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幾人聽了袁爸爸的建議都覺得很有道理,之前他們隻考慮到播放時間的問題,忽略了讚助商這一塊。要知道這種大型紀實類綜藝可是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可以十分自然的植入廣告的!可見薑還是老的辣啊!
不過對於袁爸爸提議的拍成一個係列這個建議,楊如和秦康都覺得,還是再觀望一下再說。《哈佛見聞錄》要是不火也就罷了,如果火了隻怕根本就輪不到她們再拍什麽《斯坦佛見聞錄》之類的了,肯定一大堆跟風作品就上了。到時候她們這種小娛樂公司拿什麽去和地方電視台比?
楊如和秦康到現在都還記得後世某衛視出了一款極其火爆的明星親子類綜藝節目叫《爸爸去哪兒》,結果火了之後別的衛視上了一堆類似的節目,什麽《和爸爸在一起》、《八八爸爸》、《出發吧爸爸》、《爸爸回來了》、《爸爸帶我去》之類的,搞得爸爸一下就好忙好賢惠了一樣……
《哈佛見聞錄》播出以後也不會好到哪去,楊如估計都等不到他們播完,就有別的攝製組奔赴其它世界名校了。人家電視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根本沒法比!
最終這檔《哈佛見聞錄》賣給了老熟人,首都衛視。之所以選擇繼續和首都衛視合作,一來做生不如做熟,二來在首都這塊地界,不管是袁爸爸還是楚爸爸,麵子都還挺好用。三來嘛,首都衛視這邊還等著明年買《太後》大結局的獨播權呢,這樣雙方就有籌碼可以談了嘛。
不過這次賣節目,如康這邊增加了一個條件,要在明陽公司最新推出的網播平台gg視頻上同步播放,為此如康這邊還主動降了價。
首都衛視稍微調查了一下,就答應了。其實就算如康不降價,他們調查之後也會答應,一是因為《哈弗見聞錄》這檔節目確實做得好,眼下時機也好,而且目前在國內沒有同類節目可以取代,值得他們為之做出一點小小的妥協。
第二嘛,這個什麽gg視頻根本才推出沒幾天,還隻能在電腦上看,那還虛個毛線啊?要知道,現在有幾個家庭能有電腦和寬帶的?而且在電視機那麽大的屏幕上看和在電腦那個小方塊上看,感覺能一樣!?這種網絡平台的收視率隻怕是連一個廣告讚助商都找不到!沒有讚助商,靠啥賺錢?雙方已經合作過兩次了,首都衛視多少也知道明陽和如康兩家關係匪淺,據說還沾著親,所以這怎麽看都不過是一種親戚家相互拉扯的捆綁消費罷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就連明陽公司這邊也沒想過gg視頻能靠著這個《哈佛見聞錄》來個一鳴驚人什麽的,不過是蹭熱度做個宣傳罷了。
但是gg視頻也有它不可取代的優點,隻不過因為是全新的事物,別人暫時想不到罷了。
首當其衝就是廣告少,這恰恰是電視台不看好網播的地方。2001年還沒有不得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禁令,但凡好看點的電視節目和電視劇,每演十五分鍾,它敢打二十分鍾的廣告!《太後》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是網播就不一樣了,以目前gg視頻的幼稚程度來說,它連賣會員跳過片頭廣告的資格都木有!隻要節目火了,總有被廣告搞得不勝其煩的人願意去電腦上看個清淨。
但是網播也不能說完全沒廣告,楊如和秦康就祭出了劇場小廣告這個神器!廣告時間短,不過一分鍾左右的時間,還是由節目中的人物根據劇情衍生出的廣告,既有趣又讓人印象深刻。這種形式和電視廣告比起來,觀眾的接受度根本沒法比。早期沒有廣告的時候,就先放“如果.愛”影樓和女裝的劇場小廣告拋磚引玉,總會有精明的商家發現這種廣告的優勢的。
其次,楊如和秦康還祭出了網播的第二件神器:彈幕……
這可是一件比節目更有意思的東西,要知道後世好多人,看節目還專門挑彈幕看……
至於一開始沒彈幕的問題,可以公司的人自己先刷起來帶節奏嘛,還能讓廣告商誤會觀眾很多不是……
首都衛視買了這檔綜藝後立馬就安排上了。如今首都衛視已經深諳事先播放節目宣傳片預熱的炒作精髓,精心剪輯了一段廣告視頻,再加上胡亮還時不時的在《首都晚報》上帶節奏,這款據說介紹了大量在哈佛大學學習生活細節以及哈佛學生的學習技巧的節目未播先火。開播那天,很多家長都是一早便強迫孩子和自己一起守在電視機前觀看。
等播第二集的時候,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已經不需要家長強迫了,自己一早就自覺守在電視機前。
從第三集開始,廣告變得無比漫長,可是第三集的幹貨和笑點都很密集,讓廣大觀眾看得既歡樂又煎熬。也是從第三集開始,《哈佛見聞錄》的網絡點擊率直線上升。
播到第四集的時候,很多苦b的初高中學生已經提前開學開始補課了,uu看書 .ukshu 學生們之間討論的重點又和家長大不相同,學生們關注的重點都是:
那個考上哈佛的丁露長得好漂亮啊!
