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德國,巴伐利亞,雷根斯堡,雷根河南岸,德軍陣地


    1950年11月14日,星期二,多雲


    啾……轟咚!啾……轟咚……


    炮彈一發接著一發落入形同廢墟的城區,爆裂的烈焰徒勞地燎燒著殘磚碎瓦,塵土硝煙參雜的蘑菇狀雲柱肆無忌憚地升騰而起,數十米寬的河麵上飄蕩著各種汙漬塊片,遠處時不時傳來咯咯咯的機槍聲,襯托著城市的別樣冷寂。在坍塌建築之間,爆炸物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彈坑,頭戴大耳沿鋼盔、身穿淺灰色作戰服的士兵們便藏身其中,他們一少部分負責瞭望,通過自製的潛望鏡觀察河岸方向的動靜,多數人宛若冬眠的甲蟲,在蟄伏中等待下一場戰鬥的到來。


    啾……轟……啾啾……轟轟……啾啾……


    隨著炮聲爆炸聲的陡然密集,大地的顫感變得強烈起來,空氣在火藥的炙烤下升溫,細微的顆粒漂浮物使得大片城區籠罩在迷霧之中。彈坑中的戰士們壓低腦袋,在爆炸能量的摧殘下,一個個恨不得將自己埋進沙礫深處。


    時光如同河流,不管人們主觀感覺是快是慢,它都如同這自然界的河流,分分秒秒流淌不息。炮彈破空而至的呼嘯聲漸漸減弱,刺痛每一根神經的巨響也隨之消弭。最勇敢的軍人毅然鑽出塵土,用疲倦的雙眼注視著前方。聽覺所受影響減小,各種各樣的聲響也便傳入耳中,哨聲、口號聲、發動機聲、金屬摩擦聲,這一切都在提醒防禦者,敵人的又一輪進攻已經開始,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德意誌將士們每一場戰鬥都得拚盡全力。


    “注意啦!敵方登陸船已經靠上來了,做好戰鬥準備,提防敵人的壓製火力!”


    佩戴雙紅線領章的青年軍士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沉重神情。盔沿下的臉龐棱角分明,布滿血絲的眼眸迸射出犀利的光芒,在他的警醒下,周圍探起一頂又一頂大耳沿鋼盔。它們有的屬於國防軍早期樣式,有的時髦地噴塗著戰術迷彩,士兵們手中的武器也同樣跨越了幾個時期,純手動的栓式步槍、使用彈匣的半自動步槍,直彈匣的老式衝鋒槍、彎彈匣的突擊步槍,德係的、美係的、各種仿製的,在這缺乏藝術的**血腥角鬥場上隻有勝與敗、生與死的區別。其他一概可以忽視!


    左前方是兩河交匯的三岔口,俊秀的雷根河與美麗的多瑙河在此相匯,意欲攻占雷根斯堡的蘇聯軍隊選擇了窄淺的雷根河作為主攻方向,溯河而上的數十艘船隻在河岔口轉向西麵,與此同時,雷根河對岸出現了大量使用橡皮艇的蘇聯步兵,一些模樣奇怪的架橋裝備也在自行火炮、高射炮的掩護下駛抵河岸。


    槍炮聲漸起,大耳沿鋼盔們蓄勢待發。忽的一枚帶有四角尾翼的飛彈擦著他們頭頂向河岸方向飛去,空中留下一根略有彎折的煙痕。轉眼之間,飛彈正正命中一艘蘇軍登陸船。爆炸激起潔白的水浪,甲板上很快冒起黑煙。眼看河岸近在咫尺,幸存的蘇軍士兵多數棄船入水,有的遊泳前行,有的雙手高高舉起武器,緩慢而艱難地涉水行走,連串的子彈襲來,水麵上不斷有麵孔消失,代之以殷紅醒目之色。


    短時間內若有上百枚飛彈實施飽和攻擊,阻擊敵人此番進攻輕而易舉。但防守方顯然不具這樣的配備,前後僅有十餘枚飛彈射向河麵,擊沉擊傷蘇軍船隻十數艘,僅此打擊遠不足以讓蘇軍知難而退。當餘下的登陸船隻靠上南岸之時,步兵們所劃橡皮艇半數已過河麵中央,守軍火力全開。北岸的進攻方部隊也毫不示弱地傾瀉火力,尤其是那些裝備大口徑榴彈炮的重型突擊炮,每一次炮擊都發出雷霆般的聲威,頭戴皮帽的炮手們在艙門大開的戰車旁搬運炮彈,全然不必擔心對方的反製火力,擁有單裝或雙聯裝防空炮的自行戰車也將炮口壓低,用高射速的彈雨肆虐著河對岸的守軍陣地。


