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那個……二姐呀……你嫁過來這麽久了……你看咱們是不是該做些什麽了?”劉老摳嗅著二姐身上的溫暖的馨香,心裏酥酥癢癢的,跟翻烙餅似的在床上翻了幾下兒過後,餘光一掃卻見二姐在那兒眼睛發亮地出之著神,這下更了不得了!劉老摳心神蕩漾間恨不得一口將二姐連皮帶骨給吞下去。
二姐還在那兒籌劃明天分家的事情,還有點兒沒反應過來:“嗯……哦……好哇……”
劉老摳一激動,他心裏那個美呀,二姐這是接受自己啦?!於是他剛準備好朝二姐身上撲來,卻聽見二姐在那兒不鹹不淡地說了句:“明天就要分家了,我看咱們今晚就別睡了,幹脆來核對核對賬目吧……順便也合計合計要是真的拿到了那兩處田莊和一處宅子,咱們應該怎麽利用起來最好。”
劉老摳:“……”
然後他一個人鬱悶地鑽進被窩裏嘀咕去了。這娘們兒怎麽比他還貪哪?!整個兒就是鑽錢眼兒裏去了!難道她眼裏除了銀子就沒有別的了嗎?!真是一點都不可愛……真是一個鬱悶的晚上。
二姐斜著眼睛瞟了瞟劉老摳把頭蒙在被子裏那股鬱悶勁兒,心中不禁暗爽又有些得意,那感覺就好像心裏溢滿了一汪晶瑩的水,還蕩來蕩去的,一下而又一下兒地拍打著她的心房。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晚上。
*********************分割線********************
劉家大房今天的氣氛很嚴肅,人人心裏都劃拉著自己的小算盤,步子也是沒來由的沉重,和幾天前團圓節聚會時的輕鬆愉悅簡直就是天壤地別。
其中以劉何氏的臉色最為難看,黑沉沉的,仿佛抹上了一層濃重的炭粉,想必她昨晚兒也沒有睡好――廢話,這些人今天來都是分大房的東西來了,她高興得起來嗎?!關鍵是……這好像還是她自找的?!都是那個可惡的於二姐!
梅姑奶奶也來了,她扶著拐杖微閉著眼睛坐在裏間兒的軟榻上,臉上盡是祥和淡然的微笑,一副德高望重不輕易出麵的元老派頭。
芳姐兒也來了,她作為一個外嫁女本是沒有資格前來參與分家的,可她偏偏攙扶著梅姑奶奶一起來了,梅姑奶奶跟尊大佛似的坐在那兒,這下還有誰敢攔著她?!
可最令人驚異的是,範姑爺竟然也來了將軍王妃。讀書人最是要臉麵的,何況是範姑爺這樣自尊心重又死心眼兒的人。所以當劉何氏看到範姑爺上門的時候,臉色更不好看了,那簡直氣得她差點兒一口氣沒提上來……二房來分銀子就算了,世俗如此,這原就是應該的,她也阻止不了,可這外嫁女帶著女婿前來分銀子……這……這算是什麽事兒?!什麽世道哇這是?!
劉何氏坐在那兒,臉色陰晴不定地變幻著,眼看著越來越多前來大房的族親,她還得笑吟吟地接待著……我呸!姑奶奶還不伺候了!反正都要分家了,她何金娘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誰怕誰呀?!
有人說,跟錢有關的事情,人們通常都是選擇直奔主題的。
這話果然沒錯。
該來的人都來齊了,大夥兒剛剛坐好,劉張氏(扯扯覺得有梅姑奶奶在的時候,劉老太太還是叫做劉張氏比較穩妥,雖然梅姑奶奶比她大不了多少,可是輩分在那兒,要知道在古代,輩分問題是很嚴重的)和劉老爹就擺出了劉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在香案上一一擺好後,還在香爐裏點上了,最後竟拿出了族譜和祖訓。接著,劉張氏又拿出了一個小木匣子和一本賬簿,開始為大家說明劉家的現有財產,每說出一筆財物,劉張氏就從木匣子裏拿出一張憑據,有時是一張房契,有時又是一張田契,還有時是一張地契。
二姐看著田契不禁眯上了眼睛,這婆婆真是夠精的呀,劉家的地一共有二十畝,卻一直瞞著大家隻有十六畝,連公公都被瞞著,要不是這次鬧大了要分家,恐怕婆婆也不會把那四畝地的事情吐露出來。
劉張氏看著眾人的神情不禁冷笑道:“你們莫要以為我故意存了心地瞞著你們,原先咱祖宗白手起家重新打江山的時候,當時的那位當家奶奶就把自己存了多年的私房銀子交給了咱祖宗,這才有了本錢。祖宗感念當家奶奶的恩德,於是就把這一筆賬寫進了祖訓,不到分家的時候絕不能把這事兒泄露出去,就算是分家的時候,也隻能交給兒媳婦來管,兒子不得沾染半分――這原也是劉家曆代的傳統。你們若是不信我,這事梅姑奶奶也是知道的,她素來就是正派人,她說的話你們總不會質疑吧?!”
