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就拿曆史上中國(並不光是漢人,胡人也在戰亂和各族之間的屠殺中死掉了一大半,除了極少數最終的勝利者,沒人原意生活在那個年代。)的第一個黑暗時期“五胡亂華”來說,其實禍根早在“昭君出塞”之時就已種下,因為那根本就是“無功而賞”(因為隻是名義上稱臣罷了,連投誠都算不上,胡人隨時都可以叛漢自立,這算什麽功勞啊?),破壞了賞罰的原則。而且賞賜得來太容易,那些胡人就不懂珍惜,更不會生出多少感恩之心。
而由於獲得了漢朝賞賜的無數錢糧,又獲準內遷到生存條件更好的長城以南,“五胡”的人口在那幾百年裏如滾雪球般暴漲。當西晉因為“八王之亂”而元氣大傷的時候,北方的胡族人口居然已經與漢人相差無幾了。而且胡人之前因為可以從漢晉皇帝那裏獲得相當數量的“補貼”,所以可以養活大量的脫產人口,這便為他們的首領提供了無數潛在的兵源;而漢人百姓則因為要負擔更重的租稅而苦不堪言(因為皇帝賞給胡人的補貼其實都是漢人百姓的勞動果實啊),不得不終日勞作以養家糊口,尚武民風因而漸漸消退(再沒閑暇練武,也沒那個財力,窮文富武啊。)。各族力量此消彼長,而“八王之亂”不但自毀長城,也令胡人發現西晉政權早已是外強中幹,到這個時候,恐怕傻子都會想到乘火打劫了
不過,“五胡亂華”之所以會成為曆史上的一大悲劇,與當時漢胡之間業已存在的民族矛盾也有很大關係(注1)。這也不能全怪那些胡人恩將仇報,漢人也有過錯,因為在那兩三百年的時間裏,內遷的五胡一直深受漢人歧視,甚至連官商勾結將胡人作為奴隸販賣謀利的劣跡也屢見不鮮(注2),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
這就好像你一方麵資助某個窮人家的孩子上大學,另一方麵卻整天當眾羞辱他,你說那個孩子是會感謝你,還是恨你呢?考慮到那些胡人既然能夠厚著臉皮年年收下這“嗟來之食”,其寡廉鮮恥可見一斑,再加上那些賞賜來得又太容易,而且還是首領們轉交(注3),恩情自然幾乎感覺不到,諸胡記仇而忘恩也就可以理解了。《君王論》裏說過,一個偉大的君王要令人恐懼,卻不能令人憎恨,套在民族關係上也是完全適用的,而中國古代的曆代漢人皇朝全都弄反了
想通這點後,趙旉赫然發現原來世界上類似的錯誤竟然無處不在,看來記憶中美國日益嚴格地約束種族歧視行為確有那個必要。例如,趙旉前世看過一些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鐵血型yy小說,當時的確挺爽(是對應民族的話),但現在來看,其中一些情節的設定與處理多少有些不妥,而書評區就更是什麽鳥都有。雖然散布偏激言論(注4)的隻是極少數人,卻會影響很大一片人群對於民族和國家的看法,負麵作用可是很大的。雖然某些似乎是針對主體民族的政策很令人蛋疼,但抨擊的著眼點不應該集中於民族的角度,而更應該從“公平”這兩個字著眼,副作用會小很多
雖然心中計議已定,但立國思想的轉變是不宜疾風驟雨的,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趙旉逐漸清除了此前改革中的民族主義因素(還好相關教育隻進行了幾年,要不然可就麻煩多了),並開始以核心為“(形式上)公平”的新思想“教化”臣民。趙旉的新思路不但成功地緩和了領地之內的各種矛盾(注5),而且還以此為借口對外界持續施加影響。許多年後,史家們在分析這所謂的“反民族主義”時,驚人地發現這種看似與民族主義南轅北轍的思想竟然與民族主義思想本身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還能始終牢牢地占據道德上的製高點,令那些被幹涉的國家憋屈不已。對此,專家們的結論是“巧合,這絕對是巧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思想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況趙旉也不想他已經萎縮得很厲害的勢力再次大幅度縮水,所以改變的進程緩慢而穩妥。與之相比,硬件上的建設則要迅速得多,甚至連趙旉自己也沒有想到。由於人力充足、資源豐富、財力也十分雄厚,還有不少熟悉當地情況的黎族人幫忙,石碌礦山的建設速度不斷刷新著大宋曆史上的新紀錄,盡管這種紀錄也不過是幾年前才開始有的
注1:如果史書上的相關記述可信的話,也許羯人等凶殘的食人民族除外,但無論是羯人還是慕容鮮卑,都已不複存在,也算是小小的報應吧?
