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五百一十六章出塞的準備
“你是說‘長痛不如短痛’吧?似乎有些道理,但你也不該欺騙他們,殺死已經投降的敵人。殺降不祥這種話隻能騙騙書呆子,但背信棄義的人卻是無論走到哪兒都不會受到歡迎的,大宋雖強,也不能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世界。”,趙旉雖然部分認可了辛棄疾的話,但還是對其殺降的行為難以釋懷。對於一直以來重信守義的他來說,對背信棄義的人實在是很難生出什麽好感。
“信義對自己人講就好,對於敵人,則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將其消滅。”,辛棄疾毫不退縮地回答道,少年得誌的他顯然並不怎麽習慣謙恭,即使是在他最尊敬的人麵前,他很不客氣地駁斥了趙旉的觀點,“而且守信雖然是好的,但如果一個國家固執於這些教條,她的各項政策隻會陷入僵化,須知凡事無絕對,任何事情都是有特例的。以臣愚見,陛下您重信守諾的形象不妨繼續保持下去,背信棄義的惡名就由下臣一肩承擔吧”
趙旉沉思了一會,再開口的時候卻已經換了話題,“你從遊騎兵中挑選三十六個處事冷靜、忠誠可靠的火槍手,隨本王出塞。”
辛棄疾知道趙旉已經默認了自己的想法,自然是有些高興,但聽到“出塞”二字,還是不免有些驚訝。在中國古代,“出塞”與“出關”雖然都是出國的意思,但具體指向卻還是有些區別的,“出關”一般指的是出山海關若遼東的全部或一部在中原政權手中時則指東出錦州到東北,而“出塞”則一般是指向北進入大漠,到草原部族所在的地盤上去,例如“昭君出塞”,如果哪位稱其為“昭君出關”,就要被人笑話了。
也難怪辛棄疾會感到驚訝,關外的居民雖然也以胡人部族為主,但好歹基本都是定居的漁獵部落,有著固定的村寨甚至城郭,而塞外的居民則都是些遊牧部族,他們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住所,同時對於漢人的排斥和厭懼也較關外的漁獵部族更甚。即使趙旉有精兵保護,不怕那些“韃子”對自己不利,可是他出塞的目的是什麽呢?如果是拜訪某些部族、或是勘察敵情的話,他能找到那些居無定所的家夥嗎?可如果不是,難道以趙旉身份的尊貴,不惜放下朝政前往貧瘠荒涼的大漠,隻是為了欣賞當地的風光不成?但趙旉不說,辛棄疾也不敢多問,隻能悶悶地去選人了
其實出塞考察的想法趙旉早在幼時就已經有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派人偵查得到的情報,又怎麽能與自己實地考察的效果相比呢?尤其是趙旉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年代草原民族的風俗習慣與生存狀況,就非得親自走一趟不可,看看曆史上那些有名大學者所撰寫的遊記之中都是錯誤百出,就更別說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一般情報人員了,而趙旉比這個年代的人物多了上千年的知識積累,見識更是出類拔萃,自信隻要自己親臨大漠,一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準確情報資料。
想法是很好,但做起來就難了,且不說朝政繁忙,很難抽出這麽多的時間,而且直到幾年前奪取錦州之後,大宋才算是重新打開了通向大漠的門戶光是奪回燕雲並不保險,搞不好就會再丟掉,萬一那時趙旉人在大漠,可就回不去了。。但即使如此,趙旉想要再次出國也絕非易事,不說別的,老爹那一關就不好過,當年他si自出國去見耶律大石,結果搞出那麽大的麻煩,趙構無論如何也不想再體驗一回了。而從建康到大漠,路途又實在太過遙遠,想要瞞過父親,是幾乎不可能的。可是,天下形勢的變化,又令趙旉不得不盡快親自走一趟。
