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明看著徐媛臉上變換的神色,心中再明白她的想法不過了。換成是誰,都無法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有辦雜誌的能力。
他沒有讓徐媛為難太久,便主動說道:“我知道嫂子心裏肯定覺得我狂得沒邊了,其實我今天來找您並不是空著手跑來為難您的,我還帶了四十多萬字的手稿。您要是有這方麵的朋友,我就把手稿給您,您拿去找他們看看行不行,如果你的朋友看了不行,那我也沒有二話,絕不糾纏。我隻是想找您幫忙推薦一個渠道,並不是非要逼著您陪我胡鬧。”
徐媛聽了這話,心裏不由琢磨開了,她這小叔子,竟然是帶著手稿來的!小叔子將來準備從商的事,以及選擇從商的理由,公公和婆婆已經跟她丈夫說了,丈夫一個七尺男兒,當時感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說實話,連她聽了都覺得很感動,可感動之餘,更多的是竊喜。這麽一來,家裏的這些老一輩積攢下來的政治資源,可就都是他家思聰和陽陽的了!這個情欠得有些大發了!可能小叔子現在年紀還小,還不明白他放棄從政到底意味著什麽,可他總有長大的一天,將來萬一回過味來,翻臉不認當初說的話,難不成公公婆婆還會強行攔著不成?
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楚思明這小叔子對經商興趣正濃的時候讓他嚐到足夠的甜頭,讓他再也不想回到從政這條路上來。
徐媛並不是不喜歡楚思明,隻是和楚思明比起來,她更在意楚思聰和楚陽的前程罷了。一個家族的政治資源就那麽多,別人多用了一分,自家便少用一分。如果能既不影響自己丈夫兒子的利益,又順了小叔子的意,那豈不是兩全其美?再說,自己娘家現在雖然有錢,也願意支持思聰,可是到了下一代,新的徐家家主還能不能像現在支持自己丈夫這麽支持自己的兒子?要知道徐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存在資源之爭!可要是小叔也從商,那就不一樣了。小叔和自己丈夫關係親厚,和自己的兒子年紀也相差不遠,且叔侄兩個關係一向親密。以後兄弟叔侄從政的從政,從商的從商,便可以相互援手。
眼下這個事情,倒的確是個機會。她還真認識首都文化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如果真像小叔子要求的那樣,自己根本不用費什麽事,隻需要麻煩朋友看個稿子而已,不過是請客吃頓飯的事兒。可若是成了,這就是兩麵賣人情了,她可是知道一些出版社的頭疼事。
想到這裏,徐媛心裏便拿定了主意,對楚思明笑道:“嫂子還真有朋友在首都文化出版社工作,現在可以把你的稿子交給我了吧?你這孩子,這是跟誰學的?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楚思明這才從書包裏拿出厚厚的一疊手稿複印件,珍而重之的交給徐媛。
徐媛接過手稿來先隨意翻了幾頁,心裏暗讚了一聲“好字”。看這字跡,倒是像個成年人,心中不由為小叔子擔心起來,怕他被人哄了去,於是問道:“這秦時明月和你是什麽關係?我看這個人可不像個小孩子,你們收益怎麽分成說好了麽?你可別被人騙了。”
楚思明心中微暖,沒有提作者和自己的關係,隻是笑道:“嫂子放心,收益五五分成,定了合同的。到時稿費您直接匯到我賬上,由我來分配。”
徐媛聽了心下更有些發毛,追問道:“五五分?哪個作者那麽大方?你的合同呢,拿來我幫你看看!”
楚思明哪有什麽合同!哪有爹幫閨女出書還要立合同的!
心裏雖虛,嘴上卻硬道:“嫂子你盡管放心,我朋友因為個人原因,根本不方便出麵,交稿收益等一應事情全權歸我處理。她也知道自己沒有發行渠道,所以才找我幫忙。你先找人看看稿子行不行,若是稿子不行,現在說分成什麽的都是白搭。”
徐媛一想也是這個理,那就先找老霍看看稿子質量如何再說。她一向會做人,當著楚思明的麵便給首都文化出版社的主編霍書白打了個電話,兩人愉快的敲定明天中午一起在徐媛家附近的一家餐館吃飯順便交稿。
楚思明見狀心中大定,當下也不願再多打擾自己的嫂子,再三叮囑其暫時對全家保密後,心滿意足的離開。
徐媛自然是滿口答應,此事就算要說,也不在眼下。
楚思明走後,徐媛看著手裏也沒什麽事,孩子送回了娘家,丈夫今晚也不回來,便拿起楚思明給她的手稿,靠在沙發上開始翻看。她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作品,讓小叔子如此自信。
這一看,便根本停不下來。徐媛從來沒有見過哪本書,能像這本一樣在一開頭就牢牢吸引自己目光的!