    憑借銜接緊密的進攻層次,蘇軍坦克和步兵很快在雷根河南岸形成進攻規模。戰車一麵傾瀉火力一麵推進,戰鬥步兵們壓低身形攻擊前行,時不時一架或一組強擊機穿過煙雲俯衝下來,用猛烈的機關炮掃射或高爆炸彈為己方部隊掃平前路,戰場形勢似乎偏向進攻一方,然而在過去的一個星期裏,蘇軍此等規模的進攻已發起九次,多時一日之內接連三次猛攻,雷根斯堡的新舊城區皆已被炮火夷為平地,但德意誌的戰旗依然飄揚在雷根河和多瑙河的南岸。事實上,重磅炮彈和炸彈的轟擊可以摧毀整條防線,卻無法將廢墟中的散兵坑一一除去,當渡河的蘇軍部隊抵近惡名昭彰的“死亡區域”,守軍猛然迸發出駭人的戰鬥力——一枚枚製導或非製導的火箭彈從各個角落飛出,一挺挺機槍合奏出死神交響曲,部署在防區後方的車載火箭炮亦猛烈朝河岸開火,密集投射的火箭彈讓河麵下起了大雨,許多登陸船隻來不及撤離便被擊中,起火乃至傾覆者甚多,而蘇軍攻城部隊即將架設完成的兩座浮橋也接連受到破壞,蘇軍的渡河節奏再次受到強力幹擾,而登陸南岸的坦克和步兵雖然不少,在德軍官兵沉穩有力的阻擊麵前,可戰鬥的兵力迅速減少,攻勢持續不到半個小時便轉入防禦。扭轉戰場局麵之後,守軍部隊並不投入反擊,這種謹慎防守雖不利於擴大戰果,卻也讓蘇軍的優勢航空部隊始終難有大作為,而接下來的戰鬥難免落入以往的老套路。天黑之前蘇軍若不能取得新進展,必然會在夜幕降臨後將登陸部隊撤走,以免他們在夜戰中淪為對方戰利品。


    雷根斯堡之戰的激烈、持久並非偶然,作為巴伐利亞北部重鎮,它坐擁陸路和水路的交通便利,而從雷根斯堡北上紐倫堡、東去帕紹皆是連綿山地(阿爾卑斯山支脈),地形不僅易守難攻,亦不利於蘇軍機械化兵團和輜重車輛通行,但處於河流交匯處的雷根斯堡同樣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它是繼慕尼黑、紐倫堡、奧格斯堡、維爾茨堡之後的巴伐利亞州第五大城市,城區遼闊、建築密集,非常適合進行城市防禦戰。此外,城區東部的文岑巴赫、北部的雷根施陶夫、西部的尼滕多夫也是非常理想的外圍支點,蘇軍在未攻取這些支點的情況下強行攻擊雷根斯堡城區,以至於他們每每入夜總要加倍提防德軍的滲透襲擊部隊,這些被動的警戒防禦又倒過來牽製了蘇軍的進攻兵力。


    主場作戰的德**隊在雷根斯堡不止擁有地形之利,為了保證慕尼黑戰役的勝利實施,德軍聯合參謀部已預先在雷根斯堡地區投入了5個德械陸軍師、2個美械防線守備師和相當數量的帝**隊,後又增派了多支預備部隊。一個多星期以來,由於蘇聯軍隊牢牢掌握著製空權,裝甲兵和炮兵又擁有明顯優勢,德**隊在戰場上的損失率並不樂觀,但不斷的兵力投入和穩健的防禦部署使得他們咬牙堅持下來,而就在蘇軍對雷根斯堡發動進攻後的第五天,維爾茨堡之戰也拉開了序幕。作為巴伐利亞西北部的另一處戰略要地,它在地形、規模等方麵都與雷根斯堡頗為相似,隻要占領了維爾茨堡,蘇軍即便無法贏得雷根斯堡之戰的勝利,也能夠穿過巴伐利亞西部的平坦盆地而威逼慕尼黑,然而奉命防守維爾茨堡的德**隊可不是軟柿子,十餘萬部隊在悍將約瑟夫.哈爾佩的指揮下迎戰兩倍於己的蘇軍部隊——進抵維爾茨堡之前,蘇軍必須穿過地形十分複雜的圖林根地區,漫長的交通供應線時刻受到德國反抗者的襲擾,維爾茨堡相對狹促的地形也不利於進攻部隊的展開。縱然受到了種種客觀因素的製約,蘇軍兵團在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的統禦下仍迅速發起攻城戰。與在雷根斯堡奮戰的友軍一樣,格列奇科兵團單刀直入地占領了位於美因河東岸的城區,當晚即以非凡的勇氣強渡美因河,但戰事依然陷入蘇聯人不願看到的膠著,德**隊頑強地抵擋住了蘇軍攻勢,並在圖林根森林地帶發起了較大規模的破交戰,使得格列奇科兵團一度陷入補給中斷的困難境地,沙盤上的形勢甚至讓德軍將領們看到了圍殲這支蘇軍兵團的美好前景,但聯合參謀部駁回了哈爾佩指揮部的建議,依然集中主要兵力實施慕尼黑戰役,而蘇軍強大的後衛部隊也很快恢複了圖林根地區的交通線,並向維爾茨堡前線增派了近十萬部隊。


    麵對蘇軍誌在必得的叩關攻勢,德軍聯合參謀部將新近抵達本土的部隊悉數派往雷根斯堡和維爾茨堡這兩大關鍵戰場,而利用守軍部隊以巨大犧牲換來的時間,七十餘萬德軍官兵星夜兼程地趕往巴伐利亞東南部,加行原本在慕尼黑地區抵擋蘇軍進攻的德軍部隊,投入慕尼黑戰役的德軍總兵力接近百萬,而這也將是第二次蘇德戰爭爆發以來德軍所發動的最大規模的反擊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蒼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帝國蒼穹最新章節