遼人自從被大宋擊敗、被迫西遷以後,遼帝完顏夷列勵精圖治,令遼國國勢在短時間內得以重振,這對大宋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而更令趙旉在意的是,遼人依仗著同宗的先天優勢與伊斯蘭教強大的同化能力,迅地擴大了他們在草原上的影響,不光是鄰近的漠南、漠西,甚至連漠北的不少部族都派出使者向其納貢稱臣。如果繼續任由遼人這樣搞下去,過不了多少年,大漠諸蕃就將徹底與遼人融為一體,到那時遼國不但會多出至少三十萬騎兵,還將擁有廣闊的縱深與出色的將才,再考慮到遼人現在就具備的地理優勢,到那時大宋雖強,恐怕也很難奈何得了他們了。而如果大漠諸藩像西亞的突厥人那樣鳩占鵲巢,奪取了遼國的主導權,甚至將其滅掉自立,則很可能走上宗教極端路線注1,後果會更加嚴重,隻怕連漢文明都會受到威脅。
因此趙旉無論如何都一定要親自去大漠走一趟,實地了解大漠諸藩的所需與所懼,為大宋製定攻略大漠的基本方略提供必要的參考。日後如果能將他們拉過來最好,否則就滅了他們,絕不能放任一個潛在的強敵輕易崛起。反正趙旉比這個年代的多了上千年的知識積累,而且前世就對此進行過一定的思考,自大一統後漢人政權隻能打敗草原部族卻始終無法征服他們的難題對趙旉來說,並不是不能解決的。而辛棄疾擅自動滅金之戰,既令趙旉“北巡”的願望變得空前迫切,也在無意中為趙旉“北巡”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注1:文明程度越低的人信教以後越容易思想偏ji,舉例來說,基督教之所以比伊斯蘭教開明一些,是因為它誕生於文明程度較高的羅馬帝國,而伊斯蘭教則誕生於文明程度低得多的西亞遊牧部落還好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是借鑒了《聖經》中的不少內容,本身也是很有學識的人,要不然搞不好就是邪教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出塞的準備
“你是說‘長痛不如短痛’吧?似乎有些道理,但你也不該欺騙他們,殺死已經投降的敵人。殺降不祥這種話隻能騙騙書呆子,但背信棄義的人卻是無論走到哪兒都不會受到歡迎的,大宋雖強,也不能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世界。”,趙旉雖然部分認可了辛棄疾的話,但還是對其殺降的行為難以釋懷。對於一直以來重信守義的他來說,對背信棄義的人實在是很難生出什麽好感。
“信義對自己人講就好,對於敵人,則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將其消滅。”,辛棄疾毫不退縮地回答道,少年得誌的他顯然並不怎麽習慣謙恭,即使是在他最尊敬的人麵前,他很不客氣地駁斥了趙旉的觀點,“而且守信雖然是好的,但如果一個國家固執於這些教條,她的各項政策隻會陷入僵化,須知凡事無絕對,任何事情都是有特例的。以臣愚見,陛下您重信守諾的形象不妨繼續保持下去,背信棄義的惡名就由下臣一肩承擔吧”
趙旉沉思了一會,再開口的時候卻已經換了話題,“你從遊騎兵中挑選三十六個處事冷靜、忠誠可靠的火槍手,隨本王出塞。”
辛棄疾知道趙旉已經默認了自己的想法,自然是有些高興,但聽到“出塞”二字,還是不免有些驚訝。在中國古代,“出塞”與“出關”雖然都是出國的意思,但具體指向卻還是有些區別的,“出關”一般指的是出山海關若遼東的全部或一部在中原政權手中時則指東出錦州到東北,而“出塞”則一般是指向北進入大漠,到草原部族所在的地盤上去,例如“昭君出塞”,如果哪位稱其為“昭君出關”,就要被人笑話了。