她哪裏知道,uu看書 w.kanshu楊如前世作為網文作者,在她那個圈子裏,盛行著一種名曰“黃金三章”的套路……
徐媛看得連晚飯都沒顧上吃,餓了就隨便吃了點楚陽的零食應付過去,等她再次抬頭時,窗外已經黑透了。她看了看牆上的掛鍾,指針指向了八點半,她想了一下,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文稿,往楚家二老那邊去了個電話。
正好是楚思明接的電話。
事實上楚思明自從下午回了爺爺奶奶家就一直在搶著接電話。直到此時,他終於等到了他想等的電話。
徐媛見接電話的是楚思明,便直接開門見山道:“思明,是我,嫂子,你那邊現在方便說話麽?”
楚思明故作鎮定道:“方便,嫂子您說。”
徐媛道:“思明,你下午留在嫂子這裏的手稿,我剛才看了一下,這故事很有新意,也很吸引人,如果後麵的內容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準,我看出版社那邊應該問題不大。隻是這事兒你真的能做主?不要嫂子再幫你看看人了?”
楚思明低聲道:“你放心嫂子,肯定能行的。其實人咱爸媽也是認識的,也是他們很喜歡的晚輩,家裏常來常往的,隻是暫時不想讓大人們知道而已,不會一直瞞著的!我們也是想做出點成績來給大人看看!”
徐媛一聽,作者和楚家算是通家之好,心放下一大半來。既然是知道些楚家身份的人,又是在蓉市的地界上,怕是不敢亂占她小叔子的便宜。於是她叮囑了幾句後便急吼吼的放下了電話,她還要繼續去看手稿呢。
他沒有讓徐媛為難太久,便主動說道:“我知道嫂子心裏肯定覺得我狂得沒邊了,其實我今天來找您並不是空著手跑來為難您的,我還帶了四十多萬字的手稿。您要是有這方麵的朋友,我就把手稿給您,您拿去找他們看看行不行,如果你的朋友看了不行,那我也沒有二話,絕不糾纏。我隻是想找您幫忙推薦一個渠道,並不是非要逼著您陪我胡鬧。”
徐媛聽了這話,心裏不由琢磨開了,她這小叔子,竟然是帶著手稿來的!小叔子將來準備從商的事,以及選擇從商的理由,公公和婆婆已經跟她丈夫說了,丈夫一個七尺男兒,當時感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說實話,連她聽了都覺得很感動,可感動之餘,更多的是竊喜。這麽一來,家裏的這些老一輩積攢下來的政治資源,可就都是他家思聰和陽陽的了!這個情欠得有些大發了!可能小叔子現在年紀還小,還不明白他放棄從政到底意味著什麽,可他總有長大的一天,將來萬一回過味來,翻臉不認當初說的話,難不成公公婆婆還會強行攔著不成?
