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那個什麽女王?”


    丁奉驚訝的指著被士兵押過來的十幾個倭人當中的一個衣著最好的女人說,但是他的臉上卻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與他相同的還有剛剛趕過來的甘宇、甘虎,他們也是一臉的驚詫。


    看著丁奉三人的表情,王鑫苦笑道:“就是此人沒錯,我剛才還大吃了一驚呢!也不知道這幫家夥腦子裏是怎麽想的,這妝畫得跟鬼似得。”


    “扯!這種妝容是咱們大漢子民婚嫁時的妝容,隻不過這倭人卻將男女的妝容統統畫到她自己的臉上去了,能看著不古怪嘛!”


    甘虎是跟著甘寧的老人,也算見多識廣,立刻就看出了端倪。


    丁奉等人仔細一看,好像還真是如此,也隻能搖著頭表示無奈了。


    “嘰裏咕嚕……”


    這時候,那個被指認為女王的倭人突然間對著丁奉他們大喊起來,讓丁奉等人莫名其妙。誰讓他們都不懂倭語呢。


    “快,把那幾個向導找來。”甘宇衝著身邊的士兵喊道。=“找他們來有用嗎?”王鑫鄙夷的看著被士兵用長矛攔住的倭人。


    “不管有用沒用,試試再說。當初咱們不也是如此和那些願意投降的倭人交流的。”丁奉說道。


    當初水軍第一次登上東瀛島就意識到了語言問題,於是甘寧就讓人從投降的倭人中找出最恭順的幾個人,讓他們試著學習漢語,幾個月下來。也能勉強交流了。而且這幾個人還幫著他們在此次登島作戰中勸降了不少的當地人,讓水軍少了很多麻煩。


    但是這一切張遼卻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他此時也不回反對甘寧地做法。在張遼那模糊的計劃中,若是將東瀛四島徹底納入中華版圖是最好的結果,但如若不行,也要讓東瀛島上從此沒有能夠威脅到華夏本土的倭人。至於如何實現,都暫時離不開投靠他們的倭人。


    倭人向導讓丁奉他們不再如聽天書一般對邪馬台女王說的話一無所知了。通過向導。他們勉強知道了這個名叫卑彌呼的女王是在向他們乞求歸順,並舉出了當年倭國朝貢大漢天子的例證。但是丁奉他們打得就是邪馬台擅自顛覆大漢屬國地名義,又怎會答應她地乞求。**小***何況還有臨行前張遼的“無需留情”的言語。


    “看來這女人似乎知道我們什麽人了?”甘虎略有所思的說。


    看了看一邊正緊張的看著他們的倭人,丁奉倒是一點都沒有煩惱。“知道就知道,反正將軍也沒要我們在這海外島嶼上保密。至於他們地請求,還是讓上麵地頭頭們決定去吧。咱們不操那份


    “對!這跟咱們沒關係嘛!還是趕緊出山。然後一麵準備向青州運送奴隸,一麵看看能不能找到那枚金印。”甘宇對山裏的日子也過膩味了。


    “那成。我們這就出山,然後向青州張將軍請示該處置方法。”丁奉一錘定音。


    “唔!不錯!相當好!”


    張遼麵前擺放著三具望遠鏡,他一邊一個個的試著。一邊不停的誇著。


    這三具望遠鏡地鏡筒都是用銅鑄造的,除了各自不同的花紋以外,他們各自的材料也不同。兩具青銅鏡筒沒有太多的修飾,有一具是為了適應水上的環境而用了一些防鏽的處理,另一具則是張遼自用的,除了一些防滑地紋理外也就沒有多餘地紋路了。*****最後一具則是送給曹操的,用地是經過提煉的黃銅,上麵不但蝕刻的花紋精美。還用水晶石。金銀箔鑲嵌出燦爛的圖案,一眼看去就很有派頭。


    “馬老。很不錯。我很滿意。我讓賬房準備好了錢財,一會兒你去領了發給大家。”張遼撫摸著麵前的望遠鏡高興地說道。


    “多謝家主!”馬毅知道張遼不會虧待他們,給完成任務的工匠賞賜也是張家的管理,所以倒也沒有太過驚喜。“對了,馬老家中的孫兒是否已經入學?”張遼問道。


    很清楚科技力量的張遼對於工匠的重視程度可是當代無人能比的,更關鍵的是他不但到處搜羅人才,而且還重視後輩人才的培養,這些工匠的後人張遼是統一放到家族中的學堂中去的,若是其中有願意繼承他們先輩的學生,張遼更加會花大力氣支持。


