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厲兵秣馬的軍中同袍,趙匡胤就清閑多了,他正處於丁憂期間,也沒有跟別人來往,書信也沒有,幾個義社兄弟在他母親過世的時候,由於人在外地,都派家人送過信來致以問候,幫幫忙,然後就不再打擾他了。
趙匡胤處於相對的封閉期,當然也不知朝廷有什麽大事。每天粗茶淡飯,看看書、練練武,順便教導趙德昭讀書、練武,以前忙於軍務,真的沒有這麽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今有時間,趙匡胤就耐心地教導趙德昭識字、練武,遇到自己也不明白的文章,就請教趙匡義,趙匡義是家裏學識最好的。
趙德昭十歲,家裏環境好,豐衣足食的,身體長得很壯實,趙匡胤待在家裏,就讓趙德昭像軍中士兵一樣,進行各種訓練,既練體能,又練器械,當然少不了趙匡胤的三十二勢長拳,趙匡胤並不急於求成,一招一式地教兒子練習,又做出示範,慢慢演示,讓趙德昭學習。
趙匡胤妻子,王氏,為人“恭勤不懈,仁慈禦下”。先帝曾賜王氏冠帔,封為琅邪郡夫人。王氏見趙匡胤天天都要趙德昭訓練,有點心疼了,“夫君,日新(趙德昭,字日新)年幼,不能與軍中士兵相比,略加學習即可。”
趙匡胤點點頭,又搖搖頭,“往日事務繁忙,無暇照看日新,如今有時間,正好教導日新,以後如果沒有時間教導,他就錯過學習的機會了,讀書很好,但是學武傍身還是很重要的,即使不用上戰場,也可以強身健體啊。日新體格強壯,如今正是好動的時候,正好學習武藝,省得把心思花在別處,惹事。”
王氏見趙匡胤如此說,也就不再勸說了,吩咐廚房每天做點好吃的給趙德昭,又親自料理趙德昭的起居,生怕累著這個兒子。
學習了一個多月,在趙匡胤的精心教導下,趙德昭也學得似模似樣的。這天,趙匡胤看著他打一通長拳,雖然力度不足,也是有板有眼的,假以時日,必可成才,趙匡胤很滿意。
旁邊的趙德芳依著趙匡胤,纏著他,要他抱,此時趙德芳還小,才兩歲,牙牙學語,趙匡胤輕輕抱起趙德芳,看著這個小兒子,趙匡胤充滿了愛憐,‘最喜小兒無賴’,估計就是趙匡胤此時的心態了,似乎很享受這天倫之樂。
趙匡胤的弟弟趙廷美也跟隨趙匡胤一起練武,他比趙德昭大四歲,也是長得強壯,練起長拳明顯力度大許多,也標準,趙匡胤點頭稱道。反正時間長得很,三年啊,慢慢學習吧。
眾人練武的時候,趙匡義總是缺席的,他最不喜歡這些玩意,覺得這是粗人做的事,跟詩詞歌賦相比,簡直就是天淵之別,還不如來幾首詩詞更有意境。
趙匡胤也不勉強他,反正都待在家裏,各人喜歡幹什麽自便吧,也無謂勉強。
正當趙匡胤以為要慢慢等足三年的時候,這天,趙匡胤收到旨意,皇上召見。
趙匡胤連忙收拾一下,跟著內侍,坐上馬車直接進宮麵聖。
車上,趙匡胤也沒敢詢問皇上為何召見,不過自己想自己也沒幹什麽事,如果是慰問也不用召見自己吧,也許是好事也不定,既然之前自首後沒有大的懲罰,現在應該是好事居多吧。
來到郭宗訓辦公的地方,沒等多久,趙匡胤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出來,把他招了進去,走進辦公室,趙匡胤見到郭宗訓正坐在辦公桌後麵,旁邊站著的應該是周處,馬上上前叩拜:“臣趙匡胤叩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節哀順變,賜座。”
“謝皇上。”
“愛卿,最近在做些什麽事啊?”