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楚思明這小叔子對經商興趣正濃的時候讓他嚐到足夠的甜頭,讓他再也不想回到從政這條路上來。
徐媛並不是不喜歡楚思明,隻是和楚思明比起來,她更在意楚思聰和楚陽的前程罷了。一個家族的政治資源就那麽多,別人多用了一分,自家便少用一分。如果能既不影響自己丈夫兒子的利益,又順了小叔子的意,那豈不是兩全其美?再說,自己娘家現在雖然有錢,也願意支持思聰,可是到了下一代,新的徐家家主還能不能像現在支持自己丈夫這麽支持自己的兒子?要知道徐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存在資源之爭!可要是小叔也從商,那就不一樣了。小叔和自己丈夫關係親厚,和自己的兒子年紀也相差不遠,且叔侄兩個關係一向親密。以後兄弟叔侄從政的從政,從商的從商,便可以相互援手。
眼下這個事情,倒的確是個機會。她還真認識首都文化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如果真像小叔子要求的那樣,自己根本不用費什麽事,隻需要麻煩朋友看個稿子而已,不過是請客吃頓飯的事兒。可若是成了,這就是兩麵賣人情了,她可是知道一些出版社的頭疼事。
想到這裏,徐媛心裏便拿定了主意,對楚思明笑道:“嫂子還真有朋友在首都文化出版社工作,現在可以把你的稿子交給我了吧?你這孩子,這是跟誰學的?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楚思明這才從書包裏拿出厚厚的一疊手稿複印件,珍而重之的交給徐媛。
徐媛接過手稿來先隨意翻了幾頁,心裏暗讚了一聲“好字”。看這字跡,倒是像個成年人,心中不由為小叔子擔心起來,怕他被人哄了去,於是問道:“這秦時明月和你是什麽關係?我看這個人可不像個小孩子,你們收益怎麽分成說好了麽?你可別被人騙了。”
楚思明心中微暖,沒有提作者和自己的關係,隻是笑道:“嫂子放心,收益五五分成,定了合同的。到時稿費您直接匯到我賬上,由我來分配。”
徐媛聽了心下更有些發毛,追問道:“五五分?哪個作者那麽大方?你的合同呢,拿來我幫你看看!”
楚思明哪有什麽合同!哪有爹幫閨女出書還要立合同的!
心裏雖虛,嘴上卻硬道:“嫂子你盡管放心,我朋友因為個人原因,根本不方便出麵,交稿收益等一應事情全權歸我處理。她也知道自己沒有發行渠道,所以才找我幫忙。你先找人看看稿子行不行,若是稿子不行,現在說分成什麽的都是白搭。”
徐媛一想也是這個理,那就先找老霍看看稿子質量如何再說。她一向會做人,當著楚思明的麵便給首都文化出版社的主編霍書白打了個電話,兩人愉快的敲定明天中午一起在徐媛家附近的一家餐館吃飯順便交稿。
楚思明見狀心中大定,當下也不願再多打擾自己的嫂子,再三叮囑其暫時對全家保密後,心滿意足的離開。
徐媛自然是滿口答應,此事就算要說,也不在眼下。
楚思明走後,徐媛看著手裏也沒什麽事,孩子送回了娘家,丈夫今晚也不回來,便拿起楚思明給她的手稿,靠在沙發上開始翻看。她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麽作品,讓小叔子如此自信。
這一看,便根本停不下來。徐媛從來沒有見過哪本書,能像這本一樣在一開頭就牢牢吸引自己目光的!
她哪裏知道,uu看書 w.kanshu楊如前世作為網文作者,在她那個圈子裏,盛行著一種名曰“黃金三章”的套路……
徐媛看得連晚飯都沒顧上吃,餓了就隨便吃了點楚陽的零食應付過去,等她再次抬頭時,窗外已經黑透了。她看了看牆上的掛鍾,指針指向了八點半,她想了一下,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文稿,往楚家二老那邊去了個電話。
正好是楚思明接的電話。
事實上楚思明自從下午回了爺爺奶奶家就一直在搶著接電話。直到此時,他終於等到了他想等的電話。
徐媛見接電話的是楚思明,便直接開門見山道:“思明,是我,嫂子,你那邊現在方便說話麽?”
楚思明故作鎮定道:“方便,嫂子您說。”
徐媛道:“思明,你下午留在嫂子這裏的手稿,我剛才看了一下,這故事很有新意,也很吸引人,如果後麵的內容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準,我看出版社那邊應該問題不大。隻是這事兒你真的能做主?不要嫂子再幫你看看人了?”
楚思明低聲道:“你放心嫂子,肯定能行的。其實人咱爸媽也是認識的,也是他們很喜歡的晚輩,家裏常來常往的,隻是暫時不想讓大人們知道而已,不會一直瞞著的!我們也是想做出點成績來給大人看看!”
徐媛一聽,作者和楚家算是通家之好,心放下一大半來。既然是知道些楚家身份的人,又是在蓉市的地界上,怕是不敢亂占她小叔子的便宜。於是她叮囑了幾句後便急吼吼的放下了電話,她還要繼續去看手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