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與穆勒先生的談話


    “劉,吃完飯了我有事情找你。”


    在飯席上,穆勒先生借著碰酒的時候嚴肅地說道,劉裕微微點了點頭坐下。他知道這是要談論科隆銀行登陸中國的最後步驟了。


    半個小時後,劉裕走入穆勒先生的獨立房間,桌上已經堆滿了一份份文件。


    “坐吧,劉。”


    “好的,先生。”


    等劉裕坐下後,穆勒先生從一大堆文件中找出了一份厚厚的牛皮紙,把裏麵拆開來露出了一份莫約三十餘頁的報告。他遞給劉裕後,示意對方讀一下。


    ‘科隆銀行進入中國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必須指出,中國市場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獨立市場,它龐大的麵積與人口,和落後的科技與文化使它與印度一樣成為工業最佳傾銷地點。因此,在這個市場尚未被人獨占前,(無論是列強還是中國人本身)搶先一步建立起橋頭堡從長遠而言,似乎都是一個可行且有利潤的選擇。但是,中國市場有它與西方不同的特點;本文就是在指出、尋找出這些關鍵的特點,並試圖以此來分析進入中國的利與弊……


    …………………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由於中國政府的全方麵落後,使得近五十年來歐洲在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加厚。但是作為後期崛起的德意誌在中國的影響力,卻遠遜於其餘各國。綜合而言,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主要是英國、其次俄國、再其次法國,而德意誌的影響力隻是與美國、日本相若。因此,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則必然會與英國生一定的不愉快(無論是私人還是政府)。但作為主體生意放在德意誌本國的科隆銀行,則並不會因此而受到過多的影響。


    從戰役目標來看,目前的中國銀行業基本上被五家大型銀行所控製,而他們的背後則是各國列強在支持,包括德意誌。這些銀行操控了中國國家銀行業,成了事實上的‘中央銀行’。由於絕對優勢的資本和政策傾斜,科隆銀行尚不具備與他們相競爭的可能性,而更應該在初期把目光放在城市乃至地區一級方麵,旨在建立起局部優勢。


    從戰術方麵來看,想要建立起局部地區的優勢,則先必須選定合適的地區。就中國全國而言,北方滿洲已經完全被俄國與日本瓜分,銀行業飽滿。京津地區乃至河北則被各大銀行所控製,而且由於特殊的政治地位也不適合在不產生摩擦的情況下登陸。山東地區被德華銀行強勢控製,並在‘拳亂’期間建立起了絕對威信。河南、山西、西北地區由於處於內陸、經濟落後、交通不便,目前並不屬於任何人的勢力範圍。但是,製止大銀行進入的弊端,同樣對科隆銀行有效……


    ……綜合以上訊息,目前既屬於‘真空’地區又同時富庶有可能產生利潤的地區,隻有浙江地區了。


    若是以進入中國並將初期目標定於浙江作為出點,那麽科隆銀行想要獲得成功,先要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流,必須在當地擁有一定的人脈,以及必須與當地的政府搞好關係。


    若是上述條件都達到,以及在獲得結果的過程中的分析與事實並沒有太大偏差,則科隆銀行從理論角度出應該可以獲得利潤與成功。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好不容易讀完,劉裕驚訝地抬起頭望向了穆勒先生。他還真沒有想到穆勒先生手下,或者說認識的人中,居然有如此熟悉中國人人才。報告上麵的不少觀點,以及整體結構都展現出了相當的才華,分析出來的結果更是與劉裕所想象的絲毫不差。是誰能寫出這份報告,劉裕倒是有興趣見識見識了。


    輕輕彈了彈紙張,劉裕詢問道:“這份報告是誰寫的?”


    “你先告訴我分析的如何?”


