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緹不想回憶那天的情形。他對如此的兵荒馬亂一點興趣也沒有。尤其……當自己正不巧就是被連累的那個人時。至於千柳刀被國子監的人呼喝驅趕,“受到了驚嚇”,以致抽了明晃晃的刀出來驚嚇更多人什麽的,張緹隻想說這一切與他無關。
話說回來,千柳刀雖然在西征軍營裏做過事,但她當海盜的時間更久、一身的匪氣畢竟根深蒂固,因此看到捕快和京衛就忙不迭逃走,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後她一路逃回營裏,先奔海盜營而去,撲了個空,又轉向夏縣軍山賊黨那邊,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最後她比比劃劃,焦急地對二當家和齊師爺說讀書人被發現了,有官兵來捉……眾人大驚,繼而飛快地決定召集兄弟反出營去――結果在通知孫二嫂的時候,幾個夏縣兵順便把張緹也給卷走了。
他還有任務沒完成,還不能離開京城啊!
――這是悲劇!
――是語言半通不通造成的活生生的悲劇!
張緹回想著,默默抬袖掩麵。
讀書人,吃東西了!一隻手勾著木碗送到他眼前。
啊,多謝姑娘,你自己的飯食足夠麽……
此時張緹不免憎恨自己的脾性。縱使千柳刀再怎麽壞事再怎麽胡鬧,他還是沒辦法對她說一句重話。
孫二嫂抱著飯桶,在眾人之間側著身子擠過來,看看坐在樹下的張緹和倒掛在樹枝上的千柳刀。
“張師爺,女俠給你送吃的來了?”她笑眯眯地說,“那我就不多事了。要菜的話,茶棚那邊還有!”
張緹答道:“嗯,多謝多謝,辛苦孫家娘子了。”
孫二嫂樂嗬嗬地轉身,再從人群中擠回去。
眾將士吃得正高興,唯有茶棚的老板給嚇得不行,哆哆嗦嗦地躲在灶台旁邊,生怕這些官兵一個不順心,把他給劈了。
話說大夥兒人多,又都穿著西征軍的服裝,一路上那叫一個威風,鄉民都以為是橫行霸道的東朝兵,沒人敢招惹,要什麽就給什麽還絕對陪著十二萬分小心的笑臉來著。
孫二嫂心眼踏實,原本還跟人解釋幾句,食宿該給多少錢,統統給足份量。但齊雲天見了就不滿,跟孫二嫂苦口婆心地勸,說一定要隱瞞眾人身份,就讓路人當做是有要務的兵士,有什麽不好?
“既然如此就聽你的。”孫二嫂覺得有理,她完全沒想到齊雲天最直接的考量隻是為了省錢……
張緹就挺理解齊雲天。背地裏偷偷跟他說:“這百十來口人,一天開銷也真是可觀哪。”
齊雲天一聽,立刻答說:“可不是?不才辛苦攢下的銀子,當然要用在刀口子上。再說了,各位兄弟是誓死跟隨大當家和二當家的,這趟亡命出逃,自然也不能讓大夥自個兒掏銀票啊!”
“齊師爺說得有理。”張緹附和著。
他過鎮上的時候見到了南方商鋪的號子,猶豫半晌,考慮要不要托商號的人傳信給秦姒,告知這裏的變故。但想到孫二嫂說東宮原本就有這個意思,隻是讓他們先按兵不動靜待時機、沒說要立刻動身,張緹就覺著,說不定這事兒東宮又是瞞著四姑娘的。
那他貿然傳信過去,說不定會使秦姒與東宮言語不和。
不和不見得是壞事,但就這麽幾年的經驗來看,這兩人終究還是又會各退一步、嗬嗬樂樂地相處,於是被記恨的(尤其是被東宮記恨)仍然是他張緹。
想到這裏,張緹決定,還是不提前與秦姒通氣的好。
讀書人在想什麽呢?千柳刀的臉突然出現在張緹眼前,而且還是倒置狀態的。
張緹一驚,差點沒跳起來。他連忙抱穩手裏的碗,苦笑道:姑、姑娘,你這樣也太……
天氣挺好的呀,又出太陽了,越來越暖和!千柳刀笑得雙眼像月牙,為什麽你還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好像一點都不高興?
