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鵬在家找盡了各種理由,都無法阻止他的老母親的母愛大爆發。
楊如聽了好奇的問道:“你老娘這是打算按揭還是全款?你家不至於付個首付都要傾家蕩產,賣金賣車的吧?你爹就算再兩袖清風,也不至於混這麽慘吧?”
袁鵬哭喪著臉道:“全款,我媽覺得平白付一大筆利息給銀行是大傻子才幹的事!與其連續幾十年每個月一睜眼啥都不幹就欠一筆巨款,還不如緊一緊褲腰帶,就艱難眼下這幾年,挺過這幾年就又是一條好漢了。”
楚思明想了想,幫袁鵬出主意道:“這樣,你回去瘋狂暗示你媽,就說我們家的人買房都貸款,我們家的人覺得有銀行的錢不花偏要花自己的,那才叫大傻子!你看如如她媽就夠壕了吧,現在是蓉市知名企業家,人家在蓉市新買的別墅也是貸款,而且還是聽了我媽的建議,你就把這事兒跟你媽說說看,你媽也是認識如如的。”
袁鵬忍不住叫道:“不是吧我說,我在方莊已經有兩套房子了,我還買房來幹嘛啊?我們討論的不應該是怎麽阻止我老母親在方莊買房麽!?”
楊如問道:“你方莊的房子,現在漲了多少了?”
袁鵬懵道:“翻幾倍了。這和阻止我老母親買房有啥關係?”
楊如兩手一攤,替袁鵬分析道:“你看看,你啥都沒幹,資產就翻幾倍了,還有比這個賺錢更容易的麽?你爸媽存死工資有買房來得快麽?如果阿姨買得起房,又不影響你們現有生活質量,那我們為什麽要阻止她?與其把錢放在銀行貶值,還不如用銀行的錢買成房子呢!躺著掙錢不是?而且如果你心疼你爹媽的話,房貸錢你可以自己還嘛,反正你現在也是住在思明的四合院裏,你把你方莊的兩套房子一起租出去還貸,東西搬過來扔你自己那間四合院裏堆著。你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隨便找個打工、兼職或者幫導師做項目之類的借口就行了。”
袁鵬恍然大悟,美滋滋的回家去動員他老娘貸款買房了。
第二天袁鵬又哭喪著臉跑來了。
楊如奇道:“這又是怎麽了?莫非沒說服你媽?不能啊,你媽一向對思明家很迷信啊!”
袁鵬垂頭喪氣道:“不是,說服了,我一說她就服了。可我媽說,反正都是玩銀行的錢了,要玩就玩把大的,幹脆貸款在亞運村買房,還要買個大戶型。亞運村的大戶型你知道多大麽,兩三百個平方呢!那種大戶型,首付多了我們家依然要傾家蕩產,可房貸多了我根本就還不起!”
楊如:……
好吧,袁媽媽可真是個狠角色!
最終,在袁鵬和袁爸爸的共同努力下,袁媽媽做出了讓步,袁爸爸的夏利車得以保留,然後一家三口一起勒緊褲腰帶還房貸。
不過硬氣的袁媽媽自己的金首飾一件都沒留住,也沒開口找袁鵬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一分錢。
***
三月是開學的季節,也是楊如和首都文化出版社合約到期的日子。
出版社那邊自霍書白辭職起,就知道和秦時明月續約無望,因此啟動了備用方案,在某一期的《小說大王》中刊發了麵向廣大讀者征集優秀小說稿件的公告,然後將《小說大王》中秦時明月文章的比例逐步縮減,開始插入其他作者的文章,《小說大王》從此結束了由秦時明月一人供稿的局麵。
一開始反響自然是很熱烈的,大量的稿件湧向出版社,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小說,可惜絕大多數都是短篇,偶有中長篇,要麽就是傳統題材的小說,要麽就是模仿秦時明月的痕跡很濃。
出版社這麽做頭兩期還沒有多大的問題,可是越往後走,秦時明月稿件所占的分量就越來越少,讀者也不是傻的,他們訂閱這本雜誌是為了追秦時明月的三篇小說,現在大量其他作家的中短篇小說穿插在其中,眼見還有完全取代的趨勢,變成短篇小說集,那《小說大王》和《故事會》還有什麽區別?
