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當時聽初衛說,他平日裏都習學一些策論文章方麵的知識,素素已然佩服不已。才十歲的孩子,便有如此功底功力,何其難得?
然而,今日讀了顏諾的策論,卻讓她覺得,初衛在他爹麵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顏諾八歲時所作一篇策論,就當時大昭官宦子弟數量繁多,集結勾連,為非作歹的問題,提出八條對策,並展開洋洋灑灑三萬字論述辯證。
這八條建議,條條中肯有理。其中更有一條:對某些官職上的官員,采取辦事效率考核製。
以民意為考量準則,去其劣者,留其優者。如此,既可敦促在職官員提高辦事效率,也可適當精簡為官者數量。為官者少了,官家子女的人數自然也會少。
還有一條,父子連坐、與榮。
不幹預官員多生子,卻須追究“子不教”的責任。一旦兒子犯了錯,酌情量刑,不僅兒子受罰,同時也要轉換為對父親的懲罰。罰銀、貶官等,可以羅列一個對應標準。
另一方麵,若是兒子品行俱佳、於國有貢獻,那麽,不僅兒子受嘉獎,同時也獎勵父親,因其“教子有方”。拔擢官品,提升俸祿,亦或賞賜金銀錢財等,可以羅列一個具體的對應標準。
素素看著,不住地點頭讚同。
顏諾寫這篇文章,用詞用句都頗顯稚嫩,然,道理卻不幼稚。有罰也有獎,能讓混世者產生危機感,同時也讓忠心做事者看到希望。如此,才能使整體祛除爛尾、產生積極向前、向尚的推進力量。
這個道理,前世她直到二十歲,才在爹地的指導下領悟。而顏諾八歲就已有如此深刻見地,著實不簡單!
“早聞顏相公早慧聰穎,今日方知,傳言不過冰山一角罷了。”素素輕聲讚了一聲,合上書卷。
自入宮後,除了始終不肯稱慕藉一聲“父皇”,其他人的稱謂,她已全部改了過來。
卻聽慕藉悠悠道:“當年你爹便是憑借此文,入了先帝爺的眼。一舉從七品小官家子,躍升為朕的侍讀員外郎。”他頓了頓語氣,神態平和,好似回憶悠遠往事一般,喃喃接道:“八歲年紀,何其殊榮!”
素素不知顏家祖上是什麽出身,從前不解,何以顏諾能憑二十五歲年紀登上丞相之位?見慕藉說完這一句,便眉目緊縮、好似陷入長久回憶的模樣,她想,其中應該有很多故事吧。
“諾郎八歲寫文章便得先帝爺青睞,可朕五歲作詩也未曾得到先帝一句讚。”
許久之後,慕藉再度開口,貌似對顏諾比他更受寵十分吃味。說罷,他莞爾失笑,旋即黯淡了目光,沉默不言。
素素心想他或許是想爹了,便不出言打擾他,隻靜靜地候在一旁,也想著自己的爹地。而至於慕藉讓她就楊鴻籌的異常反應做分析一事,也就被不著痕跡地輕輕帶過。
遠處鍾鼓樓傳來悠遠鍾鳴聲,已到了二更天。
素素以為今晚的“加班”能在沉默中提早結束時,卻聽慕藉如大夢初醒般說:“你陪朕出去走走。”
“夜深了,皇上想去哪兒?”素素皺起眉頭問道,心下腹誹:大晚上出去瞎溜達,找鬼去麽?
“太廟。”
慕藉幹脆地吐出兩個字,起身先走了出去。龍袍擺子磨擦,發出?的聲音。
說你找鬼,你還真去找鬼!素素不滿地嘟喃著,收起策論集,提起裙裾快步追上他。
慕藉有武功傍身,遠距離行走也無壓力,素素追得可就累了。氣喘籲籲追在他身後,鬢發淩亂,頗似“女鬼”。
大晚上出宮來太廟,真是有病!素素心下極是不滿,抬手擦去額頭汗水。
慕藉並不停留,徑自來到盛鼎皇帝神位前。
素素抬眼看去,盛鼎皇帝的神位旁邊,另立著一座排位。牌上隻有燙金印著“慕綦之神位”幾個字,無別的注釋。
慕藉端的跪了下去,對盛鼎皇帝神位虔誠地三跪九叩。起身後,方對素素道:“旁邊的靈位,是朕的大皇兄。”
素素愕然。
這些天她記皇室宗譜,得知慕藉之下還有兩個弟弟:齊王慕昶和楚王慕徹。兩個妹妹:福安長公主和福嫻長公主。四人皆健在,何以,突然多出一塊所有資料中均不曾提及的的“大皇兄慕綦”的牌位?
