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年計劃(2)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作者:裸奔在天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個大項目公布後,在袁世凱的授意下,文增瑞開始撥來,不一會他停下手裏的動作皺眉道:“元,照這樣花錢法,估計我們手裏這點資金根本不夠……”
袁世凱大笑道:“哈哈……所以我剛才看你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樣子,還以為今年可以過個富裕年,沒料到還是一樣當窮人。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好吧,說完了花錢的項目,下麵我說說賺錢的法子吧!”
聽到賺錢,反應最大的是文增瑞:“有啥好法子?”
袁世凱道:“我們現在呆的是什麽地方?江蘇——中國工、商、農最達的地區!而且現在我們五個資金來源上,最有潛力可挖的就是兩江地區的財政收入以及江南工商總會的收益,所以這幾年,隻要好好的經營好兩江,把民用工業、商業、農業都展上去,那麽錢就會嘩嘩的!”
文增瑞道:“元,恐怕這幾個方麵都不太好辦……現在江南民用工業原料來源,特別是印染需要的硝、硫磺等礦產嚴重不足。而且所有洋務工廠除了李鴻章開的,就是外國人辦的,各個行業基本處於壟斷狀態,恐怕我們很難涉足……”
馬格裏附和道:“是啊,三省商業,特別是最賺錢的內陸航運,完全處於洋人和洋務派那幫人的控製中。前兩年,輪船招商局和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簽訂了《齊價協定》,把內陸運輸的價格拉得很低,中國本土的航運公司完全沒有活路。要不是我們跟英國人有鴉片運輸的合同,恐怕也鬥不過他們!”
文增瑞又補充道:“江蘇這幾年的農業也不理想,每年地糧食產量都在下降。今年江蘇熟地畝產隻有400斤,連湖南都趕不上。好歹哪裏畝產能超過680。”
清朝,民族工業展的最大障礙就是朝廷的官辦專賣製度。按《大清律》除了鹽、鐵、茶官營外,金、銀、銅、錫、硝、硫磺等商品也由政府壟斷經營權。凡屬禁権商品,違禁製造、販賣,都要受到刑律的嚴厲懲罰。如雍正六年定例:“凡拿獲私販,務須究訊,買自何地,賣自何人,嚴緝窩頓之家,將該犯及窩頓之人。一並照興販私鹽例治罪。”販賣私鹽是什麽罪過?嚴重可斬滿門!這種高壓政策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得許多民用工業原料加工產業無法自主展。例如江蘇,由於印染業達,因此每年硝和硫磺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官辦的礦場、工廠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種供需極度矛盾先是阻礙了印染行業的展;其次造成產品價格高昂,無法與國外產品競爭;而且布商們為了得到原料,不得不向官員們行賄,滋生了大批貪官。
工業是一個體係,基礎的原料加工無法支持上層生產單位的需求,整個體係就無法健康地自主展。現在不僅民族工業獲取原料的途徑受到限製。就連盈利的流通領域——商業——也處於壟斷狀態,而這種壟斷在江蘇尤為突出。洋務運動是李鴻章的一個政治資本。因此江蘇的所有洋務工廠成了一個向慈禧邀功的籌碼,李鴻章對這些工廠的控製也就尤為嚴厲——上海織布局總辦是李鴻章的親信龔壽圖;江南機器局的總辦是聶緝椝;金陵機器製造局的總辦是郭道直;輪船招商董事任免權在李鴻章手裏。在洋務運動初期,江蘇地民用工商業基本處於外國人的壟斷狀態下,後來隨著洋務工廠的大量興辦,曾一度打破這種局麵。不過由於這些企業都有李鴻章大量的私人股份,他不可能允許民間出現能與這些工廠抗衡的民營企業,再加上他一直以來的親英態度,使得洋務興辦的結果是:各個行業從洋人寡頭壟斷變成了李鴻章和洋人多頭壟斷。
1877、1883,輪船招商局兩次與英美洋展開殘酷的水運業務競爭。李鴻章利用自己的身份。采取政府借貸以及漕運專營的策略,取得了商戰上地輝煌勝利——美國昌旗洋行破產,英國怡和、太古洋行遭到重創。不過在這種大好的局麵下,李鴻章“不敗而敗”。不僅與兩江洋行簽訂《齊價協定》,統一水運價格,而且還將漕運業務與兩家外國洋行平分!由於三家洋行有國家的漕運業務支持。因此定出的水運價格讓民間水運企業沒了活路。上海最大地民營水運企業——商船會館——瀕臨破產。為了生存,這些民間水運企業不得不與青幫、小刀會合作,涉足黑幫的走私、軍火生意,這種情況導致兩江地區治安嚴重惡化!
