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天還未亮,弘農王府隔壁的蔡邕家的府門便已打開,一輛馬車載著蔡邕往宮中去。
相比於一大早就要入朝奏事的蔡邕,劉辯的生活就要悠閑一些。此時,劉辯仍在床上大睡,擺成一個大字形,將唐姬擠得隻能蜷縮在他的懷裏。
由於身負“重傷”,劉辯也不能每日聞雞起舞,輕鬆之中略顯無聊。
日上三竿,劉辯仍在睡夢中,門外卻是傳來了董橫的聲音“王上,侍中劉和前來拜訪,正在外院候著。”
劉辯聽到董橫的話,登時醒了過來,命董橫先帶劉和到外堂休息,又命婢女將水端來,匆忙洗漱。
唐姬早已醒來,為劉辯擦臉,又為他整理好裝束,又吩咐來寧將劉辯從臥室背到內堂,才讓人將劉和請來。
劉和,字清平,幽州牧劉虞之子,劉辯對於他知之甚少,但既然是劉虞的兒子,應該也有其父寬仁的優點。
不一會兒,董橫引著一個身材略顯瘦削的青年走進堂內,那青年濃眉細眼,生的很有特點,穿著一身朝服,似乎才一上完朝便直奔這裏了。
“王上,今日早朝,陛下擔憂王上傷勢,命臣前來查探。”劉和走進堂內,拱手道。
劉和雖然口中言是奉命而來,臉上卻也滿是關切。
“有勞大兄,寡人昨日隻是觸及傷口,有些疼痛罷了,不礙事。”劉辯指著一旁的坐處,示意劉和坐下說,又命人給他奉茶。
劉和聽到劉辯並無大礙,神色也輕鬆了一些。
劉辯同樣關切地問了一些劉和之父劉虞的身體情況,劉和言道“如今長安與幽州道路不通,已數月未收到父親家書。”
如今朝中大權由董卓把持,朝綱紊亂,一部分州郡州牧、刺史、太守等官員並不願意聽從董卓控製下的政令,傭兵自重,還有一部分黃巾餘黨、山賊、盜匪趁亂而起。
長安內外,一片亂局。
劉辯與劉和一見如故,了解一些長安時事,劉和起身告辭。
臨走前,劉和跪在劉辯麵前,言道“王上,如今董卓亂政,天人共憤,王上若有圖董之心,如有驅策,臣一定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這才是劉和今日來最重要的一句話,他心中覺得劉辯入長安,不一定就這麽簡單。
他雖然說的都是真心話,而劉辯卻是言道“大兄,寡人這一次奉旨入京,隻為見陛下,且寡人腿傷未愈,少則數月。即便有心,亦無能為力。
大兄一心為漢,寡人已知曉,隻是小心隔牆有耳,休要效何侍郎故事。”
劉辯從劉和語氣中可以聽出其真心,然而他仍不能完全信任劉和,這才是他進到長安的第三天,便有人與他言圖董之事,一切都太過於蹊蹺。
他如此謹慎,也是出於防備董卓派人試探他。
況且,他現在並無除董之策,不願家就此暴露他這一行的目的。
劉和見劉辯言此,心中不知劉辯是出於謹慎還是因為他的腿傷,道了一聲“臣唐突,先行告辭了。”便悻悻地離開弘農王府,董橫送其出府。
劉和走後,馬禮、來寧、徐寧三人從另一邊的屋中走了出來。
來寧有些不解地請示道“王上,你這次來不就是為了……”來寧作了一個殺的動作,爾後繼續言道“為何如此對劉侍郎如此說?”
劉辯沒有言語,一旁的馬禮卻道“王上才入京,昨日有與董賊針鋒相對,便有人如此焦急地尋王上言此事,其中必有蹊蹺,即使劉侍郎真心,難免有人會來試探王上。王上切不可暴露此行目的,以免更加危險。”
來寧聽完馬禮之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劉辯笑了笑,言道“元儀之言正是寡人心中所想,卿等亦要注意平日言行,以免府中有董賊細作。”
馬禮、來寧、徐寧三人答喏,各自散去。
不一會兒,在朝中為官、同為劉氏宗親的劉範、劉誕、劉璋三兄弟前來拜訪劉辯,三人皆為益州牧劉焉之子,劉範為長子,劉誕為次子,劉璋為義子。
此時,劉範在朝中為侍郎,劉誕為治書禦史,劉璋為奉車都尉。
今日朝堂上,劉協命劉和查看劉辯的情況,劉範亦想到劉辯已入城三日,作為劉氏宗親,他理應拜訪一番,索性便叫上兩個兄弟一同前來。
而劉璋認為昨日劉辯曾與董卓針鋒相對,他們若今日來拜訪,一定會給董卓一種三人支持劉辯,與董卓為敵的意思。
所以,最初劉璋並不願意前來,也勸兩位兄長不要來。
劉誕卻言“董卓殘暴,禍亂朝綱,我三人身為宗親,不能除賊已是大過。弘農王為我等宗親,若要因此而不敢探望,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即便因此而獲罪,某之所求,何懼生死?”