――如果不是你這個闖禍的人在這兒瞎高興,或許我會快樂一點點……
張緹默默地想。
他看了看千柳刀耳垂上掛著的一對耳環,稍稍平複心情,答說:再往西走,就快到東西兩朝交界的地方了,要過去,還是折往南?在下不過是憂心去向而已。
按照東宮的說法,他們離了京城應該往南投奔桓王,可齊雲天的意思是直接去找桓王。就算桓王拒絕,他們也要作勢去投奔桓王才行。
這麽說來,東宮的打算就是讓山賊兵裝裝樣子,如果桓王北上之時準備突然改變行程,與墨河王同氣連枝地表示一切隻是一場誤會,殺帛陽和暗處的東宮個措手不及,那這小股人馬便是東宮的定心丸,桓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張舉人,如何?”
齊雲天剛吃完一頓飽飯,麵皮油光水滑地蹭了過來,到張緹麵前叨客。
張緹捧著碗示意:“想不到就地裏那幾樣野菜,令正也能烹調出如此美味的一餐啊!”
“哈哈哈哈!”齊雲天得意地笑起來,“不然,不才怎會放心她獨力開食店呢?”
張緹陪著笑了笑,又恭維幾句。再道:“不知齊師爺知道否,據傳聞,桓王已經朝西北移動,目前人在長州了。”
“嗯……”說起正事,齊雲天斂起笑意來,回答道,“就算是立刻去長州,也不見得能撲得準,更何況大當家的說要咱投奔桓王去……”他轉頭看看身邊的一大堆山賊兄弟,壓低嗓子,對張緹道:“張舉人,你看,桓王再怎樣也是皇親國戚,那得什麽眼力啊?能看得起咱這幫子兄弟?”
張緹聽了,暗暗好笑:要說地位,東宮太子不能比桓王低了吧?人家都看得起你們,你這樣妄自菲薄,豈不是連東宮一道小覷了?
回頭一想,東宮手裏能用的人少,勉強把山賊派上用場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是有別的選擇,東宮未必就真覺著這群人重要到哪裏去――那小子或許隻是看重情義而已。
這樣一想來,張緹隱約就有了點飄飄然的感覺。
不為別的,山賊兵不能算東宮的親信。而張緹卻確實是秦姒不能或缺的左膀右臂。這樣想想,還挺令人自豪的。
他對齊雲天道:“齊師爺,不如……咱們直接去堇山。”
“堇山?”齊雲天詫異,“為何去那兒?”
張緹更是詫異:“咦,齊師爺你不知麽?東宮殿下一行人,目前盤亙於堇山一帶,以便就近監視東西朝和談的進展呢!”
“有這事?”齊雲天失言一句,隨即反應過來,咳咳地掩飾過去,“咳!不才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並未想到我等可以直接前往尋找大當家的……”
“若是人更多些。倒真不能去了。”張緹看看眾人,“各人分散行動的話,殿下的山莊裏倒是能容得下各位。”
齊雲天道:“那不成!我等是為著大當家的霸業而出,哪能奔自個兒的安逸生活而去?若張舉人的建議隻是為了投奔大當家的,混口飯吃,那就不必了,我等還是要先尋桓王的!”
“率眾投奔桓王什麽的……其實透個風聲也就行了,”張緹勸道,“東宮殿下也不是要求各位潛伏於桓王帳下的意思啊!”