當讀者想明白了這一點後,《小說大王》的零售銷量便一落千丈,讀者們都覺得與其每個月花一樣的錢看越來越少的內容,還不如憋到明年四月等出整本書時購買更劃算。然而讀者想多了,以前出版社四月出整套書是連同五六月甚至七月期刊的內容一起才夠一本書的字數,現在他們有個鬼的五六七,四月的稿件都拿不出來,三月秦時明月的合同就到期了,總不可能連整本書的字數也一起縮水吧。
每個月單獨購買的讀者還可以停止購買寄望於出書,uu看書 .uukanshu.om全年訂閱的讀者怎麽辦?這相當於供貨商在收到貨款後突然單方麵更改了購買內容,還無法退貨退款。於是大量的抗議信件湧向出版社,大多是全年訂閱的讀者。此外出版社對外可查的那部電話也被憤怒的讀者打爆了,全是投訴或者要求退款的,甚至還有讀者到消費者協會去投訴出版社欺詐讀者的。
緊接著又到了年底開始開展次年雜誌銷售工作的時候,往年到這個時候出版社的人都是滿臉喜氣洋洋,可今年,訂閱《小說大王》的讀者十不存一。
大家都在觀望,如果出版社繼續壓縮秦時明月小說的內容,大家就徹底放棄雜誌,直接等發書。如果出版社聽從民意改邪歸正,那讀者每個月買零售就行了,反正兩者差價也不是特別大。
出版社倒是想改邪歸正來著,可是秦時明月卻已經徹底失聯了。
新來的總編周鵬舉現在心裏慌得一比,他發現自己現在就是想服軟都找不到人了。周鵬舉完全沒有想到霍書白盡然如此硬氣,直接辭職了不說,連單位以前分的福利房都賣了。出版社僅有的幾個霍書白的鐵杆對霍書白的下落也是一問三不知,至於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也隻有鬼才知道了。
原本隻要霍書白在,即便秦時明月不再和出版社續約,那背鍋的人也是霍書白,去上級單位去背書的是霍書白,麵對單位職工指責的人也是霍書白。
可是霍書白辭職了,但職工的憤怒總要有個人來承擔吧,於是逼走霍書白的周鵬舉就成了這個幸運兒……
楊如聽了好奇的問道:“你老娘這是打算按揭還是全款?你家不至於付個首付都要傾家蕩產,賣金賣車的吧?你爹就算再兩袖清風,也不至於混這麽慘吧?”
袁鵬哭喪著臉道:“全款,我媽覺得平白付一大筆利息給銀行是大傻子才幹的事!與其連續幾十年每個月一睜眼啥都不幹就欠一筆巨款,還不如緊一緊褲腰帶,就艱難眼下這幾年,挺過這幾年就又是一條好漢了。”
楚思明想了想,幫袁鵬出主意道:“這樣,你回去瘋狂暗示你媽,就說我們家的人買房都貸款,我們家的人覺得有銀行的錢不花偏要花自己的,那才叫大傻子!你看如如她媽就夠壕了吧,現在是蓉市知名企業家,人家在蓉市新買的別墅也是貸款,而且還是聽了我媽的建議,你就把這事兒跟你媽說說看,你媽也是認識如如的。”
袁鵬忍不住叫道:“不是吧我說,我在方莊已經有兩套房子了,我還買房來幹嘛啊?我們討論的不應該是怎麽阻止我老母親在方莊買房麽!?”
楊如問道:“你方莊的房子,現在漲了多少了?”
袁鵬懵道:“翻幾倍了。這和阻止我老母親買房有啥關係?”
楊如兩手一攤,替袁鵬分析道:“你看看,你啥都沒幹,資產就翻幾倍了,還有比這個賺錢更容易的麽?你爸媽存死工資有買房來得快麽?如果阿姨買得起房,又不影響你們現有生活質量,那我們為什麽要阻止她?與其把錢放在銀行貶值,還不如用銀行的錢買成房子呢!躺著掙錢不是?而且如果你心疼你爹媽的話,房貸錢你可以自己還嘛,反正你現在也是住在思明的四合院裏,你把你方莊的兩套房子一起租出去還貸,東西搬過來扔你自己那間四合院裏堆著。你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隨便找個打工、兼職或者幫導師做項目之類的借口就行了。”
袁鵬恍然大悟,美滋滋的回家去動員他老娘貸款買房了。
第二天袁鵬又哭喪著臉跑來了。
楊如奇道:“這又是怎麽了?莫非沒說服你媽?不能啊,你媽一向對思明家很迷信啊!”