那個考上哈佛的丁露身材可真好啊!
丁露在第x集裏麵穿那身衣服可真漂亮啊!
……
所以丁露毫無懸念的成了新的校園偶像,這可能是第一次,家長不反對孩子追星,反而樂見其成,為自己的孩子終於有了一個健康積極的偶像而感到欣慰。
因為家長們也很喜歡丁露,誰不希望能有個像丁露那樣又漂亮又懂事又獨立又成績優異的孩子啊!?多長臉啊!?
尤其是在節目中有一段,丁露帶著劇組采訪了一組哈佛學子,分別詢問他們考哈佛的原因。
有的學生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的說是因為哈佛裏麵有自己崇拜的教授或者學長(姐);有那種驕傲的學生說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哈佛以外的可能,自己天生就屬於哈佛;還有學生是因為特別專注某一學術領域,而哈佛大學正好在這一領域是權威;還有誌存高遠的說想學成之後回祖國主持經濟建設大局造福人民……
采訪回去的路上,劇組的人突然問了丁露一句:“露露,那你又為什麽選擇報考哈佛?”
丁露聽了一愣,隨後靦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一邊繼續走一邊說道:“我和她們不一樣,我的理由沒有那麽高尚,我考哈佛隻是想讓我的媽媽為我驕傲。”
這句平凡樸實的話,戳爆了多少老母親的淚點!
不過對於袁爸爸提議的拍成一個係列這個建議,楊如和秦康都覺得,還是再觀望一下再說。《哈佛見聞錄》要是不火也就罷了,如果火了隻怕根本就輪不到她們再拍什麽《斯坦佛見聞錄》之類的了,肯定一大堆跟風作品就上了。到時候她們這種小娛樂公司拿什麽去和地方電視台比?
楊如和秦康到現在都還記得後世某衛視出了一款極其火爆的明星親子類綜藝節目叫《爸爸去哪兒》,結果火了之後別的衛視上了一堆類似的節目,什麽《和爸爸在一起》、《八八爸爸》、《出發吧爸爸》、《爸爸回來了》、《爸爸帶我去》之類的,搞得爸爸一下就好忙好賢惠了一樣……
《哈佛見聞錄》播出以後也不會好到哪去,楊如估計都等不到他們播完,就有別的攝製組奔赴其它世界名校了。人家電視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根本沒法比!
