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楊如是怎麽知道的?這個還用說,小學生不就這點愛好麽……
再說她自己當年上小學的綽號也不少嘛……
今年燒香因為有威爾遜夫人和葉新兩個新人在,因此楊如和秦康沒有直奔觀音像前,而是先和長輩們一起完成燒香儀式後,才和葉川一起帶著兩位新人一邊走一邊介紹。
白天的文殊院威爾遜夫人是來過的,還來了好幾次,因為她特別喜歡旁邊文殊坊的小吃,可是夜晚的文殊坊她卻是第一次來。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家喜歡在看完春晚後,去寺廟燒一炷香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文殊院的夜晚早不似楊如家一開始去的時候那麽冷清,整座寺廟燈火通明,在四周一片夜色的襯托下顯得尤為聖神莊嚴。
文殊院麵積極大,大半夜的想逛完根本不可能,楊如和秦康帶著大家去參觀了幾處主要建築後便回到觀音像前,慎重的輪流燒了香,嘮完嗑後,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照例是楊家兄弟姐妹的聚會,今年有胡玫母女幫忙,楊媽媽和秦爸爸還算輕鬆,威爾遜夫人還友情提供了聖誕套餐,也算是今年聚會和往年比不一樣的一點體驗了。
最早到的是住得最近的小舅舅和小舅媽,他們兩口子和楊如家在同一小區,一大早就上門幫忙。嗯,小舅舅是幫忙,小舅媽張琴身體不好,小舅舅一貫舍不得張琴在家手沾上點陽春水的,因此張琴來了之後也無非是幹些在一邊打下手遞點東西什麽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她也很快就被楊媽媽趕出了廚房。楊媽媽把張琴帶到工作間,抱出一堆今年夏裝的設計圖,讓張琴看看有沒有什麽修改意見。
九十點鍾的時候,李家人就到齊了,然後進入萬年不變的男人曬太陽聊天,女人廚房忙碌模式。
哪怕是平時在家耳朵耙得一比,家務事包幹的孫莎莎,呃孫慕青她爹,此刻也膽大包天的開啟了大老爺們兒模式,心安理得的坐在院子裏吞雲吐霧。
值得一提的是,準備午飯的時候,威爾遜夫人被廚房中豐富的食材給驚呆了。
她拿起一截藕問道:“這不是蓮花的根莖麽?原來這個還可以吃?”
楊媽媽笑道:“我們管這個叫藕,你們英國人不吃這個麽?我們家如如特別愛吃這個,可以燉湯也可以炒肉,待會兒你也嚐嚐。”
威爾遜夫人點了點頭,又拿起一根竹筍,這玩意兒她在首都菜市場也見過,她知道這是竹子的幼年形態,但是卻不知道怎麽吃。竹子的作用在她的腦子裏是用來做釣魚竿的,沒想到還可以吃它的孩子!
楊媽媽繼續用憋足的普通話介紹道:“這個叫筍子,切成筍片炒肉特別香,還可以熏製過後用來燒肉和涼拌。今天我們吃竹筍炒肉,過兩天我再做個筍子燒肉給你嚐嚐。”
威爾遜夫人笑著跟楊媽媽道謝,不管什麽時候,華夏的美食都讓她難以說出拒絕的客套話。
這時楊如的姨媽在一邊補充發言:“竹子的作用才不隻是做釣魚竿呢,竹子削成篾條之後還可以用來打孩子!又疼又不至於傷筋動骨,可好使了!用篾條打孩子在我們這裏美其名曰請你吃‘竹筍炒肉’。”
在廚房偷嘴的劉明遠:……
威爾遜夫人:……
威爾遜夫人突然就覺得她中午一點都不想嚐試這道竹筍炒肉了……
今年在廚房幫忙的人手多,午飯也好得特別快。
楊媽媽看著今天太陽不錯,於是把飯菜擺在了院子裏。一大家子人剛剛坐好,門鈴響了。
楊如有些奇怪的看了看飯桌上的人,沒錯,齊了啊!這個點兒上到底是誰啊?大年初一查電表的也放假吧?
秦康站起來去開門一看,是楊如的大舅舅一家三口子踩著飯點來了。
大舅媽周玲進門看見大家都坐好了,飯桌上還有個沒見過的外國老太太,一開口就不討喜:“咱們家團年怎麽叫了外人都不通知我們一家人?”
楊如小舅媽條件反射般的秒懟:“說得這是什麽話?這沒通知你你不也來了麽?這麽多年了,哪年大年初一不是在大姐家聚會的,還要怎麽通知?”