“回稟皇上,臣在家丁憂,看看書、練練武,還有就是教導小兒,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安排。”
“今天把你招來,主要是一個事,朝廷即將伐唐,朕想知道,愛卿是否願意出征?如果願意,朕願意請朝廷安排奪情。還有,如果這次不方便,下次再來也無妨,如果這次愛卿願意去,可以到羽林衛擔任副參謀長,就是給軍事主官出謀劃策,目前羽林衛沒有參謀長,這個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的職責。”
聽到皇上的提議,趙匡胤又驚又喜,皇上沒有騙自己,還是給機會自己了,而且是皇上的嫡係部隊,雖然隻是副參謀長,但是總比沒有好啊,況且皇上也說了,羽林衛沒有參謀長,自己如果去就可以代理參謀長,衝鋒陷陣、臨機決斷、出謀劃策,正是自己最擅長的,隻要可以上前線,一定有自己發揮的地方。
隻是,自己正在丁憂,母親過世才一個多月,自己就去出征,未免太過無情了,隻怕天下人恥笑啊。
略作思量之後,趙匡胤就說:“臣蒙皇上不棄,給予機會,臣願意為國效勞,願為皇上肝腦塗地,隻是親恩厚重,不得有違的,不敢乞請奪情。”
“哦,本來朕是不應該打擾愛卿盡孝的,不過這次機會難得,所以把愛卿招來,了解啊愛卿的意願,而且這個工作不是馬上就做,朕可以特許你在家多待一段時間,到了臘月,你再和部隊匯合;當然如果確實不行,就等下次,朕一定給你機會。”
“朕聽過聖賢說過: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有的人在萬裏之遙,捍衛國家的安全,無法侍奉父母,表麵看是不孝,其實他們在遠方保衛國家,也保衛了自己的父母,是一種大的孝。沒有國哪有家呢?”
趙匡胤呆住了,有這樣說的嗎?他不敢搭話,靜靜地聽著。這個時代,沒有這個國就會有那個國,家是永遠不變的家,為什麽皇上這樣說呢?難道還有永恒的國?不可能吧?
郭宗訓看到趙匡胤疑惑的眼神,“沒有國家的保護,小家就危如累卵,畢竟個人、家族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國家目前統統不值一提,對嗎?”
“是,皇上。”
“眾人拾柴火焰高,國家集中了大家的力量,可以練兵、修路、教學、開墾等等,積聚力量保護黎民百姓的利益,這是國家的責任,對嗎?”
“是,皇上。”
“愛卿且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回複朕,沒有關係的,機會總會有的。”
“謝皇上,微臣告退。”
回家的路上,趙匡胤一直想著郭宗訓說的話,他不知道該怎麽辦,直覺告訴他應該去,但是守孝又是大事,不得兒戲。
回到家裏,大家見趙匡胤回來似乎心事重重,都不敢問他。
晚上,趙匡胤按照往常一般,跪在父母牌位前,做著一些儀式,心裏默默地跟父母說著話,都是自說自話。
看了很久,旁邊的趙匡義實在是忍不住了,“兄長,今天有大事嗎?”
趙匡胤:“皇上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是否願意隨軍伐唐,皇上說如果我願意,朝廷可以奪情,如果我不願意,就等下一次。”
趙匡義眼一睜。“那兄長怎麽看?”
“我也不知道。皇上說有聖賢說過: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沒有吧?我好像沒有讀過這樣的書啊,哪位聖賢?”
“皇上沒有說,他說沒有國哪有家呢?”
趙匡義當然不想一直待在家裏,隻不過現在是守孝的時候,自己也被禁足在家裏,不得外出,如果兄長重新起複,重掌兵權,u看書.uukanh 就是機會又來了,自己也可以意氣風發,但是這樣跟自己讀書所學到的又背道而馳啊,盡孝是了不得的大事啊,皇上的江山跟自己有什麽關係呢?
如果不盡孝,以後在世人麵前這麽抬起頭?趙匡義想來想去,還是不想冒這個風險,他就說了:“兄長,建功立業時常事,盡孝這事豈可兒戲?難道父母恩還不及功名利祿?”
趙匡義這樣說,趙匡胤就啞了,廷宜沒有說錯,唉,這個機會丟失實在是可惜啊,趙匡胤不再說話,靜靜地跪著。
難道我就這樣等三年?皇上都說的很明白,‘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保家衛國,參與到統一天下的大事,難道父母不喜歡?不會吧?我雖然讀書少,但見識不少啊?沒理由看不準這些吧?難道廷宜就多讀一些書就見識超過我?可惜則平不在,否則就可以問一下他了,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唉。還可以問誰呢?
糾結了幾天,趙匡胤還是沒有想清楚,有點鬱悶,在院子裏坐了一會兒,順手拿起自己的盤龍棍,開始一招一式地練起來。
開始是慢慢地練著,越練越迅猛,虎虎生威,舒暢啊,這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越爽就越快,指東打西、忽南忽北,彷如流水行雲一般,武學宗師也不外如此吧?