聽完馬格裏和文增瑞的話,袁世凱道:“都說完了?”
看袁世凱麵上不喜,文增瑞道:“說、說完了……”
袁世凱往椅子上一靠道:“你們二位是我地財神爺,現在是為兩江增收,今後還要為全國增收,賺錢得有招啊!”
馬格裏笑道:“元,不是我們沒招,關鍵是現在這種情況……”
袁世凱道:“好吧,我先給你們支個招——官、民、洋一盤棋布局,工、商、農一體化展!”
思索半天,文增瑞道:“元,恕我愚鈍……”
“哈哈……文先生要是愚鈍,恐怕這天下就沒幾個聰明人了!我來解釋一下吧!
“官、民、洋一盤棋布局,目的是解決大清專賣製度對民營輕工業的阻礙。(.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現在我們手裏的資本有三個部分:官辦資本,也就是我們的財政收入和工商總會的部分官屬資本;外國資本,也就是凱麗集團;第三是民間資本,工商總會以及地方上的遊資。若要輕工業形成流暢鏈條,必須有三個部分:原料采集、初加工生產單位、深加工生產單位。
“官辦資本投資民間急需,而
本又不能涉足的原料采集以及一級初加工,例如硫磺產。這樣不僅可以避開那些愚蠢的官辦專賣製度,而且還能為地方增收。外資投資中國中國輕工業鏈條最上層的、技術含量最高地綜合性深加工生產單位。例如機器被服廠、罐頭生產廠、機器食品加工廠等;在原料與頂層生產單位之間的聯係,就引導民間資本去完善,比如絲、屠宰、麵粉加工、紡紗這些投入成本較小、技術含量較低的原料初加工。”
文增瑞道:“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是有個難題。現在中國民間對機器生產的東西有種排斥心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難讓民眾接受。”
袁世凱笑道:“你別忘了,江蘇有一個國際化的港口城市——上海。一萬多外國移民加上無數的中國上流社會人士,使得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中國最開放、對內地消費習慣影響最大的區域。在產品選擇上,我們可以生產國內沒有,洋人極為需要,而中國將來肯定需要的類型。比如將來我們為了全民健康。必定要普及牙膏和牙刷,但現在中國沒有這種生產廠家,租界裏的洋人為了刷牙要從國外訂購。如果我們能夠興辦一家日化廠,生產牙膏牙刷,那麽肯定會引起租界洋人的廣泛購買。隻要租界流行地東西,不久後國內上流社會也會開始流行,而上流社會的流行也就意味著不民間會慢慢普及——這種推廣方式比我們官府去開講座都有效果,而且還不用花錢!”
馬格裏還是有些擔憂的問道:“就怕中國民間的原料初加工產品,難以達到機器化生產的要求,技術層次上差距太大了。”
袁世凱笑道:“工、商、農一體化展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外國產品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形成壟斷。根本原因就是其低廉的價格!而外國產品這種價格優勢建立在三個基礎上:其一,中國的政治因素。朝廷缺乏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二,國外技術先進、機械化規模生產,因此生產成本低;第三,外國工廠從殖民地獲取原料,所以原料采購成本低。對比外國與兩江的輕工業產品,有了我們地扶持,政治因素可以排除。隻要我們把技術水平與生產規模提高上去,那麽中國民營輕工業就能與外國產品打個平手;如果我們再能夠降低原料成本、特別是農產品成本,那麽輕工業就能趕超國外!要提高技術、降低農產品價格就必須實現輕工業、商業、農業的一體化展。
所謂一體化,就是在輕工業原料種植、初加工、深加工、銷售。四個環節中形成相對固定商業鏈,利用商業鏈統一行業生產技術標準,並控製生產規模。比如我們建設一個麵點加工廠,在興建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把工廠建了就完事大吉,而是要把產品代理、零售商、原料供應商、原料種植農民全部找到位,並且以商業合同地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供需鏈。這個供需鏈中,銷售商要提供市場需求信息,以此引導終極生產企業的產品選擇和生產規模。終極生產單位在合同中,要規定出初加工原料的技術標準,比如麵粉的精細程度等等。如果原料初加工企業如果無法達到這個技術標準,那麽終極生產企業對其進行一定的技術扶持,隻要在原料款中將技術扶持的費用減去即可。原料種植上,我們采取政府扶持的方式,讓某些區域變成專屬的種植區域,成為原料種植基地。我之所以讓民營資本先投資原料初加工,就是因為這種行業的技術含量低,民間資本有能力在短期內達到國外的水平。等今後所有地技術條件成熟,再把民族資本引向更高層次的生產單位,那麽就可以讓民族工業自主展!”
