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是則極具境界的誦靈燈謎秦允明神煮認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他是當真對曲家娘子的才氣所佩服,“這的燈謎以母字離合形扣住底字以後,徐部仍能成一字,並又巧妙地在麵上揭示而出者,於作者止此一謎而已,但是於謎壇亦僅此一例而已。”
他總結道:“這則燈謎謎“外極其像,內極其意”兼有千思所得之“奇。與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賞之清麗芊眠,誦之攤振金玉,味之齒頰留香!”
小郡王聽得秦允明文縐縐的說了一通。雖然沒有聽得明白,但是卻感受到秦允明對這燈謎的欣賞之意。他稍微收斂了神色,說道:“這麽說,曲家娘子是故意刁難我了?哼,我認識的字少,讀過的書不多,這麽深奧的燈謎誰猜得出來。曲家娘子擺明就是不讓我過關了。”
秦允明嗬嗬的笑了笑,說道:小王爺,若真能輕易過關,蔡公子也不至於到現在還在苦思冥想了。”
小郡王想到蔡舉這麽聰明的人同樣深處困境,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拿起了第二道燈謎,打開來看了一眼,連連大喜了道:“這個我認得,這個我認得。“未意劉蟬亡蜀國,何因孫告喪吳都”嘿嘿嘿嘿!”
秦允明聽了小郡王把謎麵念了出來,不由有些迷糊,什麽劉扇、什麽孫告?他從小郡王手裏要過了謎麵,念了道:“未意劉禪亡蜀國,何因孫皓喪吳都。殿下,這個字讀禪,另外一個字讀皓。”
“咦,不是劉蟬和孫告嗎?我以前聽說書先生講過,他們都是三國時蜀國和吳國的亡國之君呢!小郡王說道。
“他們的確是三國的亡國之君,不過你剛才真的把他們的名字讀錯了。”秦允明強調的複述了一遍。
“哦,管他的,咱們先猜謎。這怎麽是要求打一句唐詩的詩句呀??咦,不是字謎嗎,這是怎麽回事?”小郡王看著燈謎說道。
秦允明有些奇怪,不是說第一關全部都是字謎嗎?怎麽忽然又變成了猜詩句了?不過他轉而又想,反正這題目是曲姑娘專門為小郡王設計。或許是故意而為之的。
小郡王對著謎麵看了一會兒。比猜第一道燈謎時更快的選擇了投降。他轉向秦允明,連連的說了道:“大郎,猜字謎我可以,猜詩句我可不在行,我都沒好好讀過幾唐詩,哪裏知道這題目怎麽猜呀!你來幫幫我吧。”
秦允明嗬嗬笑了笑,說道:小王爺。一共才四個燈謎,你若讓我代為猜出兩個了,這可不太好吧!”
小郡王撇了撇嘴,一點都不在乎的說道:“誰讓曲姑娘故意折騰我的,明明知道我讀書不怎麽多,竟然還出這麽難的題目。而且這第二道燈謎明明是她犯規在先嘛,說好是字謎的,卻出一個詩句的謎!”
秦允明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說道:“真拿你沒辦法。那我先看看吧,這道燈謎還真有些刁鑽呢!”
小郡王趕緊將紙條塞到了秦允明的手裏。(.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秦允明認認真真的將謎麵“未意劉禪亡蜀國,何因孫皓喪吳都”默念了幾遍,謎麵是說三國末期的事情,劉後主亡國,乃為溺愛中貴黃皓;吳末帝孫皓之喪吳都,是因寵信中常侍舉昏。謎麵當中又問“未意何因”那就是表明在詢問劉後主、吳末帝敗亡的原因。再聯想謎底是一句唐詩。難不成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他緩緩吸了一口氣,應該就是這句李商隱的《登樂遊原》裏的名句了。
劉後主和吳末帝因為親近黃皓、奉昏,將這兩個人的名字拆開,單單取“黃”和“昏”正好就成了“隻是近黃昏”這也應對了“未意”和“何因”的問句。
謎麵出於作者杜撰,然而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遠,絲毫不遜於成句。多少興亡之事、盛衰之歎,悉凝結於此兩句之拜然而作者卻不驚人之論,用意十分,下語三分,以蜀吳亡國喪都之事,詰問緣由,答案卻故意漫不經心,以“隻是”麵對,真可謂至煉之筆。
“黃昏”一詞在借指人名的同時,又映襯謎意
帝王昏聵。溺於酒色,於是帝業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幾幕昏之時了。
曲家娘子真不是一般人呀!!