“大皇兄薨於十歲之齡。”慕藉沉吟著解釋了一句,恍若回憶往事一般,眸光幽深。負手而立,自有一股寂寥氣息。
原來是夭折了。素素心下惋惜,卻又想到,即便是夭折,畢竟已長到十歲年紀,宗譜裏怎會隻字未提?雖有疑問,她卻不想追問,終究是別人的家事,自己要知道那麽多做甚?
慕藉忽然抬起手,往自己臉上拂去。再說話,已然有了鼻音。“走吧。”說話間,已折身向殿外走去,隻是腳步比來時放慢了不少。
素素順從地跟在他身後,也不問他要去哪裏。走著走著,卻發現他並不再往別處去,而是回宮。
素素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快步跑到慕藉前麵,反身攔住他,質問道:“喂,我是說了一切都聽你的,可你也不帶這麽耍我的吧?你到底想幹嘛?”
大晚上的,大老遠跑一趟太廟,就為了向她說明,他爹靈位旁邊的靈位是他早夭的大哥。這不是存心折騰人麽?
方才慕藉心裏在想事,忽然被素素攔下,竟有些愣住。片刻後,盯著素素的眼,以前所未有的口吻,嚴正道:“朕要你記住慕綦這個名字。”
“為什麽要記他?他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了!甚至連宗譜都不記載他的事情!”
素素心頭怒火不減,直覺慕藉就是個間歇性精神病,時不時發作一下,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慕藉卻不再說話,繞開她,繼續往前走。
回到禦書房,已過三更天。素素收拾了筆墨,便要退出,卻聽慕藉悵惘長歎一聲,喃喃自語道:“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欠了他。”
當時聽初衛說,他平日裏都習學一些策論文章方麵的知識,素素已然佩服不已。才十歲的孩子,便有如此功底功力,何其難得?
然而,今日讀了顏諾的策論,卻讓她覺得,初衛在他爹麵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顏諾八歲時所作一篇策論,就當時大昭官宦子弟數量繁多,集結勾連,為非作歹的問題,提出八條對策,並展開洋洋灑灑三萬字論述辯證。
這八條建議,條條中肯有理。其中更有一條:對某些官職上的官員,采取辦事效率考核製。
以民意為考量準則,去其劣者,留其優者。如此,既可敦促在職官員提高辦事效率,也可適當精簡為官者數量。為官者少了,官家子女的人數自然也會少。
還有一條,父子連坐、與榮。
不幹預官員多生子,卻須追究“子不教”的責任。一旦兒子犯了錯,酌情量刑,不僅兒子受罰,同時也要轉換為對父親的懲罰。罰銀、貶官等,可以羅列一個對應標準。
另一方麵,若是兒子品行俱佳、於國有貢獻,那麽,不僅兒子受嘉獎,同時也獎勵父親,因其“教子有方”。拔擢官品,提升俸祿,亦或賞賜金銀錢財等,可以羅列一個具體的對應標準。
素素看著,不住地點頭讚同。
顏諾寫這篇文章,用詞用句都頗顯稚嫩,然,道理卻不幼稚。有罰也有獎,能讓混世者產生危機感,同時也讓忠心做事者看到希望。如此,才能使整體祛除爛尾、產生積極向前、向尚的推進力量。
這個道理,前世她直到二十歲,才在爹地的指導下領悟。而顏諾八歲就已有如此深刻見地,著實不簡單!
“早聞顏相公早慧聰穎,今日方知,傳言不過冰山一角罷了。”素素輕聲讚了一聲,合上書卷。
自入宮後,除了始終不肯稱慕藉一聲“父皇”,其他人的稱謂,她已全部改了過來。
卻聽慕藉悠悠道:“當年你爹便是憑借此文,入了先帝爺的眼。一舉從七品小官家子,躍升為朕的侍讀員外郎。”他頓了頓語氣,神態平和,好似回憶悠遠往事一般,喃喃接道:“八歲年紀,何其殊榮!”