文增瑞道:“這兩年兩江三省的各種農作物不停的減收,恐怕……”
“江蘇農作物減收,不是我們地土地不好。相反的,蘇、、贛地沃野千裏,曾經是中國的糧倉。但是自滿清入關以來,朝廷提高農業產量地唯一辦法就是,增加種植麵積與耕種人數,從來沒有什麽農業技術扶持。以前地廣人稀,還有荒地可開,現在人口已經遠遠過剩——人多地少,加上戰亂不斷,減收是肯定的。要想讓農業展起來,第一個策略就是進行農業技術扶持!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產業鏈模式,將農業技術推廣到民間。
另一個製約農業展的因素就是現在的實物比例地租製。江蘇土地基本是熟地,經營多年,產量沒有理由低於其他地方,關鍵是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如今務農的人口一半要從地主手裏租種土地,而地租一般為36成產糧。你們想想,如果地租以固定銀子上交會有什麽樣的效果?”
文增瑞道:“我明白了……”
袁世凱笑道:“沒錯,實物地租雖然把風險分擔給了地主,但是同樣分擔了農民增收的收益。按照五成地租、一畝熟地正常產糧例。正常情況下,上交250糧食;減收100斤,於減收風險地主、佃戶各自承擔一半;增收100,上交300糧食,等於增收收益地主分去一半。這種增收不能得到全部收益,減產不用承擔所有風險的地租製度,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佃農的積極性。把地租以租銀的形式固定,那麽減產農民有壓力,增收農民有更大的收獲,嗬嗬……佃農們積極性當然會增加!而且如果工廠能跟這些佃農簽訂訂購合同,那意味著他們的農產品銷售沒有障礙,整個兩江地區的農產品增收指日可待!”
袁世凱大笑道:“哈哈……所以我剛才看你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樣子,還以為今年可以過個富裕年,沒料到還是一樣當窮人。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好吧,說完了花錢的項目,下麵我說說賺錢的法子吧!”
聽到賺錢,反應最大的是文增瑞:“有啥好法子?”
袁世凱道:“我們現在呆的是什麽地方?江蘇——中國工、商、農最達的地區!而且現在我們五個資金來源上,最有潛力可挖的就是兩江地區的財政收入以及江南工商總會的收益,所以這幾年,隻要好好的經營好兩江,把民用工業、商業、農業都展上去,那麽錢就會嘩嘩的!”
文增瑞道:“元,恐怕這幾個方麵都不太好辦……現在江南民用工業原料來源,特別是印染需要的硝、硫磺等礦產嚴重不足。而且所有洋務工廠除了李鴻章開的,就是外國人辦的,各個行業基本處於壟斷狀態,恐怕我們很難涉足……”
馬格裏附和道:“是啊,三省商業,特別是最賺錢的內陸航運,完全處於洋人和洋務派那幫人的控製中。前兩年,輪船招商局和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簽訂了《齊價協定》,把內陸運輸的價格拉得很低,中國本土的航運公司完全沒有活路。要不是我們跟英國人有鴉片運輸的合同,恐怕也鬥不過他們!”