“大郎,可想到謎底了嗎?小郡王等了半盞茶,有些耐不住性子問了道。
“嗯,想到了!”秦允明緩緩歎息了一聲說道。他對這道燈謎同樣是生出了一種欽佩之感,謎麵設計的身為巧妙,對典故運用的嫻熟又恰到好處,若沒有深厚的功底隻怕根本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可見曲姑娘還真是下費苦心了。
“快說說,快說說,謎底是什麽?”小郡王趕緊問了道。
“應該是李商隱的名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後半句。”秦允明答道。
“隻是近黃昏?為什麽是這一句呀,這”這謎麵和謎底怎麽也是八竿子也打不著一塊去呀!大郎,你會不會是騙我呢?小郡王咬著手指頭問道。
撈一…明歎了口與,自隻真是吃力不討好,卓神費力的為…謎,竟然還遭到小郡王的懷疑,蒼天啊!
不過就在這時,一旁的蔡舉卻深深點了點頭,佩服的說道:“王爺殿下,秦公子的謎底可沒有錯,正是這“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後半句呢!”
秦允明和小郡王都有些意外,怎麽蔡舉會突然插出一句話來呢?秦允明甚至對蔡舉支持自己的答案感到驚訝,蔡舉不是向來都很自負的嗎?怎麽會真心實意的幫自己說話呢?
蔡舉以前對秦允明的印象確實不好,可是後來經過好幾次交手,他真真正正現了自己其實在比起才學、氣度時都遜秦允明一籌。雖然他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可事實時時刻刻都擺在自己麵前,難道自己還能逃避嗎?
先前秦允明和小郡王在猜第一道燈謎時,蔡舉就在一旁暗暗留意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他對於秦允明的解釋大感佩服,第一道燈謎就連自己都還沒想出突破口來,可是秦允明已經解開了答案,這已經證明了問題所在。
至於猜第二道燈謎時,他同樣還是迷迷糊糊一片茫然,但是當秦允明說出謎底是“隻是近黃昏”時,他卻恍然大悟立刻就想通了。
“蔡二郎,你怎麽知道的?。小郡王問道。
“劉後主亡國,原來是寵信近侍黃皓;吳末帝孫皓之所以喪吳都,則是因為寵信中常侍本昏。“隻是近黃昏”就是代指這兩個昏君分別重新了這兩個奸臣。”蔡舉不疾不徐的解釋了道。
“原來是這樣呀!哎呀,還真是難。竟然沒有明著把謎底藏在謎麵之中呀!”小郡王緩緩點頭說道,不過轉而又樂嗬嗬的笑了起來,“不管怎麽說,已經猜出了兩個燈謎了。還有最後兩個燈謎,你們兩個都不許幫我,我自己來解!”
秦允明和蔡舉相視一笑,自然沒有多說什麽。
蔡舉衝著秦允明微笑了的抱拳行了一禮,正色的說道:“在下從今日起便將多佩服一個人,這人就是秦公子你了。唉,以前是我太過自負,時常與秦公子衝撞。回頭想來我在氣度上已經大大輸給了秦公子你了
秦允明對於蔡舉突然說出這番話來甚是詫異,他立刻客氣的回了道:“蔡兄太客氣了,但凡文人總有那麽一點點脾氣,這一點誰都能理解的嘛。更何況小弟可從來沒有覺得蔡兄衝撞過小弟呢!”