“這麽說來也對。”
齊雲天仔細琢磨著。看東宮在書信上的意思,基本上也就隻想造點謠言,給點煙霧,讓桓王騎虎難下……
“唉,不瞞你說,張舉人……”齊雲天麵有難色,拉著張緹往樹後轉去,悄悄道,“其實大當家的信上說,等桓王行到京外百裏地遠的時候,就要我等勸秦之麟帶人一齊降桓王。再不,就設計挾持秦之麟,逼著他降。”
“可桓王北上隻過州境數百裏,就拐往長州了啊。”
齊雲天一拍手心:“可不是?這叫不才如何是好?正等著大當家的進一步吩咐,誰知書信沒來,禍事就來了,領著眾人反出來,不投桓王,還能去哪裏?大當家那兒收得下這麽多人麽?就算收下了,哪裏還有咱的用武之地?”
――你還琢磨著用武之地?
張緹心中並不把這夥人當做多強的戰力,因此難免有些鄙夷之意。
他說:“唉,齊師爺,想來你是一腔赤忠,凡事都為主公考量了。須知東宮殿下在堇山,手邊不過青少俠一人可用而已,你若是帶人去,他定然安心許多的。再說了,就算是在季家莊,能信賴的也僅是霍將軍手下數十名兵士而已。人手遠遠不夠。齊師爺所率的精悍將士,正是東宮所缺的啊!”
“這……”
見齊雲天有所動搖,張緹乘熱打鐵,又道:“投奔桓王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要做的,還是輔助東宮殿下要緊啊!等殿下收複天下,屆時,齊師爺勞苦功高,必定是首封重臣,從此富貴榮華大權在握……”呃、他說得舌頭都快融化掉了。
齊雲天聽了,像模像樣地謙虛起來:“唉,張舉人說的是什麽話,不才從來沒想過封賞,隻是士為惜才者死,為大當家的,不才是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啊!”他講著,拍了拍胸脯,慷慨起來,倒是將自己差點出賣東宮的那檔子破事給丟到腦後去了。
“齊師爺說得好!”張緹稱讚道。
齊雲天扭捏著,又輕聲道:“……就是大當家的吩咐幾件事,不才竟然一件也沒辦到,不知大當家的會動怒不……”這才是關鍵。
【……第三百三十四節可以不投奔桓王麽?--吾網--網文字更新最快……】!!
話說回來,千柳刀雖然在西征軍營裏做過事,但她當海盜的時間更久、一身的匪氣畢竟根深蒂固,因此看到捕快和京衛就忙不迭逃走,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後她一路逃回營裏,先奔海盜營而去,撲了個空,又轉向夏縣軍山賊黨那邊,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最後她比比劃劃,焦急地對二當家和齊師爺說讀書人被發現了,有官兵來捉……眾人大驚,繼而飛快地決定召集兄弟反出營去――結果在通知孫二嫂的時候,幾個夏縣兵順便把張緹也給卷走了。
他還有任務沒完成,還不能離開京城啊!
――這是悲劇!
――是語言半通不通造成的活生生的悲劇!
張緹回想著,默默抬袖掩麵。
讀書人,吃東西了!一隻手勾著木碗送到他眼前。
啊,多謝姑娘,你自己的飯食足夠麽……
此時張緹不免憎恨自己的脾性。縱使千柳刀再怎麽壞事再怎麽胡鬧,他還是沒辦法對她說一句重話。
孫二嫂抱著飯桶,在眾人之間側著身子擠過來,看看坐在樹下的張緹和倒掛在樹枝上的千柳刀。
“張師爺,女俠給你送吃的來了?”她笑眯眯地說,“那我就不多事了。要菜的話,茶棚那邊還有!”
