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變故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作者:裸奔在天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治十二年秋,這一年袁世凱十四歲。[.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正在袁世凱躊躇滿誌的準備籌備護國少年學堂第二期招生的時候,仕途正處於顛峰狀態的袁保慶因霍亂暴病而亡!當袁保慶辭別人世的刹那,袁保慶府中有如天塌下來一般,籠罩在一種深深的悲痛當中。
盡管彌留之際,袁保慶已經留下了遺言:他死後由袁世凱當家牛氏輔佐,但是當他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府中還是亂成了一鍋粥。袁保慶的幾個姨太太和女兒哭成一團,尤其是與袁保慶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牛氏更是可以哭天嗆地來形容。袁世凱雖然是帶著上一世的記憶轉世來到袁家的,但是回想起袁保慶對自己的種種關愛與教導不免也悲從心起。不過現在袁世凱知道不是該悲傷的時候,畢竟自己現在是家裏唯一的男人,而且是袁保慶指定的當家人。他開始一邊安慰著府中的各位太太,一邊籌備著袁保慶的喪事。袁家乃是名門,袁保慶生前也是手握實權的一方官員,他的葬禮自然不能過於寒酸。在與家人一合計之後,袁世凱按照最為風光的規格操辦袁保慶的喪事。
不過讓袁世凱始料不及的是,當袁保慶過世的消息傳出後,前來悼念的各界人士竟然寥寥無幾。袁保慶雖然生前隻是官至候補道,但是他自詡喜歡交朋友,也非常的會交朋友,總以為自己在官場“朋友”遍天下。可惜世態炎涼,人死燈滅,自從袁甲三去世之後袁家的聲望已經大不如前。盡管現在袁保恒官居二品,但是他與袁保慶之間存在著矛盾是世人皆知的,所以袁保慶靈堂顯得冷冷清清。不要說官場的朋友來得少,就連南京那些在袁保慶生前天天巴結他的商賈都不見一個,關係好一些的也隻不過派個人來慰問一聲罷了,畢竟以商人的精明自然算得出拿錢去悼念一個死去的鹽法道不如用錢去討好一個即將上任的鹽法道。
擺下靈堂的第三天,袁世凱徹底的對官場所謂真情失去了信心。袁世凱原來跟著袁保慶學習官場應對技巧之時,隻不過把它當作一種與人相交的學問,在他的內心深處卻依然保有著一份自己的底限與幻想。因此在他對待其他人的時候雖說目的是利用對方,但是依然會付出真實感情,希望與對方能夠成為正真意義上的朋友,他與馬格裏的交往就是如此。而此刻跪在冷清的靈堂裏,穿著孝服的袁世凱裏第一次對袁保慶的教導以及那本《自刈瑣言》的言語產生了敬意,同時他也悟通了最後一層――官場人人演戲,演戲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對方,隻不過這些演員的演技有的高明有的拙劣罷了,而那些真情的投入無疑是讓你的演技顯得更拙劣的畫蛇添足之舉罷了。
袁保慶生前也並不是沒有交到一個朋友,雖然來的人寥寥無幾,不過依然有那麽幾位前輩們的到來讓袁世凱心裏找回幾許溫暖。這些前來悼念的前輩中,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深深的烙印在了袁世凱的記憶中。袁保慶生前有個習慣,不管是誰,隻要與自己有過一麵之緣的人他都會將對方的名字與相識經過記錄在自己的花名冊之上。而且隨著雙方交往次數的增多,交往的經過袁保慶也會逐一記錄在冊。天資不高的袁保慶也就是憑著這種鑽營的精明,才會在科舉之外找到一條順達的高升之路。如今這些花名冊都落到了袁世凱手中,盡得袁保慶真傳的袁世凱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寶貴的資料,他在為袁保慶籌備喪事期間把這些資料背得滾瓜爛熟。
據袁保慶的記錄,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都是在袁保慶追隨袁甲三剿撚之時相識的朋友,後來還與吳長慶結拜成兄弟。劉銘傳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出生於安徽肥西縣,其人好武,在年輕之時流落江湖曾經一度成為朝廷通緝的罪犯。同治二年,率所部練勇加入淮軍成為李鴻章手下“銘”字營猛將。同治四年因在山東鎮壓撚軍而提升為直隸總督,並獲得清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及一等男爵的封賞。七年,奉旨督辦陝西軍務,旋因積勞成疾,辭官回鄉。
吳長慶字筱軒,安徽廬江人,是如今的直隸總督李鴻章門下重要將領。其麾下慶字營將近萬人的編製,是新軍中戰鬥力最為強悍的部隊。慶字營曾經轉戰河南、山東等地,使撚匪聞風喪膽。同治七年清廷賞吳長慶穿黃馬褂,換瑚敦巴圖魯名號,並正一品封典。吳長慶雖然武夫出身,不過卻好武文弄墨,常常以儒將自稱。
吳長慶與袁保慶的相識頗有些戲劇色彩,當年吳長慶的父親吳廷襄籌辦團練,在廬江被太平軍圍困,托人火速帶信請求袁甲三援救,長子袁保恒認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此時不能分兵救援,侄子袁保慶則認為,孤城垂危,不可不救。終因援兵遲遲不到,廬江城淪陷,其父吳廷襄殉難。經曆了這件事,吳長慶對袁保恒恨之入骨,不再與他來往,對袁保慶則態度友善,結拜成了兄弟
吳長慶是個性情中人,當他與劉銘傳來到靈堂之時,未等袁世凱等人答禮便跪倒在靈柩之前扶棺哭道:“大哥!小弟來晚了,你怎麽走得這麽急~”
袁世凱看著眼前這個哭倒的大漢心下淒然,自然他也通過袁保慶留下的資料得知了吳長慶的身份,隻見他跪倒道:“吳叔叔,侄子世凱給您請安。”
吳長慶止住哭聲道:“你就是我保慶大哥的兒子?你怎知是我?”