文增瑞又補充道:“江蘇這幾年的農業也不理想,每年地糧食產量都在下降。今年江蘇熟地畝產隻有400斤,連湖南都趕不上。好歹哪裏畝產能超過680。”
清朝,民族工業展的最大障礙就是朝廷的官辦專賣製度。按《大清律》除了鹽、鐵、茶官營外,金、銀、銅、錫、硝、硫磺等商品也由政府壟斷經營權。凡屬禁権商品,違禁製造、販賣,都要受到刑律的嚴厲懲罰。如雍正六年定例:“凡拿獲私販,務須究訊,買自何地,賣自何人,嚴緝窩頓之家,將該犯及窩頓之人。一並照興販私鹽例治罪。”販賣私鹽是什麽罪過?嚴重可斬滿門!這種高壓政策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得許多民用工業原料加工產業無法自主展。例如江蘇,由於印染業達,因此每年硝和硫磺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官辦的礦場、工廠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種供需極度矛盾先是阻礙了印染行業的展;其次造成產品價格高昂,無法與國外產品競爭;而且布商們為了得到原料,不得不向官員們行賄,滋生了大批貪官。
工業是一個體係,基礎的原料加工無法支持上層生產單位的需求,整個體係就無法健康地自主展。現在不僅民族工業獲取原料的途徑受到限製。就連盈利的流通領域——商業——也處於壟斷狀態,而這種壟斷在江蘇尤為突出。洋務運動是李鴻章的一個政治資本。因此江蘇的所有洋務工廠成了一個向慈禧邀功的籌碼,李鴻章對這些工廠的控製也就尤為嚴厲——上海織布局總辦是李鴻章的親信龔壽圖;江南機器局的總辦是聶緝椝;金陵機器製造局的總辦是郭道直;輪船招商董事任免權在李鴻章手裏。在洋務運動初期,江蘇地民用工商業基本處於外國人的壟斷狀態下,後來隨著洋務工廠的大量興辦,曾一度打破這種局麵。不過由於這些企業都有李鴻章大量的私人股份,他不可能允許民間出現能與這些工廠抗衡的民營企業,再加上他一直以來的親英態度,使得洋務興辦的結果是:各個行業從洋人寡頭壟斷變成了李鴻章和洋人多頭壟斷。
1877、1883,輪船招商局兩次與英美洋展開殘酷的水運業務競爭。李鴻章利用自己的身份。采取政府借貸以及漕運專營的策略,取得了商戰上地輝煌勝利——美國昌旗洋行破產,英國怡和、太古洋行遭到重創。不過在這種大好的局麵下,李鴻章“不敗而敗”。不僅與兩江洋行簽訂《齊價協定》,統一水運價格,而且還將漕運業務與兩家外國洋行平分!由於三家洋行有國家的漕運業務支持。因此定出的水運價格讓民間水運企業沒了活路。上海最大地民營水運企業——商船會館——瀕臨破產。為了生存,這些民間水運企業不得不與青幫、小刀會合作,涉足黑幫的走私、軍火生意,這種情況導致兩江地區治安嚴重惡化!
聽完馬格裏和文增瑞的話,袁世凱道:“都說完了?”
看袁世凱麵上不喜,文增瑞道:“說、說完了……”
袁世凱往椅子上一靠道:“你們二位是我地財神爺,現在是為兩江增收,今後還要為全國增收,賺錢得有招啊!”
馬格裏笑道:“元,不是我們沒招,關鍵是現在這種情況……”
袁世凱道:“好吧,我先給你們支個招——官、民、洋一盤棋布局,工、商、農一體化展!”
思索半天,文增瑞道:“元,恕我愚鈍……”
“哈哈……文先生要是愚鈍,恐怕這天下就沒幾個聰明人了!我來解釋一下吧!
“官、民、洋一盤棋布局,目的是解決大清專賣製度對民營輕工業的阻礙。(.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現在我們手裏的資本有三個部分:官辦資本,也就是我們的財政收入和工商總會的部分官屬資本;外國資本,也就是凱麗集團;第三是民間資本,工商總會以及地方上的遊資。若要輕工業形成流暢鏈條,必須有三個部分:原料采集、初加工生產單位、深加工生產單位。
“官辦資本投資民間急需,而
本又不能涉足的原料采集以及一級初加工,例如硫磺產。這樣不僅可以避開那些愚蠢的官辦專賣製度,而且還能為地方增收。外資投資中國中國輕工業鏈條最上層的、技術含量最高地綜合性深加工生產單位。例如機器被服廠、罐頭生產廠、機器食品加工廠等;在原料與頂層生產單位之間的聯係,就引導民間資本去完善,比如絲、屠宰、麵粉加工、紡紗這些投入成本較小、技術含量較低的原料初加工。”
文增瑞道:“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是有個難題。現在中國民間對機器生產的東西有種排斥心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難讓民眾接受。”
袁世凱笑道:“你別忘了,江蘇有一個國際化的港口城市——上海。一萬多外國移民加上無數的中國上流社會人士,使得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中國最開放、對內地消費習慣影響最大的區域。在產品選擇上,我們可以生產國內沒有,洋人極為需要,而中國將來肯定需要的類型。比如將來我們為了全民健康。必定要普及牙膏和牙刷,但現在中國沒有這種生產廠家,租界裏的洋人為了刷牙要從國外訂購。如果我們能夠興辦一家日化廠,生產牙膏牙刷,那麽肯定會引起租界洋人的廣泛購買。隻要租界流行地東西,不久後國內上流社會也會開始流行,而上流社會的流行也就意味著不民間會慢慢普及——這種推廣方式比我們官府去開講座都有效果,而且還不用花錢!”