“秦公子果然是豁達之人呀。從今日後,若秦公子不嫌棄,在下願與秦公子修好,從此以後大家便是好朋友,可好?”蔡舉問道。
“人生之中能有幾個至交朋友足矣,小弟豈會不願意?”秦允明哈哈笑著,極其爽快的就應答了下來。雖然以前他覺得蔡舉確實有些討人厭,不過今天他現了兩個情況促成自己對蔡舉改變了先前的印象。
第一個情況,那就是蔡舉與黃衙內之間的矛盾。既然黃衙內是黃潛善的侄子,那麽自然也就是黃潛善陣營的人物了。秦允明本來就對黃潛善深惡痛絕,這個心狠手辣、貪贓枉法的家夥,自己遲早要將其一網打盡。
至於第二個情況,那自然就是蔡舉真心實意願意與自己交好。
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這樣的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孰好孰壞。
“哈哈,真是一件大快事呀。”蔡舉笑著說道。
“蔡兄,你第二關眼下可有進展嗎?。秦允明反正閑著無聊,於是隨便的向蔡舉問了道。他看了看蔡舉桌案上的字稿,似乎從一開始的那兩句詩到現在都沒有增長。
蔡舉歎了一口氣,苦悶的說道:“現在還隻有兩句,真是難呀。要不,允明你過來看看,提一提意見嘛”。
秦允明於是走了過去,來到蔡舉的桌子邊看了著字稿,隻見字稿上寫著兩句話,“楔子調清管小火德遂頹綱。”
“這是要寫詩,還是寫詞呀?”他問了道。
“唉,本打算寫一闋詞的,可是寫到這裏,下麵怎麽也寫不出來了。”蔡舉說道。
秦允明仔細將“楔子調清管,火德遂頹綱”念了一遍,驀然片刻之後,說道:“蔡兄,你這兩句開頭很好呀!楔子調清管,就是在指禾杆做出了樂器。禾杆本來是用來當作柴火來燒火的,既然它有了更好的作用,變成了高雅的樂器,那火神自然就失去了一種火料,原本的大綱就有了缺口。很工整呀!”
楔子就是俗稱的禾杆。
蔡舉揚了揚眉毛,喜道:“大郎,你還真是一言中的呀!我就是這麽想的。不過,我一直覺得禾杵那麽鬆軟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做成樂器呢”。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說道:“這又何妨?小弟都見過有人用一片樹葉演奏樂曲呢,更別說是禾杆了”呃,當然,這就要看是什麽人來演奏了。不過這都不要緊,文學上運用一些比喻、誇張的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最主要是看蔡兄要表達的是什麽意境了。”
蔡舉緩緩點了點頭,認同的說
不過繼而他依然又恢複了難色,說道:“不過,縱然楔子一詞勉強過去,可是下麵的文章還是不知道該如何續寫。唉,真是難呀。”
秦允明嗬嗬笑了笑,說道:“蔡兄,如果一閼詞寫不出來,不妨改一改,換成五言絕句試一試。說不定五言絕句的思路更開闊一些,一下子就有靈感了呢
蔡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喃喃的說道:“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我試試吧。”
於是,蔡舉重新坐下來,開始換了文體來思考這篇字稿該如何寫下去。
就在這時小郡王忽然伸手拉了一下秦允明的衣袖子。
秦允明回過頭來,隻見小郡王用一種可恰巴巴的眼神望著自己,胖乎乎的臉上又是委屈和不好意思又是討好似的笑,活像是一尊帶著抽象風格的小彌勒佛似的。他不由一樂,知道小郡王第三道燈謎還是猜不出,想要找自己來幫忙,卻因為先前誇下的海口而不好意思開口。
他並沒有開不起小郡王的意思,從曲家娘子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燈謎足以開出,曲家娘子幾乎是把畢生的積累都運用了出來,這燈謎若沒有一點難度那才叫怪呢!
“小王爺,怎麽了?你的樣子好像是肚子餓了哦?”秦允明故意調侃的問道。
“大郎,這,這小郡王支支吾吾口陣,最終放下了麵子,悄悄的說了道,“大郎,這第三道燈謎好難呀。我壓根猜不到是什麽字。你來幫我瞧瞧吧
秦允明忍不住想要笑,這燈謎是曲家娘子給小郡王來猜的,自己已經猜了其中兩個,若好要再替小郡王捉刀,隻怕曲家娘子肯定會不服氣的。
不過回頭又想,他覺得曲家娘子也確實不夠誠心,出這麽難的題目,分明是故意刁難小郡王了。這種仗著才學耍小心眼的人,尤其還是女人,最沒意思了。
“好吧,我來看看,可是前麵兩道題目已經很難了,如果第三道我猜錯了,你可千萬不要怪我呀”。他轉過身來到小郡王的桌前。
“那是自然不怪的。不過我對大郎你有信心,你要是幫我把這三道也才對了,回頭我送你一個好東西小郡王笑眯眯的向秦允明使了一個眼神。
秦允明有些好奇,忙問道:“送什麽給我呀?別說又是一副上好的文房四寶哦?你上次送我的,到現在還擱在家裏沒用呢”。
小郡王喘噓了一聲,沒好氣的道:“我有這麽小氣嗎?今天過年我可收了不少好玩意,今晚回去之後,你去我那邊隨意挑,要多少拿多少,我絕對說話算數
秦允明本以為小郡王會送自己一個特別的東西,就好比端王送給自己的玉佩一樣,不管怎麽說這玉佩多多少少幫了自己不少忙。沒想到小郡王竟然是借花獻佛!不過也罷了,好歹小郡王是一片好心,都說了隨意挑了,如此大度怎能不感激。
“嗬嗬,那好吧。”他笑著答應了下來,“我盡量盡量!”