眾人麵麵相覷,二姐和劉何氏居然不經意地相互對視了一眼,二人反應過來過後忙移開目光。
“你們還有什麽疑問嗎?沒有的話,我就把桑山上這四畝地留在身邊傍身,等到我們夫妻走的時候,這四畝地就分給老大和老二每人兩畝。”說著,劉張氏把那四畝桑園的田契放在另一邊。沒有梅姑奶奶幹預的時候,劉張氏還是挺果斷的,畢竟她在娘家就是掌家的長女,又在劉家做了這麽多年的當家奶奶――換句話來說,這世上能降服劉張氏的人,恐怕也隻有梅姑奶奶這尊活佛了。
眾人苦笑連連,誰敢有疑問嗎?祖訓就擺在那兒呢!再者,這劉老太太手腳也太利索了些,話還沒說完就把田契收了回去,絲毫不給人置疑的機會。
最後,劉張氏從小木匣子的底部拿出一疊不厚不薄的銀票:“這裏是二百兩,都是開元票號的銀票,開元票號是京城的老字號了,你們都知道的,那裏保險的很。這銀票是祖宗留下來的,我們夫妻從沒挪用過,這個賬簿上也有記載,不到非用不可的時候你們最好不要挪用,凡事都得留個底線不是?!這二百兩我分給老大和老二各五十兩,族內宗親一共五十兩,剩下這五十兩同樣留在我們身邊,等我們老夫老妻兩個都走了你們給我們辦身後事過後,那些剩下的錢給老大和老二一人一半。明白了嗎?”
銀票……二姐覺得心肝兒撲通撲通地跳,她還從來都沒見過銀票呢!還是五十兩啊……
人生第一次,二姐有了一種被好運重重砸在腦袋上的感覺,昏昏沉沉的,婆婆嘴巴一張一合地在那兒說什麽她都不知道了,耳朵嗡嗡的,連腿也麻了,僵硬得抬都抬不起來,這感覺……簡直就是痛並快樂著。
(扯扯:不要看五十兩少,在古代的民間,五十兩已經是一筆巨款了。今天的二更送上,今天的一更扯扯趁昨天晚上網絡好的時候就發了……大家千萬不要看跳了喲(3)求票票,求收藏,吼吼~~大家給點力呀!)
“那個……二姐呀……你嫁過來這麽久了……你看咱們是不是該做些什麽了?”劉老摳嗅著二姐身上的溫暖的馨香,心裏酥酥癢癢的,跟翻烙餅似的在床上翻了幾下兒過後,餘光一掃卻見二姐在那兒眼睛發亮地出之著神,這下更了不得了!劉老摳心神蕩漾間恨不得一口將二姐連皮帶骨給吞下去。
二姐還在那兒籌劃明天分家的事情,還有點兒沒反應過來:“嗯……哦……好哇……”
劉老摳一激動,他心裏那個美呀,二姐這是接受自己啦?!於是他剛準備好朝二姐身上撲來,卻聽見二姐在那兒不鹹不淡地說了句:“明天就要分家了,我看咱們今晚就別睡了,幹脆來核對核對賬目吧……順便也合計合計要是真的拿到了那兩處田莊和一處宅子,咱們應該怎麽利用起來最好。”
劉老摳:“……”
然後他一個人鬱悶地鑽進被窩裏嘀咕去了。這娘們兒怎麽比他還貪哪?!整個兒就是鑽錢眼兒裏去了!難道她眼裏除了銀子就沒有別的了嗎?!真是一點都不可愛……真是一個鬱悶的晚上。
二姐斜著眼睛瞟了瞟劉老摳把頭蒙在被子裏那股鬱悶勁兒,心中不禁暗爽又有些得意,那感覺就好像心裏溢滿了一汪晶瑩的水,還蕩來蕩去的,一下而又一下兒地拍打著她的心房。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晚上。
*********************分割線********************
劉家大房今天的氣氛很嚴肅,人人心裏都劃拉著自己的小算盤,步子也是沒來由的沉重,和幾天前團圓節聚會時的輕鬆愉悅簡直就是天壤地別。
其中以劉何氏的臉色最為難看,黑沉沉的,仿佛抹上了一層濃重的炭粉,想必她昨晚兒也沒有睡好――廢話,這些人今天來都是分大房的東西來了,她高興得起來嗎?!關鍵是……這好像還是她自找的?!都是那個可惡的於二姐!
梅姑奶奶也來了,她扶著拐杖微閉著眼睛坐在裏間兒的軟榻上,臉上盡是祥和淡然的微笑,一副德高望重不輕易出麵的元老派頭。
芳姐兒也來了,她作為一個外嫁女本是沒有資格前來參與分家的,可她偏偏攙扶著梅姑奶奶一起來了,梅姑奶奶跟尊大佛似的坐在那兒,這下還有誰敢攔著她?!