馬格裏還是有些擔憂的問道:“就怕中國民間的原料初加工產品,難以達到機器化生產的要求,技術層次上差距太大了。”
袁世凱笑道:“工、商、農一體化展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外國產品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形成壟斷。根本原因就是其低廉的價格!而外國產品這種價格優勢建立在三個基礎上:其一,中國的政治因素。朝廷缺乏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二,國外技術先進、機械化規模生產,因此生產成本低;第三,外國工廠從殖民地獲取原料,所以原料采購成本低。對比外國與兩江的輕工業產品,有了我們地扶持,政治因素可以排除。隻要我們把技術水平與生產規模提高上去,那麽中國民營輕工業就能與外國產品打個平手;如果我們再能夠降低原料成本、特別是農產品成本,那麽輕工業就能趕超國外!要提高技術、降低農產品價格就必須實現輕工業、商業、農業的一體化展。
所謂一體化,就是在輕工業原料種植、初加工、深加工、銷售。四個環節中形成相對固定商業鏈,利用商業鏈統一行業生產技術標準,並控製生產規模。比如我們建設一個麵點加工廠,在興建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把工廠建了就完事大吉,而是要把產品代理、零售商、原料供應商、原料種植農民全部找到位,並且以商業合同地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供需鏈。這個供需鏈中,銷售商要提供市場需求信息,以此引導終極生產企業的產品選擇和生產規模。終極生產單位在合同中,要規定出初加工原料的技術標準,比如麵粉的精細程度等等。如果原料初加工企業如果無法達到這個技術標準,那麽終極生產企業對其進行一定的技術扶持,隻要在原料款中將技術扶持的費用減去即可。原料種植上,我們采取政府扶持的方式,讓某些區域變成專屬的種植區域,成為原料種植基地。我之所以讓民營資本先投資原料初加工,就是因為這種行業的技術含量低,民間資本有能力在短期內達到國外的水平。等今後所有地技術條件成熟,再把民族資本引向更高層次的生產單位,那麽就可以讓民族工業自主展!”
文增瑞道:“這兩年兩江三省的各種農作物不停的減收,恐怕……”
“江蘇農作物減收,不是我們地土地不好。相反的,蘇、、贛地沃野千裏,曾經是中國的糧倉。但是自滿清入關以來,朝廷提高農業產量地唯一辦法就是,增加種植麵積與耕種人數,從來沒有什麽農業技術扶持。以前地廣人稀,還有荒地可開,現在人口已經遠遠過剩——人多地少,加上戰亂不斷,減收是肯定的。要想讓農業展起來,第一個策略就是進行農業技術扶持!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產業鏈模式,將農業技術推廣到民間。
另一個製約農業展的因素就是現在的實物比例地租製。江蘇土地基本是熟地,經營多年,產量沒有理由低於其他地方,關鍵是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如今務農的人口一半要從地主手裏租種土地,而地租一般為36成產糧。你們想想,如果地租以固定銀子上交會有什麽樣的效果?”
文增瑞道:“我明白了……”
袁世凱笑道:“沒錯,實物地租雖然把風險分擔給了地主,但是同樣分擔了農民增收的收益。按照五成地租、一畝熟地正常產糧例。正常情況下,上交250糧食;減收100斤,於減收風險地主、佃戶各自承擔一半;增收100,上交300糧食,等於增收收益地主分去一半。這種增收不能得到全部收益,減產不用承擔所有風險的地租製度,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佃農的積極性。把地租以租銀的形式固定,那麽減產農民有壓力,增收農民有更大的收獲,嗬嗬……佃農們積極性當然會增加!而且如果工廠能跟這些佃農簽訂訂購合同,那意味著他們的農產品銷售沒有障礙,整個兩江地區的農產品增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