他從小郡王手裏接過了第三張紙片,默默的讀了一遍:“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打一字?怎麽會是打一字呢?”
“是呀是呀小郡王腦袋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的點著。
“這明明是兩句話,通常來說應該打兩個字才是的呀。”秦允明疑惑不解的喃喃自語道。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前麵怎麽看似乎是楚漢相爭,後麵卻又似乎是在說光武皇帝劉秀西伐公遜述,這到底是引用什麽典故呢?
小郡王看著秦允明麵露難色,不由有些緊張的問道:“大郎,莫不是這題目很難呀,連你都答不出來了嗎?這”這還真是刁難人嘛”。
秦允明歎了一口氣,說道:“確實有些難度。這怎麽都是兩個典故,那就應該是蔡兩個字才對。但是謎麵後麵又按語隻打一個字,還真是讓人難以琢磨了
小郡王有些泄氣了,他歎了一口氣,說道:“連大郎都猜不出來,我就更不用說了。沒意思,真沒意思。算了,咱們還是不猜了,咱們還是去開花燈好了。”
他說著,已經站起身來,肥厚的小臉上寫滿了不耐煩。
秦允明卻一時興起,自己好歹也是杭州有名的才子,又是秦少遊的門生,怎麽能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呢?那自己的名聲日後還往哪裏擱去?他就不相信,一個小小的燈謎就能難住自己!
“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他嘴裏喃喃的念著,腦海裏開始認真思考這謎麵的內涵。
這上句“關河不可”還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意謂要把“河。字的“可”部給去掉。“河。字去掉了“可”那就隻剩下三點水部了。至於“共相敘”或許就是在暗指乃指“;。相共一咋。“敘”字,這樣就成“權。”
他總結道:“這則燈謎謎“外極其像,內極其意”兼有千思所得之“奇。與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賞之清麗芊眠,誦之攤振金玉,味之齒頰留香!”
小郡王聽得秦允明文縐縐的說了一通。雖然沒有聽得明白,但是卻感受到秦允明對這燈謎的欣賞之意。他稍微收斂了神色,說道:“這麽說,曲家娘子是故意刁難我了?哼,我認識的字少,讀過的書不多,這麽深奧的燈謎誰猜得出來。曲家娘子擺明就是不讓我過關了。”
秦允明嗬嗬的笑了笑,說道:小王爺,若真能輕易過關,蔡公子也不至於到現在還在苦思冥想了。”
小郡王想到蔡舉這麽聰明的人同樣深處困境,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拿起了第二道燈謎,打開來看了一眼,連連大喜了道:“這個我認得,這個我認得。“未意劉蟬亡蜀國,何因孫告喪吳都”嘿嘿嘿嘿!”
秦允明聽了小郡王把謎麵念了出來,不由有些迷糊,什麽劉扇、什麽孫告?他從小郡王手裏要過了謎麵,念了道:“未意劉禪亡蜀國,何因孫皓喪吳都。殿下,這個字讀禪,另外一個字讀皓。”
“咦,不是劉蟬和孫告嗎?我以前聽說書先生講過,他們都是三國時蜀國和吳國的亡國之君呢!小郡王說道。
“他們的確是三國的亡國之君,不過你剛才真的把他們的名字讀錯了。”秦允明強調的複述了一遍。
“哦,管他的,咱們先猜謎。這怎麽是要求打一句唐詩的詩句呀??咦,不是字謎嗎,這是怎麽回事?”小郡王看著燈謎說道。
秦允明有些奇怪,不是說第一關全部都是字謎嗎?怎麽忽然又變成了猜詩句了?不過他轉而又想,反正這題目是曲姑娘專門為小郡王設計。或許是故意而為之的。
小郡王對著謎麵看了一會兒。比猜第一道燈謎時更快的選擇了投降。他轉向秦允明,連連的說了道:“大郎,猜字謎我可以,猜詩句我可不在行,我都沒好好讀過幾唐詩,哪裏知道這題目怎麽猜呀!你來幫幫我吧。”
秦允明嗬嗬笑了笑,說道:小王爺。一共才四個燈謎,你若讓我代為猜出兩個了,這可不太好吧!”