哪知今天周玲特別大氣,嗬嗬笑道:“我不過也是隨口說了句場麵話,你哪來那麽多話懟我。”
楊如頓時覺得一陣頭疼,心生不祥之感……
她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犯賤了,特麽的總覺得不挑事的周玲,真是讓人滿心的不踏實……
因為新加了人,胡媽媽忙去拿了碗筷,秦康則按住了已經站起來的楊如和胡玫,自己跑去搬凳子。
一家人舉杯的時候大家難免要恭喜張琴,由於她在《太後》一劇中的出色表演,她最近拿到了好幾個代言,賺錢賺到手軟。
張琴笑眯眯的接受了大家的恭喜,還豪爽的幹了一杯,椰奶。
這些年隨著經濟越來越寬裕,見的世麵越來越多,張琴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一說話就臉紅的姑娘了,舉手投足間十分大氣,有點往氣場三米的方向發展。
就連威爾遜夫人都真誠的誇她把烏拉那拉氏給演活了,還說整個《太後》這部劇就張琴演得最好。
老太太的誇讚讓張琴尤為高興,對於這個在自己一窮二白的時候就常年給自己寄堅果的老人,張琴打心眼裏覺得感激,對老太太的意見特別看重。
周玲也滿臉笑意的端著杯子向張琴敬酒,uu看書 .uuah張琴輕輕挑了挑眉,淡定的再次端起了她的椰奶。
吃過午飯,品嚐過了蓮藕排骨湯和竹筍肉片的鮮美後,威爾遜夫人默默決定回家在自家院子裏開辟一小塊荷塘,再種幾叢竹子,她連地方都想好了……
午飯過後,照例是男人們擺上麻將,打牌的打牌,買馬的買馬,女人們則是坐在一起聊天。
聊天嘛,難免就要聊到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太後》了,畢竟烏拉那拉氏的扮演者就坐在大家中間嘛,什麽片場花絮,明星的小道消息之類的,都是女眷們最喜歡的話題了。就連楊如的表妹孫那個慕青都興致盎然的留在客廳聽大人們聊天。
現在大家也知道《太後》是楊媽媽旗下的子公司如康文化傳媒公司投資拍攝的了,片尾明明白白的打著如康的名字,這個騙不了人。不過楊媽媽也早就跟家裏人解(顯)釋(擺)過了,這個文化傳媒公司是楊如和秦康兩個小孩子搞的,她和秦爸爸除了給了五十萬起步資金外,就再也沒插手過任何事務了,結果沒想到兩個孩子還把這五十萬給這算成了股份,帶著他們掙了不少錢。
楊媽媽和秦爸爸不知道的是,這五十萬起步資金楊如和秦康其實根本不需要,完全是孝順兩位長輩的股份,不然他們還不知道得意成什麽樣子。
此時張琴正說到過完年她就要進《太後》二的劇組了,大舅媽周玲笑著打斷她的話問道:“如如,你看在《太後》二給舅媽安排個什麽角色合適?”
再說她自己當年上小學的綽號也不少嘛……
今年燒香因為有威爾遜夫人和葉新兩個新人在,因此楊如和秦康沒有直奔觀音像前,而是先和長輩們一起完成燒香儀式後,才和葉川一起帶著兩位新人一邊走一邊介紹。
白天的文殊院威爾遜夫人是來過的,還來了好幾次,因為她特別喜歡旁邊文殊坊的小吃,可是夜晚的文殊坊她卻是第一次來。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家喜歡在看完春晚後,去寺廟燒一炷香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文殊院的夜晚早不似楊如家一開始去的時候那麽冷清,整座寺廟燈火通明,在四周一片夜色的襯托下顯得尤為聖神莊嚴。
文殊院麵積極大,大半夜的想逛完根本不可能,楊如和秦康帶著大家去參觀了幾處主要建築後便回到觀音像前,慎重的輪流燒了香,嘮完嗑後,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照例是楊家兄弟姐妹的聚會,今年有胡玫母女幫忙,楊媽媽和秦爸爸還算輕鬆,威爾遜夫人還友情提供了聖誕套餐,也算是今年聚會和往年比不一樣的一點體驗了。
最早到的是住得最近的小舅舅和小舅媽,他們兩口子和楊如家在同一小區,一大早就上門幫忙。嗯,小舅舅是幫忙,小舅媽張琴身體不好,小舅舅一貫舍不得張琴在家手沾上點陽春水的,因此張琴來了之後也無非是幹些在一邊打下手遞點東西什麽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她也很快就被楊媽媽趕出了廚房。楊媽媽把張琴帶到工作間,抱出一堆今年夏裝的設計圖,讓張琴看看有沒有什麽修改意見。
九十點鍾的時候,李家人就到齊了,然後進入萬年不變的男人曬太陽聊天,女人廚房忙碌模式。
哪怕是平時在家耳朵耙得一比,家務事包幹的孫莎莎,呃孫慕青她爹,此刻也膽大包天的開啟了大老爺們兒模式,心安理得的坐在院子裏吞雲吐霧。
值得一提的是,準備午飯的時候,威爾遜夫人被廚房中豐富的食材給驚呆了。
她拿起一截藕問道:“這不是蓮花的根莖麽?原來這個還可以吃?”