劉璋無言以對,遂與兩位兄長一道趕往弘農王府。
三人到得堂中,一一見禮。
劉辯瞧著這三兄弟,劉範年歲最大,頗為成熟,劉誕最高,一身清正,劉璋最胖,有些福相。
劉辯同樣為三人賜坐,又命人奉上茶水,言道“諸位與寡人皆為劉氏子弟,且自然些,不要拘於禮數。”
劉範言道“王上言此,某自然領命。”
劉誕卻道“王上貴為弘農王,某為劉氏子弟,更應遵循禮數,以作表率。”
而劉璋則沒有言語,uu看書 ww.ukn.cm 拿起案上的水果,吃了起來。
劉誕喝止,卻被劉辯攔下,言道“無礙,這邊是自家一般。”
爾後,劉辯便與三人閑談起來,無外乎劉辯的傷勢、朝中瑣事等等,主要是劉範、劉誕兩人與劉辯交談,而劉璋則是一語未發。
他雖然身材胖了一些,看起來有些拘謹,其實他才是三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他知道劉辯此時是董卓的眼中釘,這弘農王府中不知道有多少董卓的眼線,所以並不打算與劉辯有太多交集。
至少此時不會。
談了一會兒,時間已至午時,劉辯留三人在府中用膳,三人卻一同辭別,離開了王府。
臨行前,劉誕說了與劉和同樣的話,劉辯亦同樣地回答劉誕,爾後命董橫送三人出府。
望著三人離開的背影,劉辯小聲嘀咕道“如此下去,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網址()
相比於一大早就要入朝奏事的蔡邕,劉辯的生活就要悠閑一些。此時,劉辯仍在床上大睡,擺成一個大字形,將唐姬擠得隻能蜷縮在他的懷裏。
由於身負“重傷”,劉辯也不能每日聞雞起舞,輕鬆之中略顯無聊。
日上三竿,劉辯仍在睡夢中,門外卻是傳來了董橫的聲音“王上,侍中劉和前來拜訪,正在外院候著。”
劉辯聽到董橫的話,登時醒了過來,命董橫先帶劉和到外堂休息,又命婢女將水端來,匆忙洗漱。
唐姬早已醒來,為劉辯擦臉,又為他整理好裝束,又吩咐來寧將劉辯從臥室背到內堂,才讓人將劉和請來。
劉和,字清平,幽州牧劉虞之子,劉辯對於他知之甚少,但既然是劉虞的兒子,應該也有其父寬仁的優點。
不一會兒,董橫引著一個身材略顯瘦削的青年走進堂內,那青年濃眉細眼,生的很有特點,穿著一身朝服,似乎才一上完朝便直奔這裏了。
“王上,今日早朝,陛下擔憂王上傷勢,命臣前來查探。”劉和走進堂內,拱手道。
劉和雖然口中言是奉命而來,臉上卻也滿是關切。
“有勞大兄,寡人昨日隻是觸及傷口,有些疼痛罷了,不礙事。”劉辯指著一旁的坐處,示意劉和坐下說,又命人給他奉茶。
劉和聽到劉辯並無大礙,神色也輕鬆了一些。
劉辯同樣關切地問了一些劉和之父劉虞的身體情況,劉和言道“如今長安與幽州道路不通,已數月未收到父親家書。”
如今朝中大權由董卓把持,朝綱紊亂,一部分州郡州牧、刺史、太守等官員並不願意聽從董卓控製下的政令,傭兵自重,還有一部分黃巾餘黨、山賊、盜匪趁亂而起。
長安內外,一片亂局。
劉辯與劉和一見如故,了解一些長安時事,劉和起身告辭。
臨走前,劉和跪在劉辯麵前,言道“王上,如今董卓亂政,天人共憤,王上若有圖董之心,如有驅策,臣一定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這才是劉和今日來最重要的一句話,他心中覺得劉辯入長安,不一定就這麽簡單。
他雖然說的都是真心話,而劉辯卻是言道“大兄,寡人這一次奉旨入京,隻為見陛下,且寡人腿傷未愈,少則數月。即便有心,亦無能為力。