小郡王撇了撇嘴,一點都不在乎的說道:“誰讓曲姑娘故意折騰我的,明明知道我讀書不怎麽多,竟然還出這麽難的題目。而且這第二道燈謎明明是她犯規在先嘛,說好是字謎的,卻出一個詩句的謎!”
秦允明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說道:“真拿你沒辦法。那我先看看吧,這道燈謎還真有些刁鑽呢!”
小郡王趕緊將紙條塞到了秦允明的手裏。(.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秦允明認認真真的將謎麵“未意劉禪亡蜀國,何因孫皓喪吳都”默念了幾遍,謎麵是說三國末期的事情,劉後主亡國,乃為溺愛中貴黃皓;吳末帝孫皓之喪吳都,是因寵信中常侍舉昏。謎麵當中又問“未意何因”那就是表明在詢問劉後主、吳末帝敗亡的原因。再聯想謎底是一句唐詩。難不成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他緩緩吸了一口氣,應該就是這句李商隱的《登樂遊原》裏的名句了。
劉後主和吳末帝因為親近黃皓、奉昏,將這兩個人的名字拆開,單單取“黃”和“昏”正好就成了“隻是近黃昏”這也應對了“未意”和“何因”的問句。
謎麵出於作者杜撰,然而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遠,絲毫不遜於成句。多少興亡之事、盛衰之歎,悉凝結於此兩句之拜然而作者卻不驚人之論,用意十分,下語三分,以蜀吳亡國喪都之事,詰問緣由,答案卻故意漫不經心,以“隻是”麵對,真可謂至煉之筆。
“黃昏”一詞在借指人名的同時,又映襯謎意
帝王昏聵。溺於酒色,於是帝業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幾幕昏之時了。
曲家娘子真不是一般人呀!!
“大郎,可想到謎底了嗎?小郡王等了半盞茶,有些耐不住性子問了道。
“嗯,想到了!”秦允明緩緩歎息了一聲說道。他對這道燈謎同樣是生出了一種欽佩之感,謎麵設計的身為巧妙,對典故運用的嫻熟又恰到好處,若沒有深厚的功底隻怕根本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可見曲姑娘還真是下費苦心了。
“快說說,快說說,謎底是什麽?”小郡王趕緊問了道。
“應該是李商隱的名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後半句。”秦允明答道。
“隻是近黃昏?為什麽是這一句呀,這”這謎麵和謎底怎麽也是八竿子也打不著一塊去呀!大郎,你會不會是騙我呢?小郡王咬著手指頭問道。
撈一…明歎了口與,自隻真是吃力不討好,卓神費力的為…謎,竟然還遭到小郡王的懷疑,蒼天啊!
不過就在這時,一旁的蔡舉卻深深點了點頭,佩服的說道:“王爺殿下,秦公子的謎底可沒有錯,正是這“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後半句呢!”
秦允明和小郡王都有些意外,怎麽蔡舉會突然插出一句話來呢?秦允明甚至對蔡舉支持自己的答案感到驚訝,蔡舉不是向來都很自負的嗎?怎麽會真心實意的幫自己說話呢?
蔡舉以前對秦允明的印象確實不好,可是後來經過好幾次交手,他真真正正現了自己其實在比起才學、氣度時都遜秦允明一籌。雖然他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可事實時時刻刻都擺在自己麵前,難道自己還能逃避嗎?
先前秦允明和小郡王在猜第一道燈謎時,蔡舉就在一旁暗暗留意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他對於秦允明的解釋大感佩服,第一道燈謎就連自己都還沒想出突破口來,可是秦允明已經解開了答案,這已經證明了問題所在。
至於猜第二道燈謎時,他同樣還是迷迷糊糊一片茫然,但是當秦允明說出謎底是“隻是近黃昏”時,他卻恍然大悟立刻就想通了。
“蔡二郎,你怎麽知道的?。小郡王問道。
“劉後主亡國,原來是寵信近侍黃皓;吳末帝孫皓之所以喪吳都,則是因為寵信中常侍本昏。“隻是近黃昏”就是代指這兩個昏君分別重新了這兩個奸臣。”蔡舉不疾不徐的解釋了道。
“原來是這樣呀!哎呀,還真是難。竟然沒有明著把謎底藏在謎麵之中呀!”小郡王緩緩點頭說道,不過轉而又樂嗬嗬的笑了起來,“不管怎麽說,已經猜出了兩個燈謎了。還有最後兩個燈謎,你們兩個都不許幫我,我自己來解!”
