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今日首更奉上,晚八點半左右還有一更。小蘇子撒嬌賣萌求寵愛,麽麽噠~~
*
“你,”慕藉回眸,有片刻的驚詫,隨即哈哈大笑,暢懷至極。“你終於肯喚我一聲‘父皇’。”
素素麵上掛著淡淡的笑意,沉默不語,舉杯一飲而盡。
既有了封號,她才不得已稱他為“父皇”,自稱“兒臣”――所謂兒臣,既是兒,也是臣,受他爵位,便要為他當差辦事。
至於他親生的兒女們,都還未冊封加爵。他們在他麵前,隻消自稱“兒子”或“女兒”,純粹的父子、父女關係,全不必為他分擔國是瑣務。
“日子定在什麽時候?”
半斤玉液下肚,素素驚覺,臉頰如火燒一般發燙,定已紅得通透。心下不住懊悔,豈能忘了,現在的身體,並不是前世她自己的身體――那是一具專為商業應酬而生的身體,就算整瓶紅酒加香檳,她也能應付自如。
趁著精神還算清醒,忙把關心的問題問了。
慕藉也喝了不少,泛紅的麵頰,醉態微顯。聞言,他怔了一怔。
“朕和諾郎商量後,再給你答複。”仿佛一下子從酒中清醒過來,情緒低靡下去,“你也迫不及待想逃離這座牢籠,是嗎?”
素素無所謂地笑笑。從這座牢籠出去,還會進到另一座牢籠,何談“逃離”?
她的緘默,在慕藉看來,便是默認。嘴角扯開一抹笑,苦澀中帶著自嘲。“朕也想逃離。”說話同時,比劃了一個飛翔遠遁的手勢,語氣端顯幼稚。
“可是,大皇兄他先逃一步!”帶了幾分鼻音的語調,十分落寞和孤寂。
聽到有關慕綦的消息,素素心思陡然一震,酒意醒了大半,支起耳朵細聽。
宮裏所有與慕綦有關的痕跡,都被抹殺得一幹二淨。可見是有人存了心思要掩蓋這段往事。
至於此人是誰,猜也猜到,必是盛鼎皇帝無疑――除了他,還有誰有如此大權力?便是慕藉,也沒立場這樣做。
可是,盛鼎皇帝為何要這麽做?才十歲大的慕綦,能犯什麽天大的錯,以致死後都無法歸宗廟祖陵?
想起老羅說的,當年原本是為慕綦選侍讀員外郎,最後顏諾卻成了慕藉的侍讀。素素心下閃過一個念頭,抬眼看慕藉,眸光中掩不住是驚駭。
難道是他使了手段?
他的心狠手辣,竟是天生的麽?!盛鼎九年,他才八歲而已!
聯係到晨荷之事,素素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那晚小丹子之所以能人贓並獲,抓她現行,正是因為提前有了梁倫對他的“失言”透露。
而今想來,梁倫的失言,並非無心,怕是故意為之。
可是,如果一切都是他的算計,時至今日,他又何必念念不忘、耿耿於懷,對逝者長放不下?說什麽“悲哀”,說什麽“逃離”?
慕藉又為自己斟上,仰頭一口幹。手中把玩空杯,神色幽幽,喃喃低語道:“朕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歡娘想聽麽?”
“洗耳恭聽。”素素等他這句話已經很久,忙不迭應了,擺開架勢聽故事。
卻見慕藉直接抓過酒壺,就著壺嘴兒“咕咚、咕咚”一口喝盡,重重丟了酒壺出去。清脆的碎瓷聲響徹庭院。
聞得淩亂的腳步聲?遠去,他這才醉醺醺地說起了當年往事。
“……朕一直覺得,那麽多年以來父皇從不提大皇兄一句,是因為恨極了他不顧父母、自賤生命。直到聽了父皇臨終前這一番話,方省悟,父皇不是恨大皇兄,而是恨自己。”
說到此處,他想喝酒,伸出手才覺醒,酒已經被他喝完。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嚷道:“來人,上酒。”說著,搖搖晃晃站起來,一個呲咧差點跌倒。
素素忙攔住他,吩咐聞訊近前伺候的梁倫道:“今夜到此為止,你好生伺候皇上回龍錫殿歇息。”
梁倫背著慕藉走了。
望著二人背影,素素悵惘一歎,拍拍手,到長春宮外與晚菊、小丹子匯合,返回合黎宮。
才進得門,卻見西月睡眼惺忪地蹲在地上,雙手環膝,似乎受了涼的樣子。聽到動靜,她欣喜得跳起,“殿下您可回來了!”