這才是父親和母親值得驕傲的樣子,絕對不會是欲言又止的齷齪樣,哼,腐儒。按照自己的想法似乎還沒有錯過,對,就這麽辦,請皇上奪情,我要去伐唐。
想好之後,趙匡胤就坐家裏的馬車去皇宮,求見皇上。
趙匡胤處於相對的封閉期,當然也不知朝廷有什麽大事。每天粗茶淡飯,看看書、練練武,順便教導趙德昭讀書、練武,以前忙於軍務,真的沒有這麽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今有時間,趙匡胤就耐心地教導趙德昭識字、練武,遇到自己也不明白的文章,就請教趙匡義,趙匡義是家裏學識最好的。
趙德昭十歲,家裏環境好,豐衣足食的,身體長得很壯實,趙匡胤待在家裏,就讓趙德昭像軍中士兵一樣,進行各種訓練,既練體能,又練器械,當然少不了趙匡胤的三十二勢長拳,趙匡胤並不急於求成,一招一式地教兒子練習,又做出示範,慢慢演示,讓趙德昭學習。
趙匡胤妻子,王氏,為人“恭勤不懈,仁慈禦下”。先帝曾賜王氏冠帔,封為琅邪郡夫人。王氏見趙匡胤天天都要趙德昭訓練,有點心疼了,“夫君,日新(趙德昭,字日新)年幼,不能與軍中士兵相比,略加學習即可。”
趙匡胤點點頭,又搖搖頭,“往日事務繁忙,無暇照看日新,如今有時間,正好教導日新,以後如果沒有時間教導,他就錯過學習的機會了,讀書很好,但是學武傍身還是很重要的,即使不用上戰場,也可以強身健體啊。日新體格強壯,如今正是好動的時候,正好學習武藝,省得把心思花在別處,惹事。”
王氏見趙匡胤如此說,也就不再勸說了,吩咐廚房每天做點好吃的給趙德昭,又親自料理趙德昭的起居,生怕累著這個兒子。
學習了一個多月,在趙匡胤的精心教導下,趙德昭也學得似模似樣的。這天,趙匡胤看著他打一通長拳,雖然力度不足,也是有板有眼的,假以時日,必可成才,趙匡胤很滿意。
旁邊的趙德芳依著趙匡胤,纏著他,要他抱,此時趙德芳還小,才兩歲,牙牙學語,趙匡胤輕輕抱起趙德芳,看著這個小兒子,趙匡胤充滿了愛憐,‘最喜小兒無賴’,估計就是趙匡胤此時的心態了,似乎很享受這天倫之樂。
趙匡胤的弟弟趙廷美也跟隨趙匡胤一起練武,他比趙德昭大四歲,也是長得強壯,練起長拳明顯力度大許多,也標準,趙匡胤點頭稱道。反正時間長得很,三年啊,慢慢學習吧。
眾人練武的時候,趙匡義總是缺席的,他最不喜歡這些玩意,覺得這是粗人做的事,跟詩詞歌賦相比,簡直就是天淵之別,還不如來幾首詩詞更有意境。
趙匡胤也不勉強他,反正都待在家裏,各人喜歡幹什麽自便吧,也無謂勉強。
正當趙匡胤以為要慢慢等足三年的時候,這天,趙匡胤收到旨意,皇上召見。
趙匡胤連忙收拾一下,跟著內侍,坐上馬車直接進宮麵聖。
車上,趙匡胤也沒敢詢問皇上為何召見,不過自己想自己也沒幹什麽事,如果是慰問也不用召見自己吧,也許是好事也不定,既然之前自首後沒有大的懲罰,現在應該是好事居多吧。
來到郭宗訓辦公的地方,沒等多久,趙匡胤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出來,把他招了進去,走進辦公室,趙匡胤見到郭宗訓正坐在辦公桌後麵,旁邊站著的應該是周處,馬上上前叩拜:“臣趙匡胤叩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節哀順變,賜座。”
“謝皇上。”
“愛卿,最近在做些什麽事啊?”