袁鵬垂頭喪氣道:“不是,說服了,我一說她就服了。可我媽說,反正都是玩銀行的錢了,要玩就玩把大的,幹脆貸款在亞運村買房,還要買個大戶型。亞運村的大戶型你知道多大麽,兩三百個平方呢!那種大戶型,首付多了我們家依然要傾家蕩產,可房貸多了我根本就還不起!”
楊如:……
好吧,袁媽媽可真是個狠角色!
最終,在袁鵬和袁爸爸的共同努力下,袁媽媽做出了讓步,袁爸爸的夏利車得以保留,然後一家三口一起勒緊褲腰帶還房貸。
不過硬氣的袁媽媽自己的金首飾一件都沒留住,也沒開口找袁鵬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一分錢。
***
三月是開學的季節,也是楊如和首都文化出版社合約到期的日子。
出版社那邊自霍書白辭職起,就知道和秦時明月續約無望,因此啟動了備用方案,在某一期的《小說大王》中刊發了麵向廣大讀者征集優秀小說稿件的公告,然後將《小說大王》中秦時明月文章的比例逐步縮減,開始插入其他作者的文章,《小說大王》從此結束了由秦時明月一人供稿的局麵。
一開始反響自然是很熱烈的,大量的稿件湧向出版社,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小說,可惜絕大多數都是短篇,偶有中長篇,要麽就是傳統題材的小說,要麽就是模仿秦時明月的痕跡很濃。
出版社這麽做頭兩期還沒有多大的問題,可是越往後走,秦時明月稿件所占的分量就越來越少,讀者也不是傻的,他們訂閱這本雜誌是為了追秦時明月的三篇小說,現在大量其他作家的中短篇小說穿插在其中,眼見還有完全取代的趨勢,變成短篇小說集,那《小說大王》和《故事會》還有什麽區別?
當讀者想明白了這一點後,《小說大王》的零售銷量便一落千丈,讀者們都覺得與其每個月花一樣的錢看越來越少的內容,還不如憋到明年四月等出整本書時購買更劃算。然而讀者想多了,以前出版社四月出整套書是連同五六月甚至七月期刊的內容一起才夠一本書的字數,現在他們有個鬼的五六七,四月的稿件都拿不出來,三月秦時明月的合同就到期了,總不可能連整本書的字數也一起縮水吧。
每個月單獨購買的讀者還可以停止購買寄望於出書,uu看書 .uukanshu.om全年訂閱的讀者怎麽辦?這相當於供貨商在收到貨款後突然單方麵更改了購買內容,還無法退貨退款。於是大量的抗議信件湧向出版社,大多是全年訂閱的讀者。此外出版社對外可查的那部電話也被憤怒的讀者打爆了,全是投訴或者要求退款的,甚至還有讀者到消費者協會去投訴出版社欺詐讀者的。
緊接著又到了年底開始開展次年雜誌銷售工作的時候,往年到這個時候出版社的人都是滿臉喜氣洋洋,可今年,訂閱《小說大王》的讀者十不存一。
大家都在觀望,如果出版社繼續壓縮秦時明月小說的內容,大家就徹底放棄雜誌,直接等發書。如果出版社聽從民意改邪歸正,那讀者每個月買零售就行了,反正兩者差價也不是特別大。
出版社倒是想改邪歸正來著,可是秦時明月卻已經徹底失聯了。
新來的總編周鵬舉現在心裏慌得一比,他發現自己現在就是想服軟都找不到人了。周鵬舉完全沒有想到霍書白盡然如此硬氣,直接辭職了不說,連單位以前分的福利房都賣了。出版社僅有的幾個霍書白的鐵杆對霍書白的下落也是一問三不知,至於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也隻有鬼才知道了。
原本隻要霍書白在,即便秦時明月不再和出版社續約,那背鍋的人也是霍書白,去上級單位去背書的是霍書白,麵對單位職工指責的人也是霍書白。
可是霍書白辭職了,但職工的憤怒總要有個人來承擔吧,於是逼走霍書白的周鵬舉就成了這個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