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貞靜清閑,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苟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
二姐穩穩擱下筆,信心滿滿地看著梅姑奶奶。這是《女誡》中的婦行篇,想必不會惹梅姑奶奶不喜。
“你讀過《女誡》?”梅姑奶奶眼裏閃過詫異。
“娘親教導我看過一些。”二姐垂眸笑道。
“不錯,不錯……這字寫得倒隻是中規中矩罷了,不過難得你記得這些,”梅姑奶奶讚賞地打量著二姐,“雖然你不是我親自教導的,不過出身商賈之家,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很難得的了。以後你要牢記,不能沾染上那等小家子氣,為人要大度寬和些。”
一邊兒的劉何氏聞言頓時漲紅了臉,小家子氣,這是說誰呢?!都欺負她不認識字罷了!
“是。”二姐老老實實地應道。
二姐倒不覺得什麽,隻是深深吐了口氣,終於結束了哎……可是眾人卻不這麽想,劉老摳他們都知道,梅姑奶奶出身世家,為人不免有些自傲,更是極少誇獎人的,就算是對焦玉娘,那也是疼在心裏,在場麵上卻極少是表達出來的。
所以,梅姑奶奶這麽輕描淡寫的一筆,瞬間就把二姐推到了風口浪尖,即在人前抬舉了二姐,同時也給了她一個小小的警告,意思很簡單,姑奶奶我能捧你,也就能踩你!
二姐心裏也納悶呢,不知道這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的……臨了了還要笑眯眯地陰她一把,當真是個強者。
********************分割線*********************
這團圓節和別的節日不同,因著晚上要賞月的緣故,這天裏最鄭重的時刻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此所謂“秋暮夕月”。
所以劉家中午的這一頓,吃的倒是隨便,是二姐和一群同輩的媳婦兒們一起招呼的。一大鍋色澤紅亮的醬牛肉,聞上去都辣得嗆鼻的尖椒炒豬耳朵,鮮香滿口的西芹爆炒河蝦,又入味又香軟的芋兒燒雞,還有豆角炒臘肉,宮保雞丁,韭菜炒雞子……二姐見這些菜都是葷腥又口幹的東西,恐怕年紀大一些的老人家不喜,於是又吩咐廚房做了一缽新鮮酸爽的涼拌地三鮮和一鍋香濃軟糯的幹筍豬蹄兒煲,並一小鍋蓮葉羹――這二姐是專為梅姑奶奶準備的。
梅姑奶奶是長輩,二姐等一眾媳婦兒就先服侍她用飯,要等到梅姑奶奶滿意了點頭了,她們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席位上。
按照梅姑奶奶口裏念叨的規矩,年輕媳婦們是不能在家宴上上桌吃飯的,如今主家特意為婦人們開了一個偏席,已經算是寬和的了――這也是劉老太太多年媳婦熬成婆,爭取出來的結果。
二姐麵色沉穩地端起一隻晶瑩如玉的骨瓷碗,恭恭敬敬地遞到梅姑奶奶麵前,梅姑奶奶一瞧,那裏頭卻是熬得濃濃的蓮葉羹,不由得會心一笑名門紀事最新章節。
這個時節本是蓮葉幹枯衰敗的時候,難得二姐卻在劉家的小地窖裏發現了一罐子曬得幹幹淨淨還切成條兒的蓮葉茶,那蓮葉茶剛做好不久,那股子清香氣卻是還在的。於是二姐順勢就利用了這個便宜。
骨瓷碗潔白,蓮葉羹碧綠,映在碗裏倒是極有詩意。梅姑奶奶含著笑容接過。
這位姑奶奶那是挑剔慣了的人,一嚐二姐做的這幾樣菜,嘴上倒是沒說什麽,可是她卻一連喝了兩碗幹筍豬蹄兒湯,那一小碗蓮葉羹更是吃得幹幹淨淨,地三鮮裏的涼拌茄子也嚐了不少,還直感歎著那茄子的味道有真定府劉家當年做的那道“茄鯗”的感覺。
末了,梅姑奶奶漱了口擦了嘴,一邊用菊花葉煮沸的水來淨手一邊看著二姐點頭讚道:“手藝還不錯,算是個好女人。”
二姐微澹萇盞靡皇趾貌說呐司褪嗆門寺稹夤媚棠毯土跣÷南敕u故竅嗨啤p>劉何氏卻不樂意了,在一旁搖著團扇酸溜溜地笑道:“咯咯咯,弟妹真是好本領,做了這麽豐盛的菜肴,入得了梅姑奶奶的眼。要是咱們哪,不管是費心費力地做了什麽,也討不到這樣的好兒。”
最後一句卻是對幾個一同做菜的媳婦兒說的。