秦允明和蔡舉相視一笑,自然沒有多說什麽。
蔡舉衝著秦允明微笑了的抱拳行了一禮,正色的說道:“在下從今日起便將多佩服一個人,這人就是秦公子你了。唉,以前是我太過自負,時常與秦公子衝撞。回頭想來我在氣度上已經大大輸給了秦公子你了
秦允明對於蔡舉突然說出這番話來甚是詫異,他立刻客氣的回了道:“蔡兄太客氣了,但凡文人總有那麽一點點脾氣,這一點誰都能理解的嘛。更何況小弟可從來沒有覺得蔡兄衝撞過小弟呢!”
“秦公子果然是豁達之人呀。從今日後,若秦公子不嫌棄,在下願與秦公子修好,從此以後大家便是好朋友,可好?”蔡舉問道。
“人生之中能有幾個至交朋友足矣,小弟豈會不願意?”秦允明哈哈笑著,極其爽快的就應答了下來。雖然以前他覺得蔡舉確實有些討人厭,不過今天他現了兩個情況促成自己對蔡舉改變了先前的印象。
第一個情況,那就是蔡舉與黃衙內之間的矛盾。既然黃衙內是黃潛善的侄子,那麽自然也就是黃潛善陣營的人物了。秦允明本來就對黃潛善深惡痛絕,這個心狠手辣、貪贓枉法的家夥,自己遲早要將其一網打盡。
至於第二個情況,那自然就是蔡舉真心實意願意與自己交好。
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這樣的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孰好孰壞。
“哈哈,真是一件大快事呀。”蔡舉笑著說道。
“蔡兄,你第二關眼下可有進展嗎?。秦允明反正閑著無聊,於是隨便的向蔡舉問了道。他看了看蔡舉桌案上的字稿,似乎從一開始的那兩句詩到現在都沒有增長。
蔡舉歎了一口氣,苦悶的說道:“現在還隻有兩句,真是難呀。要不,允明你過來看看,提一提意見嘛”。
秦允明於是走了過去,來到蔡舉的桌子邊看了著字稿,隻見字稿上寫著兩句話,“楔子調清管小火德遂頹綱。”
“這是要寫詩,還是寫詞呀?”他問了道。
“唉,本打算寫一闋詞的,可是寫到這裏,下麵怎麽也寫不出來了。”蔡舉說道。
秦允明仔細將“楔子調清管,火德遂頹綱”念了一遍,驀然片刻之後,說道:“蔡兄,你這兩句開頭很好呀!楔子調清管,就是在指禾杆做出了樂器。禾杆本來是用來當作柴火來燒火的,既然它有了更好的作用,變成了高雅的樂器,那火神自然就失去了一種火料,原本的大綱就有了缺口。很工整呀!”
楔子就是俗稱的禾杆。
蔡舉揚了揚眉毛,喜道:“大郎,你還真是一言中的呀!我就是這麽想的。不過,我一直覺得禾杵那麽鬆軟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做成樂器呢”。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說道:“這又何妨?小弟都見過有人用一片樹葉演奏樂曲呢,更別說是禾杆了”呃,當然,這就要看是什麽人來演奏了。不過這都不要緊,文學上運用一些比喻、誇張的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最主要是看蔡兄要表達的是什麽意境了。”
蔡舉緩緩點了點頭,認同的說
不過繼而他依然又恢複了難色,說道:“不過,縱然楔子一詞勉強過去,可是下麵的文章還是不知道該如何續寫。唉,真是難呀。”
秦允明嗬嗬笑了笑,說道:“蔡兄,如果一閼詞寫不出來,不妨改一改,換成五言絕句試一試。說不定五言絕句的思路更開闊一些,一下子就有靈感了呢
蔡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喃喃的說道:“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我試試吧。”
於是,蔡舉重新坐下來,開始換了文體來思考這篇字稿該如何寫下去。
就在這時小郡王忽然伸手拉了一下秦允明的衣袖子。
秦允明回過頭來,隻見小郡王用一種可恰巴巴的眼神望著自己,胖乎乎的臉上又是委屈和不好意思又是討好似的笑,活像是一尊帶著抽象風格的小彌勒佛似的。他不由一樂,知道小郡王第三道燈謎還是猜不出,想要找自己來幫忙,卻因為先前誇下的海口而不好意思開口。
他並沒有開不起小郡王的意思,從曲家娘子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燈謎足以開出,曲家娘子幾乎是把畢生的積累都運用了出來,這燈謎若沒有一點難度那才叫怪呢!