晚菊忙抱了薄被給她暖身,關切道:“大晚上的,你不去歇息,在這裏做甚麽?”
“噥,”西月小嘴一嘟,朝桌上努去。三人循聲望去,見桌上堆了許許多多的禮盒、錦匣。“都是別宮的公主們差人送來的……”
素素點頭表示了解,示意她不必再說,道:“夜深了,咱們也累了一天,今夜就先去歇。”
小丹子利落地應了聲,與西月一同退出。
晚菊走到桌旁,抽取各個盒子上的禮單。
“饒是你細心!”素素笑她:“明天再看不遲,時候不早了,趕緊洗洗睡吧。”
明兒一大早還得去拜見太後。
“殿下……”晚菊遲疑著,不敢真就放任不管。見素素麵色堅決,這才擱置下,隨她進了內室。
先前因著謠言說她是新妃子,故而皇子、公主們都不必與她結交。如今既定了她的公主名分,便與他們兄弟姊妹相稱,他們自然要奉儀表示恭賀,權表友好相處之意。
望一眼琳琅滿目的禮盒,素素淡淡一笑,凡事拋諸腦後,舒舒服服地泡了個熱水澡,上床睡覺。
慕藉說,慕綦係投湖自盡,死前留了遺書。遺書中生生句句是對他父皇的控訴,說他待他不公、不仁、不慈。
她心下猜測,他所謂的“不公、不仁、不慈”,當是盛鼎皇帝將顏諾定為慕藉的侍讀,而非他慕綦的侍讀一事。
慕藉還說,盛鼎皇帝得知長子噩耗後,隻淡淡地說了一句“合該有此下場”,隨即令人抹去一切與之相關的痕跡,隻當從未生過這個兒子。並下封口令,朝野內外絕口不得再提此事。
此後十多年,他再未提及與慕綦有關的半個字。直至臨終前,方對慕藉一吐當年心境。
他之所以沒把顏諾指給慕綦,是因為他壓根沒想讓慕綦當太子,接他皇位。因而,他舍不得顏諾少年俊才明珠暗投、珠玉蒙塵。
今日首更奉上,晚八點半左右還有一更。小蘇子撒嬌賣萌求寵愛,麽麽噠~~
*
“你,”慕藉回眸,有片刻的驚詫,隨即哈哈大笑,暢懷至極。“你終於肯喚我一聲‘父皇’。”
素素麵上掛著淡淡的笑意,沉默不語,舉杯一飲而盡。
既有了封號,她才不得已稱他為“父皇”,自稱“兒臣”――所謂兒臣,既是兒,也是臣,受他爵位,便要為他當差辦事。
至於他親生的兒女們,都還未冊封加爵。他們在他麵前,隻消自稱“兒子”或“女兒”,純粹的父子、父女關係,全不必為他分擔國是瑣務。
“日子定在什麽時候?”
半斤玉液下肚,素素驚覺,臉頰如火燒一般發燙,定已紅得通透。心下不住懊悔,豈能忘了,現在的身體,並不是前世她自己的身體――那是一具專為商業應酬而生的身體,就算整瓶紅酒加香檳,她也能應付自如。
趁著精神還算清醒,忙把關心的問題問了。
慕藉也喝了不少,泛紅的麵頰,醉態微顯。聞言,他怔了一怔。
“朕和諾郎商量後,再給你答複。”仿佛一下子從酒中清醒過來,情緒低靡下去,“你也迫不及待想逃離這座牢籠,是嗎?”
素素無所謂地笑笑。從這座牢籠出去,還會進到另一座牢籠,何談“逃離”?
她的緘默,在慕藉看來,便是默認。嘴角扯開一抹笑,苦澀中帶著自嘲。“朕也想逃離。”說話同時,比劃了一個飛翔遠遁的手勢,語氣端顯幼稚。
“可是,大皇兄他先逃一步!”帶了幾分鼻音的語調,十分落寞和孤寂。
聽到有關慕綦的消息,素素心思陡然一震,酒意醒了大半,支起耳朵細聽。
宮裏所有與慕綦有關的痕跡,都被抹殺得一幹二淨。可見是有人存了心思要掩蓋這段往事。
至於此人是誰,猜也猜到,必是盛鼎皇帝無疑――除了他,還有誰有如此大權力?便是慕藉,也沒立場這樣做。
可是,盛鼎皇帝為何要這麽做?才十歲大的慕綦,能犯什麽天大的錯,以致死後都無法歸宗廟祖陵?