二姐眼中閃過凶光,大嫂這可是誅心之言!她於二姐剛來半日,就將這劉家的族親女眷給得罪光了!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
果然,劉何氏話一說完,好幾個沉不住氣的年輕媳婦的臉色就暗了下來,看向二姐的目光也很是不善,她們皆在心中暗恨道,這於二姐打扮不俗,舉止嫻靜,進退得宜,什麽《女誡》呀,又會念又會寫的,關鍵是她明明隻動了動手,燒了幾樣梅姑奶奶喜歡的菜,就搶光了大家的風頭,也不想想,那些老少爺們兒們吃的喝的,哪樣不是她們一塊兒張羅的,那個於二姐就隻會拍梅姑奶奶的馬屁,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二姐垂眸,把麵上的譏誚好好兒地藏在了眼底,淡淡地說道:“在口舌是非上麵,我還是不及大嫂的,三言兩語就能禍水東引,還能攛掇上一大群願意當槍使的姐妹妯娌,這樣的的本領,莫說是撒豆成兵呼風喚雨,就是那孫行者的七十二變,大嫂這一出那也是比得的。”
這席上全是同輩的年輕媳婦兒,在沒有長輩在場的時候,二姐從來就不需要客氣。
劉何氏的笑容僵在臉上,手裏搖著的團扇也不知不覺停了下來,連牙齒都咬得“吱嘎”直響。
“哈哈,二嫂這麽一說,我細細一想,那倒也是,大嫂嘴巴那麽厲害,能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紅的,紅的說成紫的,真真是通天的本事!”劉得芳見眾人都不好開口,於是她就在一旁看似無意地同二姐嗔笑道。
二姐看了小姑子一眼,見她幫著自己說話,更是和芳姐兒一唱一和起來:“芳姐兒說的在理,來,為大嫂浮一大白!”
婦人們見劉何氏吃了癟,於是都你推我搡地跟二姐打著哈哈兒,紛紛端起麵前的青果酒抿了一口。
劉何氏見狀,氣得把團扇往地上一擲,轉身離了席位。
場上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眾人都訕訕的,劉得芳卻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就算娘知道了這事兒,那也有二嫂子頂缸呢,她不過是一個小姑子,在這場妯娌的戰爭中又能起多大作用……
二姐將一切看在眼裏,隻得搖搖頭,女人間的戰爭啊,果然從來就沒有停息,有的沒的,方寸之間,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罷了。
(扯扯:晚上還有一更,敬請諸位期待(3)求推薦,求收藏,各種求啊!!不過,扯扯一直把劉老摳的娘成為“劉老太太”,而把劉老摳他爹的姑姑稱呼為“梅姑奶奶”,自己感覺都有些亂輩分了……大家覺得該不該改、該怎麽改?)
“貞靜清閑,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苟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
二姐穩穩擱下筆,信心滿滿地看著梅姑奶奶。這是《女誡》中的婦行篇,想必不會惹梅姑奶奶不喜。
“你讀過《女誡》?”梅姑奶奶眼裏閃過詫異。
“娘親教導我看過一些。”二姐垂眸笑道。
“不錯,不錯……這字寫得倒隻是中規中矩罷了,不過難得你記得這些,”梅姑奶奶讚賞地打量著二姐,“雖然你不是我親自教導的,不過出身商賈之家,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很難得的了。以後你要牢記,不能沾染上那等小家子氣,為人要大度寬和些。”
一邊兒的劉何氏聞言頓時漲紅了臉,小家子氣,這是說誰呢?!都欺負她不認識字罷了!
“是。”二姐老老實實地應道。
二姐倒不覺得什麽,隻是深深吐了口氣,終於結束了哎……可是眾人卻不這麽想,劉老摳他們都知道,梅姑奶奶出身世家,為人不免有些自傲,更是極少誇獎人的,就算是對焦玉娘,那也是疼在心裏,在場麵上卻極少是表達出來的。
所以,梅姑奶奶這麽輕描淡寫的一筆,瞬間就把二姐推到了風口浪尖,即在人前抬舉了二姐,同時也給了她一個小小的警告,意思很簡單,姑奶奶我能捧你,也就能踩你!
