起來,劉辯從弘農帶來的軍士開始小心打量著後投奔而來的軍士。


    而後投奔而來的軍士之間似乎也充滿了不信任。


    此時,劉辯卻站起身,對眾人言道“諸位安心,諸位進宮隨寡人一同禦敵,寡人信任諸位,何況這些歹人亦近不了寡人身。諸位休叫歹人壞了彼此間的信任。”


    劉辯此言,稍稍讓眾人安心了一些。


    然而話歲如此,眾人之間還是會不時地互相掃視一番。


    不一會兒,徐寧、楊瓚分別差人傳話,亦在軍中發現了這樣的人。徐寧還好,手疾眼快,殺了刺客,而楊瓚的運氣便差了一些,被刺客一刀傷了手臂,幸好傷勢不重。


    劉辯隻是讓各處小心,警惕這些人在西涼軍下一次進攻時突然發難。


    這時,一個蒼老而又熟悉的聲音在宮外響起“王上,老臣想入宮見一見陛下,可否放行?”


    正是奉董卓之命而來的王司徒。


    劉辯聽到王允的聲音,喊道“司徒大人,不是寡人不願放行,而是此時大火方熄,人難以通行。若司徒大人不懼,且自行進入,寡人絕不阻攔。”


    王允卻道“王上說笑了,老臣不及這一時。”


    “司徒大人,u看書 ww.uukanhu.m 可是董太師回長安了?”


    “今日方回。”


    ……


    於是,這一老一少隔著仍悶熱的宮門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起來,看似閑聊,其實也是在交換著信息,同時也在算是在相互試探。


    王允也是想讓劉辯知道一下宮外發生的事,又想知道劉辯的真實用意。


    而劉辯聽了一會兒,也沒有聽到弘農軍的消息,心中隱隱有一絲不安,擔心弘農軍被阻攔在路上。


    正如他所想,徐晃、杜畿正在渡口與河東郡的西涼軍隔河相望。


    而荀攸與皇甫嵩、皇甫元父子前來長安的隊伍則被百裏奔襲而來的李傕、郭汜、張濟阻住。


    這一隻西涼軍中不僅有另一半飛熊軍,還有一名使槍的少年將軍,令弘農軍停滯不前。   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漢從一杯毒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幽月並收藏興漢從一杯毒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