想起老羅說的,當年原本是為慕綦選侍讀員外郎,最後顏諾卻成了慕藉的侍讀。素素心下閃過一個念頭,抬眼看慕藉,眸光中掩不住是驚駭。
難道是他使了手段?
他的心狠手辣,竟是天生的麽?!盛鼎九年,他才八歲而已!
聯係到晨荷之事,素素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那晚小丹子之所以能人贓並獲,抓她現行,正是因為提前有了梁倫對他的“失言”透露。
而今想來,梁倫的失言,並非無心,怕是故意為之。
可是,如果一切都是他的算計,時至今日,他又何必念念不忘、耿耿於懷,對逝者長放不下?說什麽“悲哀”,說什麽“逃離”?
慕藉又為自己斟上,仰頭一口幹。手中把玩空杯,神色幽幽,喃喃低語道:“朕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歡娘想聽麽?”
“洗耳恭聽。”素素等他這句話已經很久,忙不迭應了,擺開架勢聽故事。
卻見慕藉直接抓過酒壺,就著壺嘴兒“咕咚、咕咚”一口喝盡,重重丟了酒壺出去。清脆的碎瓷聲響徹庭院。
聞得淩亂的腳步聲?遠去,他這才醉醺醺地說起了當年往事。
“……朕一直覺得,那麽多年以來父皇從不提大皇兄一句,是因為恨極了他不顧父母、自賤生命。直到聽了父皇臨終前這一番話,方省悟,父皇不是恨大皇兄,而是恨自己。”
說到此處,他想喝酒,伸出手才覺醒,酒已經被他喝完。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嚷道:“來人,上酒。”說著,搖搖晃晃站起來,一個呲咧差點跌倒。
素素忙攔住他,吩咐聞訊近前伺候的梁倫道:“今夜到此為止,你好生伺候皇上回龍錫殿歇息。”
梁倫背著慕藉走了。
望著二人背影,素素悵惘一歎,拍拍手,到長春宮外與晚菊、小丹子匯合,返回合黎宮。
才進得門,卻見西月睡眼惺忪地蹲在地上,雙手環膝,似乎受了涼的樣子。聽到動靜,她欣喜得跳起,“殿下您可回來了!”
晚菊忙抱了薄被給她暖身,關切道:“大晚上的,你不去歇息,在這裏做甚麽?”
“噥,”西月小嘴一嘟,朝桌上努去。三人循聲望去,見桌上堆了許許多多的禮盒、錦匣。“都是別宮的公主們差人送來的……”
素素點頭表示了解,示意她不必再說,道:“夜深了,咱們也累了一天,今夜就先去歇。”
小丹子利落地應了聲,與西月一同退出。
晚菊走到桌旁,抽取各個盒子上的禮單。
“饒是你細心!”素素笑她:“明天再看不遲,時候不早了,趕緊洗洗睡吧。”
明兒一大早還得去拜見太後。
“殿下……”晚菊遲疑著,不敢真就放任不管。見素素麵色堅決,這才擱置下,隨她進了內室。
先前因著謠言說她是新妃子,故而皇子、公主們都不必與她結交。如今既定了她的公主名分,便與他們兄弟姊妹相稱,他們自然要奉儀表示恭賀,權表友好相處之意。
望一眼琳琅滿目的禮盒,素素淡淡一笑,凡事拋諸腦後,舒舒服服地泡了個熱水澡,上床睡覺。
慕藉說,慕綦係投湖自盡,死前留了遺書。遺書中生生句句是對他父皇的控訴,說他待他不公、不仁、不慈。
她心下猜測,他所謂的“不公、不仁、不慈”,當是盛鼎皇帝將顏諾定為慕藉的侍讀,而非他慕綦的侍讀一事。
慕藉還說,盛鼎皇帝得知長子噩耗後,隻淡淡地說了一句“合該有此下場”,隨即令人抹去一切與之相關的痕跡,隻當從未生過這個兒子。並下封口令,朝野內外絕口不得再提此事。
此後十多年,他再未提及與慕綦有關的半個字。直至臨終前,方對慕藉一吐當年心境。
他之所以沒把顏諾指給慕綦,是因為他壓根沒想讓慕綦當太子,接他皇位。因而,他舍不得顏諾少年俊才明珠暗投、珠玉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