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隻見那孩童胖嘟嘟的小手緊緊握著一支蓮蓬,另一隻手將剝好了的蓮子使勁往嘴裏塞。


    孩童兩個胖嘟嘟的腮幫子都鼓鼓的,一望便可知滿嘴都是蓮子,很是可愛。


    孩童的母親在後麵不住叮囑:


    “阿毛!慢些跑!”


    “你慢些吃,仔細噎著了!沒人跟你搶呢!”


    “那蓮子心要剝除了才能吃喔!否則吃著苦又要哭鼻子了!”


    話語間滿是關愛。


    孩童的父親則是滿臉笑意,手裏拎著一個竹籃子,裏麵放了香紙等物,滿目愛憐地看著在前麵又蹦又跳的孩童。


    顯然這是來青蓮寺上香的一家人,拜完了菩薩,與眾多上香的人一樣,來到這後花園中遊玩。


    青蓮塘是青蓮寺中最著名的景點,所以一眾香客拜完了菩薩,大多都會來這裏玩耍。


    杜岫岩、傅文卿一行人看著也不以為意,徑自到了柳樹底下的大青石上坐了休息,杜岫岩吩咐隨從去找寺廟中的當值僧人取茶。


    過了一年多,傅文卿今日又重遊舊地,眼望著青蓮塘中田田的荷葉和荷花,心情一時竟是有些複雜。


    杜岫岩看著青蓮塘中的荷葉隨著微風輕輕浮動的美景,一時也是有些失神。


    再說肖老太君進了青蓮寺,早有隨從告知了門口守職的知客僧:


    “快告訴了你們寺裏的管事,金陵肖府的老太君親自來上香了。”


    知客僧是一個容貌清秀的和尚,三十歲左右,一身深灰色的僧衣漿洗的幹幹淨淨,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掌事師父今日有事外出。並不在寺寺內。小僧惠戒,施主若是有什麽事情,盡可跟小僧來說,小僧定會盡力來做。”


    那隨從皺起了眉頭:


    “我們肖府每年都要在你們青蓮寺布施不少銀子,何以每一次來你們的掌事師父都不在寺裏?莫不是看人下菜碟吧?”


    寺院裏選用的知客僧一般都是脾氣好、會說話的人,為的就是來進香的客人們千姿百態、什麽性格的都有,非得是這種脾氣性格的人才能做到諸事穩妥,不會引起糾紛。


    這個年輕的知客僧惠戒顯然也是如此,聽了那肖府隨從的話也不生氣。臉上仍是和煦如春風的笑意,雙手仍然合十,垂首道:


    “出家人不打誑語,我們掌事師父是真出去了,不敢欺騙施主。佛家講究眾生平等,無論多少布施,都是我青蓮寺的施主。進了青蓮寺的門檻,便是都一樣的了。肖老太君宅心仁厚,又是最信奉菩薩的,想必定會體諒一二。”


    這一番話說的不溫不火、不急不慢,果然讓轎子內的肖老太君聽了心裏很是痛快,不再糾結於掌事僧人沒有親自出迎的事情,由著王嬤嬤掀開了轎簾子,扶著王嬤嬤的手下了轎子,笑道:


    “青蓮寺是佛門聖地。你們不得無禮。”


    那隨從趕緊低頭不語。


    惠戒和尚於是向著肖老太君行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太君宅心仁厚,虔誠禮敬菩薩,定會福澤綿長的。”


    肖老太君滿意地笑了笑,道:“多謝小師父美言。我今日中午想要嚐一嚐這青蓮寺中的素齋,煩請你告訴裏麵一聲。”


    一邊說著,一邊扶著王嬤嬤的手邁步進了寺廟的山門。


    惠戒和尚一臉的為難,趕緊追過去幾步。道:


    “老太君明鑒。這寺中的素齋……得要掌事師父發話,才能給人吃的。今日掌事師父不在,不論是誰來,都是吃不到的。老太君是明理之人,還請見諒則個。”


    肖老太君眉頭一皺,回頭看向惠戒和尚,麵色開始不善:“我說這位小師父!你不知道我是誰麽?我肖府裏一年在你這青蓮寺中布施的銀子也有上千兩,何以每一次來吃素齋都要這麽推三阻四的?是嫌我布施的銀子不夠麽?還是說我沒有緣分?”


    惠戒和尚趕緊施禮道:“老太君請息怒!佛法雲,眾生平等,若是有緣。自然可以吃到我青蓮寺的素齋,這跟布施的多少無關。且老太君潛心禮佛,自然是有佛緣。隻是老太君作為這金陵城中上數的人物,自然是知道這青蓮寺中的規矩的。若是掌事師父不說話,便是皇帝老子來了,也是吃不得的。”


    肖老太君自然知道這青蓮寺中素齋的規矩。


    作為一個識字不多的婦人。求神拜佛是她最大的心靈寄托,她一直篤信就是因為自己每日裏在佛前祈求有果,兒子肖錦程才會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並且青雲直上,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一躍而成為富戶。


    運氣?這世間哪裏有那麽多的運氣?