    “……嗯,必須承認的是,這份報告非常出色,作者一定是對中國有著非常成熟的認識。”


    穆勒先生聽後臉不自居地抽搐了一下,但是下一瞬間就恢複了平靜。他玩味地看著劉裕,口中說出了答案……


    “……是赫爾曼與特蕾莎寫的。”


    …………無語中,居然是那兩個人!劉裕張了張嘴巴不知道說什麽好。別看赫爾曼這小子平常沒有一點正經,卻能寫出這樣出色的報告!更不要說特蕾莎一個足不出戶的大小姐……


    不過劉裕想了想隨後卻又釋懷了;還不是自己平日裏時常為他們講解中國的方方麵賣弄?不客氣的說這份報告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在!


    “算了,談正事吧。”


    穆勒先生打斷了劉裕那莫名其妙的驕傲。他拿出一份新的文件後,說道:“董事會已經正式批準了登陸中國的計劃;就如與你們所達成的約定,科隆商業銀行將在公元1911年的三月十五日前出資三千五百萬帝國馬克(折合庫平銀約五十六萬兩銀子),與中國劉氏紡織與絲綢公司合資建立‘德意誌中國商業銀行’(deutsk)”


    劉裕翻看了一下德國方麵的意見書;並沒有什麽問題,基本上遵從了劉裕與老爺子和穆勒先生達成的共識。區別隻是名字為了區別於‘德華銀行’(deutsetsbsp;k(德意誌中國銀行)變成了現在的名字。


    意向書上,科隆將以五十六萬兩白銀獲得新建銀行的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劉家則以五十萬兩白銀獲得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銀行總部將設在上海,總經理將由科隆銀行的一名資深管理人員擔任。劉家方麵劉祓,劉裕的長兄將在一個月後從美國回來,成為銀行的財務總監。


    此外,穆勒先生似乎是放棄了把赫爾曼培養成正規軍人的打算,把他硬是塞到上海來當一名普通文員。對此劉裕自然是非常歡迎的;不光是因為好友到來,更是因為他也覺得赫爾曼的性格並不適合德國的軍界;他的預備軍官出身更不可能為他的展帶來任何幫助。況且赫爾曼也表現出了很商業方麵的才華,理所當然應該繼承父業。


    大概就是這樣了;至於劉裕自己,則隻是在銀行內掛名‘資深顧問’,不過待遇卻是主管級別的,而且還能獲得與老爺子商量好的從劉家那百分之三十五股份中一半的收益,作為養兵的費用。


    “穆勒先生,對於閣下的意見書,我代表劉氏商業集團表示無任何異議。在此,我歡迎科隆銀行登陸中國,並希望我們之間的合作能夠為雙方帶來紅利。”


    穆勒先生點了點頭,心中卻也對劉裕能把公事與私事分開而露出一絲欣慰的微笑。


    小知識:


    ‘中國’這個詞在古代歐洲有數個名稱;seres,來自拉丁語的serica即絲綢。seres即絲綢之國,而serica本身也來自漢語絲綢的音‘si’。此外,古希臘與羅馬人認為在絲綢之國的南邊有著一個叫‘sinae’的國度。這個名詞現今學者認為是來自波斯語‘秦’的變音,即秦國。隨著時間推移,seres這個詞慢慢消失了,sinae也慢慢演變成了a。但在十二世紀左右,一個新的名詞‘a一樣,用於形容中國。這個詞源來自‘契丹’,而至今為止斯拉夫語係的人民依然用khitan或kitay來稱呼中國。


    當時的歐洲人認為遠東的北邊是a;兩個都可以稱之為中國,但卻被認為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馬可波羅就認為自己來到了cathay,而意大利的探險家則宣稱‘揚子江把土地一分為二,南邊九省為a,北邊六省為cathay’一直到十七世紀末,也就是明末清初,葡萄牙與意大利在中國的傳教士才最終確認了a是一回事。自此以後a才逐漸取代cathay成為中國的唯一稱呼。就算如此,在現代社會cathay一詞偶爾也會出現,如上海的‘和平飯店’就叫‘cathayhote1’、香港的國泰航空英語便是‘bsp;(現如今sinae這個詞在特定場合依然在被使用,如‘英中關係’即為’british-siion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近代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宇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宇內並收藏近代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