    “均兒已經入學了,可就是每次回家都喜歡看著我和他爹做工。唉!作孽啊!”馬毅老人歎道。^^首發^^


    這個老人顯然是希望自己的孫子能借著這個機會多讀書,將來能有機會進入官場,也好擺脫父輩工匠的身份。但他顯然不知道張遼的想法,也對自己孫子的興趣愛好無能為力。


    “均兒?難道是……馬均……”張遼此時才知道馬毅老人的孫子叫馬均,但究竟是不是曆史上那個馬德衡,張遼還不能確認。不過時間多得是,既然他自己喜歡工科,張遼不介意培養出一個當代的工科學家。


    “馬老,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還小,等時候到了會懂事的。”張遼可不會開口打破老人家心中的願望,也隻能隨口安慰著。


    望遠鏡的製作讓張遼的手中又多了一個軍事上的利器,隻是鏡片的產量限製了望遠鏡的產能,就算是將張遼手中所有的鏡片都拿出來,也隻能再增加四具望遠鏡。可張遼自己也有些私心,他是不會隨意就將所有的底牌都交出去的。


    等馬毅老人離開之後,張遼就帶人出城去試用望遠鏡了,站在城頭上,張遼能通過望遠鏡輕鬆地觀看到城外數十裏地的農田中勞作的農夫和正在郡卒看管下修築道路的東瀛奴隸。\\\


    張遼用後世的“跳眼測距法”大致估算了一下,如今他手中的望遠鏡也能最大觀測到進二十裏地的距離,雖然這時候的圖像已經不是很清楚了,但十裏範圍的清晰觀測已經足夠軍隊將領使用的了。


    “不錯,十裏到十五裏範圍,我的敵人就別想跟我玩花的。”張遼喃喃自語道。


    回到州牧府,張遼還未喘氣就見到了早已等在府中的劉曄,看到劉曄手中又拿著案卷,張遼就知道今天他還未到能夠休息的地步。


    “將軍,這是郭祭酒特意轉來的袁紹方麵的動向。”劉曄略微和張遼寒暄了幾句就將手中的案卷遞給了張遼。


    張遼打開看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原來郭嘉要告訴張遼的正是袁紹正在積極的準備籌建水軍,但從內線得到的消息,因為河北沒有水軍的基礎,所以袁紹決定建造大量的縱火船來對付曹軍強大的水軍。郭嘉得到消息後立刻想青州報警,提醒張遼注意。


    “還真是外行人容易不按常理出牌。這個袁本初,到還算有點腦子。”張遼有點恨恨的說。


    “可將軍卻並未將袁紹此舉放在眼中不是嘛!”劉曄笑道。


    “哼!水軍是甘興霸的事情,如何應對應該由他來操心。反正我明日也要再去一趟碣石,這份軍情就由我親自去通知他吧。”張遼暫時還不想讓劉曄知道望遠鏡的事情,於是幹脆什麽都不說了。


    “文醜駐軍黎陽,顏良南下鄴城,張進駐繁陽,高覽駐守平原。看來袁紹時真的以為我手上就剩下三萬機動兵力了,河北四庭柱有三個都放到了兗州一線,隻給我留下了一個高覽。”張遼笑道。


    劉曄是知道青州兵的虛實的,他清楚張遼隱藏了兩萬主力,於是也笑道:“將軍和主公做的那般逼真,除了我等幾個知情者,又有多少人敢確定青州的虛實。而水軍的到來又無疑會增加袁紹他們的猜測,最後即使是選擇了相信青州缺兵也不是意外。”


    “主公不是個保守之人,徐公明的出擊已經打破了袁紹的算計,讓袁軍不能輕易的從河內南下,如此一來黎陽就更為關鍵。文醜屯兵黎陽,顏良、張相繼南下也不奇怪了。倒是主公現在隻讓子孝將軍帶了一萬餘兵會同孫策、劉備圍攻壽春,卻將主力全部北調,想來是有先發製人的意圖。原本將軍還想著防守反擊,現在……”


    “嗬嗬,我再說了,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們應該針對局勢的變化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計劃,要與時俱進嘛!”張遼自嘲的說。


    頓了頓,張遼又接著說道:“我軍主動進攻也好,雖然我們原本預留給袁紹的戰場尚不能和兗州這樣經過開發的地域相比,但畢竟過了黃河,若有散兵還真不好控製。主動進攻,就可以將戰爭放在袁紹的地盤上,不至於損壞兗州難得的繁榮局麵。至於這對河北的百姓是否公平暫時也顧不得了,隻有將來統一河北後再給予他們一定的補償了。”張遼說到這不禁有些無奈。


    “那也是沒辦法的。”劉曄也有些黯然,“但願天下早日平定,百姓方能早日過上太平日子。”


    “嗬嗬,呂布已滅,袁術也時日無多了,再能擊敗袁術,這天下就已經平定一半了。到那時……”


    “到那時主公攜七州之力,帶甲百萬,必能一舉掃平天下!”


    “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遼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家大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家大郎並收藏張遼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