大兄一心為漢,寡人已知曉,隻是小心隔牆有耳,休要效何侍郎故事。”
劉辯從劉和語氣中可以聽出其真心,然而他仍不能完全信任劉和,這才是他進到長安的第三天,便有人與他言圖董之事,一切都太過於蹊蹺。
他如此謹慎,也是出於防備董卓派人試探他。
況且,他現在並無除董之策,不願家就此暴露他這一行的目的。
劉和見劉辯言此,心中不知劉辯是出於謹慎還是因為他的腿傷,道了一聲“臣唐突,先行告辭了。”便悻悻地離開弘農王府,董橫送其出府。
劉和走後,馬禮、來寧、徐寧三人從另一邊的屋中走了出來。
來寧有些不解地請示道“王上,你這次來不就是為了……”來寧作了一個殺的動作,爾後繼續言道“為何如此對劉侍郎如此說?”
劉辯沒有言語,一旁的馬禮卻道“王上才入京,昨日有與董賊針鋒相對,便有人如此焦急地尋王上言此事,其中必有蹊蹺,即使劉侍郎真心,難免有人會來試探王上。王上切不可暴露此行目的,以免更加危險。”
來寧聽完馬禮之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劉辯笑了笑,言道“元儀之言正是寡人心中所想,卿等亦要注意平日言行,以免府中有董賊細作。”
馬禮、來寧、徐寧三人答喏,各自散去。
不一會兒,在朝中為官、同為劉氏宗親的劉範、劉誕、劉璋三兄弟前來拜訪劉辯,三人皆為益州牧劉焉之子,劉範為長子,劉誕為次子,劉璋為義子。
此時,劉範在朝中為侍郎,劉誕為治書禦史,劉璋為奉車都尉。
今日朝堂上,劉協命劉和查看劉辯的情況,劉範亦想到劉辯已入城三日,作為劉氏宗親,他理應拜訪一番,索性便叫上兩個兄弟一同前來。
而劉璋認為昨日劉辯曾與董卓針鋒相對,他們若今日來拜訪,一定會給董卓一種三人支持劉辯,與董卓為敵的意思。
所以,最初劉璋並不願意前來,也勸兩位兄長不要來。
劉誕卻言“董卓殘暴,禍亂朝綱,我三人身為宗親,不能除賊已是大過。弘農王為我等宗親,若要因此而不敢探望,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即便因此而獲罪,某之所求,何懼生死?”
劉璋無言以對,遂與兩位兄長一道趕往弘農王府。
三人到得堂中,一一見禮。
劉辯瞧著這三兄弟,劉範年歲最大,頗為成熟,劉誕最高,一身清正,劉璋最胖,有些福相。
劉辯同樣為三人賜坐,又命人奉上茶水,言道“諸位與寡人皆為劉氏子弟,且自然些,不要拘於禮數。”
劉範言道“王上言此,某自然領命。”
劉誕卻道“王上貴為弘農王,某為劉氏子弟,更應遵循禮數,以作表率。”
而劉璋則沒有言語,uu看書 ww.ukn.cm 拿起案上的水果,吃了起來。
劉誕喝止,卻被劉辯攔下,言道“無礙,這邊是自家一般。”
爾後,劉辯便與三人閑談起來,無外乎劉辯的傷勢、朝中瑣事等等,主要是劉範、劉誕兩人與劉辯交談,而劉璋則是一語未發。
他雖然身材胖了一些,看起來有些拘謹,其實他才是三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他知道劉辯此時是董卓的眼中釘,這弘農王府中不知道有多少董卓的眼線,所以並不打算與劉辯有太多交集。
至少此時不會。
談了一會兒,時間已至午時,劉辯留三人在府中用膳,三人卻一同辭別,離開了王府。
臨行前,劉誕說了與劉和同樣的話,劉辯亦同樣地回答劉誕,爾後命董橫送三人出府。
望著三人離開的背影,劉辯小聲嘀咕道“如此下去,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