可最令人驚異的是,範姑爺竟然也來了將軍王妃。讀書人最是要臉麵的,何況是範姑爺這樣自尊心重又死心眼兒的人。所以當劉何氏看到範姑爺上門的時候,臉色更不好看了,那簡直氣得她差點兒一口氣沒提上來……二房來分銀子就算了,世俗如此,這原就是應該的,她也阻止不了,可這外嫁女帶著女婿前來分銀子……這……這算是什麽事兒?!什麽世道哇這是?!
劉何氏坐在那兒,臉色陰晴不定地變幻著,眼看著越來越多前來大房的族親,她還得笑吟吟地接待著……我呸!姑奶奶還不伺候了!反正都要分家了,她何金娘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誰怕誰呀?!
有人說,跟錢有關的事情,人們通常都是選擇直奔主題的。
這話果然沒錯。
該來的人都來齊了,大夥兒剛剛坐好,劉張氏(扯扯覺得有梅姑奶奶在的時候,劉老太太還是叫做劉張氏比較穩妥,雖然梅姑奶奶比她大不了多少,可是輩分在那兒,要知道在古代,輩分問題是很嚴重的)和劉老爹就擺出了劉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在香案上一一擺好後,還在香爐裏點上了,最後竟拿出了族譜和祖訓。接著,劉張氏又拿出了一個小木匣子和一本賬簿,開始為大家說明劉家的現有財產,每說出一筆財物,劉張氏就從木匣子裏拿出一張憑據,有時是一張房契,有時又是一張田契,還有時是一張地契。
二姐看著田契不禁眯上了眼睛,這婆婆真是夠精的呀,劉家的地一共有二十畝,卻一直瞞著大家隻有十六畝,連公公都被瞞著,要不是這次鬧大了要分家,恐怕婆婆也不會把那四畝地的事情吐露出來。
劉張氏看著眾人的神情不禁冷笑道:“你們莫要以為我故意存了心地瞞著你們,原先咱祖宗白手起家重新打江山的時候,當時的那位當家奶奶就把自己存了多年的私房銀子交給了咱祖宗,這才有了本錢。祖宗感念當家奶奶的恩德,於是就把這一筆賬寫進了祖訓,不到分家的時候絕不能把這事兒泄露出去,就算是分家的時候,也隻能交給兒媳婦來管,兒子不得沾染半分――這原也是劉家曆代的傳統。你們若是不信我,這事梅姑奶奶也是知道的,她素來就是正派人,她說的話你們總不會質疑吧?!”
眾人麵麵相覷,二姐和劉何氏居然不經意地相互對視了一眼,二人反應過來過後忙移開目光。
“你們還有什麽疑問嗎?沒有的話,我就把桑山上這四畝地留在身邊傍身,等到我們夫妻走的時候,這四畝地就分給老大和老二每人兩畝。”說著,劉張氏把那四畝桑園的田契放在另一邊。沒有梅姑奶奶幹預的時候,劉張氏還是挺果斷的,畢竟她在娘家就是掌家的長女,又在劉家做了這麽多年的當家奶奶――換句話來說,這世上能降服劉張氏的人,恐怕也隻有梅姑奶奶這尊活佛了。
眾人苦笑連連,誰敢有疑問嗎?祖訓就擺在那兒呢!再者,這劉老太太手腳也太利索了些,話還沒說完就把田契收了回去,絲毫不給人置疑的機會。
最後,劉張氏從小木匣子的底部拿出一疊不厚不薄的銀票:“這裏是二百兩,都是開元票號的銀票,開元票號是京城的老字號了,你們都知道的,那裏保險的很。這銀票是祖宗留下來的,我們夫妻從沒挪用過,這個賬簿上也有記載,不到非用不可的時候你們最好不要挪用,凡事都得留個底線不是?!這二百兩我分給老大和老二各五十兩,族內宗親一共五十兩,剩下這五十兩同樣留在我們身邊,等我們老夫老妻兩個都走了你們給我們辦身後事過後,那些剩下的錢給老大和老二一人一半。明白了嗎?”
銀票……二姐覺得心肝兒撲通撲通地跳,她還從來都沒見過銀票呢!還是五十兩啊……
人生第一次,二姐有了一種被好運重重砸在腦袋上的感覺,昏昏沉沉的,婆婆嘴巴一張一合地在那兒說什麽她都不知道了,耳朵嗡嗡的,連腿也麻了,僵硬得抬都抬不起來,這感覺……簡直就是痛並快樂著。
(扯扯:不要看五十兩少,在古代的民間,五十兩已經是一筆巨款了。今天的二更送上,今天的一更扯扯趁昨天晚上網絡好的時候就發了……大家千萬不要看跳了喲(3)求票票,求收藏,吼吼~~大家給點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