“小王爺,怎麽了?你的樣子好像是肚子餓了哦?”秦允明故意調侃的問道。
“大郎,這,這小郡王支支吾吾口陣,最終放下了麵子,悄悄的說了道,“大郎,這第三道燈謎好難呀。我壓根猜不到是什麽字。你來幫我瞧瞧吧
秦允明忍不住想要笑,這燈謎是曲家娘子給小郡王來猜的,自己已經猜了其中兩個,若好要再替小郡王捉刀,隻怕曲家娘子肯定會不服氣的。
不過回頭又想,他覺得曲家娘子也確實不夠誠心,出這麽難的題目,分明是故意刁難小郡王了。這種仗著才學耍小心眼的人,尤其還是女人,最沒意思了。
“好吧,我來看看,可是前麵兩道題目已經很難了,如果第三道我猜錯了,你可千萬不要怪我呀”。他轉過身來到小郡王的桌前。
“那是自然不怪的。不過我對大郎你有信心,你要是幫我把這三道也才對了,回頭我送你一個好東西小郡王笑眯眯的向秦允明使了一個眼神。
秦允明有些好奇,忙問道:“送什麽給我呀?別說又是一副上好的文房四寶哦?你上次送我的,到現在還擱在家裏沒用呢”。
小郡王喘噓了一聲,沒好氣的道:“我有這麽小氣嗎?今天過年我可收了不少好玩意,今晚回去之後,你去我那邊隨意挑,要多少拿多少,我絕對說話算數
秦允明本以為小郡王會送自己一個特別的東西,就好比端王送給自己的玉佩一樣,不管怎麽說這玉佩多多少少幫了自己不少忙。沒想到小郡王竟然是借花獻佛!不過也罷了,好歹小郡王是一片好心,都說了隨意挑了,如此大度怎能不感激。
“嗬嗬,那好吧。”他笑著答應了下來,“我盡量盡量!”
他從小郡王手裏接過了第三張紙片,默默的讀了一遍:“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打一字?怎麽會是打一字呢?”
“是呀是呀小郡王腦袋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的點著。
“這明明是兩句話,通常來說應該打兩個字才是的呀。”秦允明疑惑不解的喃喃自語道。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前麵怎麽看似乎是楚漢相爭,後麵卻又似乎是在說光武皇帝劉秀西伐公遜述,這到底是引用什麽典故呢?
小郡王看著秦允明麵露難色,不由有些緊張的問道:“大郎,莫不是這題目很難呀,連你都答不出來了嗎?這”這還真是刁難人嘛”。
秦允明歎了一口氣,說道:“確實有些難度。這怎麽都是兩個典故,那就應該是蔡兩個字才對。但是謎麵後麵又按語隻打一個字,還真是讓人難以琢磨了
小郡王有些泄氣了,他歎了一口氣,說道:“連大郎都猜不出來,我就更不用說了。沒意思,真沒意思。算了,咱們還是不猜了,咱們還是去開花燈好了。”
他說著,已經站起身來,肥厚的小臉上寫滿了不耐煩。
秦允明卻一時興起,自己好歹也是杭州有名的才子,又是秦少遊的門生,怎麽能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呢?那自己的名聲日後還往哪裏擱去?他就不相信,一個小小的燈謎就能難住自己!
“關河不可共相敘,分定三秦入漢中他嘴裏喃喃的念著,腦海裏開始認真思考這謎麵的內涵。
這上句“關河不可”還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意謂要把“河。字的“可”部給去掉。“河。字去掉了“可”那就隻剩下三點水部了。至於“共相敘”或許就是在暗指乃指“;。相共一咋。“敘”字,這樣就成“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