楊媽媽笑道:“我們管這個叫藕,你們英國人不吃這個麽?我們家如如特別愛吃這個,可以燉湯也可以炒肉,待會兒你也嚐嚐。”
威爾遜夫人點了點頭,又拿起一根竹筍,這玩意兒她在首都菜市場也見過,她知道這是竹子的幼年形態,但是卻不知道怎麽吃。竹子的作用在她的腦子裏是用來做釣魚竿的,沒想到還可以吃它的孩子!
楊媽媽繼續用憋足的普通話介紹道:“這個叫筍子,切成筍片炒肉特別香,還可以熏製過後用來燒肉和涼拌。今天我們吃竹筍炒肉,過兩天我再做個筍子燒肉給你嚐嚐。”
威爾遜夫人笑著跟楊媽媽道謝,不管什麽時候,華夏的美食都讓她難以說出拒絕的客套話。
這時楊如的姨媽在一邊補充發言:“竹子的作用才不隻是做釣魚竿呢,竹子削成篾條之後還可以用來打孩子!又疼又不至於傷筋動骨,可好使了!用篾條打孩子在我們這裏美其名曰請你吃‘竹筍炒肉’。”
在廚房偷嘴的劉明遠:……
威爾遜夫人:……
威爾遜夫人突然就覺得她中午一點都不想嚐試這道竹筍炒肉了……
今年在廚房幫忙的人手多,午飯也好得特別快。
楊媽媽看著今天太陽不錯,於是把飯菜擺在了院子裏。一大家子人剛剛坐好,門鈴響了。
楊如有些奇怪的看了看飯桌上的人,沒錯,齊了啊!這個點兒上到底是誰啊?大年初一查電表的也放假吧?
秦康站起來去開門一看,是楊如的大舅舅一家三口子踩著飯點來了。
大舅媽周玲進門看見大家都坐好了,飯桌上還有個沒見過的外國老太太,一開口就不討喜:“咱們家團年怎麽叫了外人都不通知我們一家人?”
楊如小舅媽條件反射般的秒懟:“說得這是什麽話?這沒通知你你不也來了麽?這麽多年了,哪年大年初一不是在大姐家聚會的,還要怎麽通知?”
哪知今天周玲特別大氣,嗬嗬笑道:“我不過也是隨口說了句場麵話,你哪來那麽多話懟我。”
楊如頓時覺得一陣頭疼,心生不祥之感……
她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犯賤了,特麽的總覺得不挑事的周玲,真是讓人滿心的不踏實……
因為新加了人,胡媽媽忙去拿了碗筷,秦康則按住了已經站起來的楊如和胡玫,自己跑去搬凳子。
一家人舉杯的時候大家難免要恭喜張琴,由於她在《太後》一劇中的出色表演,她最近拿到了好幾個代言,賺錢賺到手軟。
張琴笑眯眯的接受了大家的恭喜,還豪爽的幹了一杯,椰奶。
這些年隨著經濟越來越寬裕,見的世麵越來越多,張琴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一說話就臉紅的姑娘了,舉手投足間十分大氣,有點往氣場三米的方向發展。
就連威爾遜夫人都真誠的誇她把烏拉那拉氏給演活了,還說整個《太後》這部劇就張琴演得最好。
老太太的誇讚讓張琴尤為高興,對於這個在自己一窮二白的時候就常年給自己寄堅果的老人,張琴打心眼裏覺得感激,對老太太的意見特別看重。
周玲也滿臉笑意的端著杯子向張琴敬酒,uu看書 .uuah張琴輕輕挑了挑眉,淡定的再次端起了她的椰奶。
吃過午飯,品嚐過了蓮藕排骨湯和竹筍肉片的鮮美後,威爾遜夫人默默決定回家在自家院子裏開辟一小塊荷塘,再種幾叢竹子,她連地方都想好了……
午飯過後,照例是男人們擺上麻將,打牌的打牌,買馬的買馬,女人們則是坐在一起聊天。
聊天嘛,難免就要聊到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太後》了,畢竟烏拉那拉氏的扮演者就坐在大家中間嘛,什麽片場花絮,明星的小道消息之類的,都是女眷們最喜歡的話題了。就連楊如的表妹孫那個慕青都興致盎然的留在客廳聽大人們聊天。
現在大家也知道《太後》是楊媽媽旗下的子公司如康文化傳媒公司投資拍攝的了,片尾明明白白的打著如康的名字,這個騙不了人。不過楊媽媽也早就跟家裏人解(顯)釋(擺)過了,這個文化傳媒公司是楊如和秦康兩個小孩子搞的,她和秦爸爸除了給了五十萬起步資金外,就再也沒插手過任何事務了,結果沒想到兩個孩子還把這五十萬給這算成了股份,帶著他們掙了不少錢。
楊媽媽和秦爸爸不知道的是,這五十萬起步資金楊如和秦康其實根本不需要,完全是孝順兩位長輩的股份,不然他們還不知道得意成什麽樣子。
此時張琴正說到過完年她就要進《太後》二的劇組了,大舅媽周玲笑著打斷她的話問道:“如如,你看在《太後》二給舅媽安排個什麽角色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