也難怪辛棄疾會感到驚訝,關外的居民雖然也以胡人部族為主,但好歹基本都是定居的漁獵部落,有著固定的村寨甚至城郭,而塞外的居民則都是些遊牧部族,他們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住所,同時對於漢人的排斥和厭懼也較關外的漁獵部族更甚。即使趙旉有精兵保護,不怕那些“韃子”對自己不利,可是他出塞的目的是什麽呢?如果是拜訪某些部族、或是勘察敵情的話,他能找到那些居無定所的家夥嗎?可如果不是,難道以趙旉身份的尊貴,不惜放下朝政前往貧瘠荒涼的大漠,隻是為了欣賞當地的風光不成?但趙旉不說,辛棄疾也不敢多問,隻能悶悶地去選人了
其實出塞考察的想法趙旉早在幼時就已經有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派人偵查得到的情報,又怎麽能與自己實地考察的效果相比呢?尤其是趙旉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年代草原民族的風俗習慣與生存狀況,就非得親自走一趟不可,看看曆史上那些有名大學者所撰寫的遊記之中都是錯誤百出,就更別說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一般情報人員了,而趙旉比這個年代的人物多了上千年的知識積累,見識更是出類拔萃,自信隻要自己親臨大漠,一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準確情報資料。
想法是很好,但做起來就難了,且不說朝政繁忙,很難抽出這麽多的時間,而且直到幾年前奪取錦州之後,大宋才算是重新打開了通向大漠的門戶光是奪回燕雲並不保險,搞不好就會再丟掉,萬一那時趙旉人在大漠,可就回不去了。。但即使如此,趙旉想要再次出國也絕非易事,不說別的,老爹那一關就不好過,當年他si自出國去見耶律大石,結果搞出那麽大的麻煩,趙構無論如何也不想再體驗一回了。而從建康到大漠,路途又實在太過遙遠,想要瞞過父親,是幾乎不可能的。可是,天下形勢的變化,又令趙旉不得不盡快親自走一趟。
遼人自從被大宋擊敗、被迫西遷以後,遼帝完顏夷列勵精圖治,令遼國國勢在短時間內得以重振,這對大宋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而更令趙旉在意的是,遼人依仗著同宗的先天優勢與伊斯蘭教強大的同化能力,迅地擴大了他們在草原上的影響,不光是鄰近的漠南、漠西,甚至連漠北的不少部族都派出使者向其納貢稱臣。如果繼續任由遼人這樣搞下去,過不了多少年,大漠諸蕃就將徹底與遼人融為一體,到那時遼國不但會多出至少三十萬騎兵,還將擁有廣闊的縱深與出色的將才,再考慮到遼人現在就具備的地理優勢,到那時大宋雖強,恐怕也很難奈何得了他們了。而如果大漠諸藩像西亞的突厥人那樣鳩占鵲巢,奪取了遼國的主導權,甚至將其滅掉自立,則很可能走上宗教極端路線注1,後果會更加嚴重,隻怕連漢文明都會受到威脅。
因此趙旉無論如何都一定要親自去大漠走一趟,實地了解大漠諸藩的所需與所懼,為大宋製定攻略大漠的基本方略提供必要的參考。日後如果能將他們拉過來最好,否則就滅了他們,絕不能放任一個潛在的強敵輕易崛起。反正趙旉比這個年代的多了上千年的知識積累,而且前世就對此進行過一定的思考,自大一統後漢人政權隻能打敗草原部族卻始終無法征服他們的難題對趙旉來說,並不是不能解決的。而辛棄疾擅自動滅金之戰,既令趙旉“北巡”的願望變得空前迫切,也在無意中為趙旉“北巡”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注1:文明程度越低的人信教以後越容易思想偏ji,舉例來說,基督教之所以比伊斯蘭教開明一些,是因為它誕生於文明程度較高的羅馬帝國,而伊斯蘭教則誕生於文明程度低得多的西亞遊牧部落還好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是借鑒了《聖經》中的不少內容,本身也是很有學識的人,要不然搞不好就是邪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