素素不知顏家祖上是什麽出身,從前不解,何以顏諾能憑二十五歲年紀登上丞相之位?見慕藉說完這一句,便眉目緊縮、好似陷入長久回憶的模樣,她想,其中應該有很多故事吧。
“諾郎八歲寫文章便得先帝爺青睞,可朕五歲作詩也未曾得到先帝一句讚。”
許久之後,慕藉再度開口,貌似對顏諾比他更受寵十分吃味。說罷,他莞爾失笑,旋即黯淡了目光,沉默不言。
素素心想他或許是想爹了,便不出言打擾他,隻靜靜地候在一旁,也想著自己的爹地。而至於慕藉讓她就楊鴻籌的異常反應做分析一事,也就被不著痕跡地輕輕帶過。
遠處鍾鼓樓傳來悠遠鍾鳴聲,已到了二更天。
素素以為今晚的“加班”能在沉默中提早結束時,卻聽慕藉如大夢初醒般說:“你陪朕出去走走。”
“夜深了,皇上想去哪兒?”素素皺起眉頭問道,心下腹誹:大晚上出去瞎溜達,找鬼去麽?
“太廟。”
慕藉幹脆地吐出兩個字,起身先走了出去。龍袍擺子磨擦,發出?的聲音。
說你找鬼,你還真去找鬼!素素不滿地嘟喃著,收起策論集,提起裙裾快步追上他。
慕藉有武功傍身,遠距離行走也無壓力,素素追得可就累了。氣喘籲籲追在他身後,鬢發淩亂,頗似“女鬼”。
大晚上出宮來太廟,真是有病!素素心下極是不滿,抬手擦去額頭汗水。
慕藉並不停留,徑自來到盛鼎皇帝神位前。
素素抬眼看去,盛鼎皇帝的神位旁邊,另立著一座排位。牌上隻有燙金印著“慕綦之神位”幾個字,無別的注釋。
慕藉端的跪了下去,對盛鼎皇帝神位虔誠地三跪九叩。起身後,方對素素道:“旁邊的靈位,是朕的大皇兄。”
素素愕然。
這些天她記皇室宗譜,得知慕藉之下還有兩個弟弟:齊王慕昶和楚王慕徹。兩個妹妹:福安長公主和福嫻長公主。四人皆健在,何以,突然多出一塊所有資料中均不曾提及的的“大皇兄慕綦”的牌位?
“大皇兄薨於十歲之齡。”慕藉沉吟著解釋了一句,恍若回憶往事一般,眸光幽深。負手而立,自有一股寂寥氣息。
原來是夭折了。素素心下惋惜,卻又想到,即便是夭折,畢竟已長到十歲年紀,宗譜裏怎會隻字未提?雖有疑問,她卻不想追問,終究是別人的家事,自己要知道那麽多做甚?
慕藉忽然抬起手,往自己臉上拂去。再說話,已然有了鼻音。“走吧。”說話間,已折身向殿外走去,隻是腳步比來時放慢了不少。
素素順從地跟在他身後,也不問他要去哪裏。走著走著,卻發現他並不再往別處去,而是回宮。
素素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快步跑到慕藉前麵,反身攔住他,質問道:“喂,我是說了一切都聽你的,可你也不帶這麽耍我的吧?你到底想幹嘛?”
大晚上的,大老遠跑一趟太廟,就為了向她說明,他爹靈位旁邊的靈位是他早夭的大哥。這不是存心折騰人麽?
方才慕藉心裏在想事,忽然被素素攔下,竟有些愣住。片刻後,盯著素素的眼,以前所未有的口吻,嚴正道:“朕要你記住慕綦這個名字。”
“為什麽要記他?他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了!甚至連宗譜都不記載他的事情!”
素素心頭怒火不減,直覺慕藉就是個間歇性精神病,時不時發作一下,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慕藉卻不再說話,繞開她,繼續往前走。
回到禦書房,已過三更天。素素收拾了筆墨,便要退出,卻聽慕藉悵惘長歎一聲,喃喃自語道:“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欠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