    就算是運氣,那也是她在佛祖麵前求來的。


    所以她對於這些神佛之說很是篤信。


    青蓮寺是百年古刹,裏麵的素齋遠近馳名。以前家境貧寒的時候,她自知沒有多少錢布施,所以也不曾奢望能夠有幸嚐到裏麵的素齋。


    卻有一次是例外。


    就是在十幾年前,肖錦程跟隨雜貨鋪的掌櫃外出進貨,數月未歸,外人都盛傳一行人被土匪打劫,無一生還者,唯有她堅信兒子未死,於是咬牙將自己僅剩的幾根銀簪子變賣後來到青蓮寺中布施,為兒子祈福。


    待到她磕完頭後,時間已近中午,她沒有多餘的銀錢從寺廟門口的小攤上買現成的茶飯,於是從包袱裏掏出了準備好的幹饃饃,尋了處樹蔭坐下來吃。


    當時的她一邊嚼著幹饃饃,心裏卻是記掛著外出生死未卜的獨生兒子,心裏又是酸楚又是悲傷,幹饃饃嚼在嘴裏也是味同嚼蠟。


    這時,有人將一個小油紙包遞到她的麵前,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掌事師父讓我將這個來送予你吃。”


    當時她抬眼一看,是一個青年和尚,麵色和善。


    她期期艾艾地從那青年和尚手裏接過了那個油紙包,聞到一股香味撲鼻而來。


    打開來一看,裏麵是兩個包子,熱氣騰騰的,香味越發地濃鬱。


    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擔憂兒子而茶飯不思的肖老太君立即吞了一口饞涎,肚子裏麵也咕嚕嚕叫了起來。


    那青年和尚微微笑道:“這是青蓮寺中自做的素食什錦包子,掌事師父命我送來給你吃的。掌事師父還說,施主不必太過擔憂,一切自有定數,隻要施主謹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果報應便是了。”


    肖老太君識字不多,自然也沒有聽明白什麽“老啊幼啊”的,但是有一句她卻聽明白了:“施主不必太過擔憂,一切自有定數。”


    這是不是說明她兒子會平安回來?


    既然青蓮寺中的高僧都說了,讓自己不必太過擔憂,一切自有定數,那就說明兒子肖錦程是一定會完好無損地回來的。


    況且,看到這兩枚素齋什錦包子,她已經是垂涎欲滴,隻想著快一點將它們吞下肚去。


    兒子會沒事!肚子能填飽!


    這是兩件多麽令人高興的事情啊!


    在這兩件事情麵前,什麽“老啊幼啊”的都不再重要,立即被肖老太君拋在了腦後。


    隻要兒子安康,自己吃飽了肚子,旁的什麽都是可以不顧及的。


    肖老太君沒有回答那青年和尚的話,隻是盯著手裏的兩個素餡什錦包子,眼睛裏射出饑餓的光芒。


    那青年和尚見狀,隻得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離去了。


    肖老太君此時根本就顧不得去理那個青年和尚了,甚至連道謝都沒有說一句。


    作為一個篤信菩薩的婦人,她非常地知道這青蓮寺中素齋的珍貴性所在:


    隻有有緣的人方可以吃到。


    這麽說,自己是有緣人了?


    既然自己有佛緣,那麽有了菩薩的保佑,以後是一定會有好日子過得了!


    肖老太君越想越是興奮,三口兩口將兩個素餡什錦包子吃完了,果然是鮮香味美,隻覺得是從未吃過的美味,恨不得連舌頭也吞了下去。


    吃完了包子之後,誌得意滿的肖老太君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又到正殿處磕了幾個頭,便興致滿滿地下山去了。


    如此過了幾個月,肖錦程果然回來了。


    並且,還帶了一筆不小的銀錢回來。


    這足以讓一輩子未見過大錢的肖老太君欣喜若狂:


    青蓮寺的高僧果然高明,能夠未卜先知,自己吃了裏麵的素齋之後,兒子果然沒事,還發了一筆橫財。


    這無疑都是菩薩保佑的結果啊!


    肖老太君心裏越發地篤定。


    因此,雖然肖府對外以小氣、摳門著稱,從不肯讓不相幹的人轉一分一毫的便宜去,但是對於青蓮寺的布施銀子,肖老太君向來是很慷慨大方的。


    從一開始的幾兩銀子,到後來的幾十兩銀子,再到近年來隨著肖錦程的生意越做越大,肖老太君再來青蓮寺進香,動輒都是上百兩銀子的布施。


    這在一眾香客之中,無疑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肖老太君自然而然的以為自己應該受到特別的禮遇。


    就算是掌事僧人或是住持師父不能親自接待,至少這素齋應該讓自己多吃一點吧?


    ps:


    今天是除夕,也是沐焱晶跟各位親愛的讀者一起過的第一個除夕,恭祝各位新年快樂,馬上萬事如意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醫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焱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焱晶並收藏逍遙醫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