袁世凱禮貌的答道:“正是小侄世凱。父親生前常常提到叔叔,所以小侄一眼就認出了叔叔。”
劉銘傳看著乖巧的袁世凱疼愛的說道:“世侄,我是你劉銘傳叔叔,你父親生前與我交往甚多。還望你要節哀。”
吳長慶道:“世侄,你切勿難過。盡管你父親去了,還有我們這些叔叔伯伯,要是有什麽需要你盡可以找我們幫忙。”
袁世凱連忙回道:“小侄謝過二位叔叔,父親雖然生前朋友眾多,可如今……咳……二位叔叔此時能夠來送送父親,世凱已經感激萬分,如此也不枉父親生前對二位叔叔的掛念。”
吳長慶道:“世侄,莫要把我們與那些薄情寡義的人混為一談。我吳長慶是個言出必行的人,今後不管任何時候你隻要來找叔叔,我都會有求必應!”
劉銘傳在一旁也道:“對啊,世侄。我們與你父親的交情可不是一點半點。隻要世侄開口,我們必定盡全力幫助你!”
袁世凱此刻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答道:“那小侄先謝過二位叔叔。難怪父親生前總在世凱耳邊提到二位叔叔講信義,重情義,今日一見果然讓世凱受教良多。父親的喪事小侄還能應付,二位叔叔遠道而來,先到後麵休息吧!”
聽了袁世凱的話,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卻不願離開靈堂,他們一定要以袁保慶兄弟的身份留在靈堂之內為袁保慶守靈。看著穿戴喪服守靈的二人,袁世凱心裏對袁保慶喃喃的道:“父親,世凱今日開始便要全力表演了,世凱將來一定會成為天下敬仰的人物!”
盡管彌留之際,袁保慶已經留下了遺言:他死後由袁世凱當家牛氏輔佐,但是當他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府中還是亂成了一鍋粥。袁保慶的幾個姨太太和女兒哭成一團,尤其是與袁保慶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牛氏更是可以哭天嗆地來形容。袁世凱雖然是帶著上一世的記憶轉世來到袁家的,但是回想起袁保慶對自己的種種關愛與教導不免也悲從心起。不過現在袁世凱知道不是該悲傷的時候,畢竟自己現在是家裏唯一的男人,而且是袁保慶指定的當家人。他開始一邊安慰著府中的各位太太,一邊籌備著袁保慶的喪事。袁家乃是名門,袁保慶生前也是手握實權的一方官員,他的葬禮自然不能過於寒酸。在與家人一合計之後,袁世凱按照最為風光的規格操辦袁保慶的喪事。
不過讓袁世凱始料不及的是,當袁保慶過世的消息傳出後,前來悼念的各界人士竟然寥寥無幾。袁保慶雖然生前隻是官至候補道,但是他自詡喜歡交朋友,也非常的會交朋友,總以為自己在官場“朋友”遍天下。可惜世態炎涼,人死燈滅,自從袁甲三去世之後袁家的聲望已經大不如前。盡管現在袁保恒官居二品,但是他與袁保慶之間存在著矛盾是世人皆知的,所以袁保慶靈堂顯得冷冷清清。不要說官場的朋友來得少,就連南京那些在袁保慶生前天天巴結他的商賈都不見一個,關係好一些的也隻不過派個人來慰問一聲罷了,畢竟以商人的精明自然算得出拿錢去悼念一個死去的鹽法道不如用錢去討好一個即將上任的鹽法道。
擺下靈堂的第三天,袁世凱徹底的對官場所謂真情失去了信心。袁世凱原來跟著袁保慶學習官場應對技巧之時,隻不過把它當作一種與人相交的學問,在他的內心深處卻依然保有著一份自己的底限與幻想。因此在他對待其他人的時候雖說目的是利用對方,但是依然會付出真實感情,希望與對方能夠成為正真意義上的朋友,他與馬格裏的交往就是如此。而此刻跪在冷清的靈堂裏,穿著孝服的袁世凱裏第一次對袁保慶的教導以及那本《自刈瑣言》的言語產生了敬意,同時他也悟通了最後一層――官場人人演戲,演戲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對方,隻不過這些演員的演技有的高明有的拙劣罷了,而那些真情的投入無疑是讓你的演技顯得更拙劣的畫蛇添足之舉罷了。