注2:其實這些惡行之中胡人的首領也常常參與其中以謀取暴利,但在他們的引導下,受害的胡民卻將仇恨頭集中到了漢人身上。這種情結十分常見,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軍雖然殺戮無數,但若細究一下,其實比不上曆次大規模內戰對中國民眾造成的傷害,但中國人肯定對日軍侵華更加耿耿於懷,正是出於這種情結。血緣上越親近,就越容易原諒對方的過錯,這是人類的天性,放大到民族層麵也是如此,沒有哪個民族可以免俗。
注3:這是很大的失策,卻被曆朝曆代的皇帝沿襲了下來,對於大字不識一個的下層胡人部眾來說,他們都隻當是首領的恩賞,又怎麽會去感謝他們根本不知道的真正恩人呢?結果賞他們錢糧財帛越多,這些下層的胡人跟隨他們的首領造起反來就更賣命,而那些諸胡的首領嘛,要知道領袖人物從來就不是能用小恩小惠收買過來的
注4:展現曆史真實的,再殘酷也不叫偏激,但將攻擊的矛頭對準現在的少數民族,就實在是有害無益,畢竟冤冤相報何時了,仇恨這東西,延續一代就已經夠長的了。當然,那些為毀滅文明的屠夫鼓吹的,不是白癡,就是混蛋
注5:“不患寡而患不均”,哪怕隻是形式上的公平,也足以緩和絕大多數的社會矛盾,人群之間的矛盾尤其如此。當年三年自然災害餓死那麽多人,老百姓卻沒誰起來造反,不正是因為那時分配公平嗎?如果是現在來一次糧荒,不敢想象那種後果
就拿曆史上中國(並不光是漢人,胡人也在戰亂和各族之間的屠殺中死掉了一大半,除了極少數最終的勝利者,沒人原意生活在那個年代。)的第一個黑暗時期“五胡亂華”來說,其實禍根早在“昭君出塞”之時就已種下,因為那根本就是“無功而賞”(因為隻是名義上稱臣罷了,連投誠都算不上,胡人隨時都可以叛漢自立,這算什麽功勞啊?),破壞了賞罰的原則。而且賞賜得來太容易,那些胡人就不懂珍惜,更不會生出多少感恩之心。
而由於獲得了漢朝賞賜的無數錢糧,又獲準內遷到生存條件更好的長城以南,“五胡”的人口在那幾百年裏如滾雪球般暴漲。當西晉因為“八王之亂”而元氣大傷的時候,北方的胡族人口居然已經與漢人相差無幾了。而且胡人之前因為可以從漢晉皇帝那裏獲得相當數量的“補貼”,所以可以養活大量的脫產人口,這便為他們的首領提供了無數潛在的兵源;而漢人百姓則因為要負擔更重的租稅而苦不堪言(因為皇帝賞給胡人的補貼其實都是漢人百姓的勞動果實啊),不得不終日勞作以養家糊口,尚武民風因而漸漸消退(再沒閑暇練武,也沒那個財力,窮文富武啊。)。各族力量此消彼長,而“八王之亂”不但自毀長城,也令胡人發現西晉政權早已是外強中幹,到這個時候,恐怕傻子都會想到乘火打劫了
不過,“五胡亂華”之所以會成為曆史上的一大悲劇,與當時漢胡之間業已存在的民族矛盾也有很大關係(注1)。這也不能全怪那些胡人恩將仇報,漢人也有過錯,因為在那兩三百年的時間裏,內遷的五胡一直深受漢人歧視,甚至連官商勾結將胡人作為奴隸販賣謀利的劣跡也屢見不鮮(注2),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
這就好像你一方麵資助某個窮人家的孩子上大學,另一方麵卻整天當眾羞辱他,你說那個孩子是會感謝你,還是恨你呢?考慮到那些胡人既然能夠厚著臉皮年年收下這“嗟來之食”,其寡廉鮮恥可見一斑,再加上那些賞賜來得又太容易,而且還是首領們轉交(注3),恩情自然幾乎感覺不到,諸胡記仇而忘恩也就可以理解了。《君王論》裏說過,一個偉大的君王要令人恐懼,卻不能令人憎恨,套在民族關係上也是完全適用的,而中國古代的曆代漢人皇朝全都弄反了