二姐心裏也納悶呢,不知道這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的……臨了了還要笑眯眯地陰她一把,當真是個強者。
********************分割線*********************
這團圓節和別的節日不同,因著晚上要賞月的緣故,這天裏最鄭重的時刻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此所謂“秋暮夕月”。
所以劉家中午的這一頓,吃的倒是隨便,是二姐和一群同輩的媳婦兒們一起招呼的。一大鍋色澤紅亮的醬牛肉,聞上去都辣得嗆鼻的尖椒炒豬耳朵,鮮香滿口的西芹爆炒河蝦,又入味又香軟的芋兒燒雞,還有豆角炒臘肉,宮保雞丁,韭菜炒雞子……二姐見這些菜都是葷腥又口幹的東西,恐怕年紀大一些的老人家不喜,於是又吩咐廚房做了一缽新鮮酸爽的涼拌地三鮮和一鍋香濃軟糯的幹筍豬蹄兒煲,並一小鍋蓮葉羹――這二姐是專為梅姑奶奶準備的。
梅姑奶奶是長輩,二姐等一眾媳婦兒就先服侍她用飯,要等到梅姑奶奶滿意了點頭了,她們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席位上。
按照梅姑奶奶口裏念叨的規矩,年輕媳婦們是不能在家宴上上桌吃飯的,如今主家特意為婦人們開了一個偏席,已經算是寬和的了――這也是劉老太太多年媳婦熬成婆,爭取出來的結果。
二姐麵色沉穩地端起一隻晶瑩如玉的骨瓷碗,恭恭敬敬地遞到梅姑奶奶麵前,梅姑奶奶一瞧,那裏頭卻是熬得濃濃的蓮葉羹,不由得會心一笑名門紀事最新章節。
這個時節本是蓮葉幹枯衰敗的時候,難得二姐卻在劉家的小地窖裏發現了一罐子曬得幹幹淨淨還切成條兒的蓮葉茶,那蓮葉茶剛做好不久,那股子清香氣卻是還在的。於是二姐順勢就利用了這個便宜。
骨瓷碗潔白,蓮葉羹碧綠,映在碗裏倒是極有詩意。梅姑奶奶含著笑容接過。
這位姑奶奶那是挑剔慣了的人,一嚐二姐做的這幾樣菜,嘴上倒是沒說什麽,可是她卻一連喝了兩碗幹筍豬蹄兒湯,那一小碗蓮葉羹更是吃得幹幹淨淨,地三鮮裏的涼拌茄子也嚐了不少,還直感歎著那茄子的味道有真定府劉家當年做的那道“茄鯗”的感覺。
末了,梅姑奶奶漱了口擦了嘴,一邊用菊花葉煮沸的水來淨手一邊看著二姐點頭讚道:“手藝還不錯,算是個好女人。”
二姐微澹萇盞靡皇趾貌說呐司褪嗆門寺稹夤媚棠毯土跣÷南敕u故竅嗨啤p>劉何氏卻不樂意了,在一旁搖著團扇酸溜溜地笑道:“咯咯咯,弟妹真是好本領,做了這麽豐盛的菜肴,入得了梅姑奶奶的眼。要是咱們哪,不管是費心費力地做了什麽,也討不到這樣的好兒。”
最後一句卻是對幾個一同做菜的媳婦兒說的。
二姐眼中閃過凶光,大嫂這可是誅心之言!她於二姐剛來半日,就將這劉家的族親女眷給得罪光了!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
果然,劉何氏話一說完,好幾個沉不住氣的年輕媳婦的臉色就暗了下來,看向二姐的目光也很是不善,她們皆在心中暗恨道,這於二姐打扮不俗,舉止嫻靜,進退得宜,什麽《女誡》呀,又會念又會寫的,關鍵是她明明隻動了動手,燒了幾樣梅姑奶奶喜歡的菜,就搶光了大家的風頭,也不想想,那些老少爺們兒們吃的喝的,哪樣不是她們一塊兒張羅的,那個於二姐就隻會拍梅姑奶奶的馬屁,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二姐垂眸,把麵上的譏誚好好兒地藏在了眼底,淡淡地說道:“在口舌是非上麵,我還是不及大嫂的,三言兩語就能禍水東引,還能攛掇上一大群願意當槍使的姐妹妯娌,這樣的的本領,莫說是撒豆成兵呼風喚雨,就是那孫行者的七十二變,大嫂這一出那也是比得的。”
這席上全是同輩的年輕媳婦兒,在沒有長輩在場的時候,二姐從來就不需要客氣。
劉何氏的笑容僵在臉上,手裏搖著的團扇也不知不覺停了下來,連牙齒都咬得“吱嘎”直響。
“哈哈,二嫂這麽一說,我細細一想,那倒也是,大嫂嘴巴那麽厲害,能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紅的,紅的說成紫的,真真是通天的本事!”劉得芳見眾人都不好開口,於是她就在一旁看似無意地同二姐嗔笑道。
二姐看了小姑子一眼,見她幫著自己說話,更是和芳姐兒一唱一和起來:“芳姐兒說的在理,來,為大嫂浮一大白!”
婦人們見劉何氏吃了癟,於是都你推我搡地跟二姐打著哈哈兒,紛紛端起麵前的青果酒抿了一口。
劉何氏見狀,氣得把團扇往地上一擲,轉身離了席位。
場上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眾人都訕訕的,劉得芳卻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就算娘知道了這事兒,那也有二嫂子頂缸呢,她不過是一個小姑子,在這場妯娌的戰爭中又能起多大作用……
二姐將一切看在眼裏,隻得搖搖頭,女人間的戰爭啊,果然從來就沒有停息,有的沒的,方寸之間,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罷了。
(扯扯:晚上還有一更,敬請諸位期待(3)求推薦,求收藏,各種求啊!!不過,扯扯一直把劉老摳的娘成為“劉老太太”,而把劉老摳他爹的姑姑稱呼為“梅姑奶奶”,自己感覺都有些亂輩分了……大家覺得該不該改、該怎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