“回稟皇上,臣在家丁憂,看看書、練練武,還有就是教導小兒,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安排。”
“今天把你招來,主要是一個事,朝廷即將伐唐,朕想知道,愛卿是否願意出征?如果願意,朕願意請朝廷安排奪情。還有,如果這次不方便,下次再來也無妨,如果這次愛卿願意去,可以到羽林衛擔任副參謀長,就是給軍事主官出謀劃策,目前羽林衛沒有參謀長,這個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的職責。”
聽到皇上的提議,趙匡胤又驚又喜,皇上沒有騙自己,還是給機會自己了,而且是皇上的嫡係部隊,雖然隻是副參謀長,但是總比沒有好啊,況且皇上也說了,羽林衛沒有參謀長,自己如果去就可以代理參謀長,衝鋒陷陣、臨機決斷、出謀劃策,正是自己最擅長的,隻要可以上前線,一定有自己發揮的地方。
隻是,自己正在丁憂,母親過世才一個多月,自己就去出征,未免太過無情了,隻怕天下人恥笑啊。
略作思量之後,趙匡胤就說:“臣蒙皇上不棄,給予機會,臣願意為國效勞,願為皇上肝腦塗地,隻是親恩厚重,不得有違的,不敢乞請奪情。”
“哦,本來朕是不應該打擾愛卿盡孝的,不過這次機會難得,所以把愛卿招來,了解啊愛卿的意願,而且這個工作不是馬上就做,朕可以特許你在家多待一段時間,到了臘月,你再和部隊匯合;當然如果確實不行,就等下次,朕一定給你機會。”
“朕聽過聖賢說過: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有的人在萬裏之遙,捍衛國家的安全,無法侍奉父母,表麵看是不孝,其實他們在遠方保衛國家,也保衛了自己的父母,是一種大的孝。沒有國哪有家呢?”
趙匡胤呆住了,有這樣說的嗎?他不敢搭話,靜靜地聽著。這個時代,沒有這個國就會有那個國,家是永遠不變的家,為什麽皇上這樣說呢?難道還有永恒的國?不可能吧?
郭宗訓看到趙匡胤疑惑的眼神,“沒有國家的保護,小家就危如累卵,畢竟個人、家族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國家目前統統不值一提,對嗎?”
“是,皇上。”
“眾人拾柴火焰高,國家集中了大家的力量,可以練兵、修路、教學、開墾等等,積聚力量保護黎民百姓的利益,這是國家的責任,對嗎?”
“是,皇上。”
“愛卿且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回複朕,沒有關係的,機會總會有的。”
“謝皇上,微臣告退。”
回家的路上,趙匡胤一直想著郭宗訓說的話,他不知道該怎麽辦,直覺告訴他應該去,但是守孝又是大事,不得兒戲。
回到家裏,大家見趙匡胤回來似乎心事重重,都不敢問他。
晚上,趙匡胤按照往常一般,跪在父母牌位前,做著一些儀式,心裏默默地跟父母說著話,都是自說自話。
看了很久,旁邊的趙匡義實在是忍不住了,“兄長,今天有大事嗎?”
趙匡胤:“皇上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是否願意隨軍伐唐,皇上說如果我願意,朝廷可以奪情,如果我不願意,就等下一次。”
趙匡義眼一睜。“那兄長怎麽看?”
“我也不知道。皇上說有聖賢說過: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沒有吧?我好像沒有讀過這樣的書啊,哪位聖賢?”
“皇上沒有說,他說沒有國哪有家呢?”
趙匡義當然不想一直待在家裏,隻不過現在是守孝的時候,自己也被禁足在家裏,不得外出,如果兄長重新起複,重掌兵權,u看書.uukanh 就是機會又來了,自己也可以意氣風發,但是這樣跟自己讀書所學到的又背道而馳啊,盡孝是了不得的大事啊,皇上的江山跟自己有什麽關係呢?
如果不盡孝,以後在世人麵前這麽抬起頭?趙匡義想來想去,還是不想冒這個風險,他就說了:“兄長,建功立業時常事,盡孝這事豈可兒戲?難道父母恩還不及功名利祿?”
趙匡義這樣說,趙匡胤就啞了,廷宜沒有說錯,唉,這個機會丟失實在是可惜啊,趙匡胤不再說話,靜靜地跪著。
難道我就這樣等三年?皇上都說的很明白,‘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保家衛國,參與到統一天下的大事,難道父母不喜歡?不會吧?我雖然讀書少,但見識不少啊?沒理由看不準這些吧?難道廷宜就多讀一些書就見識超過我?可惜則平不在,否則就可以問一下他了,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唉。還可以問誰呢?
糾結了幾天,趙匡胤還是沒有想清楚,有點鬱悶,在院子裏坐了一會兒,順手拿起自己的盤龍棍,開始一招一式地練起來。
開始是慢慢地練著,越練越迅猛,虎虎生威,舒暢啊,這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越爽就越快,指東打西、忽南忽北,彷如流水行雲一般,武學宗師也不外如此吧?
這才是父親和母親值得驕傲的樣子,絕對不會是欲言又止的齷齪樣,哼,腐儒。按照自己的想法似乎還沒有錯過,對,就這麽辦,請皇上奪情,我要去伐唐。
想好之後,趙匡胤就坐家裏的馬車去皇宮,求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