最終這檔《哈佛見聞錄》賣給了老熟人,首都衛視。之所以選擇繼續和首都衛視合作,一來做生不如做熟,二來在首都這塊地界,不管是袁爸爸還是楚爸爸,麵子都還挺好用。三來嘛,首都衛視這邊還等著明年買《太後》大結局的獨播權呢,這樣雙方就有籌碼可以談了嘛。
不過這次賣節目,如康這邊增加了一個條件,要在明陽公司最新推出的網播平台gg視頻上同步播放,為此如康這邊還主動降了價。
首都衛視稍微調查了一下,就答應了。其實就算如康不降價,他們調查之後也會答應,一是因為《哈弗見聞錄》這檔節目確實做得好,眼下時機也好,而且目前在國內沒有同類節目可以取代,值得他們為之做出一點小小的妥協。
第二嘛,這個什麽gg視頻根本才推出沒幾天,還隻能在電腦上看,那還虛個毛線啊?要知道,現在有幾個家庭能有電腦和寬帶的?而且在電視機那麽大的屏幕上看和在電腦那個小方塊上看,感覺能一樣!?這種網絡平台的收視率隻怕是連一個廣告讚助商都找不到!沒有讚助商,靠啥賺錢?雙方已經合作過兩次了,首都衛視多少也知道明陽和如康兩家關係匪淺,據說還沾著親,所以這怎麽看都不過是一種親戚家相互拉扯的捆綁消費罷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就連明陽公司這邊也沒想過gg視頻能靠著這個《哈佛見聞錄》來個一鳴驚人什麽的,不過是蹭熱度做個宣傳罷了。
但是gg視頻也有它不可取代的優點,隻不過因為是全新的事物,別人暫時想不到罷了。
首當其衝就是廣告少,這恰恰是電視台不看好網播的地方。2001年還沒有不得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禁令,但凡好看點的電視節目和電視劇,每演十五分鍾,它敢打二十分鍾的廣告!《太後》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是網播就不一樣了,以目前gg視頻的幼稚程度來說,它連賣會員跳過片頭廣告的資格都木有!隻要節目火了,總有被廣告搞得不勝其煩的人願意去電腦上看個清淨。
但是網播也不能說完全沒廣告,楊如和秦康就祭出了劇場小廣告這個神器!廣告時間短,不過一分鍾左右的時間,還是由節目中的人物根據劇情衍生出的廣告,既有趣又讓人印象深刻。這種形式和電視廣告比起來,觀眾的接受度根本沒法比。早期沒有廣告的時候,就先放“如果.愛”影樓和女裝的劇場小廣告拋磚引玉,總會有精明的商家發現這種廣告的優勢的。
其次,楊如和秦康還祭出了網播的第二件神器:彈幕……
這可是一件比節目更有意思的東西,要知道後世好多人,看節目還專門挑彈幕看……
至於一開始沒彈幕的問題,可以公司的人自己先刷起來帶節奏嘛,還能讓廣告商誤會觀眾很多不是……
首都衛視買了這檔綜藝後立馬就安排上了。如今首都衛視已經深諳事先播放節目宣傳片預熱的炒作精髓,精心剪輯了一段廣告視頻,再加上胡亮還時不時的在《首都晚報》上帶節奏,這款據說介紹了大量在哈佛大學學習生活細節以及哈佛學生的學習技巧的節目未播先火。開播那天,很多家長都是一早便強迫孩子和自己一起守在電視機前觀看。
等播第二集的時候,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已經不需要家長強迫了,自己一早就自覺守在電視機前。
從第三集開始,廣告變得無比漫長,可是第三集的幹貨和笑點都很密集,讓廣大觀眾看得既歡樂又煎熬。也是從第三集開始,《哈佛見聞錄》的網絡點擊率直線上升。
播到第四集的時候,很多苦b的初高中學生已經提前開學開始補課了,uu看書 .ukshu 學生們之間討論的重點又和家長大不相同,學生們關注的重點都是:
那個考上哈佛的丁露長得好漂亮啊!
那個考上哈佛的丁露身材可真好啊!
丁露在第x集裏麵穿那身衣服可真漂亮啊!
……
所以丁露毫無懸念的成了新的校園偶像,這可能是第一次,家長不反對孩子追星,反而樂見其成,為自己的孩子終於有了一個健康積極的偶像而感到欣慰。
因為家長們也很喜歡丁露,誰不希望能有個像丁露那樣又漂亮又懂事又獨立又成績優異的孩子啊!?多長臉啊!?
尤其是在節目中有一段,丁露帶著劇組采訪了一組哈佛學子,分別詢問他們考哈佛的原因。
有的學生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的說是因為哈佛裏麵有自己崇拜的教授或者學長(姐);有那種驕傲的學生說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哈佛以外的可能,自己天生就屬於哈佛;還有學生是因為特別專注某一學術領域,而哈佛大學正好在這一領域是權威;還有誌存高遠的說想學成之後回祖國主持經濟建設大局造福人民……
采訪回去的路上,劇組的人突然問了丁露一句:“露露,那你又為什麽選擇報考哈佛?”
丁露聽了一愣,隨後靦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一邊繼續走一邊說道:“我和她們不一樣,我的理由沒有那麽高尚,我考哈佛隻是想讓我的媽媽為我驕傲。”
這句平凡樸實的話,戳爆了多少老母親的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