想通這點後,趙旉赫然發現原來世界上類似的錯誤竟然無處不在,看來記憶中美國日益嚴格地約束種族歧視行為確有那個必要。例如,趙旉前世看過一些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鐵血型yy小說,當時的確挺爽(是對應民族的話),但現在來看,其中一些情節的設定與處理多少有些不妥,而書評區就更是什麽鳥都有。雖然散布偏激言論(注4)的隻是極少數人,卻會影響很大一片人群對於民族和國家的看法,負麵作用可是很大的。雖然某些似乎是針對主體民族的政策很令人蛋疼,但抨擊的著眼點不應該集中於民族的角度,而更應該從“公平”這兩個字著眼,副作用會小很多
雖然心中計議已定,但立國思想的轉變是不宜疾風驟雨的,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趙旉逐漸清除了此前改革中的民族主義因素(還好相關教育隻進行了幾年,要不然可就麻煩多了),並開始以核心為“(形式上)公平”的新思想“教化”臣民。趙旉的新思路不但成功地緩和了領地之內的各種矛盾(注5),而且還以此為借口對外界持續施加影響。許多年後,史家們在分析這所謂的“反民族主義”時,驚人地發現這種看似與民族主義南轅北轍的思想竟然與民族主義思想本身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還能始終牢牢地占據道德上的製高點,令那些被幹涉的國家憋屈不已。對此,專家們的結論是“巧合,這絕對是巧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思想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況趙旉也不想他已經萎縮得很厲害的勢力再次大幅度縮水,所以改變的進程緩慢而穩妥。與之相比,硬件上的建設則要迅速得多,甚至連趙旉自己也沒有想到。由於人力充足、資源豐富、財力也十分雄厚,還有不少熟悉當地情況的黎族人幫忙,石碌礦山的建設速度不斷刷新著大宋曆史上的新紀錄,盡管這種紀錄也不過是幾年前才開始有的
注1:如果史書上的相關記述可信的話,也許羯人等凶殘的食人民族除外,但無論是羯人還是慕容鮮卑,都已不複存在,也算是小小的報應吧?
注2:其實這些惡行之中胡人的首領也常常參與其中以謀取暴利,但在他們的引導下,受害的胡民卻將仇恨頭集中到了漢人身上。這種情結十分常見,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軍雖然殺戮無數,但若細究一下,其實比不上曆次大規模內戰對中國民眾造成的傷害,但中國人肯定對日軍侵華更加耿耿於懷,正是出於這種情結。血緣上越親近,就越容易原諒對方的過錯,這是人類的天性,放大到民族層麵也是如此,沒有哪個民族可以免俗。
注3:這是很大的失策,卻被曆朝曆代的皇帝沿襲了下來,對於大字不識一個的下層胡人部眾來說,他們都隻當是首領的恩賞,又怎麽會去感謝他們根本不知道的真正恩人呢?結果賞他們錢糧財帛越多,這些下層的胡人跟隨他們的首領造起反來就更賣命,而那些諸胡的首領嘛,要知道領袖人物從來就不是能用小恩小惠收買過來的
注4:展現曆史真實的,再殘酷也不叫偏激,但將攻擊的矛頭對準現在的少數民族,就實在是有害無益,畢竟冤冤相報何時了,仇恨這東西,延續一代就已經夠長的了。當然,那些為毀滅文明的屠夫鼓吹的,不是白癡,就是混蛋
注5:“不患寡而患不均”,哪怕隻是形式上的公平,也足以緩和絕大多數的社會矛盾,人群之間的矛盾尤其如此。當年三年自然災害餓死那麽多人,老百姓卻沒誰起來造反,不正是因為那時分配公平嗎?如果是現在來一次糧荒,不敢想象那種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