袁保慶生前也並不是沒有交到一個朋友,雖然來的人寥寥無幾,不過依然有那麽幾位前輩們的到來讓袁世凱心裏找回幾許溫暖。這些前來悼念的前輩中,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深深的烙印在了袁世凱的記憶中。袁保慶生前有個習慣,不管是誰,隻要與自己有過一麵之緣的人他都會將對方的名字與相識經過記錄在自己的花名冊之上。而且隨著雙方交往次數的增多,交往的經過袁保慶也會逐一記錄在冊。天資不高的袁保慶也就是憑著這種鑽營的精明,才會在科舉之外找到一條順達的高升之路。如今這些花名冊都落到了袁世凱手中,盡得袁保慶真傳的袁世凱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寶貴的資料,他在為袁保慶籌備喪事期間把這些資料背得滾瓜爛熟。
據袁保慶的記錄,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都是在袁保慶追隨袁甲三剿撚之時相識的朋友,後來還與吳長慶結拜成兄弟。劉銘傳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出生於安徽肥西縣,其人好武,在年輕之時流落江湖曾經一度成為朝廷通緝的罪犯。同治二年,率所部練勇加入淮軍成為李鴻章手下“銘”字營猛將。同治四年因在山東鎮壓撚軍而提升為直隸總督,並獲得清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及一等男爵的封賞。七年,奉旨督辦陝西軍務,旋因積勞成疾,辭官回鄉。
吳長慶字筱軒,安徽廬江人,是如今的直隸總督李鴻章門下重要將領。其麾下慶字營將近萬人的編製,是新軍中戰鬥力最為強悍的部隊。慶字營曾經轉戰河南、山東等地,使撚匪聞風喪膽。同治七年清廷賞吳長慶穿黃馬褂,換瑚敦巴圖魯名號,並正一品封典。吳長慶雖然武夫出身,不過卻好武文弄墨,常常以儒將自稱。
吳長慶與袁保慶的相識頗有些戲劇色彩,當年吳長慶的父親吳廷襄籌辦團練,在廬江被太平軍圍困,托人火速帶信請求袁甲三援救,長子袁保恒認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此時不能分兵救援,侄子袁保慶則認為,孤城垂危,不可不救。終因援兵遲遲不到,廬江城淪陷,其父吳廷襄殉難。經曆了這件事,吳長慶對袁保恒恨之入骨,不再與他來往,對袁保慶則態度友善,結拜成了兄弟
吳長慶是個性情中人,當他與劉銘傳來到靈堂之時,未等袁世凱等人答禮便跪倒在靈柩之前扶棺哭道:“大哥!小弟來晚了,你怎麽走得這麽急~”
袁世凱看著眼前這個哭倒的大漢心下淒然,自然他也通過袁保慶留下的資料得知了吳長慶的身份,隻見他跪倒道:“吳叔叔,侄子世凱給您請安。”
吳長慶止住哭聲道:“你就是我保慶大哥的兒子?你怎知是我?”
袁世凱禮貌的答道:“正是小侄世凱。父親生前常常提到叔叔,所以小侄一眼就認出了叔叔。”
劉銘傳看著乖巧的袁世凱疼愛的說道:“世侄,我是你劉銘傳叔叔,你父親生前與我交往甚多。還望你要節哀。”
吳長慶道:“世侄,你切勿難過。盡管你父親去了,還有我們這些叔叔伯伯,要是有什麽需要你盡可以找我們幫忙。”
袁世凱連忙回道:“小侄謝過二位叔叔,父親雖然生前朋友眾多,可如今……咳……二位叔叔此時能夠來送送父親,世凱已經感激萬分,如此也不枉父親生前對二位叔叔的掛念。”
吳長慶道:“世侄,莫要把我們與那些薄情寡義的人混為一談。我吳長慶是個言出必行的人,今後不管任何時候你隻要來找叔叔,我都會有求必應!”
劉銘傳在一旁也道:“對啊,世侄。我們與你父親的交情可不是一點半點。隻要世侄開口,我們必定盡全力幫助你!”
袁世凱此刻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答道:“那小侄先謝過二位叔叔。難怪父親生前總在世凱耳邊提到二位叔叔講信義,重情義,今日一見果然讓世凱受教良多。父親的喪事小侄還能應付,二位叔叔遠道而來,先到後麵休息吧!”
聽了袁世凱的話,劉銘傳與吳長慶二人卻不願離開靈堂,他們一定要以袁保慶兄弟的身份留在靈堂之內為袁保慶守靈。看著穿戴喪服守靈的二人,袁世凱心裏對袁保慶喃喃的道:“父親,世凱今日開始便要全力表演了,世凱將來一定會成為天下敬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