張緹答道:“嗯,多謝多謝,辛苦孫家娘子了。”
孫二嫂樂嗬嗬地轉身,再從人群中擠回去。
眾將士吃得正高興,唯有茶棚的老板給嚇得不行,哆哆嗦嗦地躲在灶台旁邊,生怕這些官兵一個不順心,把他給劈了。
話說大夥兒人多,又都穿著西征軍的服裝,一路上那叫一個威風,鄉民都以為是橫行霸道的東朝兵,沒人敢招惹,要什麽就給什麽還絕對陪著十二萬分小心的笑臉來著。
孫二嫂心眼踏實,原本還跟人解釋幾句,食宿該給多少錢,統統給足份量。但齊雲天見了就不滿,跟孫二嫂苦口婆心地勸,說一定要隱瞞眾人身份,就讓路人當做是有要務的兵士,有什麽不好?
“既然如此就聽你的。”孫二嫂覺得有理,她完全沒想到齊雲天最直接的考量隻是為了省錢……
張緹就挺理解齊雲天。背地裏偷偷跟他說:“這百十來口人,一天開銷也真是可觀哪。”
齊雲天一聽,立刻答說:“可不是?不才辛苦攢下的銀子,當然要用在刀口子上。再說了,各位兄弟是誓死跟隨大當家和二當家的,這趟亡命出逃,自然也不能讓大夥自個兒掏銀票啊!”
“齊師爺說得有理。”張緹附和著。
他過鎮上的時候見到了南方商鋪的號子,猶豫半晌,考慮要不要托商號的人傳信給秦姒,告知這裏的變故。但想到孫二嫂說東宮原本就有這個意思,隻是讓他們先按兵不動靜待時機、沒說要立刻動身,張緹就覺著,說不定這事兒東宮又是瞞著四姑娘的。
那他貿然傳信過去,說不定會使秦姒與東宮言語不和。
不和不見得是壞事,但就這麽幾年的經驗來看,這兩人終究還是又會各退一步、嗬嗬樂樂地相處,於是被記恨的(尤其是被東宮記恨)仍然是他張緹。
想到這裏,張緹決定,還是不提前與秦姒通氣的好。
讀書人在想什麽呢?千柳刀的臉突然出現在張緹眼前,而且還是倒置狀態的。
張緹一驚,差點沒跳起來。他連忙抱穩手裏的碗,苦笑道:姑、姑娘,你這樣也太……
天氣挺好的呀,又出太陽了,越來越暖和!千柳刀笑得雙眼像月牙,為什麽你還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好像一點都不高興?
――如果不是你這個闖禍的人在這兒瞎高興,或許我會快樂一點點……
張緹默默地想。
他看了看千柳刀耳垂上掛著的一對耳環,稍稍平複心情,答說:再往西走,就快到東西兩朝交界的地方了,要過去,還是折往南?在下不過是憂心去向而已。
按照東宮的說法,他們離了京城應該往南投奔桓王,可齊雲天的意思是直接去找桓王。就算桓王拒絕,他們也要作勢去投奔桓王才行。
這麽說來,東宮的打算就是讓山賊兵裝裝樣子,如果桓王北上之時準備突然改變行程,與墨河王同氣連枝地表示一切隻是一場誤會,殺帛陽和暗處的東宮個措手不及,那這小股人馬便是東宮的定心丸,桓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張舉人,如何?”
齊雲天剛吃完一頓飽飯,麵皮油光水滑地蹭了過來,到張緹麵前叨客。
張緹捧著碗示意:“想不到就地裏那幾樣野菜,令正也能烹調出如此美味的一餐啊!”
“哈哈哈哈!”齊雲天得意地笑起來,“不然,不才怎會放心她獨力開食店呢?”
張緹陪著笑了笑,又恭維幾句。再道:“不知齊師爺知道否,據傳聞,桓王已經朝西北移動,目前人在長州了。”
“嗯……”說起正事,齊雲天斂起笑意來,回答道,“就算是立刻去長州,也不見得能撲得準,更何況大當家的說要咱投奔桓王去……”他轉頭看看身邊的一大堆山賊兄弟,壓低嗓子,對張緹道:“張舉人,你看,桓王再怎樣也是皇親國戚,那得什麽眼力啊?能看得起咱這幫子兄弟?”
張緹聽了,暗暗好笑:要說地位,東宮太子不能比桓王低了吧?人家都看得起你們,你這樣妄自菲薄,豈不是連東宮一道小覷了?
回頭一想,東宮手裏能用的人少,勉強把山賊派上用場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是有別的選擇,東宮未必就真覺著這群人重要到哪裏去――那小子或許隻是看重情義而已。
這樣一想來,張緹隱約就有了點飄飄然的感覺。
不為別的,山賊兵不能算東宮的親信。而張緹卻確實是秦姒不能或缺的左膀右臂。這樣想想,還挺令人自豪的。
他對齊雲天道:“齊師爺,不如……咱們直接去堇山。”
“堇山?”齊雲天詫異,“為何去那兒?”
張緹更是詫異:“咦,齊師爺你不知麽?東宮殿下一行人,目前盤亙於堇山一帶,以便就近監視東西朝和談的進展呢!”
“有這事?”齊雲天失言一句,隨即反應過來,咳咳地掩飾過去,“咳!不才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並未想到我等可以直接前往尋找大當家的……”
“若是人更多些。倒真不能去了。”張緹看看眾人,“各人分散行動的話,殿下的山莊裏倒是能容得下各位。”
齊雲天道:“那不成!我等是為著大當家的霸業而出,哪能奔自個兒的安逸生活而去?若張舉人的建議隻是為了投奔大當家的,混口飯吃,那就不必了,我等還是要先尋桓王的!”
“率眾投奔桓王什麽的……其實透個風聲也就行了,”張緹勸道,“東宮殿下也不是要求各位潛伏於桓王帳下的意思啊!”
“這麽說來也對。”
齊雲天仔細琢磨著。看東宮在書信上的意思,基本上也就隻想造點謠言,給點煙霧,讓桓王騎虎難下……
“唉,不瞞你說,張舉人……”齊雲天麵有難色,拉著張緹往樹後轉去,悄悄道,“其實大當家的信上說,等桓王行到京外百裏地遠的時候,就要我等勸秦之麟帶人一齊降桓王。再不,就設計挾持秦之麟,逼著他降。”
“可桓王北上隻過州境數百裏,就拐往長州了啊。”
齊雲天一拍手心:“可不是?這叫不才如何是好?正等著大當家的進一步吩咐,誰知書信沒來,禍事就來了,領著眾人反出來,不投桓王,還能去哪裏?大當家那兒收得下這麽多人麽?就算收下了,哪裏還有咱的用武之地?”
――你還琢磨著用武之地?
張緹心中並不把這夥人當做多強的戰力,因此難免有些鄙夷之意。
他說:“唉,齊師爺,想來你是一腔赤忠,凡事都為主公考量了。須知東宮殿下在堇山,手邊不過青少俠一人可用而已,你若是帶人去,他定然安心許多的。再說了,就算是在季家莊,能信賴的也僅是霍將軍手下數十名兵士而已。人手遠遠不夠。齊師爺所率的精悍將士,正是東宮所缺的啊!”
“這……”
見齊雲天有所動搖,張緹乘熱打鐵,又道:“投奔桓王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要做的,還是輔助東宮殿下要緊啊!等殿下收複天下,屆時,齊師爺勞苦功高,必定是首封重臣,從此富貴榮華大權在握……”呃、他說得舌頭都快融化掉了。
齊雲天聽了,像模像樣地謙虛起來:“唉,張舉人說的是什麽話,不才從來沒想過封賞,隻是士為惜才者死,為大當家的,不才是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啊!”他講著,拍了拍胸脯,慷慨起來,倒是將自己差點出賣東宮的那檔子破事給丟到腦後去了。
“齊師爺說得好!”張緹稱讚道。
齊雲天扭捏著,又輕聲道:“……就是大當家的吩咐幾件事,不才竟然一件也沒辦到,不知大當家的會動怒不……”這才是關鍵。
【……第三百三十四節可以不投奔桓王麽?--吾網--網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